「三道紅線」延期,房貸收緊!阜陽下一步房企該怎麼走?

2020-10-04 阜陽探房

最近有網友問小編

「三道紅線」政策是不是延期了

近期還有什麼政策出臺

小編這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三道紅線」延後,「降價潮」


近日,一直盛傳要改變中國整個房地產行業「三道紅線」政策出了一個明確的時間線,而且是超出市場的延期。

9月26日財聯社報導,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之前完成降負債目標。同時提及今年9月起已在參與此前央行、住建部座談會的12家房企試點實施,房企每月15日前需提交監管部門下發的監測表,共涉8項財務指標,其中涵蓋了「三道紅線」指標。

這意味著,上個月被熱議的原先計劃2021年被嚴格執行的「三道紅線」政策,將被推遲到2023年。

科普時間

「三道紅線」來自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召開的重點房企座談會,明確提出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

「三道紅線」主要涉及三個指標

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

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

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擋。按不同指標劃定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5%-15%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Wind、華創證券 製圖:時代財經

「三道紅線」其實就是「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又一措施,是國家對房產政策管控的一次重大突破,能平衡市場機會,督促樓市健康發展。主要是防止房價上漲,而不是用來製造下跌,穩定房價穩定下來,把房地產對經濟的利好控制在最大化。

「三道紅線」的執行時間,推遲至兩年後

8月20日,央行、住建部與12家房企在京舉行座談會,碧桂園、恆大、萬科、融創、中梁、保利、新城、中海、華僑城、綠地、華潤和陽光城等房企參與。提出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全面推行「三道紅線」相關規則。

近期因為恆大事件,「三道紅線」徹底成了全民熱議的焦點。

考慮到體量較大的房地產行業的穩步發展,監管層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手段,將本來各大房企面臨的金融監管「鍘刀」,推遲到2023年

這既是對市場現狀的妥協,也是另一種監管方式的體現。對於一些高負債、高槓桿的房企,這無疑是個重磅利好消息。


個人房貸收緊


用金融政策來調節房地產,一般是兩個做法,一個是總量政策(筒子政策),一個是利率政策

相比於後者,前者更威猛,更立竿見影。原因在於,中國的房地產企業高度依賴間接融資——就是向銀行貸款,而不是股市債市直接融資。所以,房地產出問題,衝擊到的首先就是銀行系統。如果要調整它,也是首先控制銀行貸款,你貸不到款或者貸不到那麼多錢,企業的發展速度就會降下來,風險也會下來。如果這時候再來個加息,那就更致命。

雖然給了監管層房企兩年緩期,但有大行收到通知

監管機構近期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壓降、控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房地產貸款規模。

