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地道蔥包檜? 23年紮實手藝 誰都"偷"不走

2020-12-15 浙江新聞

黃佳健 攝

  浙江在線11月25日訊你知道杭州最好吃的蔥包檜在哪裡?近日,網友「漫舞菁翎」在杭州某論壇發帖,認為杭州最好吃的蔥包檜就數德勝新村姜奶奶做的:「脆脆的麵皮,紮實的油條,偶爾咬到的幾根蔥,真的是兒時下午茶全部的回憶。」

  江蘇老太「自學成材」,一做23年

  坐車在德勝新村站下,從小區第一個門進去,數過來第二家就是姜奶奶的攤子了。乾淨清爽的檯面上擺著一個圓圓的鐵板,整齊地放著雞蛋、榨菜、面醬等材料,遠遠就有一股香味飄來。

  姜奶奶一點都看不出70歲,雖然頭髮也花白了,可是動作敏捷利索,說話常帶笑容。老家在江蘇宿遷的她在杭州做蔥包檜已經有23個年頭了,「一開始只是為了補貼家用,沒想到會做這麼久。」

  「也沒有人教過我,我就是看人家怎麼做,然後自己在家裡試著做,做失敗了就自己吃。從最開始做春卷皮,做蔥包檜兒,到後來做雞蛋餅。一開始我烤的麵皮也亂七八糟不成樣子,後來就越做越好了。」說起自己這段「自學成材」的歷史,姜奶奶爽朗地大笑。

  每天從早上六點多開工,一直忙到下午五六點鐘才收攤回家,姜奶奶不可謂不辛苦。

  獨門秘笈:壓實烤透外加DIY調料

  「我做的蔥包檜也沒啥秘訣,就是一定要壓實,要烤透,這樣吃起來才香。還有就是醬料都是我自己做的,外面買來的沒有自己做的好。」姜奶奶說。

  「做蔥包檜真的是薄利多銷,只要不虧我就不會漲價。」姜奶奶告訴記者,她一天能賣出幾百個蔥包檜。不過,今年可能是因為物價漲得厲害,她的生意不如往年好。

  「姜奶奶做的蔥包檜毛好吃了,又脆又香,不油膩,完全不像外面的軟趴趴的。」站在攤邊的沈女士一邊抱著自己的小孩,一邊要了一個蔥包檜兒。沈女士住在德勝新村,從在附近的杭州交通職業高級中學上學開始,就一直來吃薑奶奶做的蔥包檜和雞蛋餅,一吃就是10多年。

  除了蔥包檜,姜奶奶的招牌小吃還有雞蛋餅和茶葉蛋,每天都有粉絲特意大老遠趕過來吃。「最遠的從轉塘、城西那邊趕來,都是我的老顧客了。」

  姜奶奶用的辣醬,是老太太自己用泡菜罈醃製的;雪菜、榨菜都是自己加工的。茶葉蛋是從前一天晚上就開始滷,雞蛋都選個大的,每天限量一鍋。因為滷的時間長,就連蛋黃也入味了。

