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啟蒙從0歲就開始了?蒙氏數學了解一下!(文末有福利)

2020-12-12 米粒媽頻道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前段時間,米粒媽寫了篇數學啟蒙的文章《孩子的數學天分藏著你的啟蒙裡,但可不是數數+乘法口訣》,大家反響特別大,很多媽媽都要求米粒媽多寫寫數學啟蒙的內容,最好能有具體做法,能直接用就再好不過了。

因為,國家出了新政策,幼兒園什麼都不教,甚至取締幼小銜接!完全不給我們留活路。

這下誰都別指望了,就只能自己上了。但是數學啟蒙可不能亂做,搞不好會扼殺了一個未來的數學家呢!

數學啟蒙當然得用最科學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數學啟蒙做得最好的就是蒙臺梭利了,像比爾蓋茨、愛因斯坦、柯林頓等等太多牛人大咖得益於蒙氏教育了。

蒙氏數學啟蒙注重從培養孩子興趣出發,聯繫生活實際,藉助專門的數學教具,讓孩子由淺入深地認識數學

蒙氏的數學啟蒙是真的好,尤其是將數感的培養貫穿始終。今兒咱們就來學習蒙氏數學啟蒙中最重要的數感以及計算,大家搬好小板凳,認真聽哦~

數一數

學數數,最好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比如,你和孩子說:還差兩雙筷子,要洗三個蘋果,孩子輕而易舉地就能聽懂。

蒙臺梭利建議,除了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另外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對數數的興趣,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遊戲

1、實物與數字相對應

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以和數數掛鈎,比如數落葉

如果帶孩子來戶外,一定要藉助這個機會順便教孩子學數數,戶外活動的同時,順帶著把數學啟蒙了,這樣一舉兩得的事兒最好了。

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落葉,然後坐在野餐墊上數落葉,父母說出一個數字,然後讓孩子撿出相應的落葉,這樣就把數字和實物相對應起來啦!

當然,如果孩子對落葉不感興趣,媽媽們可以用其它的東西代替,比如小石頭啊,小木棒啊等能吸引孩子的東西,這樣還能讓孩子理解一個數字可以用很多種物品代替,直到完全把數字吃透。

2、數學符號與實物相對應

數字與實物對應起來後,接下來,孩子還需要將數字符號與實物對應起來,關於這個訓練,蒙臺梭利藉助的是計數盒。

像下面這樣,準備兩個裡面有5個格子的盒子,每個盒子的格子內分別印著0-4、5-9這幾個數字,再備一套木釘。

然後,媽媽告訴孩子,盒子上印著2,裡面就要放2個木釘,印著3,裡面就放3個木釘,當孩子明白媽媽的意思後,就按照要求將木釘全部放進盒子裡。

咱們完全可以用其它的形式啊!比如像這樣,將數字擺好,直接往小碗裡放餅乾,也很直觀。

又或者像這樣,將數數和藝術相結合,是不是很棒?

這樣,孩子慢慢地就把數字符號與實物,以及數字與符號一一對應起來了,為寫數字打下基礎。

前面這兩塊的目的是先讓孩子通過實物認識數字,然後反過來,再將實物與數字符號相對應,讓孩子徹底形成數的概念

3、系統學習數數

不過,要系統地學習數數,還是用專門的教具好些。

塞根板是蒙臺梭利的數學教具,一共有兩套模具,一套是有兩塊帶著凹槽的木板,每塊木板上分別印著5個數字10,以及一套1-9可以移動的木質數字卡片。

第二套是兩塊凹槽板,每塊木板印著10-90這幾個數字,以及一套1-9可以移動的木質卡片。

木質數字卡片是可以插進卡槽內的,比如在第一套模具中,用1蓋住0,組成新的數字11。

這套教具,可以認識10-99這些大數。將木質數字卡片插進卡槽內,就可以拼出10-99這些數字,可以邊拼邊教孩子寫。

4、「劃掉數字」遊戲,複習大數

孩子剛接觸數字,需要不斷地進行鞏固練習,直到完全掌握,可以通過一些有意思的小遊戲,比如「劃掉數字」小遊戲

需要製作一張10*10、上面寫著數字1-100的卡片,再準備兩隻顏色不同的筆。媽媽和孩子手中各拿一致筆,媽媽先說數字,說完在紙上找出來,用X劃掉。

接著孩子說數字,在紙上找出來,用X劃掉。

通過這種玩法,一方面可以鞏固孩子對數字的認識,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孩子是否對某些數字有混淆,比如66、99、68、86等。

