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紅線」新規下 安全穩健成房企新課題

2020-09-19 金融界

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等在北京聯合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明確了12家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此前業內盛傳的房企融資「三道紅線」。

這被視為在房地產「長效機制」下,對房企有息債務規模進行精細化管控。那麼,「三道紅線」出臺目的是什麼?對房地產行業發展會產生哪些變革?

業內人士認為,房企融資細化管控規則的實施主要是為了防範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增強行業發展韌性。另一方面,伴隨著房地產調控持續收緊,下半年房企面臨銷售及融資的雙重壓力,安全穩健將成為房企未來面臨的首要課題。

房企舉債標準明確

進入2020年下半年,房地產調控持續收緊的信號不斷被釋放。7月24日,「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重申了房地產市場調控要「堅持房住不炒」、「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因城施策差異化調控」的基本原則。

8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求是》刊發署名文章稱,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最大的「灰犀牛」。與此同時,郭樹清在文章中指出,一些地方的房地產價格開始反彈,金融資源有可能再次向高風險領域集中。

時隔4天,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會議上,明確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此前業內盛傳的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其中將對碧桂園(港股02007)、恆大、萬科、融創、中梁、保利、新城、中海、華僑城、綠地、華潤和陽光城12家房企進行融資債務總規模的控制,自9月1日起在12家房地產企業試點施行。

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該政策核心就是「四檔管理」和「三道紅線」。「從四檔管理角度看,主要包括『紅橙黃綠』四個模式。雖然此類管理的內容沒有提及,但實際上對房企本身是有啟發意義的,後續房企需要積極建立此類四檔管理模式,尤其是融資部分、投資部門和營銷部門需要密切配合。」嚴躍進稱。

從三道紅線的角度看,主要涉及三個指標,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這三個指標也是當前分析房企經營的核心指標,後續也成為監測房企經營的重要內容。

與房地產行業融資持續收緊相對應的是,目前全國大中城市房價整體呈現上漲態勢。9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8月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顯示,全國70個大中城市價格整體略漲。新房方面,上漲城市達到了84.5%,達到59個,與7月持平;二手房方面,上漲城市也持續超過65%,達到了47個,比7月多了1個。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稱,近幾個月來,國內局部熱點城市樓市升溫明顯,部分房企拿地熱情高漲,國內多地加碼調控政策,居民按揭信貸增長強勁等,各界高度關注房地產行業潛在金融風險,擠佔金融資源及房地產長效機制等問題。

伴隨著開發商拿地熱情的高漲,國內房企資產負債率也有一定上升趨勢。數據顯示,2019年上市前50強房企資產負債率超半數高於80%,部分房企超過90%。對此,周茂華認為,房企高槓桿擴張模式下負債無序擴張,勢必加大房企自身經營風險,也為金融系統穩健發展埋下巨大隱患。規範房地產企業融資行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迫在眉睫。

而本次傳出的房企「三道紅線」政策正是從融資端控制房企負債規模。嚴躍進表示,銀行貸款、發行債券、信託融資是房企融資的三種主流方式。「信託融資最近已經呈現收緊態勢,債券融資也面臨不少壓力,而本次三道紅線政策,監管部門更強調的是對銀行信貸融資的收緊。」

「國家相關部門出臺該類政策的目的是,將實行規範房地產企業融資行為,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範化與透明度,主要是防範房地產泡沫化風險,防範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增強發展韌性;落實房地產健康發展長效機制;進一步穩定市場對房地產市場中長期發展預期。」周茂華強調。

試點房企近7成踩線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12家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檔。以有息負債規模為融資管理操作目標,分檔設定為有息負債規模增速閾值,每降低一檔,上限增加5%。

如果三道紅線全部觸及(即紅檔),房地產企業的有息負債就不能再增加;觸及兩條(即橙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觸及一條(即黃檔),增速不得超過10%;均未觸及(即綠檔),不得超過15%。

據國泰君安(港股02611)統計數據顯示,上述12家試點房企中,有3家房企觸及「三道紅線」處紅色檔,2家房企踩到「兩道紅線」為橙色檔;3家房企踩到「一道紅線」處黃色檔;有4家房企並未踩線處於綠色檔,這意味著未觸及紅線的試點房企僅佔1/3。

業內人士認為,本輪融資收緊政策的實施將對房地產行業產生不小的衝擊,但衝擊程度影響不大。

「一方面,各檔房企整體有息負債增速和監管指標相匹配,去槓桿壓力整體不大;另一方面房企預備發債批文以及政策執行彈性使去槓桿過程較為平穩;此外2019第一季度是行業有息負債高點,房企2019年下半年已經開啟去槓桿進程。」國泰君安固收研究團隊強調。

在周茂華看來,大型房企受融資政策的影響相對有限。大型企業由於實力雄厚,擁有品牌效應,融資渠道相對多;但中小房企面臨融資壓力較大,尤其槓桿率高房企降槓桿壓力大,資金鍊更加脆弱。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持不同觀點。空·白研究院創始人楊現領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該政策對中小房企的影響相對較小,「因為大企業更依賴於槓桿進行擴張,小型房企經過這兩年的市場調整和洗牌,留存下來的都具有一定的健康度。」