  甜麵醬是姜奶奶每天早上現做的,新鮮家常,「就是把麵粉、糖、醬油放在一起煮好,就成了。」聽起來簡單吧,可是比例和火候的掌握才是關鍵。

  看來,姜奶奶的「核心競爭力」雖然簡單,可誰也模仿不走,那就是她的一手好手藝。

相關焦點

  • 這裡有杭州人的記憶——難忘蔥包檜
    杭州街頭的「蔥包檜」,原本是道充滿憤怒的小吃。但900多年後的今天,若不刻意提起,便不會有人覺察到包裹在春卷皮裡的憤怒之情。相反,這種被壓得扁扁、不甚美觀的小吃,早已成為杭城鄉土美味的典型代表。  孟樂,從杭州武林路小巷裡走出來的留學生。今年元旦,剛從加拿大留學回來的他,還沒徹底倒好時差,一早就騎著自行車,去尋覓讓他異國求學時魂牽夢繞的美味——蔥包檜。
  • 蔥包檜兒丨值得「再來兩個」的杭州風味
    沒有吃過蔥包檜兒,就不算到過杭州。 上學時看書上寫的蔥包檜兒,不知為何物,總覺得單從名字上聯想,只是一道「檜」制的菜餚,沒甚稀奇。 後來到杭州參加工作,老同學請我吃了小籠包、東坡肉和西湖醋魚等,問我:「你還吃得下蔥包檜兒不?」
  • 杭州:蔥包檜——壓緊實的大城小愛
    浙江在線2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嘉昀 石怡鋒 攝)如今,杭州的背街小巷,油條攤子越來越少,蔥包檜倒是生命力很頑強。一張荷葉餅夾著香實的油條,抹上各種醬汁,一口咬進嘴裡,是所有幸福滋味的融合。
  • 杭州人的一天從早上的蔥包檜兒開始……
    >蔥包檜兒 早上起床,少不了吃一頓正宗的杭州蔥包檜兒。 蔥包檜,是很多杭州人抹不掉的美好記憶,要說到最讓人念念不忘的,自然是小時候外婆做給自己的那一個。
  • 隱藏在鐵柵欄後的,是浙大教授做的蔥包檜?
    本文為《尋找蔥包檜》系列第1篇蔥包檜是杭州老底子的小吃,鹹香脆甜,好吃不貴。放學路過賣蔥包檜的小攤,買上一對兒邊走邊吃,是許多人童年的記憶。然而,隨著城市升級改造,那些深巷裡弄的蔥包檜攤子正逐漸消失。為了滿足戀舊的舌頭,我們踏上了尋找蔥包檜的路。這家小店隱藏在居民樓沿街的鐵柵欄後,毫不起眼但卻很難錯過——門口總是排著隊。有人說這是浙大教授開的店,樸實的老闆娘一邊搖頭一邊抿著嘴笑:「你看看我們老公這副樣子,像不像教授啦?」
  • 「國民男友」胡一天回杭州最想吃的蔥包燴兒,還能去哪找...
    前兩天,這個曾就讀於杭州採荷中學的男孩在接受錢江晚報採訪時說,現在忙了,不能常回杭州,但還是很想念杭州的美食:「一回杭州就想吃蔥包燴兒!」說道「蔥包燴」,杭州人一般會念成「蔥包燴兒」(「兒」字輕聲念)。作為杭州民間最常見的一種食品,一般在早點攤上見得特別多。
  • 孫奶奶家蔥包檜,這是壓實了的大城小愛
    如今,杭州的背街小巷,油條攤子越來越少,但蔥包檜倒是生命力很頑強。一張荷葉餅夾著香實的油條,抹上各種醬汁,一口咬進嘴裡,是所有幸福滋味的融合。
  • 美味的「蔥包檜兒」,不僅鬆軟香脆,背後的故事更精彩
    「蔥包檜兒」是杭州著名的風味小吃,僅僅是聽到名字就讓人好奇不已。這一美食裡面的「蔥」字自然不難理解,可是「檜兒」這個字眼又代表著什麼意思呢?如果不實地詳細考察詢問一番,還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呢!我第一次聽到蔥包檜兒這道美食的名稱時,也是一頭霧水,很難搞清楚它是一道什麼樣的美味,只能自以為是地想像著估計是大蔥包裹著什麼食料吧,但來到杭州之後,終於和這道名字獨特的美食相遇時,才知道所謂的「檜兒」原來是杭州本地的方言,也就是俗語所說的油條,而在浙江的話語語境中,人們習慣稱其為「油炸檜兒」,兒化音聽起來更為親切。
  • 從油燜春筍和蔥包檜,開始《嚮往的生活》~
    這次H6一行四人與兩犬來到了江南~與當地的村民一起做農活,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了節目組為他們布置的任務,什麼插秧、挖筍子還有摘草莓……當然還有更多的驚喜,就不劇透啦!在春天H6開始了新的旅程,到了南方就一定要吃當地最新鮮的食材,比如春筍、芽菜、萵筍等等。在這個時令,它們味道最鮮美而且對身體最好。
  • 像是望仙橋畔的蔥包檜兒,杭州城的美食,你都知道多少
    像是望仙橋畔的蔥包檜兒,杭州城的美食,你都知道多少作為自古以來就人潮洶湧的旅遊勝地,杭州的名字在文人騷客之間廣為流傳,而杭州的西湖更是飽經這些大V的調侃,將她比作了像是西施一樣的美人,於是,到了千百年後的現代,這裡依然人聲鼎沸,名聲遠揚,可謂是真正的打卡聖地了
  • 胡一天最愛的蔥包燴,到杭州不來吃一套,就不算地道玩兒家
    蔥包燴的原名應該叫做「蔥包檜」,沒錯,就是和秦檜有關的一個民間故事。相傳公元1142年,民族英雄嶽飛被處以「莫須有」的罪名,百姓因此十分痛恨秦檜夫婦。就有小商販創造出了這樣的小吃來譴責秦檜。
