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窮人是如何在大城市創造財富價值的?

2020-09-06 I分享

文:言葉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數人衣食無憂。社會上雖然有窮人也有富人,但和過去一樣,吃不飽穿不飽的情況非常少見。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一種新型的「窮人」在中國出現了。他們有很多資產,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資產,但他們仍然是很窮,甚至「身無分文」。特別是在大城市,這樣的新型貧困人口很多。


編輯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也伴隨著物價的上漲,過去幾毛錢的東西,現在可能翻了好幾番,但多年來,價格翻倍最多的當屬房子,它成為現代人壓力的最大來源,因為想買房,年輕人不得不過著節儉的生活。近年來,我國住房價格大幅上漲。現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一套千萬元的房子根本不是豪宅,而是非常普通的房子。此外,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也已成為全球最高的。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一線城市買房,雖然房價高,但是一線城市的機會大,薪水高,很多人還是覺得一線城市發展潛力比較大,因此成為北漂,還有很多人經過多年的奮鬥,收入水平也不錯,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卻發現自己還是「窮光蛋」。


很多人嚮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地方,很多人希望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地方買房。比如在北京工作的王先生,月收入8000到9000。為了結婚,他按照妻子的要求,在北京五環路買了一套學區房,總價1200萬元,共140平方米。可以說,他花光了父母的積蓄,以600萬元的首付買下了這套房子。其餘則月供和利息支付2萬多元。,當然,王先生自然是不敢偷懶,但他怎麼能指望那點可憐的月薪還款呢?所以他不得不向父母求助。幸運的是,他的父母還活著,他們每個月都擠出一筆退休金,幫助王先生還貸。掏空幾個口袋來還款,總體來說還能過得下去,還算可以,但城市生活讓王先生一家變得非常緊張,王先生看著像是一個有房的人,但是實則是一個窮人。


大家是如何定義窮人和富人的呢?區分貧富的一個重要條件是看資產。就像是王先生看著有一套價值一千多萬的房子,應該算是中產階級,甚至是富人。然而,從生活質量的角度來看,正如網友所言,生活不如小商販,他們是新時代的窮人,處於貧富困窘的境地,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房價。在大城市裡有很多機會。無數精英留在大城市創造財富價值,這些財富一個接一個地流入房地產市場。真正的受益者是在大城市已經有房的原住民,或是低價囤積公寓的「投機者」。至於那些掏空6個錢包在大城市買房的人,無疑已經把資金變成了「負債」,被房貸套牢了。而且,因為他們用全部資金購買的房子只能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所以他們更是捉襟見肘。事實上,專家們也提出了建議。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認為,目前我國家庭平均資產為320萬,其中70%集中在房地產領域,存量可能不足8%。


因此,應改善資產結構。或許在未來,隨著房價監管力度的加大和房價上漲的遏制,中國的資產結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使中國居民的核心資產從房地產轉移到股市,促進經濟發展。至於王先生的情況,相信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不把房子賣了呢?想想看。如果你唯一的房子升值了,你會把它賣掉然後搬到另一個地方嗎?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非要在金屋裡吃窩窩頭?原因很簡單,賣房子要面對二手房的限制。還有很多人房子在北京,但其實他們不是北京戶口。如果想在北京買房,他需要在北京的工作和居住證。另外,有的人在學區買了房子。但是沒有北京戶口的學生不能參加北京的高考。


此外,中等住房教育稅和轉讓費也讓不少購房者望而卻步。房子的價值越高,成本就越高。所以王先生的房子很難賣。即使賣掉了,也很可能拿不回錢,更別說利潤了。不斷上漲的房價讓王先生更加不敢賣房子,因為他可能再也買不起了。一旦被擠出北京,這些年建立起來的所有聯繫都是徒勞的。所以他不得不掙扎著還清貸款。


