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和中介的底褲,都被這檔寶藏節目扒光了

2020-12-11 騰訊網

民生新聞節目《1818黃金眼》一直是浙江人的快樂源泉。有人說它就像極了日本綜藝《月曜日未央》,專門追蹤普通人的雞毛蒜皮,讓人好奇編導到底上哪兒找來的這麼多稀奇古怪的人和事。

這檔地域性極強,本來只能在浙江省內收看的節目,因為小吳的兩道眉毛火遍了全國。

後來,我們發現,《1818黃金眼》在房產報導領域也是獨樹一幟,勇鬥開發商,手撕黑中介,堪稱維權正義先鋒。

看《1818黃金眼》曝光的奇葩案例,就好像一本普通人的買房血淚史。漫漫買房路上,除了還不完的貸款,還有踩不完的坑。

01

開發商的嘴,騙人的鬼

在購買新房時,對大多數業主來說,能夠作為有效參考的只有開發商提供的沙盤、宣傳冊以及樣板房。業主驗房時,發現建築質量差,漏水之類的問題已經被《1818黃金眼》報導過好多次了。

層高縮水也是開發商最愛使的詐,而 Loft 結構的公寓則是中招的重災區。湖州一處剛剛交房的精裝酒店式公寓就被業主吐槽像霍比特人的家。

合同中註明的層高是 4.48 米,但實際測量一樓的層高為 2.03 米,二樓為 2.01 米,加在一起比合同的數字明顯縮水了不少。身高 1 米 65 的業主朱阿姨,伸手就能夠著天花板。

業主代表蘇先生購買的邊套的戶型更加讓人看不透,四面八方全都橫著梁,而且就直接橫在人眼前。

落地窗的高度也是莫名其妙,要看窗外的風景還得蹲著。

房間的內部開了一個門洞,狹小的空間只能彎腰才能穿過,完全不明白這樣的開口有什麼意義。

甚至連洗手臺的頂上都有橫梁,洗個手一不小心也會頭破血流。

有業主翻出了買房時參觀樣板房拍下來的視頻,裝修挺精緻,二樓的層高也挺正常,而且一根橫梁也沒有。

看到新房的買家秀,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業主的崩潰。他不止一次地對著鏡頭吐槽:「這樣的房子買來幹嘛?」

業主鬧得兇,開發商跑得也快。《1818黃金眼》的記者和業主一起找到了合同上開發商的註冊地址,發現那裡已經變成了一個老年醫院。

更讓人寒心的是,當記者和業主在找到當地住建局採訪時,正好在樓梯口遇見了一位方姓的局長。當記者自報家門,表明了採訪的意願,連喊了好幾聲,對方只當沒有聽見,徐徐下樓離去。

《1818黃金眼》按照規定給住建局留下了採訪提綱,也一直沒有收到回復。節目組在這條報導的結尾意有所指地用了這個鏡頭,也算是一種無奈之下的春秋筆法了。

02

開發商憑什麼這麼橫?

期房制度是原罪

開發商之所以能夠如此肆無忌憚,「期房」制度是原罪。目前在中國的地產市場,新房交易中期房佔比為80%-90%,交房周期一般需要2年至3年的時間,這也為開發商的騷操作提供了發揮的空間。

樣板房可以拆掉,宣傳材料可以銷毀。一句「口頭承諾」,「戶型圖僅供參考」就能把業主打得啞口無言。

《1818黃金眼》看得多了就會發現,開發商敷衍業主用的全都是這套萬能話術:

「我們是完全按照圖紙施工的」

「圖紙都是相關部門審批通過的」

「一切以合同為準」

學會處變不驚,以不變應萬變,是所有開發商必修的功課。

湖州市的劉先生在購房前,銷售對他口頭承諾說樓盤將全部安裝落地窗,收房後卻發現只裝了普通窗戶,而且欄板的高度很高,隔壁阿姨身高在 1.4 米左右,視線已經被遮擋得差不多了。

對於這個問題,開發商負責人王總開啟了瘋狂甩鍋模式:

「這都是藝術啊!難道你們不尊重藝術嗎?」

而寧波的這處樓盤,面對業主維權,則採用了「社會人」警告。

業主們因為小區遊泳池實際和規劃不符去找開發商理論。到售樓處一看,好傢夥,開發商直接派出了一群身穿襯衫領帶,戴著墨鏡的精神小夥堵在門口。

畸形的「搶房」操作,也助長了開發商囂張的氣焰。

拿《1818黃金眼》的主場杭州來說,近兩年來由於購房調控更加嚴格,一個接一個地在樓盤之間奔波參加搖號,已經成為新房購買者所必須經歷的儀式。典型的賣方市場也使得購房者完全沒有什麼挑剔的餘地,只好乖乖做韭菜。

新搬來杭州工作的小梅購房屬於剛需。他通過搖號,選了一套帶軟裝 95 m 的實體樣板房,單價兩萬多。開發商給樣板房內的軟裝開價 52 萬,要求小梅把這比款項和首付一起交後,才能籤訂正式的購房合同。

小梅交了錢,拿到了軟裝清單才發現,他花的錢除了買下樣板間裡的桌椅沙發等家具,居然還包括用來展示的衣服飾品和進口食品(也就是幾瓶巴黎水)?