5、認識特殊數字——奇偶數

對數字有了大致的了解後,我們就可以帶孩子進一步了解數字,認識那些特殊的數字,比如奇偶數。

對於特殊的數字,更多的是需要孩子自己觀察,發現,總結規律。

國外大量的研究發現,只要將數字按照順序排列,就能啟發孩子發現奇偶數的規律。

比如利用孩子最愛吃的糖果,來個糖果排排隊。準備1-10的數字卡片和相應數量的糖果。

像下面這樣,讓孩子排列1-10這10個數字,然後將糖果放在對應的數字下面,讓孩子找不同。

當孩子發現,成雙成對和落單的情況時,就可以告訴孩子,成對的就是偶數,落單的就是奇數。

對於特殊的數字,需要特殊對待,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提供實物去觀察,發現,找規律。

6、認識特殊數字0

0對於孩子來說,理解起來實在是太困難了,完全解釋不清楚0到底是什麼。你和他說:0就是什麼都沒有,孩子超級蒙圈。

關鍵0很特殊,沒法用實物來教,所以呢,蒙臺梭利就發明了個小遊戲,效果超級好。

就是這個「到我這裡來0次」

媽媽站在屋子中央,孩子站在距離媽媽1米之外的地方;

媽媽說:孩子,到我這裡來0次;

孩子聽到指令後,就會向媽媽跑過來,然後回到原來的位置上;

當孩子做完後,你需要和孩子說:孩子,你已經來過1次了,而我告訴你到這裡來0次;

孩子這時會很困惑,就會問:那我該怎麼做呢?

然後,你告訴孩子:什麼都不用做,0的意思就是什麼都不用做,靜靜地站在原地;

一直重複這個遊戲,直到孩子理解為止。

這個遊戲可能我們覺得很無聊,但孩子是非常喜歡的,直到他高興地說出:0就是什麼都不用做時,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大家回去可以試試,0的概念確實不好理解,因為這個0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7、學寫數字

系統地了解數字後,接下來就是學會寫了,學寫數字可以藉助專門的教具,砂紙數字板。當然,現在網上有很多其它類型的,我們也可以用。

這個可以自己製作,就是用砂紙製作0-9這10個數字,然後貼在光滑的紙上,讓孩子通過觸摸來感受數字的不同,加深孩子對這些數字的印象,為書寫做準備。

在觸摸的過程中,大家可以利用「三階段教學法」讓孩子對數字有個全面地認識。

命名:告訴孩子這是數字1;

識別:通過觀察與觸摸,了解數字1的形狀等;

發音:之後大聲地讀出來。

通過上面這一系列的遊戲以及教具的聯繫,不僅讓孩子系統地了解數字,還能夠很好的培養孩子的數感

因為,上面的每一個環節,都不是光禿禿的數字,都是與數字相關聯的實物或符號,並且方法也是通過孩子自己觀察、觸摸、感受,讓孩子有數的概念,對數字形成感覺,這才是正確地學數數的方法。

算一算

蒙臺梭利建議,在學習計算之前,首先,讓孩子感受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在孩子頭腦中建立數是可分的意識,這樣,學起來會更容易。

要不然上來就學加減法,孩子很容易蒙,尤其是數感差的孩子。

1、認識數是可分的

需要藉助一張格子紙,一張白紙,一把剪刀和一隻膠棒。

大家需要提前將格子紙剪成條狀,每條是6個格子,需要10條。

把剪好的紙條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拿著剪刀,把每個紙條沿著格子隨意剪成兩部分。

然後將剪好的紙條貼在白紙上,直到剪出來的和之前剪的有重複位置,像下面這個1和5就是重複了,其實也就是把所有關於6的拆分全部羅列出來,不能有重複。

在剪好的紙條上標註相應的數字,代表它有幾個格子,這樣比較容易區分。

讓孩子看著白紙上的格子,回答問題:6能分成哪個數字和哪個數字呢?哪個數字和哪個數字能合成6?

