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提出房住不炒的理念,很多人都擔心自己家的房子會變得不值錢。甚至擔心整個地區的房價都下降之後,會影響到經濟,從而使收入減少。其實正常的房價下跌,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導致嚴重後果的是房價的急劇下跌,也就是說這個軟著陸與硬著陸的區別,平穩下降就是軟著陸,急劇下降就是硬著陸。
可以拿其他國家的經歷來分析一下。先來說日本,日本的房產泡沫崩盤是非常著名的經濟事件,妥妥的是硬著陸。在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經飆升到一個十分荒唐的程度了,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州的日本,地皮價的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
到了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了。當時普通的工薪階層就是花費好幾輩子都無法買得起一套房,能買得起房子的只有那些億萬富翁。1991年過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開始撤離了,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開始破滅了,房地產價格隨即是暴跌,從1993年開始到1995年,日本房地產業是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帳高達6000億美元。
這次事件之後,日本經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可以說是一蹶不振,從1995年到今天,日本的GDP總量基本就維持在同一個水平,如果沒有90年的房地產危機,也許今天日本的GDP總量可能都超過美國了。那麼美國經歷過房價下跌嗎?2008年的次貸危機,對於美國房地產行業也是一次重大的打擊,但是美國並沒有一蹶不振,只不過在2008年到2009年期間的GDP有所回落。
美國之所以沒有被擊倒,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就是美國本身房價沒有達到日本那麼瘋狂的程度,所以造成的影響也沒有日本的嚴重。第二就是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美元是世界的通用貨幣。美國的危機本身就可以通過美元轉嫁給世界各國來分攤,就像現在,這個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做到的。至於日本受到房價下跌帶來的嚴重後果,卻依然是個發達國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日本之前的體量太過於龐大了。
1995年,日本的GDP總量已經達到了5.45萬億美元。按照與美國人口以及面積對比,不以總量為單位計算的話,日本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當時的世界第三強國德國GDP總量只有日本的一半不到。所以就算日本停滯了15年,德國依舊沒追上。當年這日本的整體經濟實力堪比德國加上法國再加上英國,你說日本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