整體而言,該政策有利於財務穩健的地產公司長遠發展,有助於防範化解行業整體風險。周茂華稱,未來會推動行業內部調整,提升房地產行業經營穩健性;房地產原來一些融資渠道面臨收窄,企業將更注重現金流管理;房地產行業內部分化將更加明顯,可能促進部分中小房企加快兼併重組或「抱團取暖」。

龍頭房企去槓桿在行動

實際上,在近來年房地產行業融資持續收緊的背景下,「去槓桿降負債」成多數大型房企的第一要務,而龍頭企業已經率先行動起來。

以中國恆大(港股03333)為例,早在今年3月底,恆大便提出了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核心是通過銷售高增長帶動回款高增長,大幅降低有息負債。

根據中國恆大此前發布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自3月底實施新戰略以來,第二季度恆大有息負債大幅下降400億元。恆大總裁夏海鈞在此後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計劃未來將有息負債平均每年減少1500億元。

此外,恆大本月初定下了「金九銀十」的銷售目標——兩個月實現銷售額2000億元,並打出全國樓盤一律7折的旗號。不僅如此,恆大還在9月17日拋出了一紙提前償還有息負債的公告,將使用自有資金提前償還15.65億美元債券,折合人民幣106億元。

除了恆大之外,富力地產(港股02777)近日也加入了「去槓桿降負債」的行列。9月15日晚間,富力地產公告,公司擬配售2.57億股新H股,預計配售所得款淨額為24.9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1.83億元)。富力地產擬把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償還公司的境外債務性融資。

那麼,在融資「三道紅線」試點實施的背景下,房地產企業該如何應對?嚴躍進認為,此類財務指標若是觸碰監管紅線,很容易引起問題,所以這要求相關房企積極重視。

他進一步分析稱,首先,要注重下半年融資埠和投資埠的關係,注重對高負債項目的處理;其次,對於一些債務壓力大的企業,後續需要不斷嘗試降低負債,甚至有必要積極降價促銷,以回籠資金。

最後,對於地王等項目需要謹慎。「雖然沒有特別明確的政策要管控這一領域,但往往金融政策寬鬆的時候,各類資金會違規進入地王項目,所以後續拿地方面要防範風險,尤其是熱門地塊方面。」嚴躍進強調。

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期最新發布的《房企融資監管再升級》的研究報告也對房企應對融資環境變化給出了幾點建議,包括堅持穩健財務政策,控制企業槓桿水平;提升資金管理精細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進行融資創新,樹立品牌引入戰略投資者。

「在新的發展環境下,房地產企業需要改變原來粗放型發展模式,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內部資產負債結構調整,維護企業現金流安全;通過資本市場股權、創新工具積極拓展融資渠道;通過房地產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經營效率與競爭力,目前國內房地產行業與物流、養老、教育、醫療等產業進行融合探索。」周茂華表示。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相關焦點

