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結業

2020-12-16 騰訊網

12月9日,中國戲曲學院長城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匯報演出暨結業儀式順利舉行。據了解,今年11月,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的指導下,由中國戲曲學承辦的長城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正式開班,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青海、寧夏、新疆等12個省市自治區的的21名學員在中國戲曲學院繼續教育部教學實踐基地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研修學習。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為了加強長城文化帶沿線地區非遺傳承人群的培養,提高參訓人員的綜合素質及職業素養;幫助提升當地傳統藝術傳承發展水平,探索和實踐非遺傳承保護的新途徑、新方法,帶動就業增收。中國戲曲學院秉承高研班辦學「規範、嚴謹、高端、多元」的教育特點,在為期一個月的教學中,邀請40位專業導師,安排了包括理論類、專業類、觀摩類、研討類等課程,邀請各界專業名師,發揮中國戲曲學院的師資優勢,以最強教師陣容參與教學;同時,安排學生觀摩8場大型藝術演出,3場與劇組主創的座談交流會,以提高非遺傳承人群的藝術視野和文化修養。

匯報演出節目涵蓋7個劇種的11個精彩唱段,同時還有學員朗誦學習總結及心得體會,整個演出過程節目豐富、異彩紛呈。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及中國戲曲學院共同舉辦的長城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人研修班,主要目的是為滿足長城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的現實需要,促進戲曲藝術非遺傳承的可持續發展,以「一城三帶」建設為主題,以長城文化帶沿線為依託,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按照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提出的「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的總體要求,此次研修班立足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基礎知識、能力拓展、創新創意等方面入手,幫助戲曲非遺傳承人開拓眼界,為戲曲非遺劇種的傳承、發展和繁榮提供新路徑。

