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甄選APP創作者|哭尾草
我家寶貝今年5歲2個月。一直在心裡惦記著給他進行數學思維的啟蒙。我也試聽了一圈目前市面上非常流行的一些思維課。我發現,這些課程在具象化方面主要是通過在線課程的方式去實現,比如在課程裡面加上大量的動畫,把很多數學問題具體化,但也都是集中在屏幕上而已。教具當然也都是有的,但數量不算多,聊勝於無。一度甄選不少寶媽討論的時候都發現了,小朋友的思維方式和大人是完全不一樣的,抽象思維還沒發育好,需要藉助具象思維去慢慢發展,這也是我一直想要尋找更加具象的課程的原因。
我希望孩子能通過親自上手去感受思維。這也是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我一直都很欣賞。就在我苦於找不到這種課程的時候,發現常爸蒙氏數學線上課送整套教具時,心動不已,果斷下單。我思量著,有了教具,可以讓孩子通過對實際教具的觀察熟悉,感官上的訓練刺激,建立抽象的數學概念。這也是在孫瑞雪的《愛與自由》中學到的。
等了10多天,終於收到教具,滿滿的一大箱子,用板車拉回家。拆箱的過程讓人異常興奮,外包裝沒什麼特點,但裡面有三個大盒子和一個小盒子。雖然蒙氏數學的課小貴,但看到滿滿一大箱子精緻的教具,肉疼的感覺也好了很多。
當天就玩了粉紅塔,先看一遍粉紅塔的課程,老師講怎麼拿如何玩。粉紅塔,就是十個大小不同的粉色正方體。可以搭配粉紅塔的圖紙,進行陰影配對,按規則排隊等,我和兒子解鎖了一系列的玩法。雖然只是大小不同的正方體,但在玩陰影配對時,我發現同樣的正方體與對應大小的陰影相比,感官上似乎更大一點,中間幾個大小差一點的粉紅塔,就容易配對錯誤,多嘗試幾次,才能完全匹配上。
這幾天又玩了下圓柱體,紅色、綠色、黃色和藍色,四組不同顏色的圓柱體。每組的特點不同,讓孩子真切地感受不同的直徑和高度,所展示的高低胖瘦的不同,還可以組合疊加在一起玩,充分體驗圓柱體所帶來的感官刺激。
app上的課程包括教具的基本介紹、操作方式、家長指導、自問自答和劃重點環節。課程適合家長帶著孩子或者家長自己看了,給孩子演示怎麼玩。常爸蒙氏數學課的重點在於教具,有了教具才能讓數學具象化,為數學啟蒙帶來神助攻。
不足方面的話,課程雖然比較經典但不夠豐富多樣。需要家長和孩子在使用蒙數教具進行啟蒙訓練的同時,開拓思路,發揮更多創意,才能把教具用到極致。而且這個課程非常依賴家長,偏向於一種親子類的課程,如果家長自己沒那麼雞血,或者動手能力不足的話,感覺也不太適合的。
感謝哭尾草媽媽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