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名家進校園 傳統文化共傳承
本報訊(記者 王曉晶)為弘揚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河南優秀戲曲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和魅力
-
傳承經典 築夢未來——聊城市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掠影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中小學生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積極作用,12月4日,由中共聊城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教育和體育局主辦,市古琴學會、東昌府區新星小學承辦的聊城市2020年「戲曲、雜技、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新星小學舉辦。 活動現場,來自市古琴學會的20餘名表演者通過古琴、琵琶、箜篌、陶笛等古典樂器,為200餘名師生帶來了一場音樂盛宴。
-
...經典共傳承——高新二小開展「傳承戲曲藝術,弘揚傳統文化...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和魅力,提高學生藝術品味和文化修養,激發學生對傳統戲曲文化的興趣和愛好,營造校園戲曲文化的氛圍。12月4日下午,高新二小舉行「傳承戲曲藝術,弘揚傳統文化」戲曲進校園活動,特別邀請到了新餘市採茶歌舞劇院,新餘採茶戲名家工作室的老師們,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中國傳統文化盛宴。 活動中,同學們不僅了解了中國採茶戲基本知識,而且還近距離地體驗了一番戲曲藝術。
-
【教育】搭建小小舞臺 傳承傳統文化
搭建小小舞臺 傳承傳統文化——渝北區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小記近日,渝北區藝術進校園曲藝知識普及鑑賞課在漢渝路小學開課,來自重慶市曲藝團的表演藝術家為孩子上了一堂活潑又有趣的戲曲資料圖曲藝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把曲藝引進校園,既讓同學們在歡樂中體會到傳統藝術的魅力,增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又能開闊藝術視野,提高藝術修養,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同時也為推動曲藝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2017年起,渝北區開始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
以戲為媒 以文化人 「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鄭州三中
學生們為演員們喝彩12月10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鄭州三中舉行,來自鄭州市豫劇院的演員們為師生們展示梨園雅韻的風採,讓600餘名師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了豫劇的藝術薰陶,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
月陽工作室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動傳承戲曲魅力_旅遊_中國西藏網
2016年8月12日,河南廣播電視臺戲曲廣播整合最強有力的戲曲資源,以傳承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精髓為己任,攜手河南電子音像出版社和河南電子音像出版社、進步傳媒成立了「月陽工作室」,宗旨是服務於演員推介、院團宣傳、創意策劃與拍攝製作、聲像採集製作,戲曲老資料的整理髮掘等,以及開展戲曲進校園、戲曲進鄉村等文化惠民項目。
-
「最美家庭」非遺傳承之家——王海江家庭:戲曲藝術的傳承與堅守
今天請看第八期:戲曲藝術的傳承與堅守—— 非遺傳承之家 王海江上黨落子是山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隨著文化市場的開放與發展,加之戲曲行業的低迷,曾一度受上黨老區百姓喜歡的上黨落子的傳承與發展陷入斷代狀態。而潞城紅旗劇團王海江一家憑著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和執著,三代人從事戲曲行業,吸收戲曲文化精髓,演繹傳統戲曲文化的「傳承與堅守」。
-
長城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結業
12月9日,中國戲曲學院長城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匯報演出暨結業儀式順利舉行。據了解,今年11月,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的指導下,由中國戲曲學承辦的長城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正式開班,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青海、寧夏、新疆等12個省市自治區的的21名學員在中國戲曲學院繼續教育部教學實踐基地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研修學習。
-
在詩詞和戲曲中尋文化的根:上海青少年愛上傳統文化
10月31日晚,2020年市民文化節青少年傳統文化大賽頒獎典禮暨校園中華戲曲大賽展演舉行。市民文化節青少年傳統文化知識大賽和校園中華戲曲大賽頒獎典禮也於當晚舉行,200位青少年分獲「青少年傳統文化知識達人」、「百名校園戲曲之星」稱號。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表演粵劇、製作東藝宮燈、習蔡李佛拳、製作白沙茅龍筆、學習新會葵藝……為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市非遺保護工作循序漸進,從豐富多彩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到開展「非遺在校園」特色教育,讓學生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成為非遺文化的小小傳承人。
-
故陵小學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 傳承非遺文化
故陵小學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 傳承非遺文化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旭忠 陳學容 2020年12月09日 15:27 雲陽網訊(通訊員 湯委)為了傳承非遺文化的精髓,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內涵,12月8日,由共青團雲陽縣委、雲陽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雲陽縣渝東竹琴協會聯合主辦的
-
長沙戲曲進校園活動唱響都正街 小師父們上陣成主角
11月5日,長沙市戲曲進校園活動戲曲巡演在都正街舉行。小演員們登臺。長沙都正街換上新裝,成為一條戲曲文化主題街區。紅網時刻11月5日訊(記者 龍騰)「左手拿著洋布傘,右手拿根旱菸囉筒,東家走到西家轉,我幫人家說婚姻……」11月5日下午,長沙都正街換上新裝,成為一條戲曲文化主題街區,長沙市戲曲進校園活動戲曲巡演在這裡唱響,來自長沙多所小學的小演員們在這裡聯手奉獻了一場校園戲曲演出。
-
為戲曲人才培養提供長效支撐 山東舉行地方戲曲小劇種傳承人表演...
