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場&34;的疫情,讓&34;的樓市也深受影響。一季度多城新二手房成交量歸零,接近8成購房者取消或延遲購房計劃,1-3月份,以恆大、碧桂園為首的品牌房企紛紛開啟打折優惠潮,售樓處各種直播賣房,圍觀者眾卻成交寥寥。一時間,房地產進入罕見的&34;。
然而進入4月份後,樓市卻發生了&34;:前三個月準備買房的人在四五月份集中爆發,先是安徽、河北、河南、重慶等省市各大地產商密集發布公告,一邊宣布4月份收回優惠,另一邊也忙著&34;;那邊作為珠三角地區的風向標的深圳房價率先領漲,東莞、惠州等城市房價也望風而動,這廂杭州、南京等地&34;轟動樓市,上海&34;頻現……媒體鋪天蓋地報導,7月地產股集體上漲……一夜之間,朋友圈又開始充斥著房產大賣的營銷文案一時之間,樓市暴漲論又開始重出江湖……,下半年樓市會如7月初的股市,成為一頭瘋牛嗎?先來看看政策怎麼說。
房住不炒一直是老生常談。7月24日,全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與以往相比規格更高。往年的全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基本上都是由住建部負責人主持。而本次會議由國務院副總理主持,足以凸顯高層對當下樓市問題之重視。這次會議公開的10個主要參會的城市名單,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瀋陽、成都、寧波和長沙。這幾個城市都為國內行政級別較高、經濟發展基礎較好的一二線城市,除了北京、長沙兩成房地產市場較為平穩外,多數都屬於上半年樓市行情發展略有過熱苗頭的城市。
這個時候召開座談會,說明中央非常重視房地產市場穩定 ,進一步表明了中央調控的決心和態度。中央不容許房地產價格的失控,也不容許房地產幹擾經濟的復甦。外界紛紛猜測,北京、長沙等房價穩定的城市是去介紹經驗的,而對其他的熱點城市來說,則是一次集體約談,中央是在給這些地方政府敲警鐘。
而這些種種,似乎都在呼喚著更嚴厲的調控。
到目前為止,2020年可以稱得上是房產政策頻出的一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以放鬆為主,以部分城市鬆綁調控一日遊為主:
1、從銷售端放鬆預售、放鬆限價;
2、出臺人才新政變相鬆綁樓市限購;
3、以購房補貼、公積金政策調整促進樓市銷售。
究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是一季度疫情防控下,導致市場並不樂觀,作為地方支柱產業的開發商紛紛訴苦,因此,各地政府不斷試探鬆綁底線。據統計,至少12個城市曾出現&34;的狀況。信貸方面,央行三度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75萬億,LPR兩度下調,5年期以上LPR累計降幅達到15個基點,房貸利率趨勢性下移,5、6兩月迭創2018年以來新低;熱點城市均出現低息經營貸、消費貸流入樓市的情況,催熱市場復甦。受益於持續寬鬆的貨幣環境以及前期相關扶持政策,5月開始,珠三角深圳暴漲,帶動周邊東莞、惠州等城市成為樓市熱點,長三角地區杭州、南京等城市暴熱。
進入7月以來,針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騰騰殺氣就迎面而來,嚴控房價過快上漲成為了主旋律和關鍵詞。杭州、深圳、南京、東莞等地陸續出臺相應的限購政策,在原有的限購基礎上加大了限購條件。
7月2日,東莞市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品住房預(銷)售管理的通知》,通知強調加快在建商品房入市,重啟新房限價,打擊捂盤惜售,嚴格實行購房實名制。
同日,杭州市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人才家庭優先購房所獲住房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補充&34;認定和房源保障比例。
7月6日,寧波市住建局發布《關於進一步保持和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進一步擴大限購範圍,嚴格住房貸款審核,保障自住住房需求。
7月13日,鄭州市發布《關於在全市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打擊捂盤惜售或變相屯積房源行為。
7月15日,深圳市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嚴格限購政策,提高購房年限和房貸首付,延長二手房交易免稅年限,離婚買房門檻提高。
7月23日,南京市發布《關於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優先保障本市戶籍無房家庭剛性購房需求,完善住房限購政策,提高了離婚買房門檻。
7月25日,東莞市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提高非莞籍購房門檻,嚴格非本市戶籍限購政策,規定異地公積金貸款範圍。
相關數據顯示,自7月15號號稱深圳史上最嚴厲的政策出臺之後,深圳二手房網籤量下滑趨勢明顯,成交量一度往低洼地帶行走。7月16日至22日之間,深圳二手房市場日均網籤數量約222套,相比6月份日均成交450套而言,成交量出現斷崖式下滑。應聲而降的房價,足以顯示政策抑制深圳房價的威力。
還有一些信號,也詮釋了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的走向。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開會議再次強調,要堅持&34;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由此看來,2020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調控將繼續收緊,只要是有城市出現房價過快上漲,必然會導致調控再升級。
從國家對房地產&34;的定調可以看出,2020年下半年房價不太可能出現大升大落。中央再三表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才是當務之急。這等於直接告訴所有人,今年房價依然會趨於平穩,投資者期待的&34;不會出現,而房剛需們翹首以盼的&34;同樣是鏡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