當然,6還可以換成3、4、5、7、8、9等任何一個數字,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了解數是可分的,另外,還可以為後面的加減法做鋪墊。

不得不感嘆,蒙臺梭利真的很會教孩子,這個環節不僅好玩,也是培養數感的好方法,還能為後面的加減法做鋪墊,特別棒!

2、學習加法

知道數是可分的後,就可以學習加法運算了,因為加法比減法要容易理解,所以,通常先學習加法。

加法的學習,藉助教具比較好理解,比如這些標有紅色和藍色,長短不一的小木棒,就像下面這樣。

首先,將木棒按照長短來進行排列。

之後,像下面這樣,讓孩子將1放在9的後面,2放在8的後面,以此列推,這樣就得到了4組放在一起等於10的木棒。這時,孩子會發現,剩下的兩個木棒5放在一起也得到10。

不斷重複上面的學習,孩子就會得出:9加1等於10,8加2等於10,7加3等於10,6加4等於10,5加5等於10。

如果數的拆分學得好,這塊學起來就相對輕鬆,因為,這個本質上也是數的拆分。

3、紙牌遊戲,鞏固加法

需要把紙牌中的方片、梅花、紅桃、黑桃每種花色1-8的數字取出來,一共是32張。

拿出一張9的撲克牌做標記,告訴孩子,咱們來玩湊9遊戲也就是兩張紙牌上的數字相加等於9。

將32張牌洗好,每個人取一張,直到每人手上有16張。

然後整理手中的牌,能湊成9的放到一邊,湊不成的,就從對方手裡抽一張,抽到的數字能和自己手中的數字湊成9的,就拿出來,繼續從對方手裡抽牌,湊不成,換對方抽牌,看誰先抽完。

這個遊戲不僅好玩,還能夠讓孩子練習加法,分解等,也是培養數感的好方法,回去一定要操練起來

4、學習減法

減法和加法用的教育是一樣的,也是這些長短不一、紅藍相間的木棒。

首先想讓孩子重複之前的加法計算,也就是組成4組等於10的木棒。

然後讓孩子將木棒放回原來的位置,並告訴孩子:從最後一組10中,把4拿走,就剩下6了,把3拿走,就剩下7了,把2拿走,就剩下8了,把1拿走,就剩下9了。

之後,再進行重複,告訴孩子,比10少4就是6,比10少3就是7,比10少2就是8,比10少1就是9,說到5時,就說10的一半就是5。

反覆重複上面的練習,孩子就能學會10以內的減法運算。

如果孩子不理解,就帶著孩子多重複幾遍,一定要有耐心,重複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在重複中,孩子會反覆思考,和我們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個道理。一定不要嫌麻煩。

5、大數加法

不過要學習10以上的加法,就要通過加法板教具了,加法板的教具是像下面這樣的格子板,橫向18個格,縱向12格,其中1-10是紅色的,11-18是藍色的。

另外,還有紅色和藍色的木板各9個,每個木板都有規定的尺寸和對應的數字。

練習加法的時候,可以出個題目,比如3+9=?

孩子需要將藍色木板3放在加法板上,然後,在藍色木板的後面放上紅色木板9,兩個木板要連接到一起,讓孩子從藍色木板開始數,一直數到紅色木板,一共是12個格子,所以3+9=12.

利用上面這個方法,還可以練習12、13、14、15等的計算。

按照這個方法來,孩子不僅學會了數數和計算,數感也會超級好,數學啟蒙的東西太多了,一篇文章實在是講不完,今兒就和大家分享這麼多,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的,趕緊學起來吧!

