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多有在家裡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為什麼北方大部分人沒有?

2020-12-25 福州小輝哥

當人去世的時候,只要世間還有人記得你的名字,那你就還「活」在這些人的心中;當世間再也沒有人記得你的名字,亦或者是記得你所做的事時,你就真正的是消逝在世間了。祖先牌位,或許就是一張通行證,存在於活人和逝者之間。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是有著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的。只不過,北方相對於南方來說,這種現象比較少而已。

北方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之所以少,或許和人口的遷徙、自然災害,以及戰亂有關。舊時的皇權建立,大多數是分布在北方。也因此,北方在多數情況下都是戰亂的頻發之地。面對如此浩大的戰爭,多數人都選擇拖家帶口的往南遷徙。

而在遷徙的途中,原先的祖先牌位能夠留存下來的自然是較為困難。而當遷徙定居下來後,又有可能面臨著重組的情況。這麼一來,家族的情況也變得較為複雜了。

同時,因為地勢的原因,北方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有定期的洪水等自然災害的爆發。而南方則不同,南方在宋代之後,人口處在大暴漲和暴漲的狀態。雖然南方也遭受過戰亂和自然災害,但是頻繁程度遠比不上北方。而且,因為宗祠文化的興盛,供奉祖先牌位的現象自然是不少。

說點題外話,一個家族中,人丁興旺都是必不可少的話題。在清明節掃墓的時候,如果一個家中就只有一個男丁,其他人見了,難免會悄然說一句,「你看,他們家就只有他一個男丁,看著就可憐,還是兄弟多好啊。」

