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危重症心電圖:這 8 種波形你能識別幾種?

2020-12-13 丁香園

心電圖作為急診醫師或是心內科醫師接診患者所做的第一項無創檢查,對迅速了解患者情況,判定疾病預後具有很大的意義,然而快速解讀一些具有預後意義的危重症心電圖對於接診醫師是很大的考驗,故一些罕見的危重心電圖波形更容易被忽視,從而延誤疾病的診斷以及治療。

本文主要論述臨床上一些罕見卻危重的心電圖圖形,以及其主要的臨床意義,並淺談心臟性猝死以及心臟驟停的治療策略分類。

1. Epsilon 波:

Epsilon 波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特有的心電圖表現,約見於 30% 的 ARVC 患者。他的發生主要由右心室延遲除極產生,在 V1-V2 導聯 QRS 波終末端最為清晰,其主要表現為低振幅的小棘波,持續數毫秒,在診斷 ARVC 中有一定價值,如圖 1。


圖 1 V1 導聯可見明顯 Epsilon 波,右胸導聯 T 波倒置

ARVC 的主要診斷標準不僅有 Epsilon 波,還應考慮到其影像診斷以及家族史,發生室性心動過速表現為左束支傳導阻滯圖形,並且右胸導聯 T 波倒置。以上幾項才應高度懷疑 ARVC 的可能。

2. T 波電交替:

表現為 T 波的極性與振幅逐條交替變化,其發生與惡性心律失常有密切關係,並且有猝死的風險。1975 年,就有人提出 T 波電交替是 LQTS 的第二個心電圖特徵,如圖 2。


圖 2 可見 T 波振幅逐條交替

3. Brugada 波:

1991 年 Brugada 兄弟報導了心電圖 V1-V3 導聯出現類似於右束支阻滯(J 波)、持續 ST 段抬高、T 波倒置並有猝死的原發性心電疾病,後被稱為 Brugada 症候群,所以出現 Brugada 症候群三條改變者應稱為 Brugada 波。

心電圖表現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①穹隆型 ST 段抬高(1 型):J 波幅度 ≥ 2 mm,ST 段下斜型抬高,T 波倒置;

②馬鞍形 ST 段抬高(2 型):J 波幅度 ≥ 2 mm,ST 段抬高幅度 ≥ 1 mm,T 波直立或者雙向,呈馬鞍型;

③混合型 ST 段抬高(低馬鞍型或稱 3 型):J 波幅度 ≥ 2 mm,ST 段抬高幅度<1 mm,其後 T 波直立。如下表

Brugada 波及分型


1 型

2 型

3 型

J 波

≥ 2 mm

≥ 2 mm

≥ 2 mm

ST 段形狀

下斜型

高馬鞍型

低馬鞍型

ST 段終末

逐漸下降

抬高 ≥ 1 mm

抬高<1 mm

T 波

倒置

雙向或直立

直立


三種不同類型的 Brugada 波心電圖表現,見圖 3。


圖 3 A 1 型 Brugada 波 B 2 型 Brugada 波 C 3 型 Brugada 波

對於高度可疑的患者,胸前導聯電極高一肋間可描記到特徵性心電圖,從而揭示產生心律失常的基礎存在。然而對於 Brugada 症候群臨床診斷主要基於:①青壯年暈厥或睡眠猝死或存活;②無結構性心臟病的客觀依據;③有過室速發作的症狀或有室速家族史;④自發或藥物激發下出現 Brugada 波。

根據暈厥病史和自發性出現的具有診斷意義的心電圖形作為風險量化的臨床參數,進行 Brugada 症候群的危險分層,圖 4。


圖 4 用低風險組作為參照計算風險比(HR = 風險比)

對於 Brugada 症候群患者的治療:

①藥物:治療目的為糾正動作電位中異常的離子流,藥物包括奎尼丁和異丙腎上腺素。

②ICD 是唯一可以預防 Brugada 症候群引起心臟驟停的唯一方法。若心臟驟停的生還者記錄到自發性持續性室速伴或不伴暈厥,建議植入 ICD。

4.Lambda 波:

Lambda 波是心室除極與復極均有異常的心電圖波形,主要出現在下壁導聯,是 QRS 波群與 ST 段形成的複合波,ST 段呈下斜形抬高,並緩慢下降,其後 T 波倒置,組成形態與希臘字母「λ」(音譯:蘭姆達)的形態相似,因稱為 Lambda(λ)波。

