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上下樓的鄰居,因為樓上的走路聲音大,樓下「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用上了震樓器,兩家鄰居鬧得不可開交,這一鬧就是3年之久。
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地聽到樓上的噪聲,尤其是高層的小區,一旦裝修或者是敲東西,感覺整棟樓都在響,但大家都會理解,畢竟是生活在一起,忍讓忍讓也就過去了。可是這就有一對鄰居,竟然為這事兒鬧了3年之久,而且是愈演愈烈。
於大爺退休後就住在家中,他住在小區3樓,是一個對睡眠質量要求特別高的人,同時也確實難以入睡,有一點響聲他就會驚醒,然後想再睡著就很難了。為此於大爺也很苦惱,想了很多辦法,看醫生、吃藥、戴耳塞,但效果顯微,總是在夜裡的不經意間被樓上的腳步聲或其他聲音吵醒。
住在樓上的羅大姐很委屈,自己這套房子也是幾年前剛搬過來,以前生活的小區,別說走路了,就是搬東西樓下也不會突然上來吵架,而這邊平時生活走路真的很注意了。但住在家裡總是捏手捏腳的,那也不像話,總感覺不舒服。
羅大姐很苦惱,自己平時再注意再注意,總有疏忽的時候,一旦有聲音稍大的行為,樓下的於大爺就立馬爬上來一頓吵,每天生活在擔驚受怕中,而且鄰居經常來鬧,心情也不好。更鬧心的是,後來很多次的夜裡,突然自己家裡整個房間都在震動,還為發生了地震,可是兒子告訴她,這可能是震樓器的聲音。
樓上樓下的鄰居為了這件事情鬧得都很不開心,終於,在社區的介入下,雙方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經過溝通,羅大姐再次作出讓步,她當場在網上購買了好幾雙軟厚底的棉拖鞋,如果效果不佳的話,還會考慮在地板上鋪設地毯。而於大爺也說,如果樓上的噪聲不那麼頻繁,自己也不會上樓去吵架了。
其實,羅大姐家的地板是木地板,如果地板質量和鋪設工藝不合格,就會形成空鼓,人在地板上走路,就像是走在一面大鼓上一樣,聲音當然會很大。
所以,我們在家裡裝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購買木地板和鋪設的時候,一定要保證施工的質量。鄰裡之間,有什麼誤會、矛盾,主動提出來溝通商量就好,樓下的以為樓上故意製造噪音,樓上的以為樓下的故意找自己茬,鬧了三年,關係也僵了,心情也不好,最後還得社區出面協調,弄的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