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妖大全之《丹雀》:被原始人類視為圖騰的鳥,古稱「丹雀」

2020-12-20 人文記實錄

在原始時期,中國南方的稻作民族以鳥為圖騰。這種被原始人類視為圖騰的鳥,古稱為丹雀,與稻作文化起源關係密切。傳說炎帝曾得丹雀所銜九穗禾。杜甫曾有詩云:「丹雀銜書來,暮棲何鄉樹?」

傳說神農曾得丹雀所銜九穗禾,並將種子分給先民。

神話故事

丹雀賜五穀

很久以前,炎帝把丹雀鳥賜給他的五穀種子分給先民,但種子種下後,既沒開花也沒不結果,顆粒無收。於是炎帝用八封佔卜演算,才得知原來是因五穀得不到充足的陽光。在天神的幫助下,炎帝騎著五色鳥飛往東海蓬萊島,抱著太陽回來,把太陽掛在了姜氏城頭,從此五穀豐登,萬民安樂。

大量的文獻資料表明,在原始時代,中國南方稻作民族以"鳥"為圖騰。這已為學界所共識。去年我在湘中發現一張明代萬曆四十四年的圖卷,上面繪的裸體五猖、雷神,就是鳥首人身,手裡還握著一隻鳥。這種人鳥合一的形象即為典型的鳥圖騰崇拜產物--這說明在390年前,鳥圖騰崇拜觀念在湖南民間還很突出。至今湖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風雨橋上,還雕塑著鳥,這也可以看成是鳥圖騰崇拜的文化遺存。

這種被原始人類視為圖騰的鳥,古稱"丹雀",又稱"陽鳥"、"鸞鳥",與稻作文化起源關係密切。《拾遺記》卷一說:"(炎帝)時有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所謂"丹雀"、"陽鳥"、"鸞鳥",就是鳳凰神鳥的原型。《廣雅》雲:"鸞鳥,鳳皇屬也。"