心電圖表現中有 Lambda 波的患者可伴有室速或室顫,也可表現為心臟驟停。心電圖中有 Lambda 波患者的臨床特徵與 Brugada 症候群的臨床表現十分相似,為:①青年男性,暈厥病史;②有暈厥或猝死的家族史;③不伴有器質性心臟病;④有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⑤猝死突然,常發生於夜間,死於原發的心臟電疾病,如圖 5。


圖 5 下壁導聯(II III avF)出現 Lambda 波及出現了室顫及驟停(圖片來源:阜外心電圖圖譜 方丕華 楊躍進)

5.de Winter 症候群:

本病以 ST 段上斜型壓低為特異型表現,在 2008 年 de Winter 等首先報導了一例 ST 段不抬高但與左前降支近端閉塞有關的心肌梗死心電圖,其主要特點為 ST 段改變為上斜型 ST 段壓低,T 波高聳,aVR 導聯 ST 段輕度抬高。多見於前降支急性閉塞,急需介入治療,若忽視會出現災難性後果。心電圖及造影結果. 如圖 6,


圖 6 ST 段呈上斜型壓低伴 T 波高聳

6. 6+2 現象:

其主要表現為 avR 導聯,V1 導聯 ST 段抬高,且 STavR>STV1,其餘導聯大於 6 個導聯 ST 段壓低,被認為是左主幹的急性閉塞性血管事件或惡性的三支病變特徵性的心電圖表現,臨床上此類心電現象並非罕見,因對於左主幹冠脈的臨床正確評估十分重要,故在此贅述。其主要心電圖表現如圖 7 所示。


圖 7 可見 avR 導聯 ST 段抬高且大於 V1 導聯 ST 段抬高程度,多個導聯 ST 段下移

7. J 波:

是指 J 點基線明顯偏移,形成一定幅度(>0.1 mv)持續一定時間(>20 ms),為圓頂駝峰狀波,分別見於下、側、後壁或者全導聯,越多的導聯出現則提示猝死率越高。又稱為 Osborn 波,臨床上各種不同情況可出現各種不同的 J 波,比如低溫性 J 波,高鈣型 J 波,神經源性 J 波,早復極症候群 J 波,特發性 J 波,Brugada 症候群的 J 波,以及缺血型 J 波。

其主要機制為心肌細胞動作電位 1 相、2 相初期出現跨室壁電位差。是心室肌存在嚴重跨室壁復極離散的標誌,預示著心臟電活動的不穩定性。

其多見於遺傳性過早復極症候群,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低溫損傷等。可以引發由二位相折返的心室顫動致暈厥和心臟性猝死。如圖 8。


圖 8 患者男性,58 歲,診斷為下壁心肌梗死。A.PTCA 術前心電圖,II III aVF 導聯可見病理性 Q 波;B.PTCA 書中第一次球囊擴張右冠時 V1-V3 導聯出現 J 波伴 ST 段下斜型抬高,T 波倒置(箭頭所指)(圖片來源:阜外心電圖圖譜 方丕華 楊躍進)

8. 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

本例多見於年輕人,靜息心電圖發生率低,在運動或情緒激動時誘發雙向或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心臟結構正常,運動試驗可重複誘發。

其主要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心律失常,目前已經證實 CPVT 有兩種基因突變,發病機制為兒茶酚胺所致鈣穩態失衡。

藥物治療首選選擇性β阻滯劑,次選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藥物治療無效建議植入 ICD,值得注意的是本例心律失常禁用 ATP 治療。圖 9 為一例雙向型室速,圖 10 為一例多形性室速。


圖 9 雙向型室性心動過速

圖 10 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

本文主要論述臨床中少見的,具有危急預警的心電圖圖形,當然在臨床中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室速,R-on-T 型室早,獲得性或遺傳性的長 QT 症候群等都是具有預警信號的危重心電圖,而危急心電圖的識別對於臨床心內科醫生的接診以及急診醫生處理急診患者都具有典型的意義。

