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遭超過百種外來植物入侵 看似天災實為人禍

2020-12-26 中國日報網

  五爪金龍攀爬覆蓋數層樓高的喬木。曾憲鋒 供圖

深圳晚報見習記者 顏鵬 記者 陳曉鑫

梧桐山腳,一塊無名空地上,即使是12月,依然顯得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在這塊面積不過一畝的空地上,我們看到有一種植物,纏繞、覆蓋在其他植物上,導致這些植物因接收不到陽光而生長不良,甚至枯死。這種開著小白花的植物實在太兇猛,連一些喬木也未能逃脫其魔爪。這種植物是薇甘菊,它是外來植物,在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危害十分嚴重,因此,它被認為是入侵植物的典型代表。

除了薇甘菊,我們還看到一種紫色的喇叭狀的花朵,它有個霸氣的名字,叫做五爪金龍。還有一種黃色的小花,它在這片空地上也不少見,東一朵,西一朵,星星點點,也別有一番感覺,它叫南美蟛蜞菊。

跟薇甘菊一樣,五爪金龍和南美蟛蜞菊也都是外來物種。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眼中的美景開始被外來入侵植物所佔據。在深圳,這塊梧桐山腳下的無名空地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小代表。在路邊、在草坪、在公園,我們都可以見到外來植物的身影。我們這座年輕的城市,正被植物妖嬈「侵城」。

1

深圳是外來植物入侵最嚴重地區之一

11月15日,科技部基礎專項《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志》啟動會在上海召開。而在此之前,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已聯合全國8家科研單位對全國的外來入侵植物進行了摸底。調研結果顯示,我國外來入侵植物達到515種。從沿海到內地,從城市到鄉村,我國34個省(市、自治區)已經全部被外來植物「攻陷」,而西南和東南沿海是外來入侵植物的重災區。

曾憲鋒是韓山師範學院生物系教授,也是《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志》項目的參與者之一。據曾憲鋒介紹,在全國範圍內,廣東是外來植物入侵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根據他的調研,廣東的外來入侵植物超過了兩百種。而深圳,又是廣東省內外來植物入侵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據公開的資料顯示,深圳的外來入侵植物種類達到95種,在廣東各市中名列前茅。而在曾憲鋒看來,深圳的外來入侵植物遠不止95種。「深圳的外來入侵植物在100種以上,大概在140到160種之間。」曾憲鋒說。

事實上,深圳的外來入侵植物已經顯示了其巨大的破壞力,這其中最明顯的便是薇甘菊。這種原產於中美洲植物有著驚人的繁殖生長能力,自上個世紀80年代在深圳發現之後,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蔓延,給深圳的生態造成巨大破壞。在深圳,薇甘菊生長最高峰時期達到15萬~16萬畝。經過防治,截至目前也還有8萬畝左右的面積。深圳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動植物保護和病蟲害防治科工作人員郭強表示,每一年,深圳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來防治薇甘菊。郭強說,不可能完全消滅薇甘菊,只能夠將其維持在一定的數量級上。

除了薇甘菊,對深圳生態造成比較大的危害的外來入侵植物還有五爪金龍、南美蟛蜞菊、馬纓丹、紅毛草、水葫蘆、假臭草等。郭強表示,在深圳造成比較嚴重危害的外來入侵植物大概有二三十種。而在曾憲鋒看來,這個數字在50種左右。

「外來物種入侵是有時空概念的,有的正在危害,有的則具有潛在的危害性。」曾憲鋒說,「具有潛在危害的更加重要,因為我們不了解它,沒有防範,突然爆發起來,會給人的生產生活造成很大麻煩。」顯然,深圳擁有如此多的外來入侵植物,具有潛在危害性的不在少數。

