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醫改十年: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2020-12-20 新華網四川站

  新華網成都9月20日電(任美潔、楊歡)9月19日,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座談會,通報了四川自2009年實施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下簡稱「新醫改」)以來,十年間新醫改的主要成效、變化。

  2016年,四川省被國家列為綜合醫改試點省,深化醫改持續向縱深推進,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全省在人均衛生費用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背景下,取得了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好成績。

  官方數據顯示,四川省人均期望壽命由2008年的73.93歲提高到2018年的77.1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由2008年51.45/10萬、12.57‰下降至2018年的18.2/10萬和5.48%,均低於全國平均值;四川省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446.36/10萬,連續11年低於全國平均值。

  據悉,目前四川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健康公平性得到顯著改善,醫療服務可及性明顯增強,醫療服務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醫療服務設施不足、能力薄弱的狀況持續改善,80%以上的居民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個人衛生支出比重從2008年的40.72%降至2017年的27.9%,為歷史最低水平,群眾看病貴有效緩解。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四川省政府專門成立重大傳染疾病防治工作委員會以來,愛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包蟲病等傳染病發病率得到有效遏制。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人員表示,「我們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疾病防控和健康促進放在首位,全面實施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確保疾有所防、健有所護。」

相關焦點

  • 新醫改十年-虎嗅網
    中國2009年啟動的新醫改如今已逾十年。這輪新醫改解決了不少問題,也取得了許多成績,但也存在諸多爭議。本文從社會角度分析當下衛生政策和醫療保障體系,發現其仍然無法與中國社會的疾病現狀和健康風險相匹配,而且未能有效改善脆弱的醫患關係,難以提高健康公平性。
  • 安徽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顯著提升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十三五」期間,我省大力實施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4.83%,較2017年(20.74%)提升了約20%。
  • 新醫改十年「再出發」:一切為了人民健康
    醫改,一道世界性的難題。2009年,我國啟動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為近14億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城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從尋路探逕到「有徑可尋」,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不斷突破到普惠性、兜底型民生建設相繼鋪開,新醫改正步入「快車道」,向全民健康覆蓋大步「再出發」。
  • 十年新醫改,曬曬成績單
    自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意見》出臺,標誌著我國正式邁入醫改新紀元。自此,全民醫保、取消藥品加成、醫生多點執業、推進分級診療等一個個與醫療、看病緊密關聯的關鍵詞,串聯起10年的新醫改之路。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中國醫改發展報告(2020)》,總結了相關成果。醫保覆蓋全民。
  •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十三五」期間...
    四川探索對緊密型醫共體實行總額付費、結餘留用,調動醫療機構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的內生動力;陝西加快推行按病種為主的複合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所有地市按病種付費的病種不少於100個;寧夏統籌推進醫保結算工作,實行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式結算;青海實現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省級統籌和商業保險機構經辦,並且將全省門診、特殊病、慢性病的病種統一規範到26種,增強了門診的保障能力,居民個人衛生費用支出佔比下降到
  • 新醫改十年 普惠三晉百姓
    2009年新醫改啟動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題,實施了一系列改革發展舉措,取得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11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財政廳、省醫療保障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我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深化新醫改 共築健康夢」——解鎖邵陽健康「密碼」
    《意見》提出了「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以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長遠目標。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由此在各地陸續展開。醫聯體建設如火如荼。作為全省第一人口大市,邵陽老百姓對公共衛生服務提質的需求最為迫切。
  •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新醫改十年「再出發」
    醫改,一道世界性的難題。2009年,我國啟動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迄今已走過十年。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為近14億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如今,新醫改正步入「快車道」,向全民健康覆蓋大步「再出發」。