針對一些小劇種受眾面小、人才稀缺等傳承現狀,藉助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支持,10月20日至11月18日,2020山東地方戲曲小劇種傳承人表演研修班在山東藝術學院舉辦,茂腔、扽腔、四平調等20餘名非遺劇種傳承人以此為契機研修技藝、交流切磋,為劇種傳承發展注入了活力。
-
林州八小、豫劇二團攜手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林州八小、豫劇二團攜手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軍萬馬」。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種無形的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光揚、發展。「戲曲進園」,是傳承、繁榮、發展戲曲藝術的重要舉措,也是孩子們認識、熱愛、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12月14日,林州市豫劇二團的演員們走進八小,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戲曲盛宴。萬一具備,只欠東風。
-
濟南市呂劇院/濟南市劇院與山東藝術學院戲曲學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12月24日上午,濟南市呂劇院/濟南市京劇院與山東藝術學院戲曲學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舉行。山東藝術學院副院長蘭紹彤,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靜,副局級領導幹部莊巖等領導及來自山東藝術學院的師生代表、濟南市屬文藝院團的演職員代表、省市新聞媒體記者等120餘人參加了籤約儀式。
-
「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新竹小學
為了讓孩子們領略戲曲藝術的魅力,了解並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戲曲進校園活動」於日前走進長沙市新竹小學,為新竹小學全體師生呈現出一場視聽盛宴。 活動中,藝術家們給同學們講解了戲曲常識,生、旦、淨、醜四種行當,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以及各種道具的應用。之後青年藝術家給大家表演了花鼓戲《劉海砍樵》、川劇《變臉》等經典曲目,一招一式,行雲流水,師生看得如痴如醉,精彩處掌聲、叫好聲不絕於耳。孩子們情不自禁走上舞臺,模仿藝術家們的動作表演,一招一式雖顯稚嫩,卻也有模有樣,別有韻味。
-
學國粹經典 享文化盛宴 睢陽區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婁店二中
婁店二中組織學生觀看戲曲。嶽迎迎 攝記者 邵群峰 通訊員 嶽迎迎「那一天爺爺領我去把京戲看,看見那舞臺上面好多大花臉,紅白黃綠藍咧嘴又瞪眼,一邊唱一邊喊,哇呀呀呀,好像炸雷嘰嘰喳喳震響在耳邊……」舞臺上青年演員王麗梅的一曲《說唱臉譜》在婁店二中校園裡掀起了一片熱潮,繪聲繪色的表演引來臺下師生們的陣陣掌聲。
-
戲曲進校園 國粹潤童心——「戲曲進校園」走進蕭縣王寨鎮中心小學
為了傳承戲曲文化,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及魅力,10月27日下午,2020年安徽省民生工程蕭縣梆劇團「戲曲進校園」走進王寨鎮中心小學,為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帶來一場戲曲的饕餮盛宴。活動開始,主持人先為大家普及了戲曲的起源和發展歷程,讓孩子們對中國戲曲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知。
-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傳承戲曲魅力 推廣文化藝術
戲曲中心的外形源於中國的傳統彩燈的設計概念,將整個設計與自然及城市景觀融合,表現傳統文化中「氣」的流轉。中庭設有一座別致的古典風格建築,靈感來至中國古代的古戲臺,當時專門邀請廣西侗族傳統木工師傅參與完成。在這裡,古典與現代相互結合、相互輝映,完美展現了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的設計觀念。
-
1915頭條|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永平非遺傳承基地正式開館
,醴陵市瓷藝堂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非遺傳承 你我同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永平非遺傳承基地開館儀式在醴陵陶瓷谷1915陶瓷文化特色街區拍賣中心一樓順利舉行。開館儀式進行了黃永平非遺《藏品票》第二期上市發行。下午舉行《雅活器用》學術講座,由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黃耀武副教授主講。開館儀式上還進行了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湘潭大學藝術學院、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四個大學的授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