相關焦點

  • 雲南溼地遭52種外來植物入侵
    雲南溼地遭52種外來植物入侵 2015-02-02 21:19:56《雲南溼地外來入侵植物圖鑑》(第一卷)近日出版,收錄了52種在雲南有分布的主要溼地外來入侵植物物種,為加強雲南溼地外來入侵植物物種的研究和管理,引導公眾對入侵植物物種分布及危害的認識提供了「教材」。
  • 廣東遭外來動植物種入侵 原生態拉響警報[組圖]-薇甘菊 入侵植物...
    >廣州:植物入侵最嚴重城市之一  和張牙舞爪的入侵動物相比,入侵植物更具隱蔽性。  思索篇:本地物種亟待「雄起」  警示:原生態拉響警報  防範:綠化「本土化」  王瑞江告訴記者,根據多年對入侵植物的研究,可以得出這樣一個規律:在受人為侵擾比較嚴重的地方,外來植物非常容易入侵。而在人跡罕至、植被茂盛的山頂,外來植物入侵的現象反而較少發生。
  • 劉學炎課題組揭示我國西南外來菊科入侵植物及其共存植物的氮、磷...
    本站訊(通訊員 王珊珊)外來植物入侵是全球變化過程中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之一,造成不可逆轉的生物多樣性丟失,嚴重影響受侵地區的生態安全和經濟發展。尤其,近百年來人為活動幹擾導致外來入侵植物的數量和入侵速度快速增加。我國是受外來植物入侵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入侵植物種數高達兩百多種,每年造成上千億的經濟損失。西南地區是我國受外來植物入侵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 昆明植物所發現一種外來入侵植物椴葉鼠尾草
    最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胡國雄、向春雷博士和劉恩德博士在對鼠尾草屬(Salvia L.)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確認了一種近年來在昆明附近有迅速蔓延趨勢的外來鼠尾草——椴葉鼠尾草(Salvia tiliifolia Vahl)。
  • 高顏值外來入侵植物:馬纓丹
    它屬於灌木,極易分枝,開花多,花期長,它屬於熱帶植物,在氣溫舒適的南部,冬天也照樣開花。有很多人因為它的這些特點的原因會在家門口種上一叢。它只要開了花,結了種子,被動物或者鳥類食用後攜帶至其它地方便可以繁衍開來,又因為它特殊的氣味,會抑制相近的其它植物的生長,還不怎麼生蟲,所以,在地盤擴張上,少有對手。因此,它被被視為世界10種最有害的雜草之一,也被列入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這種植物,人們曾經視它為寶,如今卻成了公認的外來入侵雜草
    這植物,人們曾經視它為寶,如今卻成了公認的外來入侵雜草,甚稱植物的殺手。這種植物農村特別常見,幾乎到處都有它的身影。這種植物就是五爪金龍,五爪金龍也叫槭葉牽牛、番仔藤、臺灣牽牛花、掌葉牽牛、五爪龍。為何過去人們視五爪金龍為寶,如今卻成了公認的外來人侵雜草,甚至冠名植物殺手呢?過去人們知道五爪金龍是一種中草藥,其生長能力極強,適應各種各樣的土質環境。最重要的是這五爪金龍是管狀花目、旋花科、番薯屬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它的纏繞莖具有強大的攀附能力,可順樹幹或圍牆而上,迅速覆蓋其它植物或圍牆的外表。
  • 雲南公布52種溼地外來入侵物種圖鑑
    雲南公布52種溼地外來入侵物種圖鑑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01 18:49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2月1日電(記者 龐明廣)由雲南省林業廳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組織編寫的《雲南溼地外來入侵植物圖鑑》近日出版,《圖鑑》共收錄52種在雲南有分布的主要溼地外來入侵植物。
  • 景洪工業園區召開外來入侵植物薇甘菊處置現場辦公會
    2021年1月2日,景洪工業園區召集融創公司、社區、園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並邀請州農環站、景洪市經作站參與針對外來入侵植物薇甘菊處置現場辦公會。會上,州農環站向各部門、企業通報了薇甘菊在全州及景洪市轄區的發生情況,以及對植物的危害性,提醒涉事企業要高度重視目前已發生的入侵疫情,要及時在成熟期開展滅除,避免以後造成更大的危害和經濟損失。同時,景洪市經作站也分別介紹了如何辨別薇甘菊和噴灑藥物的注意事項。涉事企業對所發生的情況也積極響應,表態將立即開展對薇甘菊的滅除活動,避免造成大面積擴散和經濟損失。
  • 蟲蟲大作戰 椰林生機現(美麗中國·關注外來物種入侵③)
    這裡的椰林曾遭遇巨大災害:10多年前,一種小甲蟲成群入侵、擴散,啃食椰樹、檳榔等棕櫚科植物,拉響外來生物入侵的紅色警報。在探索防控入侵甲蟲危害的過程中,引入自然天敵生物成為最經濟有效的辦法。  如今,海南島上椰影婆娑,入侵甲蟲災情危害近乎消失,生物防治打了一場漂亮的「阻擊戰」。
  • 2萬多畝黃花刺茄現吉林,外來物種入侵需警惕
    據報導,7月23日,吉林松原發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黃花刺茄,引發網友關注。黃花刺茄原產於北美洲,適應能力強,全株密被刺毛,植株與果實均有毒,可傷害家畜,並且蔓延速度極快,一棵植株能產種上萬粒,且會抑制其他植物生長。
  • 雲南發現440餘種外來入侵物種 有美洲大蠊波斯菊等
    5月21日上午,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收錄了雲南省境內發現的小管福壽螺、巴西含羞草、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4變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福壽螺、巴西龜危害不容忽視