除此之外,有些大家族就很瞧不起小家族的人,在發生矛盾時,就會說一句,「你們家就只有你一個男丁,我們家就有幾十個。就算打起來,一命償一命,那也是我們值了。」

就如同阿Q正傳所說的一樣,「就憑你?你也配姓趙?」

當然了,這種現象,現在已經不多見了。

相關焦點

  • 南方有家裡供奉祖先牌位習俗,北方地區卻沒有?原來有這種原因!
    其實不能說北方沒有在家裡面祭拜祖先牌位的習俗,只能能說北方城市很少會有人在家供奉祖先牌位,只有在農村的一些宗族長輩家中都是供奉的有祖先牌位,每逢清明、鬼節或過年之時都會進行祭祖。與之相對比的南方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便是在城市裡面也有一些老人會在家裡供奉上祖先的排位。只不過北方的沒有南方普及罷了,而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原因,是因為兩地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
  • 在家裡供奉祖先牌位,南方和北方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中國南方,在家祭祖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習俗。在北方則不是,這不是因為北方人不好祭祖,而是北方人在歷史上一段時期,統治階層不允許家庭祭祖所造成的。有人把北方人在歷史上的遷徙聯繫在一起,說是中原人遷徙或是避難到南方,也就把北方的祭祖習俗也帶到了南方。這種說法是因對歷史關於祭祀方面的知識不了解所致。歷史告訴我們,事情恰恰相反,是北方人或是避難,或是遷徙,來到南方以後,受當地風土人情的影響,入鄉隨俗,才開始在家中設神龕祭祖的,包括後來北方一些地方興起的家庭祭祖活動,也是受到南方諸族風俗的影響。
  • 溥儀退位後,請求要回祖先的牌位供奉,因為一個原因,沒有同意
    溥儀退位後,請求要回祖先的牌位供奉,因為一個原因,沒有同意清朝最為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經歷跌宕起伏後,最終於溥儀的手上滅亡。作為我國最後一個皇帝,在他生活的紫禁城中供奉著清朝的十二位皇帝的牌位,但是只有是一個完好的保存在故宮中,其中乾隆皇帝的牌位曾經神秘失蹤。乾隆皇帝作為清朝歷史上最重要的皇帝之一,他的牌位幾經輾轉才回到故宮。
  • 祖先牌位宜穩定有靠
    尊敬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自古以來,上至天子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在居所裡闢專門地方設祖先牌位供奉拜祭。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家庭擺設祖先牌位以表達對先人的敬重與懷念。  祖先牌位下方不宜養金魚  在家居內安放祖先牌位,在堪輿學上也有講究。
  • 祖先牌位不可緊貼牆面!祖先牌位的擺放禁忌,擺好後人必富貴興業
    許多人家裡的神桌上同時供奉財神和祖先,風水命理姓名學專家提醒,神像最好緊貼神明聯,祖先牌位若不緊貼,須稍微向前靠,大概離公媽聯約1指遠,會這樣主要是因為神明地位比祖先高,其次是祖先牌位若靠牆放,後代子孫恐怕會賴在家裡,只想靠祖先、長輩的遮蔭吃飯,沒辦法到外面討生活、興家。
  • 寺院「供奉牌位」的好處和意義
    做為佛弟子,最好誦經、念咒、放生、印經、修廟、去寺廟立超度祖先的牌位等等供養祖先。有人說,我祖先死了幾十年了,還需要超度嗎?超度不是一兩次法會,就能超度成功的,需要一個漫長的歲月。為什麼呢?  你的祖先死了一百年,按人道來說,也就1200天,一年365天,也就3年多一點而已。所以,多去寺廟立往生牌位是完全有必要的。  對於修行者而言,"有一世之德者,必有一世子孫護持,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子孫護持"你的身語意、品行、善惡業、功德大小,也決定了你的子孫後代如何,能有幾代的子孫來延續你的血脈興衰成敗。現在很多人子孫後代出問題,要反省自己的行為。
  • 冬至話習俗 南方祭祖北方吃餃子
    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又存在差異,比如在我國南方地區有祭祖的習俗,北方地區則有吃餃子的習俗。具體習俗有哪些,一起繼續往下看。1、南方地區偏愛糯米製品。冬至這一天,我國南方很多地方都會過節慶賀,還有不少地區有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
  • 改朝換代後,清朝何還供奉明朝皇帝的牌位?
    那些前朝皇帝,乃至有血緣關係的前朝皇子皇孫,大多下場極為悽慘。明朝經歷改朝換代的時候,同樣如此。明朝末代皇室,先後經歷李自成和清軍兩次打擊。守在洛陽的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殺了。崇禎皇帝的第三子朱慈煥,76歲那年被康熙從老家帶到京城,直接殺了。這些都只是改朝換代中,那些慘烈景象的一部分。
  • 財神應該供奉在家裡什麼位置 財神擺放位置禁忌
    雖然說市面上賣的有很多旺財的東西,但是,當我們買回家之後必須要擺對位置,如果在位置這方面沒有擺對的話也沒辦法,起到效果相當於白花錢了,所以,在這裡我們要看一下財神應該供奉在家裡什麼位置,因為,有很多人都還不清楚它的位置,與此同時,財神擺放位置禁忌有什麼。
  • 劉氏 劉家人正確供奉祖先牌位的方法
    但此刻民間風尚對於敬奉後人或者有下列不對:(1)供奉後人牌位弗成擺放過高,或比擬別的佛菩薩為高:因為這是不敬及不對的辦法。當然佛菩薩是慈悲大批,不會介懷,但亦於禮分歧,因此諸等後人定然敢會平安人座受拜。
  • 延續傳統 紀念逝人 供奉牌位你必須知道的事