市文旅局非遺處負責人指出,此次研修班緊緊圍繞長城文化帶建設,聚焦非遺傳統戲劇藝術,唱響長城好漢歌,通過戲曲藝術展示長城文化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講好長城故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大眾進一步了解非遺、愛上非遺。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為戲曲人才培養提供長效支撐 山東舉行地方戲曲小劇種傳承人表演...
    針對一些小劇種受眾面小、人才稀缺等傳承現狀,藉助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支持,10月20日至11月18日,2020山東地方戲曲小劇種傳承人表演研修班在山東藝術學院舉辦,茂腔、扽腔、四平調等20餘名非遺劇種傳承人以此為契機研修技藝、交流切磋,為劇種傳承發展注入了活力。
  • 為非遺插上創新的翅膀
    武麥花經當地文化館推薦,參加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的第一期非遺研修班。自2015年起,清華美院非遺研培項目組共舉辦了13期研修班,培養了260餘名非遺傳承人。2019年底,在光明日報社主辦的「中國非遺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培計劃工作團隊被評為「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成為唯一獲此榮譽的團隊。
  • 2020智能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轉型與風控創新實踐高級研修班結業
    2020智能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轉型與風控創新實踐高級研修班結業紅網時刻12月13日訊(通訊員 黃龍)12月10日至12日,「2020智能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轉型與風控創新實踐高級研修班」在長沙舉辦。研修班吸引了央企在湘單位、省國資和文資監管企業、省內外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後備上市公司的50餘名內審、風控、財務、法務及相關專業人士參與,共同探討智能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轉型與風控創新實踐等相關問題。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當天,「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紫茶小學,粵劇大師們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盛宴。「別看古代的燈長得像個燈籠,做起來還挺複雜的呢。」在蓬江區棠下鎮沙富小學,五年級學生周博文上了一節特殊的手工課。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
  • 韓國東亞工業高等學校第三期語言研修班結業
    韓國東亞工業高等學校第三期語言研修班結業 1月12日下午,韓國東亞工業高等學校2011年寒假語言研修班結業典禮在三樓會議室舉行,韓國東亞工業高等學校校長李泰雲、青島農業大學副校長原永兵、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梁安波及雙方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參加典禮。
  • 高級研修班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區別是什麼?
    其實,除了這種方式還有高級研修班這種方式,那麼,高級研修班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什麼區別呢?一、定義不同:高級研修班:是一種以進修為主要目的,結交人脈為輔助優勢的一種進修班,但學習的課程內容多為研究生課程或針對特定人員設置專業課程。
  • 首屆中華佛醫高級研修班圓滿結業
    2017年6月,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和廈門市石室書院聯合開辦的首屆中華佛醫高級研修班正式開班,經過三年的研習和交流,2020年11月,中華佛醫高級研修班順利畢業。學習演說《藥師經》探秘身心病緣起及解脫之法2020.11.7-11.142020年11月7日,中華佛醫高級研修班於石室禪院再次授課。本次佛醫研究課程第一個課題為學習演說《藥師經略解探秘》。
  • 什麼是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雅文化帶你了解!
    一其實,非遺並不神秘,它是隨口哼唱的民歌,它是喜聞樂見的民俗,它在尋常百姓的剪紙刺繡中,它也在文人墨客的筆墨紙硯中···讀到這裡,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非遺」,再往下看啦!非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稱。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於2011年6月1日起實施,共有四級非遺保護體系: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各地政府都有相應的非遺保護中心。傳承人也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省級非遺傳承人、市級非遺傳承人、縣級非遺傳承人。
  • 紹興市柯橋區舉辦印染行業高級研修班
    紹興市柯橋區舉辦印染行業高級研修班 2020-12-15 16:04:57 來源:紹興市人民政府   為進一步聚焦高質量、念好「兩業經」,推進紹興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 長城文化帶唯一石長城將變景區
    原標題:長城文化帶唯一石長城將變景區 另外,該長城段目前正在做景區立項,未來有望對外開放。   長城文化帶四大組團之一   平谷紅石門段完成規劃招投標   作為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內容之一,打造北京三個文化帶工作正在持續推進中。其中,長城文化帶的建設工作有了實際進展。
  • 疫情期間,烹飪、剪紙、傳統戲曲等課程怎麼上?這所學校的非遺直播...
    烹飪大師牛恆林(右)正在上烹飪直播課和牛恆林大師一樣忙於線上授課的,還有省級非遺項目——剪紙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洛工匠」王飛。只見他一手持剪刀,一手拿著藍色宣紙,上下翻飛,不一會兒功夫,一隻漂亮的梅瓶就剪好了,裡面還有一朵寓意平安富貴盛開牡丹。通過網絡,他對學生們的剪紙作品進行一一點評。
  • 湖南著名花鼓戲演員李小嘉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湖南省花鼓戲劇院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小嘉(中)正式榮登「國字號」傳承人。)(湖南省花鼓戲劇院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小嘉正式榮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均為資料圖)  星辰在線5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佳)近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星辰全媒體記者從湖南省花鼓戲劇院了解到,該院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小嘉正式榮登「國字號」傳承人。
  • 老字號同和居首批現代傳承模式廚師結業
    北京商報訊(記者郭詩卉 於桂桂)7月18日,在北京華天飲食集團舉辦的「華天同和居集體傳承班結業儀式」上,首批現代傳承模式培養的廚師正式結業,據了解,該模式是以傳統師帶徒傳承模式為基礎,目的實現老字號餐飲技藝的傳承發展。
  • 東華大學非遺研培呈上「時尚黔風」新答卷
    學員設計的創新民族服裝讓人手動點讚,非遺研究如何在國際化的魔都生根開花,傳統刺繡創意與時尚設計聯袂帶來精彩作品秀演……11月19日-22日,東華大學第八期非遺研修班結業系列活動舉行,此次活動為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主題活動「東華活動周」的「傳承」板塊。
  • 堅守文化初心,傳承文化根脈 ——張掖市舉行「戲曲進校園」暨非遺(傳統戲曲)傳承示範基地授牌儀式活動
    為促進戲曲繁榮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動戲曲藝術在年輕一代傳承普及,11月29日,由張掖市委宣傳部、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張掖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 「弘揚傳統文化·培育家國情懷」戲曲進校園暨張掖市非遺(傳統戲曲)傳承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在張掖中學隆重舉行。
  • 非遺技藝「金米奇」來了!獅山傳承人專做「金衣」,薄如蟬翼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獅山羅村金箔鍛造藝技傳習所,了解新一代傳承人吳煒全一家三代人對鍛造金箔手藝傳承和堅守的動人故事。一家三代人的堅持與傳承一雙布滿繭子的手,一個看似普通的鐵錘,一個藏身村居的工坊,一門瀕臨失傳的獨門技藝……
  • 「手工達人」顏麗璇入選廈門海滄第三批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舉報   來源: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上個月,海滄區第三批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正式公布
  • 非遺|保護印泥,變「文房四寶」為「文房五寶」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社會發展學院民俗學研究所所長田兆元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與其他非遺項目相比,印泥製作是一個相對小眾的項目,但卻是書法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華東師範大學此次特意選擇這一項目開辦研修班。田兆元在開班儀式上講話。
  • 電商直播短視頻 「80後」「90後」續寫非遺故事
    日前,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天津大學布老虎、雕刻製作技藝高級研修班結業儀式在天津大學舉行。在參加此次培訓的40名學員中,有很多「80後」「90後」,他們對非遺傳承有著何種新鮮的想法和實踐呢?又遇到了哪些新的難題呢?
  • 延平區評選茶洋窯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日前,由延平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組織開展的茶洋窯製作技藝區級非遺傳承人評選活動在南平市博物館舉行,28名茶洋窯工匠報名參評。茶洋窯製作技藝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遺址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