    植物最多,主要來自美洲「在這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當中,最多的是入侵植物,佔到一半多,有370種;其次是動物,佔到1/3,有220種;也包括少量的菌物、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馬方舟介紹。據悉,外來入侵物種進入我國的途徑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意引入,一般是隨國際貿易無意進入我國,比如隨苗木和插條引進的楊樹花葉病毒,隨進口糧油、貨物或行李裹挾偶然帶入的長芒莧,通過自然擴散從東南亞進入我國的紫莖澤蘭等;另一種是有意引進,包括作為蔬菜引進的尾穗莧、莧、茼蒿,作為觀賞物種引進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巴西龜,作為藥用植物引進的洋金花,作為養殖品種引入的福壽螺、牛蛙,作為草坪草或牧草引進的地毯草
  • 入侵物種禍害全球,本土生物打不過外來者,最重要原因長期被忽視
    你能怎麼著~其實國內同樣被入侵物種困擾著,我國生態環境部會定期發表《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截至去年的數據,全國已經發現660餘個入侵物種!植物比如水葫蘆,動物比如福壽螺、牛蛙、羅非魚等,有的本地從來沒有這類生物,而有的入侵物種卻能從當地找到一些表親。
  • 深讀| 外來生物入侵風險趨高 海南多措並舉編織立體防護網
    據環保部和中科院2016年12月20日聯合發布的《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共列有18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出現在海南的就有10種。作為島嶼省份,海南有其特殊的生態系統條件,外來入侵物種對海南生態系統造成的殺傷力難以估量。
  • 外來入侵物種大薸滅除活動啟動
    6月27日,由農業部舉辦的全國外來入侵物種大薸滅除活動在廣西來賓市忻城縣舉行啟動儀式。啟動儀式後與會人員來到忻城縣思練鎮石龍村現場滅除大薸。
  • 10餘種外來物種入侵嶽陽生態系統 入侵面積達6萬公頃
    嶽陽市目前有多少外來物種入侵?外來入侵物種會給嶽陽市生態系統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昨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前往農業、林業、檢驗檢疫等部門了解相關情況。然而,在眾多外來物種中,大概有1%「來者不善」,如加拿大一枝黃花、福壽螺等,它們先適應當地生態系統,進而大肆絞殺本地物種,危害生物多樣性,演變成外來入侵物種。    嶽陽適宜的氣候特點,多樣的生態條件,適合各種外來有害生物生存和發展,加上地處南北過渡地帶,交通旅遊業發達,已成為外來物種入侵的「優選之地」。
  • 大銀魚西番蓮仙人掌入列雲南發布最全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5月21日,雲南省生態環境廳、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發布迄今為止最全面、最準確、最權威的《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收錄441種4變種。作為我國生物多樣性大省和西南重要的生態屏障,受特殊的地理、地形、氣候等條件影響,雲南已成為外來物種入侵的重災區。
  • 兩種入侵植物共同入侵對植物多樣性、群落穩定性和可入侵性之影響
    而中國廣闊的地域和多樣化的生境條件使得絕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的外來物種特別是外來入侵植物均能最大程度上在我國找到適合其自身的棲息地,並能成功建立種群且進一步繁殖和擴散(Weber et al. 2008; Yan et al. 2014; Yu et al. 2016; Wang et al. 2018a, b, 2019a, b)。
  • 滬290種原生植物或已消失 外來植物增至367種
    記者昨日從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了解到,最近,一項針對上海植物的科普調查工作正在進行,調查發現上海原生植物中約有290種分布範圍極小、數量稀少的植物很可能已消失,而外來植物種類卻不斷增加,從原來的279種增至近年來的367種。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公報還顯示,從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來看,有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劉玉升對界面新聞表示,在國際交流越來越多的背景下,物種打破局域生態界限是一種必然趨勢,需要提高警惕。界面新聞注意到,今年3月16日,天津海關在一批美國進境的78.93噸燕麥種子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豚草」,這在全國口岸尚屬首次。豚草,素有「植物殺手」之稱,可侵入各種農田,壓製作物生長,造成糧食減產,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顆粒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