作者米粒媽,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科學育兒、親子閱讀、剁手推薦。2-6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 (ID:MiLimaPinDao ),0-3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ID:milima666),麼麼噠~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玩具可以培養娃的數學思維?分類盤點18種蒙氏數學教具...
    」親手體驗,是蒙氏教學的精髓。最近我也跟娃做了不少蒙氏數學訓練,娃對數學的興趣大大提高!也有媽媽勸我開蒙氏教學課程的,但我覺得在這方面我還不算專家,沒有這個資格來開課。不過,作為媽媽,我很樂意把我最近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各位媽媽們,讓媽媽們在家就能做蒙氏啟蒙教育。
  • 通過教具教娃學數學的常爸蒙氏數學,發現只適合動手能力強的家長
    度甄選APP創作者|哭尾草我家寶貝今年5歲2個月。一直在心裡惦記著給他進行數學思維的啟蒙。我也試聽了一圈目前市面上非常流行的一些思維課。我發現,這些課程在具象化方面主要是通過在線課程的方式去實現,比如在課程裡面加上大量的動畫,把很多數學問題具體化,但也都是集中在屏幕上而已。教具當然也都是有的,但數量不算多,聊勝於無。一度甄選不少寶媽討論的時候都發現了,小朋友的思維方式和大人是完全不一樣的,抽象思維還沒發育好,需要藉助具象思維去慢慢發展,這也是我一直想要尋找更加具象的課程的原因。
  • 3歲前和3歲後的數學啟蒙方法有差別,孩子數學啟蒙,起點在這裡
    3歲以後的數學啟蒙是多維度的認知上面是在孩子3歲以前的數學啟蒙方法,培養孩子數與量的認知,3歲以後,要開始讓孩子在分類、識別規律、空間方位、比較測量、數字和形狀的認知,可以通過遊戲讓抽象的數學變得簡單易懂
  • 3歲娃要學會從1數到100?蒙特梭利:數學啟蒙得先培養數感
    上周我帶墨仔去上感統課,在外面等孩子下課的時候和兩個媽媽聊了一會,她兩的孩子差不多都是3歲左右,其中一個媽媽在給我分享要重視孩子的數學啟蒙,數學非常重要,具體咋訓練呢?現在開始就應該帶著孩子唱數字,從1唱到100,然後再認數字,早早給娃練習,以後上學就輕鬆多了。
  • 數學啟蒙到進階,這幾款數學桌遊了解一下
    在數學啟蒙這件事情上,我這一代,基本是從數數和背誦加法乘法口訣開始的,小時候這些口訣可是背的溜溜的。大點兒,學習數學大多也是死記公式,於是,數學課越學越難。然而,歐美國家通常是從數感開始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起步慢一些,但通過數感的培養,並以孩子可以理解的遊戲形式讓孩子明白數字及運算的本質,從而將基礎打的更牢固。
  • 洪恩數學VS悟空數學 哪個才是最合適0基礎娃的數學啟蒙神器?
    孩子無法避免不去使用他們,但作為父母的我們,卻有為他們選擇更為優質APP啟蒙產品的必要。今天內容,魚sir根據家長的需求,測評了兩款數學啟蒙APP——悟空數學和洪恩數學。其實在19年的時候就有家長提過悟空數學這個需求,但在了解之後發現它和其他同類型軟體相比並沒有明顯優勢,我也就一直沒有將它納入詳細介紹的範圍。
  • 如何系統地啟蒙3歲幼兒的數學思維?從孩子思維發展特點開始談起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之前和朋友聊天說到孩子學數學的問題,朋友特別喜歡數學,孩子今年才3歲,就給孩子買了各種數字有關的玩具,孩子給孩子準備了很多早教題目。
  • 3歲娃數學啟蒙,必讀繪本推薦
    能數數,理解數物對應,進而將數學和生活聯繫起來,從而了解數學的概念;2. 能在玩中學的方式中培養孩子對於數學的興趣。所以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簡單易行的數學啟蒙方式可以藉助繪本進行。這是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的第一本書,會讓孩子對數字產生很大興趣。建議1歲左右就可以開始閱讀。2.《好餓的毛毛蟲》,作者: (美)艾瑞·卡爾
  • 乾貨:這幾套數學啟蒙書,讓孩子學數學不走彎路
    從小學到大學,我所在的班級都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大多數同學的數學成績很差。我不敢妄言判定數學是許多農村孩子的弱點,但以我自己的學習經驗來看,不得不說數學的確是一門不簡單的學科。所以,在女兒兩歲多時,我就把給她做數學啟蒙這件事提上了日程。
  • 幼兒數學啟蒙的4個建議——接觸「數學語言」越早孩子數學越好
    其實有這些想法的家長一定是數學啟蒙方式方法用錯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學」和「玩」並不衝突,而這相輔相成,所以家長完全不用給孩子準備一個嚴肅的學習學環境,這樣只會讓孩子渾身不自在,而數學啟蒙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其融入進生活和遊戲中。