「有房的窮人」,主要是因為資產被凍結,無法轉移。因此,家庭在進行資產配置時,不能把所有的積蓄都用來買房,這會導致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雖然他們有房,卻無法保證最基本的生活。適當的流動資產可以在需要時轉換成現金,這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由商媒體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記得關注和轉發,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何為財富的「馬太效應」?有錢人更有錢,窮人則更窮?這是為何?
    那為什麼窮人越忙越窮? 由於窮人的工作具有很高的可替代性,他們的收入是按時間和數量來衡量的,所以不管他們如何努力,總是會有時間和數量上的限制。 一旦停止工作,就意味著失去工作和收入。 即使到最後,生存也成為一個大問題!
  • 中國式窮人,幾代人的幸福兌換成了房子!
    中國式窮人,幾代人的幸福兌換了房子。這些年的房價真讓我們害怕了,幾代人甘願拿出所有的積蓄來湊首付,父母甘願用養老金來補貼月供,他們不像炒房客那樣去賭房價的漲跌,他們只希望給孩子早點買房結婚生子,其實高房價是現狀,而不管有錢沒錢都想買房也是現狀。
  • 中國最接納「窮人」的一線城市:單間只要500,不是北京上海!
    對於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來說,一不小心就容易淪為「窮人」,因為收入低,而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又是居高不小,所以生活起來很難。在北京上海這類一線城市,受各項規定的影響,導致外地人想要在此打拼越來越不容易。可其中有一座城市卻是例外,堪稱中國最接納「窮人」的大城市,單間只要500,它就是廣州。如果你有在廣州工作過,就會發現這是一座富豪和窮人混雜的城市。作為中國的"千年商都",廣州一向是外地人最青睞的城市之一,這裡寄託著無數外地人的財富夢想。或許正如此,廣州才是最適合沒錢人的城市。
  • 富人眼中的窮人 為什麼不配擁有財富? 財商導師周子周文強告訴你真相
    如果說富人的財富僅僅是表象,那麼真正重要的就是社會資源和優質人脈。有錢人的孩子自一出生便有資格有資本站在巨人的肩膀,看社會中的財富如何流轉。一次次創業的成功,一次次財富的湧入。僅僅不到幾年的時間,周文強老師的財富狀態與最初的那個一窮二白相比就有了天壤之別。一個窮到骨子裡的窮人,擁有財富之後,依然不卑不亢。過去是窮光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地一路奮鬥,終於成功地脫離了窮人階級。如今,周文強老師坐擁財富卻憂其民,用自己的的博愛和無私,去傳播財商之道,致力於幫助億萬中國人實現財富自由,身心富足。毫無疑問,周文強是我們中國百姓之福!
  • 假如你獲得了200萬的拆遷款,你選擇做窮人還是富人
    現在網絡上有數不盡的所謂成功學教程,教你如何去在最快的時間內實現致富。在我看來無非都是一些譁眾取寵的的噱頭而已,財富的獲取當然和機遇分不開,但是更多的依賴於個人的勤勞與努力。如若不然,及時守著金山銀山也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這是不變的真理。
  • 如何讓富人慷慨為窮人「掏腰包」
    目前,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約3000萬,城鎮貧困人口約3000萬,加上殘疾人、受災人口等其他生活困難者,需要社會救助的人口超過1.3億。但是中國的富人對社會的回報卻不盡如人意。2004年,中國國內入榜的135位慈善家共計捐款9.85億元,約合1億多美元。
  • 窮人永遠是韭菜,銀行是怎樣把窮人的房貸變成富人的財富的?
    儘管如此,大部分人還是堅持買房,房貸讓窮人永遠是韭菜,銀行又將窮人的房貸變成了富人的財富。以美國的次貸危機為例,不同於我國買房的高首付,美國對於低收入以及信用等級較低的人群提供次級貸款,次級貸款利率相對普通高2%~3%。
  • 什麼是財富的「馬太效應」?為何富人會一直富,窮人會一直窮?
    如今新經濟一日千裡,為什麼窮人越來越忙,但越忙卻越窮?許多人認為,不要和我談論富人的想法,我不是每天都努力工作嗎?我難道沒有投資頭腦嗎?我只是沒有翻身的本錢而已。但是我們日復一日地努力工作,為什麼還是沒有攢下本錢?2017年,貝佐斯、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三人的財富加起來是美國人一半的財富。
  • 坐擁千萬房產還是個窮人?
    他們是富人還是窮人呢?從資產上看,他們算富人,畢竟名下都有價值大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房產,可從生活品質上看,他們又只能算是窮人,並沒有過與身價相符的生活。在大城市有房子的土著或早些年低價買了房的人,就是這種時代紅利的受益者,他們只是有套房子,什麼都沒做,就平白無故的獲得了大額「財富」。