出處

《拾遺記·炎帝神農》:「時有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相關焦點

  • 剪紙欣賞:鳳凰作為百鳥之王,都有哪些美麗的傳說?
    鳳凰,原本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神鳥。後來,它與龍一起成為中華民族和平與奮進的象徵。據我國第一部解釋詞義的詞典《爾雅》註解:鳳凰為祥瑞之鳥,雞頭、蛇頸、燕頜、龜背、魚尾,羽毛色彩絢麗。如此周而復始,鳳凰便獲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鳥」之稱。自古至今,鳳凰一直被人們視為瑞鳥,是天下太平的象徵。相傳,黃帝在位時,想親眼見一下傳說中的鳳凰。為此,他向自己的輔臣天老請教。天老聽了之後,回答道:「鳳凰顯形,乃是祥瑞的徵兆,只有太平盛世才會出現。」
  • 上古八大奇鳥,傳聞有些乃佛教聖鳥,有些更是上古傳說圖騰
    在遠古時代的文化傳承中,有著非常之多的飛禽走獸,他們的形態跟如今我們看見的完全不一樣,更加充滿傳奇色彩,所以很多看似祥瑞的神鳥被人類始祖們作為圖騰以示尊重,更有一些被佛道兩家視為「神」,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上古八大奇鳥,傳聞有些乃佛教聖鳥,有些更是上古傳說圖騰:第一:玉雞
  • 古蜀器物為何多有鳥圖騰?鳥是他們的保護神,還能與「神」對話
    所謂圖騰觀念,即某群體、氏族把某種動植物、無生命物視為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圖騰意識是氏族成員的共同意識,是維繫氏族成員的精神支柱,其也是區分群體的重要標識。例如古蜀的鳥崇拜。在古蜀人心目中,鳥不僅是他們的保護神,更是人與神進行對話交流的中介。
  • 蚩尤文化中的七大圖騰文化——鳥圖騰
    圖騰,打開一個民族行為的密碼。圖騰文化,作為一種原始意象,它蘊含著民族遠古時代的記憶和信息,是民族的神性之源,價值之源,也是一個民族行為表達的潛在密碼。一般說來,幾乎所有的鳥圖騰崇拜,都有關於鳥與人類祖先的神話傳說。既然鳥是蛋生的,那人類也是這樣吧,世界也是這樣吧。考諸現代文化人類學資料,鳥生蛋就是女子分娩的象徵。上古鳥為鳳神,而最早的鳳神性別是女性。
  • 最後的鳥圖騰部落
    ,因此被譽為「中國最後的鳥圖騰部落」。看來這是出自比這些已知祖先們更早的圖騰時代。是與圖騰物有關的。        有考古證明人類原始時期的歷史有近百萬年的時間差距。而浙江河姆渡、河北磁山、河南新鄭、密縣等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實了直到近八千年前,中國的文明才初露曙光。
  • 探討東夷人鳥圖騰崇拜
    在中國的遠古時期氏族部落中是否存在圖騰崇拜?近日,就東夷先民的鳥圖騰崇拜現象,本報記者採訪了齊魯師範學院副院長劉德增。  《中國社會科學報》:關於東夷族人的圖騰崇拜和原始宗教,哪些文獻與考古資料提供了佐證?  劉德增:《詩經·商頌·玄鳥》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 《山海經》中的怪物是人類原始的圖騰崇拜?現代研究提出了反駁
    民國時期,文學家聞一多就在他的《伏羲考》中提出了圖騰說,即《山海經》神怪其實都是圖騰,它們本身的確是真實存在的,是原始人類對未知生物由全獸形、半人半獸形到全人形逐漸發展而來的一種崇拜模式。此後,張巖的《〈山海經〉與古代社會》、陳天俊《從〈山海經〉看古代民族的崇拜、信仰及其遺俗》、胡仲實《圖騰、神、神話——讀〈山海經〉》等文章都沿襲聞一多的觀點,均將這些怪物視為部落通過聯姻、戰爭、政治聯盟等多種原因造成的圖騰拼合。
  • 中國最後的鳥圖騰部落
    丹寨麻鳥村是錦雞舞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最後的鳥圖騰部落。電影《雲上太陽》中,受到村民幫助的法國女主人公波琳說 :「錦雞就是你們的上帝。」  石橋村被譽為「中國國紙之鄉」,紙張經過攪、抄、沾、曬,再吸一點山中的清風,一張張花草紙就出爐了,之後攤開來在懸崖下晾曬,散發出自然的原始芳香。
  • 古代皇帝稱龍,皇后稱鳳,其實龍鳳並不是天生一對
    如「龍」能興雲雨利萬物,在封建時代作為帝王的象徵,而鳳有祥瑞之氣籠罩,常被用來代指皇后。龍和鳳已然成為帝王、皇后的專屬。龍和鳳果真如我們所認識的這樣嗎?一般認為,龍為鱗蟲之長,具有「九似」的特點,即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等。
  • 人類圖騰 太陽文化
