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6日 15:24 來源:新民晚報
參與互動新一代的高鐵列車究竟長啥樣?「復興號」有何「過人之處」?記者第一時間前往「嘗鮮」體驗。
中國標準動車組昨天才剛剛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復興號」,今天從虹橋站始發的G124次列車昨天深夜從北京「趕」到上海。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使得新車更具「神秘感」。上午10時多,等候G124次列車的旅客在虹橋站候車大廳已議論紛紛,都想一睹「復興號」的「真顏」。
上午10時20分,檢票進站臺,記者一眼看到停在8號站臺的「復興號」,第一感覺是「帥呆」兩字:這趟新車車身以白色為底,輔以金色的「腰帶」,車頭更具衝擊感,還未開跑就超有「貼地飛行」的架勢。列車每節車廂的外車身上都有「復興號」字樣,這趟車上還有「CR400BF」,這是「復興號」現有兩種型號中的一種。另一型號「CR400AF」今天從北京出發來上海,其車身以灰色為底、紅色為「腰帶」。
在站臺上跟著列車走了一遍,發現「復興號」與之前的「和諧號」相比,少了車頂的「鼓包」——原來,「和諧號」的「鼓包」裡是受電弓和空調系統,「復興號」把這個「鼓包」下沉到了車頂下的風道系統中,如此一來,車型看起來線條更優雅,跑起來也更節能。據介紹,「復興號」列車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列車在350公裡時速下運行,人均百公裡能耗下降17%左右。
登車後,記者發現車廂內空間比之前的動車組似乎要更大。原來,「復興號」列車高度從3.7米增高到了4.05米。座椅也比「和諧號」略寬,據介紹,「復興號」二等座椅間距為1.02米,一等座椅為1.16米。座位號變成了液晶顯示屏顯示,未來還會顯示不同顏色,以表示座位是否賣出。車內照明有十幾種模式,亮度從高到低,光線從暖到冷。
現在人們手機不離手,充電變成了「剛需」,「復興號」車上插座數量比「和諧號」更加密集了,一排三座有兩個插座,一排兩座則有一個插座,都位於座椅之間,而不是如「和諧號」那樣在更遠的前排座椅下方,而且每個插座上除了有兩孔、三孔的插孔,還有USB接口,今後咱們坐高鐵拿根數據線就可以直接給手機充電了。
上午11時05分,G124次列車準時發車,不一會時速就到了300公裡。雖然「復興號」試驗時速最高達到了420公裡,但為了安全冗餘,同時「服從」其他車型的速度和整個鐵路運行圖,最高時速還是300公裡。
記者打開手機,發現了一個叫做「RT-2017」的WiFi熱點,連接可上網,但速度比較慢。據介紹,現在的WiFi處於測試、完善階段,將來「復興號」整列車的WiFi網絡全覆蓋,旅客可隨時上網,旅途不再寂寞。
在行進過程中,記者感覺車輛平穩,很舒適。據介紹,在斷面增加、空間增大的情況下,「復興號」列車運行阻力、人均百公裡能耗和車內噪聲卻明顯下降。同時,「復興號」空調系統充分考慮減小車外壓力波的影響,通過隧道或交會時減小耳部不適感。
今天起至6月底,京滬高鐵線上每天有2對列車為「復興號」,7月1日起增加到每天4對。 本報記者 金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