    供奉牌位為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都在沿用的一種,用來表達對祖先感恩之情的一種形式。牌位原為儒家所用,中國佛教從宋代起予以採用,在牌位上書寫死者法名,置於佛壇或某處,表示祭祀死者之靈。但關於牌位的用材、高度等可是頗有講究的,接下來天恩閣小編就為大家進行詳細的普及。
  • 溥儀想要祖先的牌位,卻被說沒有資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一直以來,對於溥儀來說,更多的是對於他的調侃,作為大清的最後一位皇帝,他在故宮其實是沒有什麼牌位的。在古代,中國是十分看重靈牌的,這畢竟是代表著祖宗的身份,也是後代祭祀他們的一件十分重要的物件。溥儀在出獄之後,想要供奉自己的祖先,所以就便向國家索要自己祖宗的牌位,這樣一來,就算是自己不能與祖先們的牌位擺在一起,但至少自己也比較方便供奉先祖。但是畢竟溥儀是清朝末代皇帝,而且帝王的靈牌本來就有著很大的研究意義與歷史價值,考古學家稱這些靈牌十分的珍貴,如果非要用錢來計算的話,那怎麼著也要2000萬,溥儀是沒有資格供奉的。
  • 歷史上最悲催的皇帝,不僅死後沒有牌位,就連祖先牌位也不屬於他
    也因為清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所以人們總想著從清朝來回顧更多往昔的歷史,那清朝遺留下來的古蹟同樣也是歷朝歷代中最多的,其實清朝是很強盛的,清朝總共迎接了12任皇帝,溥儀就是第12位,雖然最後幾任皇帝有點濫竽充數,就像傀儡一樣,但是清朝在前幾任皇帝的治理中還是非常強盛的,只不過歷史終究成為往昔雲煙,溥儀最後雖然沒有被殺,但是卻免不了幾十年的牢獄之災,好在最後被大赦了
  • 祖先牌位的擺放有哪些禁忌
    在中國,祖先的牌位是非常重要的。它對於家裡的風水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如果隨便亂擺放,觸犯風水,不僅是對祖先的不尊重,還會給自己和整個家族帶來黴運和晦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祖先牌位的擺放有哪些禁忌吧。還有類似灶臺之類也是屬火的,祖先的牌位切勿靠近此類屬火的東西。不能擺放在大門口祖先的靈位是不能夠擺放在家裡大門口處的,靈位被進出的人隨意看見,是大禁忌。而且在大門口,氣息非常混亂,祖先靈位在這個地方容易聚集過多的陰氣和煞氣,還有晦氣,會導致事業運下滑,財運差,有損健康運。
  • 佛友安奉了祖先牌位和地基主牌位,夢見出家人以及佛塔的感應
    我在3月1號幫祖先立了祖先牌位,3月2號幫家裡安奉了地基主牌位!第一個晚上,我夢見女兒叫別人念一部地藏經給她,後來又看見女兒對我笑著說家裡建了新房子,問我要不要過去那裡吃飯。第二睌上睡覺夢見一個出家人在家裡打坐念佛,旁邊有很多人。
  • 北方餃子,南方糯米飯,有關冬至的三大習俗
    冬至,又名冬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它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被稱為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的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著各種差異。比如南方,冬至會吃赤豆糯米飯、祭祀祖先,而在北方則會吃餃子以及餛飩等,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具體有什麼不同吧!
  • 滿清入關後,順治是如何處理原來明朝太廟祭祀的那些祖先牌位?
    早期的祭祀源於對自然和鬼神的敬畏,後來逐漸形成了一種尊祖的習俗,到了國家形態後,統治階級為了凝聚部落、族群的社會關係,慢慢把獻祭先祖,尊崇祖先作為了一種宗教形態。既然是祭祀祖先就一定要有場所,經過很多代人的傳承,有了很多的祖先,不可能每次都去祖先的墳前逐個祭祀,這太麻煩,於是聰明的中國人就發明了「牌位」,把每個先人的牌位供奉就可以了,而牌位放置的地點,就是太廟。太廟這個專用的祭祀先祖的地方最先出現於西漢早期,劉邦死後才建立的太廟。
  • 所謂歷代祖先,全都是指男性嗎?有沒有女性祖先?
    民間族譜雖然有大體的統一格式,但記載詳略不一,有的族譜將生有男丁的女性記載上去,有的則略去不記,但大多的族譜都有記載,一部分只記載歷史上有貢獻的女性,或者比較有名的女性。由此可見,中國族譜對女性的記載雖然遮遮掩掩,但還是有存在的這一事實。
  • 為什麼要在清明節供奉祖先?供奉祖先對子孫有幫助嗎?
    為什麼要在清明節供奉祖先?供奉祖先對子孫有幫助嗎?作者:靈芝師姐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漢族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和除夕、中元節、寒衣節也是中國傳統祭祖的四大節日,一家人團聚的時刻,也是祭拜祖先、慎終追遠,表達對祖先的感念之情。「孝」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的美德,「聖人以孝治天下」,由孝可引發忠、信、仁、義等道德。「吃菓子拜樹頭、飲泉水思源頭」。祖先跟我們血脈相連,祖德顯化對子孫後代家運的影響十分巨大。我看過很多人非常努力,可是祖德不足,再怎麼打拼就是很難成功。
  • 祖宗牌位供著一條蛇(圖)
    蛇是村民的祖宗,祖宗牌位供奉的也是蛇的圖案。其實,在我市,以蛇為祖的地方還不少。供奉著蛇這一習俗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才在當地逐漸沉寂,時至今日已基本消失  昨日,記者趕到巴南木洞鎮。這裡,一些村民曾經供奉著蛇。  自古以來,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無不將祖宗牌位視為根本。它象徵著後人對先人的追思和敬重,容不得外人有絲毫的侵犯。為維護其尊嚴,哪怕付出生命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