洗手間裡的紀梵希毛巾,衣櫃裡的 BV 公文包也都是粗糙的仿冒貨……花了 52 萬,就這???

小梅很氣憤:「三年以後才收房,進口食品都過期了,這樣搞有意思嗎?」

開發商的回應是典型的理不直,氣也壯。

最終,開發商的態度也依然是這麼強硬:「要麼退房,要麼來告我。」

言外之意很明了:房子你愛要不要,你不買,還有人搶著要買。

只要錢已經落到了開發商的口袋裡,想讓他們再吐出來就難了。

03

房子的秘密,

中介才不會告訴你

如果說買期房風險大,那麼買二手房總歸看得見摸得著,所見即所得了吧?不一定。也許在看不見的地方,套路更深。

例如,買完二手房才發現房子是危房的新聞,《1818黃金眼》幾乎年年都報過。而中介的套路一般都是裝傻:我也不知道!

不僅房子本身可能有問題,房子的產權問題也很有可能踩坑。

紹興的小金通過中介買了一套二手房,已經入住了很長一段時間,房東卻一直以沒時間為由沒有辦理過戶。小金向房東繳納房貸的銀行取出了房產證,律師卻告訴他,證是假的。而且造假的技術也就小學生水平,「不動產」的字都寫錯了。

原來,房東朱先生在還房貸的同時,又把銀行的房產證和假證偷換了,二次抵押給了另一家信託公司。明明中介產調沒有做好也有責任,但中介公司21世紀不動產的老闆表示:不知道,不背鍋。

照這樣說,他們公司可能應該改名叫21世紀不「東」產

中國人買房還很講究一些忌諱。遇到這種情況,中介才不會主動告訴你,直到中介費的款項到帳。

寧波的李女士在中介的介紹下看中了一套二手房,總價 200 萬出頭。李女士先是籤了合同,交了 10 萬定金和 1.5 萬中介費。

後來她在小區裡聽別的業主說起才知道,原來就在離自己看中的房子不到五十米的地方,竟然有一個「停屍房」

李女士嚇得來到了鄰居所說的那棟兩層小樓,看見一樓的一間小屋內雜亂的擺放著一些椅子。

其中一張的背後寫著「哀樂堂」

但是上到二樓的臺階上,每一級又都貼著「囍」字,有種說不出來的詭異。

按照當地的習俗,辦喪事需要吹打三天,一樓的大廳和小房間就是做這個用的;二樓則用來辦婚宴。紅白喜事放在樓上樓下一起辦,這樣的設定總讓人覺得心裡發毛。

雖然房子算不上兇宅,但只要心裡有一點點膈應,這房子就沒法住了。

李女士找到中介質問為什麼沒有提前告知哀樂堂的事,中介也裝傻:「你也沒問我呀」。

《1818黃金眼》的地產新聞算是教會了我們一點行業機密。要幹好房地產,首先得懂點藝術。開發商都會畫畫,尤其得擅長畫餅;中介們都學過川劇,最擅長變臉。

對於多數中國人來說,買房是這輩子最大的一筆支出。《1818黃金眼》給我們揭露的魔幻樓市令人絕望:開發商和中介的套路一個接一個,橫著豎著,吃啞巴虧的都是購房者。

幾乎每一個《1818黃金眼》曝光的維權故事,購房者面對開發商和中介的推諉,都像是拿雞蛋碰石頭。也正是因為民生新聞節目的存在,能讓雞蛋們看到一點勝利的希望,磕得更加硬氣一些。

