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政策再收緊:房企融資或面臨「三道紅線」

2020-09-03 新金融評論

對於房企融資的「強監管」,正在變成一種常態。

疫情發生以來,「是否要將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復甦的手段」成為輿論焦點。不過,今年4月和7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都重申「房住不炒」基調,且7月24日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

不足一個月後,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研究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參會的還包括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交易商協會,以及部分房地產企業負責人。

此次座談會的核心直指房企融資監管。一個關鍵信息是,央行、住建部會同相關部門已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

這兩次座談會,都提到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實現「三穩」預期,確保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從以往經驗看,政策出臺的基本邏輯大致相同:市場一過熱,調控政策就緊隨其後。和過去相比,這次政策的最大的變化是,從房企的角度劃定不同「紅線」,避免政策「一刀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對「房地產金融」的監管和控制,已經成為金融政策的重要獨立考量因素,該領域的調控已經不再限於定向指導的手段,而將以制度化和常態化的形式存在。

房企融資井噴 引發監管層關注

對於本次座談會的背景,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房企融資井噴是出現增加融資規則的主要原因,避免房企過度融資,出現金融風險。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8月中上旬,房地產行業信用債發行規模高達261億,在年內處於高位。年內房企累計已經發行債券811支,合計融資額高達6242億。「特別是最近幾天,房企密集發布大額融資,整體看,7月來,房企融資刷新了歷史同期記錄。」張大偉表示。

他進一步稱,整體數據看,房企都擔憂銷售壓力,對於融資加大投入,雖然境外融資收緊,但最近境內融資明顯放開。7月單月房企融資超過700億,而且呈現利率降低,數量增加的趨勢。從房企融資看,越來越重視境內融資。

天風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孫彬彬也表示,隨著經濟恢復,近期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出現上漲勢頭,同時土地市場持續活躍。這一方面說明房企目前資金面並不緊張,另一方面可能進一步刺激房價上漲預期。而房地產銷售快速恢復,帶動居民中長期信貸持續大規模增加,金融資源被房地產過度佔用的問題或再度引發關注。

今年7月以來,已經有深圳、杭州、鄭州、東莞、南京、寧波、長春、海口等10多個城市出臺樓市收緊政策。

「過去三年,歷史都在簡單重複。」易居企業集團 CEO 丁祖昱表示,政策調整周期基本從3月份開始,這時候一般是全年市場較為活躍的時期,接下來的三季度迎來一系列的市場調整。

他進一步表示,每年第一季度往往是淡季,二季度大多數開發商為了完成上半年投資額度,集中在這一時期拿地,這主要是因為在房地產開發周期下,上半年拍的地,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今年投今年賣」,有效恢復資金流。

所以總體來看,每年的二季度也成為了房地產開發投資最熱的一個季度。

表:2017年一季度以來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變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丁祖昱認為,儘管市場熱度上升的原因和背景不同,但政策調整的邏輯相同,都是市場過熱。綜合以往經驗,在此次金融政策出臺以後,市場將會出現新的調整。

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成為房地產長效機制重要內容

此次會議內容公布前,市場曾傳出「房企融資新規出爐」、「部分房企被約談」的消息。

根據報導,房企將面臨融資的「三道紅線」,監管部門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置「三道紅線」。

具體為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將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檔。以有息負債規模為融資管理操作目標,分檔設定為有息負債規模增速閾值。

除此之外,未經證實的座談會具體內容顯示,還有2個觀察指標:拿地銷售比不高於40%,連續三年經營性現金流為負,需要對拿地資金來源等做解釋。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會議核心點在於,首次從房企的角度談了長效機制,這樣長效機制的工作就更加飽滿了,包括市場、監管和企業。所以這不是簡單的打壓開發商,而更多是希望從融資角度去看開發商未來融資和發展。

「同時,這也意味著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丁祖昱認為,結合7月24日房地產工作座談會關於金融政策的描述,即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今年相對寬鬆的資金面不會直接向房地產放開,對比之前的金融政策仍然保持一致。

由此可見,對「房地產金融」的監管和控制,已經成為金融政策的重要獨立考量因素。其中,「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以「制度」的表述出現,說明對該領域的調控已經不再限於定向指導的手段,而將以制度化和常態化的形式存在。

新規影響:土地市場或降溫 房企啟動「加速銷售模式」

這個尚未正式落地的新規令一些房企感到緊張。

據媒體報導,已經有不少企業已經拿到新規的相關細節,但並不知曉具體的執行尺度。有房企擔心,若融資收緊,企業的戰略會全盤受到影響。

融資和銷售是房企最重要的兩個資金渠道,去年以來,不少房企通過融資實現借新還舊,在改善負債結構的同時,也為今年的增長蓄力。有分析認為,若融資政策趨嚴,很多房企的戰略將從進取逐漸變成收縮,而一些已經出現高負債的房企,則可能面臨資金鍊的緊張。