  • [長三角美食]杭州名點--蔥包檜兒[圖]
    【傳說】:公元1142年,嶽飛因「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於大理寺,杭州百姓十分痛恨秦檜夫婦。出爐後,王二非常解恨,他咬了一口,覺得非常好吃,便取名為「蔥包檜」。 【特點】:色澤金黃,食用時蘸上辣醬或甜醬,口味鮮香,清爽可口。
  • 黃磊下廚做的「蔥包檜兒」,背後居然有這樣的故事?
    上周末,《嚮往的生活2》先導片開播了,雖然只有短短30分鐘,但「黃小廚」黃磊還是下廚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杭州特色美食——「蔥包檜兒」。這道美食的做法也很簡單,將麵餅內捲入新鮮大蔥和油條酥餅,然後幹煎壓實即可出鍋,賣相也十分喜人。但是大家知道嗎?
  • 這份「蔥包檜兒」,讓你吃出《嚮往的生活》裡的幸福感!
    「蔥包檜兒」是浙江杭州風味的特色傳統小吃哦。黃磊老師說:來杭州一定吃「蔥包檜er」!「蔥包檜兒」「蔥包檜兒」的起源呢就是百姓們太痛恨佞臣秦檜啦,所以把蔥包起來吃,取名「蔥包檜兒」。蔥包檜兒的主角之一----油條把麵團揉成長條,切成等大的麵團。油條將麵團蘸取適量的油上下疊放,並用筷子壓出形狀。拉成長條,放入油鍋油炸。待麵團變色後撈出,瀝乾油份備用。在平底鍋內倒入攪拌好的麵糊。麵糊將麵糊煎成薄餅,定型後翻面。
  • 杭州小吃蔥包檜兒,蔥香四溢,每一口都是口齒留香
    蔥包檜兒蔥包檜兒是杭州有名的小吃。香飄四溢,江南的蔥香濃鬱,煎餅的的酥脆,油條軟香,每一口都是口齒留香。原料:麵粉、油條、香蔥、鹽、油。
  • 一天賣400個蔥包檜,月入數萬元,她的秘訣竟如此簡單!
    本文為《尋找蔥包檜》系列第6篇蔥包檜是杭州老底子的小吃,鹹香脆甜,好吃不貴。放學路過賣蔥包檜的小攤,買上一對兒邊走邊吃,是許多杭州人童年的記憶。毛毛看起來也就四十歲光景,已經做了二十多年蔥包檜,用的還是老式的煤餅爐,能聞到煤餅燃燒的味道。煤爐上架著塊圓形鐵板,邊上擺著油和各種醬料。小小的攤子,劃分了不同的區域,擺的滿滿當當,井井有條。毛毛長得敦實,看著就很有勁兒,壓蔥包檜的時候,顯得很輕鬆。她的蔥包檜是已經包好的。現在市面上大部分蔥包檜都是一對兒配1根或半根油條,毛毛這裡的是一對兒配2根,吃了就能飽。
  • 蔥包檜:單吃很普通,配上醬料風味獨特
    蔥包檜兒統治的範圍極窄,只有舊時杭州城牆裡面的人,會當作一種「小食」,哪怕一步跨出到餘杭,這種點心也隨即隱去頭腦。小食的另外一種意思,便是上不來臺面。當消閒果兒吃太漲,當三餐中的一餐吃又太少。不上不下的地位催生了它的不緊不慢,通常是你在街頭巷尾尋到了它才覺得要吃,而不是覺得想吃而特地去尋——那就不夠「坦」了。杭州人大抵要說這個名號是南宋傳落來的,但如今賣個芝士蛋糕都與乾隆有關,這種說法不免讓人存疑。但杭州老話油條的確是叫「油煠檜兒」的(煠,油中過炸也),甚至跨過太湖,在無錫等其他吳語地也有稱為油煠檜。
  • 黃磊做的蔥包檜兒,好吃到讓何炅搖擺,手把手教你在家做
    嚮往的生活2,蘑菇屋的第一餐是杭州小吃蔥包檜兒。黃磊做的蔥包檜兒好吃的讓何炅一邊吃一邊搖擺,還說自己一個人能吃一鍋。彭昱暢聞到到飄香的蔥包燴口水直流。黃磊還介紹了蔥包檜兒的故事,蔥包燴兒是杭州有名的小吃。
  • 杭州這家門頭都沒有的老店,蔥包燴是小時候的味道,食客口口相傳
    #只為給天南海北的吃貨分享各地的地道特色美食,希望大家喜歡!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這家藏在杭州小角落裡,「最土」的一家網紅店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吧。這家店在這裡已經開業整整4年了,老闆是一個已經有70歲的老奶奶,她自己非常喜歡吃特色名小吃「蔥包燴」,又因為覺得自己的手藝還不錯,所以就在這裡開了這樣一家只賣蔥包燴的小吃店。
  • 蔥包燴兒:蔥香可口的杭州小吃~
    「蔥包檜兒」是浙江杭州風味的特色傳統小吃。望仙橋畔王二炸「油炸檜」出了名,王二有時炸多了,一下子賣不出去,冷了又軟又韌,味道不佳,更無人買。他對秦檜夫婦的心頭之恨,還憤憤難平,就將冷油炸檜在熱鍋一烤,把烤熟的油炸檜同蔥段捲入拌著甜麵醬的春餅裡,再用鐵板壓烤,烤到表皮呈金黃色,油炸檜「吱吱」發叫,王二方才解恨,他拿起來一吃,覺蔥香可口,便取名叫「蔥包檜兒」,一直流傳至今。其中「兒」為兒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