監管層收緊房貸的目的

避免資金脫實向虛

避免居民負債率過快上升,從而降低宏觀槓桿率

這兩條主要是防止資金流入樓市,化解房地產泡沫。要堅記,「房住不炒」是一條底線。


兩項政策,一松一緊


這次監管層出臺的兩項政策兩極分化,一好一壞,其實換了個方向調控樓市。

今年8月16日,郭樹清在《求是》雜誌上發表文章,內容直指房地產泡沫稱之為「灰犀牛」。

監管層就此事件,提出了「三道紅線」,打算將房地產泡沫由大化小,最終消弭無形。

但後來監管層發現,目前在房企方面無法調控,於是選擇從需求端著手,「減少」購房者,不給房企增加槓桿的動力,就有了「收緊個人房貸」這一政策。

三道紅線以及開發貸款的收緊,可以說完全鎖死了房企的高槓桿能力,而個人住房貸款的收緊,也是一樣的效果。

郭樹清: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副行長


結語


考慮到房企的生存狀況,監管層將「三道紅線」政策推遲,但不會取消。房企降槓桿是必然的,由此產生了「個人房貸收緊」。

總的來說,兩項政策都是對房地產行業不利的調控。「三道紅線」一旦開始,房地產行業將會發生大變化,格局將被改變,房地產過去20年高增長的「黃金時代」將會結束。

相關焦點

  • 「三道紅線」後涉房貸款也收緊,房企的苦日子來了...
    「三道紅線」發布後,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顯而易見,房企資金端或承壓。如今,政府又有新政策,對個人購房者也有了限制。據權威媒體報導,監管機構要求大型商業銀行控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涉房貸款規模。融資環境受限,涉房貸款再收緊,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政府將「房住不炒」進行到底。對房企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比「三條紅線」更甚,涉房貸款再收緊無疑又是一記猝不及防的驚雷。
  • 「三道紅線」後,居民房貸也要被限了
    一條「三道紅線」已讓房企直呼徹底改變房地產的行業規則,如果居民房貸也收緊呢?9月28日,據21世紀經濟報導,監管機構近期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壓降、控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房地產貸款規模。其中一位大行人士表示,監管年初就有要求,本年度新增涉房貸款不能超過全部新增貸款的一定比例,這一比例或為30%左右,但未見到發文。
  • 房企獲降負債利好,但房貸進一步收緊,對板塊影響幾何?
    房企端收穫的利好是:降負債降槓桿的三道紅線,時間被延遲三年;但在需求端的房貸,據悉將被要求控制在30%以下……顯然兩者形成了多空對衝,那麼這對板塊整體是何影響?這意味著原先計劃2021年嚴格執行的「三道紅線」政策,將被推遲到2023年。
  • 「三道紅線」遇上「房貸收緊」,國慶樓市有好戲了
    官方沒有披露1-8月份房貸佔新增貸款的數據,但估計接近了30%。所以,在"穩住存量、嚴控增量"的信貸投放剛性紅線下,央行就要啟動對部分銀行"控額度、控比例"的重磅殺器了。今年,還有一個重大變化,就是一般貸款利率10年來首次低於房貸利率,這是LPR改革的結果。2019年8月,央行祭出5年期和1年期LPR,兩者之間樹立一道防火牆。
  • 樓市政策再收緊:房企融資或面臨「三道紅線」
    和過去相比,這次政策的最大的變化是,從房企的角度劃定不同「紅線」,避免政策「一刀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對「房地產金融」的監管和控制,已經成為金融政策的重要獨立考量因素,該領域的調控已經不再限於定向指導的手段,而將以制度化和常態化的形式存在。
  • 「三道紅線」,房企的緊箍咒
    不過「三道紅線」的出現,為房企帶上了「金箍」,這條捷徑徹底成為歷史。「三道紅線」風聲四起,融資管理長效機制落地消息的起源還是在8月13日,夜裡23點左右,剛剛下班的地產人手機上收到了這樣一條新聞推送,21世紀經濟報導:《獨家丨房地產融資再收緊?
  • 房企有「三道紅線」,傳銀行又出房貸「限高」,千萬不要理解錯了
    最近經濟金融領域裡的「大招」真是層出不窮,其中,以針對房企的「三道紅線」最讓人關注。而就在昨天(9月28日),多家媒體透露說,監管機構要求各大型銀行控制房貸規模,要求房貸規模在新增借貸規模的佔比,要在30%以內。
  • 「三道紅線」新規下 安全穩健成房企新課題
    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等在北京聯合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明確了12家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此前業內盛傳的房企融資「三道紅線」。這被視為在房地產「長效機制」下,對房企有息債務規模進行精細化管控。那麼,「三道紅線」出臺目的是什麼?對房地產行業發展會產生哪些變革?
  • 房地產信貸供需兩端收緊,房企該如何應對?