作者 | 健啖

策劃 | 好好住編輯部

你的購房路上有什麼糟心事?評論區見~

來 分享、點讚、在看 三連擊

相關焦點

  • 金科・集美天辰中介「欺騙」無資格購房者,開發商喊無辜?
    針對無資格可買房這一現象,地產老炮聯盟此前已披露多個樓盤,推出系列爆料,意在提醒購房者擦亮眼睛,勿信中介,謹慎購房。(詳情見:①風險提示!別上當!「特批房」就是個坑!②薔薇國際忽悠不具資格的購房者繳納房款,購房者卻遭遇退款難)。此外,旭輝・湘江公館、東原・啟城、永實・薔薇國際等項目也存在無資格也可買房的現象。
  • 他們說,找小中介買房可能比找開發商的熟人更便宜
    我找了幾個地產圈的人聊聊,他們告訴了我幾件銷售圈以外的事兒——他們說,找小中介買房可能比找開發商的熟人更便宜;他們說,二手房成交萎縮的很大原因是中介都跑去賣新盤了;他們說,有的渠道賺的比開發商都多;他們說,
  • 扒掉黑中介底褲,這個坑買房的都踩過
    等到買完房,那麼你們的位置就換過來了,主動權到了他的手上,因為樓盤的返點結款是直接給中介的,而這錢他已經拿到了,拿到手的錢你會退出去嗎?「哥啊,這個錢是下來了,但是公司要分利潤,我只能拿到返點的15%提成,這樣我把我所有提成都給你。一共是4500塊。」這時候無論你怎麼質疑,反正就堅定只有這麼多錢,你能怎麼辦呢?沒辦法吧~哎。雖說確實返了錢,可是承諾和實際差別太大,心裡難受啊。
  • 房產中介與開發商銷售有什麼不同,買新房找中介還是找開發商銷售
    很多年輕的求職者也會問,開發商的銷售也是賣房子,房產中介也賣開發商的房子,那麼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做一點?首先,開發商銷售與房產中介的區別開發商銷售,顧名思義就是隸屬於開發商的銷售人員,主要負責銷售開發商的樓盤銷售。服務自來客戶和渠道(房產中介)帶來的客戶。
  • 老佛爺去世後全身衣物都被軍閥扒光,他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老佛爺去世後全身衣物都被軍閥扒光,他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1928年,當時的軍閥孫殿英經過一系列的謀劃之後,終於對自己垂涎已久的清朝皇室陵墓下手了。當時孫殿英謊稱自己的部隊要在這裡進行軍事演習,用這種辦法趕走了那些一直負責看守清朝皇陵的工作人員,再派專人負責看守,自己則帶著手下的部隊開始了自己預謀已久的活動。
  • 拼酷|《國寶音樂會》又讓《國家寶藏》把自己做成了檔音樂節目
    《國家寶藏》這個節目從第一季播出以來,就以一種全新創製的『紀錄式綜藝』模式,立足於中華文化寶庫資源,通過對一件件文物的梳理與總結,演繹文物背後的故事與歷史,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在懂得如何欣賞文物之美的同時,也了解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
  • 《國家寶藏》真的做到文博類節目的極致了嗎?
    2016年和2017年,是主旋律綜藝文化節目的起勢之年。前有《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我在故宮修文物》、後有《見字如面》、《國家寶藏》,皆以新穎的節目形式呼應公眾對文化自覺、正能量的集體需求,由此引發大量網絡關注。但是,網際網路社交媒體上曝光率高、討論多,不代表節目真的火。
  • 寶藏節目《炙熱的我們》被埋沒?太可惜!RISE火箭少女舞臺超驚豔
    歡迎光臨這間雜燴大熱綜藝影視的寶藏庫!今天想給大家聊一聊一檔超級寶藏的節目《炙熱的我們》。這檔節目如今已經播到了第五期,但是播放量卻一直不高,實在很可惜。因為這檔節目的質量非常高,作為極少見的以團隊組合為單位的偶像競演節目,在如今這個「舞臺空蕩蕩,愛豆在片場」的時代,不知道給了團粉多大的驚喜。
  • 第三季歸來的國家寶藏,依然是個寶藏節目
    不過,第三季歸來的《國家寶藏》沒有讓人失望,依然是個寶藏節目,帶著老情懷和新驚喜而來。001號講解員國立老師的開場白一出來,再加上那一句經典的「我們依然是一個年輕的節目。我們究竟有多年輕?上下五千年」對話——不必多說,這個感覺太對了。
  • 房產中介和開發商售樓處有什麼關係?找中介買房真的能便宜嗎?
    ,當你成交後,開發商會給中介等渠道推薦客戶來的推薦人一筆佣金,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介紹費感謝費,那麼為什麼開發商寧願給他們錢卻不肯房價少?開發商本身有廣告投入有渠道推廣還要跟中介合作,主要有幾點:第一、拓寬渠道:實際上並不是只有中介可以介紹客戶,大部分樓盤都可以申請全名經紀人,就是按要求去樓盤註冊登記成為該樓盤的全民經紀人,像知名企業都有自己的專門推薦用的APP,如恆大的恆房通,碧桂園的鳳凰通等,然後按該樓盤制定的規則推薦或者帶看客戶,當你周邊有朋友或者有資源能夠介紹客戶過去買房
