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全國推行了房產稅的城市之一,收了十多年,大家知道每年上海在房產稅的收入是多少嗎?幾十個億。上海土地拍賣收入多少呢?接近2000億!所以說,試點城市已經證明,房產稅不是搞錢的好辦法。
房產稅在大城市都收不到幾個錢,更遑論二三線小城市了。房產稅面臨著「有錢人的錢收不到,沒錢人的錢收不了」的局面,事實這個稅種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雞肋。
我們預估如果真的實施,將來房產稅出臺之前,很多人會把三套及三套以上的住房賣給親友或代持,這樣就不在徵稅範圍了,從而規避稅費。
可以說,房產稅的衝擊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不信,我們回頭看看高層為了穩住房價出臺了多少政策:
歷年「宏觀調控」
1、營業稅、所得稅和土增稅
2、針對開發商的土地和信貸收緊
3、7090小戶型面積及差異化信貸
4、號稱興建大量經濟適用房和保障房
5、限售、限貸、限購
6、租售同權、三價合一
每調控一次就漲一回價,調控了十幾年,房價就漲了十幾年,看來現在該調控一下政策本身了。
事實上房產稅也是漲房價的,一旦出臺,房東將會集體漲價、漲租金,轉移成本。
本來一套房賣100萬就可以賺錢了,現在政府要收10萬的稅,好了,我們一起賣110萬,你不買,大把人排隊等著,這跟學位房一樣的道理。
本來一套房一年放租3萬元就夠了,現在政府每年要收6000元持有稅,好了,我們租金改為3.6萬,集體漲價,哪裡都漲,有錢就租,沒錢住橋洞。
經濟學上:成本是向弱勢的一方轉移的,這是不變的規律。
難道真的以為房產稅出臺,房價大跌,然後全國皆大歡喜麼?想太多了,過去十多年每一次調控高層都沒想過要把房價打壓下去,穩住它不漲都已經不容易了。
事實上高層比老百姓更擔心房價大面積下跌,任何一個國家房價大面積下跌誘發的金融風暴任何一個政府都無力承擔。任何一個國家的百姓都不會接受一個令他們失去家園的政府,這是執政的命脈。
古今中外,世界上任何一個快速工業化的國家都伴隨著長期的通脹和急速城市化,房價上漲是必然的經濟現象,無論英國、美國還是韓國、中國香港等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樓市調控只是幹擾了房價的短期波動,無法根本改變房價長期上漲的趨勢。
房產投資我們要相信市場的力量,不然你是不可能賺大錢的,哪怕賺了也是因為運氣,下一次運氣不好的時候,可能會全部賠進去。如果盲目相信宣傳,你會錯失很多機會。看看下圖,如果真相信了,2010/2014年沒有買房,最吃虧的就是你。
資本是逐利的,不是說社會哪裡需要資金它就去哪裡,而是哪裡回報大,它就去哪裡,並且無論它開始去哪裡,去了中小企業主也好,去了哪裡都好,最終都會去到房地產。
因為房產才是中國家庭財富的終極配置,無論中小企業主,還是炒股炒口罩的人,誰賺了錢,都會買房。那我們提前把房子買好,將來賣給他們就把錢賺了。
同樣的道理,錢無論最初在誰手裡,最終都會流入聰明人的口袋。
房價上漲是土地財政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不可逆的。只要中國GDP還沒回落到2%,城市化水平沒達到70%,老齡化水平還不夠高,房價都不會停下來。通脹不止,樓價無頂。
每年開會的時候房產稅都會準時出來嚇人,其實它只是一種輿論手段,這個稅很多年前就說收了,至於什麼時候收,真的沒多少人在意。作為輿論手段,房價漲了,重申一下房產稅有利於安慰剛需人群,恫嚇炒房客,維護社會穩定,但是指望它降房價真的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