  • 給5歲的孩子數學思維啟蒙都有哪些方式
    孩子數學思維啟蒙,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自我思考、擁有問題解決的能力。舉個例子,即使孩子能很快得出或背出5+9的正確答案,但實際上並不懂為什麼會有這個答案,他們這樣不能算具備數學思維能力,只能算是一個數學計算工具。比起超前的知識模塊,家長們對於孩子數學思維啟蒙應當更為注重孩子對概念的理解與消化,並將其轉變為自己的知識。
  • 關於數學啟蒙,如何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幾句關於數學啟蒙的話。第一句:年齡越小,啟蒙效果越好。家長一定要有理念,要記住孩子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是一個潛能無限的存在,在年齡越小的時候,給一些數學啟蒙,數學元素讓他去感知,效果是越好的。
  • 3-6歲是學數學啟蒙的關鍵期,2個方法可以提高孩子「數學腦」
    相信肯定有的家長不知道數學啟蒙與孩子學數學有什麼關係,甚至還有的家長連數學啟蒙都不知道,所以才會導致孩子在學數學的道路上一錯再錯。什麼是數學啟蒙?數學啟蒙並非是讓孩子學會加減乘除,而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聰明的孩子不單單只學課本上的知識,還對周圍其他有關數學的有深刻的研究,而數學思維就是這種,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維用數學去巧妙的運用到身邊每一個事物,把周圍的事物當作數學卷子裡的難題,只要孩子動動腦子,發揮一下思維,不管是什麼都能迎刃而解。
  • 數學啟蒙,關鍵要從這4個維度培養孩子的」數感」 | 來自斯坦福教授...
    恰好最近我讀了不少有關孩子數學啟蒙的書籍,我很肯定的告訴表姐,這是因為我侄女的「數感」沒有培養起來,她可能掌握了運算規則,但對數字大小,數量多少缺乏感覺,所以不能對運算結果有個大概估算。那究竟什麼是「數感」呢?
  • 幼兒數學啟蒙建議:遊戲與數學的巧妙結合,輕鬆建立孩子數學思維
    數學有多麼重要,想必不用我多少家長們也都清楚。美國《商業內幕》曾在時代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寫到:根據哈佛、斯坦福眾多名校提供的數據調查發現,成功的孩子在兒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早早就做好了數學啟蒙。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教會數學思維更重要
    文|秘籍君朋友家孩子如今在上幼兒園大班,明年就要上小學。幼兒園裡老師已經開始教起十以內的分解,聽說大班這一年要教會孩子二十以內加減法,以便適應小學。家長們聊起來,總要問你家孩子學得怎麼樣,十以內的加減法都學會了沒,這讓朋友倍感焦慮。
  • 研究發現:5歲兒童是天生數學家!學會數學啟蒙的方法事半功倍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曾公布過一項研究發現:5歲兒童是天生的數學家。雖然這個階段孩子沒接受過正規教育,但是能自己掌握數學抽象概念和算術法則。 我看到這樣的研究時有點兒驚訝,要知道數學這門學科對於我來講似乎天生就有距離感,如果說我曾經離數學家這麼近,我還真不敢相信。
  • 有道數學思維課怎麼樣?都都數學怎麼樣?家長都在問的思維啟蒙
    在孩子剛開始數學啟蒙的階段,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思維訓練的時候,都會把數學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訓練,然後輔以一些思維啟蒙app,但是現在思維訓練的app實在太多了,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選,通常會全部挨個試一遍,但我其實不建議這樣的做法,這樣不僅浪費時間,還會耗費孩子的興趣。
  • 幼兒園到小學全概括,經典數學啟蒙圖書推薦,讓孩子愛上數學!
    本文經暖暖媽愛分享授權轉載,原標題《為大家整理了這一篇讓孩子愛上數學的圖書,從幼兒園到小學全都有》作者:暖暖媽,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暖暖很小開始,我就開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幫她做思維訓練。比如帶她去超市,通過觀察貨物的排列,鍛鍊分類、排序、空間等邏輯能力。
  • 數學啟蒙太枯燥?6個德國數學小遊戲,幫助孩子玩轉數學
    說到數學啟蒙,相信很多孩子都因為太過枯燥而厭煩,最後家長們也都不了了之了,最後等到孩子上小學、數學跟不上才後悔莫及。其實數學啟蒙,並不是學數學,只是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任何枯燥的形式都會起到反作用,所以我們不妨利用孩子的天性,來做到正確的數學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