  • 「理塘蠱王」名不虛傳,丁真是什麼寶藏男孩,這也太有意思了吧
    照片裡,丁真泡麵頭,長發,馬尾,日系斜劉海……年齡不大,髮型不少。土豆暈了……(頭都暈了) 丁真一不小心變成了打工人。打工人正能量,打工人有夢想。丁真的夢想就是小馬永遠跑第一,那麼我們來看看小馬珍珠。
  • 買房子是找開發商?還是找中介?
    開發商和中介都是賣房子的,那麼,我們買房子是找開發商呢?還是找中介?買房子不是買菜,生活中我們很少接觸,但是現實中我們又不得不去買房子,那麼我們就需要懂點購房的基本知識,以免到時候亂了手腳,或者花了不該花費的錢。我們不但應該知道需要買什麼樣的房子,還應該知道買哪裡的房子划算,還應該知道去什麼售房機構買房子更合適。
  • 這檔火了9年的相親節目,女嘉賓都是哪來的?全部都是託嗎?
    這檔火了9年的相親節目,女嘉賓都是哪來的?全部都是託嗎?近年來,相親節目頗受觀眾的喜愛,尤其是媽媽輩的人們,大家每晚坐在電視機面前,討論哪個女嘉賓好看,哪個男嘉賓有錢帥氣,認為誰和誰應該在一起。而提到相親節目,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這是一檔火了9年之久的相親節目,多年來收視率一直不錯,不過這檔節目裡面的女嘉賓國都是哪裡來的呢?全部都是託嗎?看過《非誠勿擾》的觀眾都知道,這裡面的女嘉賓都很優秀,大家要麼有才藝,要麼學歷高,要麼有錢,要麼樣樣都有,看得屏幕前的小編心生嫉妒。
  • 綜觀賽普勒斯秋季檔節目
    賽普勒斯電視秋季檔開播之際,節目類型有火如荼的賽普勒斯民俗節目,才藝表演節目取代了之前的選美比賽節目,還有一些新劇和回歸劇。  2013年9月2日開播的時事節目和娛樂節目拉開了秋季檔的帷幕,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變化和驚喜。
  • 中介代收7萬沒給交契稅 開發商和中介被判共同返款
    業主買房時把錢交給中介代辦維修基金契稅,然而中介收錢後卻沒有履行代繳業務。  於是,業主將房地產開發公司與中介公司起訴到法院,要求返錢。  近日,法院發布案件判決結果,房地產開發公司和中介公司被判共同返還業主的錢款。
  • 鏈家等中介抵制開發商線上分銷:佣金和差價的蛋糕平民不能碰
    換句話來講,如若獎勵不明,甚至是獎勵較低,開發商也難以調動用戶購房和推薦的積極性。 如此來講,「全民經紀人」的模式似乎並不構成中介所說的「違法行為」。 換一個角度看,「全民經紀人」也是房地產降價促銷的一種手段,只不過是拿出其中部分優惠分配給了推薦人。
  • 幾檔說話類節目
    《傾傾百老匯》是鳳凰的一檔時政類脫口秀,社會民生、政經動態、娛樂八卦都是脫口秀的內容。尉遲是這檔節目的主持人,也是鳳凰衛視的新生主持力量。尉遲的主持功力可以說是相當的深厚,畢竟是央視《挑戰主持人》的九期擂主,所以在他的說學逗唱表演下,這樣的一檔脫口秀節目看起來非常的輕鬆和歡快,同時節目的話題尺度在現在看來,其實也還是蠻大的。節目曾經因為穆斯林一事被停播過,影響挺大。
  • 中介拍了拍開發商:沒有我你怎麼活?
    全民營銷被抵制,就是因為一部分中介機構經紀人走私單和全民營銷疫情期間發力,導致中介機構的利益受損和怕被踢開的恐慌。 1、經紀人繞過中介機構「走私單」 隨著房企對全民營銷激勵的佣金提高,中介機構的經紀人發現他們獲得客戶之後,直接走開發商的全民營銷平臺,可以獲得更高的佣金,比以往通過中介機構成交後都被公司「剝削」後的佣金要高很多。而且基本還不用累死累活的推銷和跟進,只要報備推薦就行了,其他的都交給置業顧問。
  • 傳承中華之優秀文化 年輕的寶藏攜手國家寶藏歸來
    來源:時刻頭條「每一座博物館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軌跡都讓人為之嘆服。」擲地有聲的話語,來自於「現象級」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這檔由央視傾力營造的節目,以「明星+國寶」的創新表現形式,可以說早在三年前就開啟了「明星帶貨」的熱潮,將那些沉睡在博物館中的國寶文物,帶到了時代的聚光燈下。
  • 《國家寶藏》沈騰「撞臉」兵馬俑,「指紋」攝影師才是真寶藏!
    近日,一檔口碑與品質超高的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火了。這檔節目無論是製作團隊還是邀請的嘉賓都是深受觀眾喜愛。隨著節目的開播,越來越多的實力派演員來到這個舞臺,通過自己的演技將歷史重演,給觀眾展現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