    根據通知內容,銀行業金融機構被劃分為五檔,分檔設定房地產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被業內稱為房貸「兩道紅線」。至此,決策層已從供、需兩端全面壓降房地產信貸規模,即供應端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需求端房企則設置「三道紅線」,倒逼房地產行業去槓桿。
  • 房貸「兩道紅線」出爐,2021年樓市將何去何從?
    日前,央行和銀保監會共同發布了《銀行業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中為目前的房地產貸款設立了「兩道紅線」,並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具體來看,該通知明確對全國數十家不同規模的銀行進行房地產集中管理,分檔次設置了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這兩者就是全新的「兩道紅線」。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 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
  • 無房 |「三道紅線」下,哪些房企的日子最難熬?
    「三道紅線」這條新規現已是板上釘釘。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近日,銀行限制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正式出街,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全面推行。 以往收緊房企融資的政策,大部分都是較模糊化的,或多或少讓房企有漏洞可鑽。但是這三道明確的紅線標準,堪稱加強版的「房住不炒」,一招釜底抽薪打的房企措手不及。
  • 房貸、房價是「薪」也是「火」,「三道紅線」你怕了嗎?
    有分析人士稱,此次房屋貸款比例的調整,個人貸款政策沒有改變,設置上限影響最大的還是房企。有分析人士認為,給房企貸款規模設置上限,也是為了降低房企的負債壓力,這與新疊加的「三道紅線」是相輔相成的。同時,在中秋節和國慶節期間,鼓勵房企利用節假日進行促銷,可以減少資金回籠壓力。
  • 三道紅線下,什麼樣的房企有望勝出?
    現實世界中,最近監管部門給房企也套了個圈,只是名字不叫圈,叫三道紅線。什麼是三道紅線?它的核心思想是控制房企負債擴張。具體來看,包括剔除預收款後房企負債率不超過70%,淨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不低於1。
  • 三道紅線下,什麼樣的房企有望勝出?
    現實世界中,最近監管部門給房企也套了個圈,只是名字不叫圈,叫三道紅線。什麼是三道紅線?它的核心思想是控制房企負債擴張。具體來看,包括剔除預收款後房企負債率不超過70%,淨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不低於1。
  • 地產融資或再度收緊!監管部門設「三道紅線」控制房企負債增長
    在7月中央與地方聯動加強調控,熱點城市政策頻出的同時,8月又有旨在收緊房地產融資的「三道紅線」傳出,房企融資壓力加大,多位接受採訪的分析人士均認為,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將逐漸走向平穩。在過去10多年,房地產行業流傳著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名言:「什麼北大清華,都不如膽子大!」。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以價換量即將來襲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行業突變,冷暖自知。
  • 對房企「三道紅線」的20個看法
    所以,政府如果不「高壓低託」房地產,房地產劇烈波動也非房企之福。所以,老潘提醒,三道紅線也好,政府操盤手也罷,房地產這個巨無霸行業,一個穩中有進,是行業之福,也是企業之福。3, 三道紅線是否兇狠,核心取決於當下房企的資金面現狀。
  • 個人房貸收緊?樓市又將迎來大變化?
    開發商做好了「割肉」準備,打折促銷、搶收回款;但是樓市調控持續收緊,多地陸續升級限購限售,打擊炒房的同時難免誤傷剛需剛改。 近幾天,房貸也連連傳來「壞消息」。先是央行連續第5次拒絕降息,再是二三線城市房貸收緊,部分銀行甚至直接「停貸」。 9月28日樓市又有兩個大新聞,顯示監管趨嚴,房貸真的收緊了! 銀行業收到監管要求,控制房貸規模。
  • 房地產行業紅利消退格局生變「三道紅線」下房企求新求變
    」的推出,融資環境進一步收緊,行業的幾大紅利在慢慢消失,房企不得不調整策略,改變自己的運營邏輯,以求適應新的環境。「三道紅線」下的企業轉型邏輯在大會中,中交房地產集團副總經理周濟表示,房地產市場經過了快速發展的20年之後,我國從源頭上要給房企「斷糧、斷奶、斷水、斷電」了,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帶來行業洗牌,中小房企在會加速分化,實力不足的企業會慢慢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