丁祖昱表示,一旦融資新規落地,將對行業產生較大影響:土地市場降溫,新房銷售加速,對頭部房企是利好,對高負債的房企則影響較大,必將加速行業洗牌。

據悉,在去年實現銷售新高的基礎上,很多企業仍對今年的銷售目標做出上調。為此,近期市場掀起一股拿地熱潮,在部分二線城市,土地溢價率再度上升。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指出,假如房企融資門檻提升,被新規限制融資的房企有可能延遲或取消近期土地投資計劃,土地市場將大概率出現降溫。

但同時,融資收緊使房企銷售回款端壓力驟升,房企大概率將啟動「加速銷售模式」。

在此過程中,中小房企受波及程度要遠大於規模房企。潘浩指出,中小房企自身抗風險能力不足,在新規影響下,融資受限,有可能選擇轉讓全部、部分股權或土地資源。而從長期看,去槓桿、降負債、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確保房地產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的重要保障,房企或早或晚都將面臨這一道必考題。

綜合來源:新京報貝殼財經、財聯社、21世紀經濟報導

責編:瑟瑟|視覺:李盼 東子

監製:卜海森 李俊虎

相關焦點

  • "三道紅線"收緊房企融資命脈,樓市掀起"山雨欲來風滿樓"
    經濟復甦,最近核心樓市風頭一浪蓋過一浪,國家方面樓市調控政策也是一波接一波。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研究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交易商協會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部分房地產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 「三道紅線」後,房企融資端的四個新特徵
    「新政」中影響力巨大的就是近期「三道紅線」政策。「三道紅線」後,對房企融資端的影響立竿見影,境內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急轉直下,據同策研究院監測,40典型房企融資規模連續兩月震蕩下滑。「三道紅線」政策進一步收緊,根據房企負債情況分類管理,避免資金流入高負債企業(一般是高周轉企業),短期客觀上為房企投資降速,實現防風險目標。
  • 「三道紅線」延期,房貸收緊!阜陽下一步房企該怎麼走?
    科普時間「三道紅線」來自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召開的重點房企座談會,明確提出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提出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全面推行「三道紅線」相關規則。近期因為恆大事件,「三道紅線」徹底成了全民熱議的焦點。考慮到體量較大的房地產行業的穩步發展,監管層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手段,將本來各大房企面臨的金融監管「鍘刀」,推遲到2023年。
  • 地產融資或再度收緊!監管部門設「三道紅線」控制房企負債增長
    在7月中央與地方聯動加強調控,熱點城市政策頻出的同時,8月又有旨在收緊房地產融資的「三道紅線」傳出,房企融資壓力加大,多位接受採訪的分析人士均認為,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將逐漸走向平穩。在過去10多年,房地產行業流傳著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名言:「什麼北大清華,都不如膽子大!」。
  • 「三道紅線」後涉房貸款也收緊,房企的苦日子來了...
    「三道紅線」發布後,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顯而易見,房企資金端或承壓。如今,政府又有新政策,對個人購房者也有了限制。據權威媒體報導,監管機構要求大型商業銀行控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涉房貸款規模。融資環境受限,涉房貸款再收緊,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政府將「房住不炒」進行到底。對房企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比「三條紅線」更甚,涉房貸款再收緊無疑又是一記猝不及防的驚雷。
  • 「三道紅線」,房企的緊箍咒
    不過「三道紅線」的出現,為房企帶上了「金箍」,這條捷徑徹底成為歷史。「三道紅線」風聲四起,融資管理長效機制落地消息的起源還是在8月13日,夜裡23點左右,剛剛下班的地產人手機上收到了這樣一條新聞推送,21世紀經濟報導:《獨家丨房地產融資再收緊?
  • 「三道紅線」新規下 安全穩健成房企新課題
    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等在北京聯合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明確了12家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此前業內盛傳的房企融資「三道紅線」。這被視為在房地產「長效機制」下,對房企有息債務規模進行精細化管控。那麼,「三道紅線」出臺目的是什麼?對房地產行業發展會產生哪些變革?
  • 樓市大變局!三道紅線下,什麼樣的房企有望勝出?
    現實世界中,最近監管部門給房企也套了個圈,只是名字不叫圈,叫三道紅線。什麼是三道紅線?它的核心思想是控制房企負債擴張。具體來看,包括剔除預收款後房企負債率不超過70%,淨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不低於1。