  • 新醫改成績單:個人衛生支出佔比年內有望降至30%
    她同時表示,居民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為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年內有望實現降至30%的目標。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2008年人均80元提高到2015年的380元。  2014年,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0%、70%和75%,較改革前有明顯提高。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已救助身份不明或無支付能力的急重症患者40多萬人。
  • 數讀| 新醫改十年
    點擊查看 ┃來源:中國醫療保險2009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發布,新一輪醫改正式拉開大幕。自此,全民醫保、取消藥品加成、醫生多點執業、推進分級診療,一個個與醫療、看病緊密關聯的關鍵詞,串起近十年的新醫改之路到2019年3月,醫改走過十年曆程。十年來,新醫改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著力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題,取得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尤其在基本醫療保險方面,基本實現了全民醫保,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保障安全網。
  • 【人民健康70年】70年醫改風雨兼程 走出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  至此,新醫改大幕正式拉開,新農合、城鎮醫療保險制度開始同步深化,醫改進入深水區。
  •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玉樹十年 繼往開來
    黨員幹部推動新玉樹翻開了綠色崛起的新篇章,足能告慰逝者;這個十年,玉樹整理行裝再出發,以保護生態的顯著成果不斷聚焦全世界的目光,踐行了「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的誓言;這個十年,玉樹始終高揚主旋律,以激揚向上的姿態在新時代構築精神文明的高地,不負韶華,奮勇前行。飛躍三江源牛頭碑,這些排列在山脊兩側、平原河谷的農牧民和城鎮居民住房,是災區如今最美的圖景。
  • 2019年6月15日北京新醫改你關心的12個問題都在這裡
    關於新醫改  Q1新一輪醫改什麼時候啟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北京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將於6月15日零時正式實施。  Q2這次改了什麼?  對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中享受北京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難補助人員、享受城鄉低收入救助人員、特困供養人員、低收入農戶等四類困難人員,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即起付線至5萬元以內的合規個人自付費用,報銷比例由60%提高到65%;5萬元以上部分報銷比例由70%提高到75%。
  • 新醫改十年成效漸顯:藥價降低 破除以藥養醫
    來源:法治周末原標題:新醫改十年全民醫保、取消藥品加成、醫生多點執業、推進分級診療,一個個與醫療、看病緊密關聯的關鍵詞,串起十逾年的新醫改之路,這份被寄予厚望的方案,正在逐漸看到成效法治周末記者 高原十年前,改革大幕拉開新醫改的序幕,從一份報告開始。2005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課題組在出版的《中國發展評論》上發表了一篇160多頁的報告,題為「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評價與建議」。
  • 北京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上,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黃春介紹,「十三五」期間,北京持續推出惠民措施,全面維護市民健康安全「十三五」時期,我市持續為60歲以上老人和中小學生免費接種流感疫苗
  • 新醫改方案意見稿今天發布 公開徵求意見方案
    該方案不僅明晰了新醫改遠期目標: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還明確了近期醫改的五大重點:擴大醫保覆蓋面、建立基本藥物制度、社區衛生機構建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及推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 新醫改方案公布 政府加大投入醫藥分開等成亮點
    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新醫改方案公布,政府加大投入、醫藥分開、基本藥物制度、鼓勵地方試點等成亮點2020年全民享安全方便價廉醫保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 「十三五」綜合醫改試點有哪些典型經驗和進展?多省份亮出成績單
    全市三大健康指標連續十年處於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水平,群眾健康福祉持續改善,2019年全市戶籍人口期望壽命83.66歲,孕產婦死亡率3.51/10萬,嬰兒死亡率3.06‰。全省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待遇政策,縣域內實行95%基金按人頭總額預付,按病種付費病種達到422個,佔總出院人數46.5%。25個市縣實行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城鄉居民基本醫保。 此外,安徽省基本形成城鄉15分鐘就醫圈,遠程醫療縣域全覆蓋。全省公立醫院藥佔比下降8.4個百分點,技術勞務收入佔比增加5.2個百分點。
  • 醫改新方案或本月底敲定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公開徵求意見的醫改方案大體框架與以往相近,預計本月底能夠公布具體的醫改方案  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新醫改方案,百姓到非營利性醫院看病的費用將實行醫院服務「保本定價」,以解決「看病貴」問題。同時實行政府指導價格,並對公立醫院給予政府補貼。  據新醫改方案指出,基本醫療服務的價格,按照扣除財政補助的服務成本制定。
  • 10年的新醫改之路:改了什麼?哪些沒改?如何影響行業?
    2009年新醫改之後,這一數字已增長到人均4000多人民幣將近六百美金,醫療健康行業迅猛發展。然而,醫療健康行業長期存在著一些基本面的問題,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得更加明顯。對此,上海創奇健康發展研究院創始人兼執行理事長蔡江南在近期舉辦的西普會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從通常講的「三醫」,即醫療服務、藥品、保險三方面分析了新醫改趨勢對大健康產業結構的長期影響,對新醫改10年進行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