近年來無論院內或是院外心臟性猝死與心臟驟停發生率呈上升趨勢,關於二者的預防很關鍵的一步是識別出高危人群,其主要策略可分為五種類型:①預防心臟驟停倖存者事件復發或者危害血流動力學的室速再發(二級預防)②預防進展性心臟病射血分數<35% 的高危患者發生初次事件(一級預防);③常見或者不常見的尚未進展的器質性心臟病並且射血分數>35% 的患者的一級預防;④心臟結構正常、細微或輕度結構異常或者電生理特性上存在分子水平異常而具有室性心律失常危險的患者的一級預防;⑤普通人群的一級預防(表 1)

表 1 見於 Braunwald 心臟病學第七版

本文主要參考書籍:

  1. 方丕華, 楊躍進.  阜外心電圖圖譜 [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2. 陳新. 黃宛臨床心電圖學 [M]. 第 6 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

  3. 班尼特, 李廣平, 劉彤. Bennett 心律失常: 臨床解讀和治療實用指南 [M]. 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2014.

  4. 齊佩斯, 陳灝珠. Braunwald 心臟病學: 心血管內科學教科書 [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


相關焦點

  • 渭南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組織開展心電圖知識專題培訓
    心血管內科護理單元根據科室業務發展需要,為了使更多的護士能夠迅速掌握必要的心電圖判讀技能,特別是快速識別危重症心電圖的能力,結合胸痛中心建設需求,11月2日起,組織全科室護士進行為期兩周的《心電圖知識》強化培訓,本次培訓特邀請科主任、高年資醫生授課。
  • 高鉀血症的心電圖表現以及研究進展
    在慢性腎功 能衰竭患者中 ,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律 、 窄  QRS波群和高尖  T波的血清鉀濃度為8.2mmol/L的患 者通常比血清鉀濃度6.3mmol/L的膿毒血症患者 伴  QRS波群增寬預後更好 。 因此,深入了解高 鉀血症的心電圖表現對於快速診斷和治療高鉀血 症是必要的。
  • 核心訪談⑩蔡立華: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上,有信心「啃下硬骨頭」!
    而其中「最難啃的骨頭」顯然是住在市人民醫院ICU內,24小時被嚴密監護的兩位危重型患者。他們現在是什麼狀況?能說話嗎?吃得下東西嗎?能坐起來嗎?救治工作現在開展得怎麼樣?救治的難點主要是什麼?這兩位患者還要經歷多少難關才能治癒出院?
  • 信息化賦能智慧醫療,meeCERTAIN助力急危重症攻關
    產品發布會上,米健醫療執行長張繼武博士表示:「meeCERTAIN不僅為醫務人員提供急危重症的診療輔助,同時幫助他們通過這個平臺共建、共享醫療知識圖譜,提高專業水平,最終惠及更多民眾健康。這正是米健醫療的使命,也是我們將meeCERTAIN引入中國的初心。」
  • 心電圖怎樣看?教你看懂異常心電圖
    原標題:心電圖怎樣看?教你看懂異常心電圖   心電圖檢查結果報告單要如何看懂呢?心電圖的結果出來後,其實想要看懂也是比較容易的哦。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看懂異常心電圖,千萬別錯過了。   心電圖怎樣看   電圖記錄紙。
  • 急診心電圖快速解讀
    急診心電圖的快速解讀對危重患者的病情判斷和及時處理十分重要,特別是對嚴重心律失常和急性冠脈症候群的心電圖解讀。②心電圖特點是:突發突止,QRS波群形態正常(隱匿型預激)或寬大畸形(顯性預激或合併有束支阻滯);心率範圍多在150bpm~250bpm;④當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時提示危重,此外發作時室率>200bpm時也提示危重(圖1)。
  • 主任教你心電圖怎麼讀,「粗、細、結合臨床」
    心電圖簡介 心電圖是最常用的心臟檢查方法: 是急性心肌梗死診斷的最可靠工具(並有助於PCI或溶栓治療的時機決策); 在心律失常診斷方面還沒有任何一種檢查能取代心電圖; 心房、心室肥大,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移動NICU」 一年內挽救200餘名危重症新生兒
    一些患有急危重症的新生兒,死亡率較高。對於此類患兒,轉運至省級救治中心接受更為專業、優質的治療和護理,無疑是最好選擇。但甘肅地域狹長,東西近1600公裡,如此之大的地域跨度,為急危重症新生兒的轉運帶來了很大困難。「隨著基層醫院救治能力的不斷提升,為急危重症新生兒的轉運提供了可能。」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主任石靜雲說。
  • 器官衰竭、吐血、休克……新冠病毒危重症還能治嗎?
    這是因為一些患者從最初症狀發展到呼吸困難大約5天,間隔7天後需要住院治療,8天後可能就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 如果發現得早,治療的早,確實可能在輕症的時候就能夠治癒。