  • 窮人,如何買房?
    房產升值潛力不是樓盤本身品質決定的,而是板塊價值決定的。5窮人買房,首選一房可改兩房、兩房可改三房的靈活戶型。露臺、屋頂、花園、地下室的附贈面積越多越好。6首套房買進後,切不可豪華裝修,家具家電都不要太奢侈。不要買車,更不要買車位。
  • 富人創造財富的11個習慣 你有幾個?
    這篇文章的作者顯然不屬於全球的1%,他也認為全球最富的1%並沒有創造足夠的屬於他們自己的財富,目前政府也沒有解決貧富差距和進行財富再分配的方法。   全球1%的富人掌控全球82%的財富,這一情況是事實,在全球另外99%的人意識到全球最富的1%的人如何創造財富之前,這1%的富人仍然會掌控全球絕大部分財富。   那麼,全球1%的富人是如何創造財富的呢?
  • 窮人,要如何買房?
    房產升值潛力不是樓盤本身品質決定的,而是板塊價值決定的。5窮人買房,首選一房可改兩房、兩房可改三房的靈活戶型。露臺、屋頂、花園、地下室的附贈面積越多越好。現在更有一種輿論認為:窮人翻身靠生育。的確,多生孩子可以抵禦風險,說不定會有一個能飛出雞窩變鳳凰。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教育、環境、機遇都是階層決定的,寒門出狀元的童話很難再實現。沒有大城市的房子,沒有大城市的戶口,接受不了優質的教育,雞窩下輩子大概率還是雞窩,鳳凰下輩子基本還是鳳凰!
  • 房價上漲拉大財富差距?要讓張弓效應的力量強於馬太效應
    前幾天,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回答資本流入大城市後成倍地抬高了房價,從而導致巨大的財富不平等這個問題時說:只要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增長速度高於工資的上升速度,便一定會在財富上出現兩極分化,而且一個人一旦處於財富的弱勢地位,就很難改變了。
  • 窮人,首套房該如何買?
    如何均衡選出一套既滿足自住,又能夠增值的房子,這是一門學問。所謂的外部配套是指在小區外部的設施,影響地段價值,比如地鐵、學區、 真正有價值的地鐵線路,你就算砸鍋賣鐵,也很難在大城市買到頂級的學區房,而不是格外優質稀缺的學區,對房價的幫助沒有那麼大。
  • 專家表示:窮人跟富人之間只差一套房子,成立嗎?我們該如何理解
    多少的人在這場造富運動中,實現了財富的增長,完成了階層的跨越,「屌絲逆襲」的故事也在不斷上演。而根據中國統計年鑑數據顯示,從98年到2018年20年時間,中國職工的年工資收入雖然也從7479元漲到了82413元,似乎也漲了十倍不假。但是相比一套百平的3房,從總價30萬漲到300萬,不包含工資理財收益,扣除利息起碼淨賺了200萬左右。
  • 疫情期間 中國家庭財富變動曝光 這類人群財富減少!
    近期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聯合螞蟻金服研究院發布的一份今年一季度《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乾貨不少,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財富分化:受傷的總是窮人資產需要規模化,沒有規模化的投資理財,談不上任何風險防禦。
  • 《財富魔笛》:財富倫理的靈魂是如何做人
    李碩儒 《 中國青年報 》( 2013年12月17日 10 版)最近,胡玉琦的力作《財富魔笛》問世。
  • 「窮人」,如何買房?
    2如果你是在大城市打工的朋友,不要回老家買房,尤其是那種四五線城市和小縣城。不要給老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買房,更不要借錢給他們在老家買房買車和裝修。想想樊勝美和房似錦!房產升值潛力不是樓盤本身品質決定的,而是板塊價值決定的。5窮人買房,首選一房可改兩房、兩房可改三房的靈活戶型。露臺、屋頂、花園、地下室的附贈面積越多越好。6首套房買進後,切不可豪華裝修,家具家電都不要太奢侈。不要買車,更不要買車位。
  • 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假如有閒錢100萬,你會選擇如何處置?
    引言:什麼是窮人思維?什麼是富人思維?假如分別給窮人和富人100萬,結局是不一樣的。選擇不同,結果也不會相同。而什麼會讓選擇不同呢?選擇背後的思維在起作用,思維決定了選擇,思維不同,選擇則不同。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財富。
  • 疫情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嗎?
    所以,我始終在講,富人和窮人的關鍵性的差別,其實是在認知,在思維方式上,而不是在他們的起點上。 美國的富人絕大多數並不是繼承過來的財富,並不是爸爸很富,然後我生下來就是含著金湯匙的。這只是少數人,絕大多數是白手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