  • 「三道紅線」,房企的緊箍咒
    根據「三道紅線」的觸線情況不同,所有房企又被分為「紅、橙、黃、綠」四檔。新規遏制了融資策略激進的房企發展,而對於一直採取融資穩健策略國企與央企來說,雖沒有直接起到扶持作用,但打壓了競爭對手也可稱之為利好。此外,從融資成本的角度來說,一直都是央企<國企<民企,在加上新政的推波助瀾,央企國企的競爭優勢更加突出。東邊日出西邊雨,有人歡喜有人悲。中小房企受新規波及程度要遠大於規模房企。
  • 「三條紅線」新賽道下 穩健華宇的進擊路線
    「三道紅線」的調控背景下,讓近期發布的房企2020年中期業績多了關於風險防控的關注。樂居財經從近期披露的各家半年報中發現,不少房企的資產負債率只是略低於70%,踩在其中一條「紅線」邊上的不在少數。顯然,高負債的房地產行業所存在嚴重的泡沫,已對整個行業乃至大經濟環境造成壓力和風險。
  • 對房企「三道紅線」的20個看法
    按照三道紅線,地產頭部4強就有恆大、融創2家不達標,50%不達標。按照百強房企來說,有預計大半房企都踩到了三條紅線,比如富力、佳兆業、陽光城、綠地等明星房企……如果按照「法不責眾」的原則,今天的三道紅線可謂「來勢兇猛」。4, 具體我們也看看3條紅線的刻度高低如何?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 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
  • 三道紅線下,什麼樣的房企有望勝出?
    在這種約束下,三道線全部踩中的房企被劃為紅色檔,未來有息負債不得增加;踩中其中兩道紅線的列入橙色檔,有息負債新增幅度不得超過5%;踩中其中一檔紅線的列為黃色檔,有息負債增幅不得超過10%;三道紅線均未踩中的為綠色檔,即便如此,有息負債增加幅度不得超過15%。這個限制動作分量十足。要知道,這幾年雖然國家頻繁收緊房企融資,但這次是監管層第一次用精確的財務指標來量化房企負債水平。
  • 三道紅線下,什麼樣的房企有望勝出?
    現實世界中,最近監管部門給房企也套了個圈,只是名字不叫圈,叫三道紅線。什麼是三道紅線?它的核心思想是控制房企負債擴張。具體來看,包括剔除預收款後房企負債率不超過70%,淨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不低於1。
  • 「政策數據深度解讀」房企「三道紅線」影響分析
    在本次座談會中,監管部門首次提出了 「三道紅線」的管理理念,亦在對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進行進一步的標準化管理,在預防行業系統性風險的同時,為「房住不炒」的管理目標搭建有效的落地路徑。「三道紅線」(以下簡稱「新規」)在堅持「房住不炒」政策基調的同時,亦期望在宏觀、行業、企業層面的高效穩健發展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無房 |「三道紅線」下,哪些房企的日子最難熬?
    「三道紅線」這條新規現已是板上釘釘。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近日,銀行限制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正式出街,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全面推行。 以往收緊房企融資的政策,大部分都是較模糊化的,或多或少讓房企有漏洞可鑽。但是這三道明確的紅線標準,堪稱加強版的「房住不炒」,一招釜底抽薪打的房企措手不及。
  • 央行:房企融資「三道紅線」新規反響良好,將擴大實施範圍
    為此,央行曾在8月20日,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研究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出臺實施房企融資「三道紅線」新規。下一步,央行將會同住建部和其他相關的部門跟蹤評估執行結果,完善融資規則,穩步擴大適用範圍。哪些房企超出「三道紅線」新規?
  • 2020年樓市或創「雙17」新紀錄 「三道紅線」下房企悄然謀變
    「三道紅線」試點在即  房企調整「宜早不宜晚」  坐享土地紅利和金融紅利的房地產企業,幾乎從沒考慮過向製造業學習,實施精細化運營管理,但「三道紅線」監管新規的呼之欲出,讓每一家高管層都感到焦慮,調整已「宜早不宜晚」。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以價換量即將來襲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行業突變,冷暖自知。
  • 「三道紅線」下的房企們 萬科、龍湖、金茂等房企都表態了
    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陳夢妤官方閃爍其辭的「三道紅線」近期得以確認,房企們密集在業績會傳達的信息向公眾釋放了積極信號。房企們將自己分別歸入「紅、橙、黃、綠」四檔後,對於該政策的反應也不盡相同。大部分房企展現了積極態度。
  • 「三道紅線」終結地產金融紅利:房企怎麼辦?還債的錢從哪裡來?
    「十一」假期過後,一周之內,央行官員兩度提及房企融資新規,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直言,新規的目的之一是「矯正一些企業盲目擴張的經營行為」。儘管有房企表示仍未看到正式文件,但這以「三道紅線」為核心內容的房企融資新規已然開始攪動整個行業,甚至被房企大佬視為一項將要改變行業邏輯的監管政策。
  • 中國房地產行業:「三道紅線」下的行業基調——擁抱監管
    中國房地產金融CFO50論壇:「三道紅線」下的行業基調——擁抱監管近期,住建部與央行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形成了重點房企資金監控和融資管理規則: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即業界所稱的「三道紅線」。
  • 「三道紅線」下的中小房企生存啟示錄 急謀上市突圍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三道紅線」下的中小房企生存啟示錄 急謀上市突圍 來源:中國經營報後疫情時代,「三道紅線」政策的出臺給快速發展的房地產行業帶來了不小的震動。如何平衡好擴張和資金之間的難題也成為房企尤其是中小房企必須面臨的一道難題。
  • 「三道紅線」後,房企融資端的四個新特徵
    「新政」中影響力巨大的就是近期「三道紅線」政策。「三道紅線」後,對房企融資端的影響立竿見影,境內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急轉直下,據同策研究院監測,40典型房企融資規模連續兩月震蕩下滑。長期來看,「三道紅線」使樓市防火牆更規範化,減少房企擠佔社會融資規模,逐步完成經濟與樓市的切割,避免重新回到依靠樓市推動經濟的老路。
  • 規模不再是房企核心訴求,誰會是「三道紅線」下的大贏家?
    對於如今的房地產行業,鬱亮說已經進入白銀時代,警醒「活下去」,林中說進入了不確定性更強的烏卡時代和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外界的政策紅利,內在的高周轉催化,過去房地產各個城市也演繹了「同起同落」的格局。而疫情加大了房企外部的波動以及不確定性,在環境普遍艱難的情況下,房企的內功成了這場大考的分水嶺。但如今行業高速增長尾聲之後,房企分化越來越鮮明。
  • 「三道紅線」下的房產商做了什麼?
    「三道紅線」下的房產商做了什麼?最近「三道紅線」在房產圈幾乎成了一個網紅詞,被圈子裡的直接聊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那什麼是「三道紅線」呢?來源網絡「三道紅線」是指監管部門將對房企按「紅、橙、黃、綠」四檔管理
  • 兩部門與房企座談 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財聯社記者從多個信源處獨家獲悉,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 瑞威資本:房地產金融CFO50(1)三道紅線下的行業基調——擁抱監管
    「三道紅線」下的行業基調——擁抱監管近期,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形成了重點房企資金監控和融資管理規則: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即業界所稱的「三道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