  • 周新:抗病毒藥物越早用越好,危重症病人死亡率較高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新冠肺炎輕症病人多,約有10%-20%的病人會發展成重症,重症裡面又有少數患者會發展成危重症,一旦發展成危重症,救治就比較困難,病死率更高這次新冠肺炎危重型病人的特點:一是病情迅速發展,另一個就是病人在救治過程中會出現突然死亡
  • 鉀,鈣離子異常時,心電圖有哪些特殊變化?
    中文翻譯 鉀離子異常 高鉀血症和低鉀血症是血漿中鉀離子水平異常的兩種常用描述,過高或過低的血鉀水平均會危及生命,所以識別鉀離子異常時的心電圖表現十分重要
  • Arjo助力新冠危重症患者俯臥位治療護理
    早在2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護理規範》,其中詳細規定了俯臥位通氣治療的護理操作規範。 自2020年1月以來,面對嚴峻的抗疫攻堅戰,Arjo中國積極響應前線醫院的臨床需求以及國家工信部醫療裝備應急動員,全力支持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及護理工作。
  • 24小時動態心電圖能告訴您什麼?
    24小時動態心電圖能告訴您什麼? 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又叫「holter心電圖儀」,就是通過一種隨身攜帶的記錄器,連續記錄24小時內人體的心電變化。 與普通心電圖相比,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可在一天之內,連續記錄心臟的多達10萬次的心電活動。
  • 動態心電圖竟有這些作用 該如何進行心電圖檢查
    什麼是動態心電圖   動態心電圖即常說的「Holter」,俗稱「背盒子」。可連續記錄24小時或更長時間的心電圖,大約8 -14萬次心跳,而通常我們做的心電圖,往往只記錄平臥狀態下僅十幾秒鐘的心電圖,記錄十幾次心跳,信息量少,對於間歇發作的心絞痛或心律失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很難捕捉到發作時的波形,容易導致漏診。
  • 頭暈、牙疼、肩膀疼也要查心電圖?醫生:這六種症狀心臟檢查要「加...
    來源:生命時報微信頭暈、肩膀疼、牙疼、喘不上氣……當你因為這些症狀去醫院時,醫生可能會建議你先做個心電圖。不少人十分疑惑:「頭暈為啥要查心臟?」其實,心臟疾病有很多不典型的症狀。《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將不同的症狀與檢查一一對應,讓你輕鬆掌握心臟檢查的重點。
  • 急診心電圖,看不懂怎麼辦?
    心電圖是搶救患者時必不可少的檢查,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因此每個醫生都應該具備最基本的心電圖判讀能力,並對需要即刻處理的危急心電圖有一定的識別能力。這個能力不僅是心內科、急診科醫生應該具有的,每一個醫生都應該了解。可是,心電圖學的複雜程度常超出想像,心內科專科醫生也不見得敢說自己能看懂所有的心電圖。
  • 心電圖ST-T又不對勁啦?要警惕這些高危病
    心電圖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輔助工具,有些改變能預示患者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特別是ST-T改變應格外重視。通過全面分析心電圖,可以早期發現許多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及時挽救患者生命。當心電圖發現ST-T改變時,作為心血管大夫,首先要考慮哪些危重疾病呢?
  • 援漢醫生自製吸管讓危重症患者喝水不停氧
    截至3月5日,他負責的危重症患者已有20多人轉危為安。向光明在病房工作 醫療隊供圖3月5日上午,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見到向光明時,他正在接聽一位四川省廣元市患者的電話,雖然是休息時間,但向光明一早仍接了5位家鄉患者的諮詢電話,並一一作了解答。
  • 錄音報導:白衣披甲鑄軍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月川
    (壓混:後面你要注意的,營養是第一位的,雞蛋是最好的,蛋白你還不如吃雞蛋……)見到李月川的時候,他正在給一位肺膿腫恢復期的患者做檢查。6月底,這位從唐山轉來的病人一度情況危急,病人由於多年的老慢支導致肺膿腫,隨時會有生命危險,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李月川冒險收治了這名病人。
  • 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全肺活檢病理報告:肺成古銅色
    (原標題: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全肺活檢病理報告:提示肺部病變起源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