  • 樓市大變局!三道紅線下,什麼樣的房企有望勝出?
    現實世界中,最近監管部門給房企也套了個圈,只是名字不叫圈,叫三道紅線。什麼是三道紅線?它的核心思想是控制房企負債擴張。具體來看,包括剔除預收款後房企負債率不超過70%,淨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不低於1。
  • 政策收緊預期壓力下 豪宅佔據樓市的C位?
    一面是溫熱的當下市場行情,一面是趨嚴的樓市收緊政策,在這樣喜憂參半的大環境下,豪宅或佔據樓市的C位?其中,對房企影響最大的還要屬融資新規。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召集萬科、恆大、碧桂園、中海等12家房企舉行座談會,研究重點房企的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市場傳言新規即為「三道紅線」。「三道紅線」猶如達摩利克斯劍,對於槓桿率比較高的企業來說,最近融資壓力有所增加,面臨降槓桿挑戰。事實上,在政策收緊的預期下,最近房企明顯更加關注資金鍊的安全。
  • 「三道紅線」調控來了,房企融資更難了?
    而最近政府部門動作頻頻,就是希望出臺政策,穩定樓市。 在我們看來,無論是8月20日針對房企的座談會,還是8月26日針對地方政府的座談會,都將傳出哪些信號?監管部門要嚴控房企負債。現在房企瘋狂拿地,資金並不是自己的,而是銀行借來的,如果不控制房企的負債率,萬一房地產泡沫破裂,銀行就會有很大的風險,房企也會留下很多爛尾樓。
  • 對房企「三道紅線」的20個看法
    按照三道紅線,地產頭部4強就有恆大、融創2家不達標,50%不達標。按照百強房企來說,有預計大半房企都踩到了三條紅線,比如富力、佳兆業、陽光城、綠地等明星房企……如果按照「法不責眾」的原則,今天的三道紅線可謂「來勢兇猛」。4, 具體我們也看看3條紅線的刻度高低如何?
  • 三道紅線壓頂,房企迎大考,標普發出警告
    大多數中小房企的融資成本水漲船高,壓力陡增,相比而言,還有一些房企的融資成本出現了同比下降,這類企業多為規模房企。2020年上半年對房企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導火索,儘管整體風險可控,然而償債壓力和融資成本都在加大,三道紅線政策如同遏制住了咽喉,對房地產行業融資模式絕對是一種顛覆。
  • 2020年已近尾聲,三道紅線下掙扎的房企,2021是否面臨洗牌?
    1 「三道紅線」 ——多重施壓下的樓市命運,將迎接新一輪挑戰 今年簡直就是房企的災難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經有453家房房企破產。這似乎預示著房地產行業的又一次時代更迭。
  • 房企迎來5500億債務,樓市出現「三道紅線」?
    首先,就是由於上半年房價漲幅明顯,全國再次收緊了調控政策, 其次,為了抑制房地產行業的快速增長,銀行也出手了,之前是限制流入房地產行業的資金,現如今更是出臺了「三道紅線」,引起了房地產行業以及金融行業的廣泛關注。
  • 「三道紅線」一划,房地產融資渠道收窄,樓市或將打開降價空間?
    未來應該還能允許借新還舊,只是不允許再增加負債規模了。」8月17日,市場傳言稱監管部門於本周擬出臺新規,為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規模,將再次收緊房企融資。具體內容是:以有息負債規模作為融資管理的操作目標,設置了「三道紅線」,一是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二是淨負債率大於100%;三是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房企的財務狀況,按照踩線的條數不同,從多到少分成「紅-橙-黃-綠」四檔進行管理,每降一檔,企業有息負債規模增速閾值的上限增加5%。
  • 政策收緊,定調2020年樓市下半年?金九銀十或成房企突破口
    融資調控加碼,政策趨勢收緊,上半年因為疫情業績目標完成度不高的房企,面對樓市下半年衝擊業績的時刻因為疫情,2月份大部分城市樓市停擺,成交直線下滑,也讓上半年部分房企銷售業績受到直接影響。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地方政策的扶持,樓市才逐漸恢復。
  • 政策收緊、房企促銷,剛需終於可以出手買房了
    還是再觀望一下再做決定?8月底,一條被視為房企融資「緊箍咒」的政策橫空出世,正是近日熱議的「三道紅線」。眾所周知,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房地產對資金需求極大,此政策一出,標誌著房地產企業憑藉高槓桿高負債快速擴張的時代,將已經一去不復返。如今,「三道紅線」劍懸頭頂,如何應對?只有降負債一條路。那怎麼降負債?這就倒逼房企開啟「花式」促銷潮,竭盡所能加大銷售及回款,增厚現金流。
  • 「三道紅線」要來真的了?房企面臨重壓,購房者的機會來了
    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明確了收緊地產開發商融資的「三道紅線」。與以往政策不同,「三道紅線」將實現對融資激進企業的精準管控,防範企業風險,倒逼企業理性投資。房地產的大佬們都是「高負債」的典型,但債務過高對於中小型房企來說風險很大。
  • 房企8月海外發債暴漲176%,「三道紅線」念融資緊箍咒
    以往上半年樓市既有小陽春,也有五一黃金周,開發商往往會集中推貨,到了6、7、8月,又是高考、又是暑假,加上颱風多發,購房者熱情有所減弱,樓市開始轉淡。但今年不同,受疫情影響,小陽春、五一黃金周都沒有了,大部分購房需求都被迫延後到了七八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