    太陽文化  天體太陽光和熱相關的人類文明成果稱之為太陽文化。它包括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兩個方面,經濟基礎方面由農耕文明而形成的「太陽圖騰、自然崇拜」民俗信仰。上層建築方面由政治文明而形成的「龍鳳圖騰、圖騰崇拜 」 政治信仰。民俗信仰與政治信仰相結合,而形成的「人類圖騰太陽文化」維繫著和諧社會與和平世界。  太陽崇拜  世界上的太陽崇拜有五大發源地:中國、印度、埃及、希臘和南美的瑪雅文化。19世紀西方宗教學家麥克斯·繆勒提出,人類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陽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陽崇拜。
  • 1.3 早期太陽崇拜和鳥蛇圖騰探源
    那個時候,太陽鳥又被稱作烏金、陽鳥、鸞鳥、鳳鳥等,並最終演變為鳳圖騰。在距今四五千年的中國稻作民族地區,幾乎是「太陽鳥」的天下。直至周代以後,「太陽鳥」的主體地位才逐漸為「龍紋」所取代。傳說,姆帝國的國王稱「拉姆」,拉表示太陽,姆表示母親,因此姆帝國也被稱為「太陽之母的帝國」。姆大陸的人崇拜宇宙的創造神——七頭蛇「娜拉亞娜」,它長有翅膀、會飛,既像鳥,又像蛇,與瑪雅人信仰的羽蛇神、中國傳說的龍都很相似。
  • 盤點《封神演義》中人族的6大古皇,其中有一位是女媧的哥哥
    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了中國帝王歷史沿革發展。
  • 鳥作為原始先民的圖騰,在《詩經》中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原始先民的圖騰很多,鳥圖騰是其中的一種。 《詩經》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詩經》中提到的鳥的種類非常多,每種鳥都寄予了不同的感情與寓意。從中我們可以窺視出原始先民的愛恨,生活狀態等有意義的事情。(五)與始祖神話相關的鳥意象原始先民生活從食不果腹到漸漸學會了種植稻穀、粟等糧食作物,而最初的稻穀卻是從鳥的腹中發現的,鳥為人們帶來了福音,帶來了生存的方式,原始先民感激鳥,慢慢地鳥變成了原始先民的圖騰,成為了他們信奉、崇拜的對象,鳥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鳥是一種活潑、富有靈性的動物,因此日益成為文人們吟誦的對象
  • 古中國的圖騰有哪些派系?秦朝居然是鳥派
    實際上嚴格來說,我們中華民族是多種民族的大融合,因此在歷史的變遷中,出現了很多部族圖騰,下面一起來看看古代的中國都有哪些圖騰派系吧。圖片與內容無關日系或火系圖騰以太陽或火為圖騰的部落,大部分生活在中原,還有少部分零散的分布在黃土高原一帶,以及古岐山和古九州的雍州地區。
  • 詳解古埃及神話中10大神秘圖騰,有一種中國有,有一些你未聽聞!
    文/曉夢閣主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了眾多的文明歷史,其中每個古老的文明都會出現一種叫圖騰的文化標誌。這種圖騰標誌會一直貫穿這個文明的始終,有時候圖騰也會隨著發展而變化,典型就是中國遠古圖騰,從各種動物最後都變成了龍或鳳凰。
  • 神秘的「於越」文化:鳥是越族部落的原始圖騰
    神秘的「於越」文化:鳥是越族部落的原始圖騰 2015-08-07 08:18:51  越族「崇鳥」,因為鳥是越族部落的原始圖騰,據《博物記》載:「越地深山中有鳥,如鳩,青色,名冶鳥……越人謂此鳥為越祝之祖。」越族中早已流行鳥書與鳥語,鳥紋服與鳥形器,還有鳥居、鳥田。  越族「尚烏」,黑色成為越族文化中的流行色。號稱「南鎮」的黑色會稽山,為大禹精神的象徵。黑在夏朝時為正色,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
  • 中國100個姓氏圖騰大全!快來找找你的祖先是誰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始有姓的人,而且自伏羲氏開始"正姓氏,別婚姻"。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今天,就一起看看中華姓氏圖騰吧!
  • 古玉學步(147):良渚玉器刻畫紋 上古東方鳥圖騰
    在良渚玉器和陶器上發現一些象形符號,其中一個反覆出現的母題是一隻鳥站在祭壇上,祭壇用符號裝飾,其中兩個符號被看作太陽和月亮(圖1:任式楠 1996;Yang, X. 2000)。當歷史進程發展至良渚文化時,這種帶有鳥和太陽的圖案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簡化(圖3::美國弗利爾博物館藏品)。
  • 中國100大姓氏圖騰大全,看看你的姓氏圖騰長啥樣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始有姓的人,而且自伏羲氏開始"正姓氏,別婚姻"。 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