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人大代表對市政府民生項目投票並實施監督的新舉措。為確保民生項目落地見效、取信於民、受益於民,市人大常委會採取市、區縣(市)人大常委會兩級聯動的監督方式,由市人大專門委員會牽頭,區、縣(市)人大常委會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共同組建8個監督組,分別對10個市政府民生項目的進展情況、資金保障等開展專項監督。通過10個多月的快速推進,目前相關工作進展順利。
今起,哈爾濱日報將開設專欄《民主與法治——民生項目監督巡禮》,跟蹤報導監督組對整治規範快遞三輪車、改造二次供水設施、優化靜態交通環境等10件民生實事監督情況,讓百姓知曉民生項目監督工作從徵集、確定、投票、規劃、立項、投資到建設的全過程,全方位展示人大、政府部門為促進城市發展、民生改善所做出的努力與探索。
8000餘臺快遞車,日送百萬件;2萬餘名送餐員,日均30餘萬單……騎手們的行程畫出了冰城快遞送餐員的生態地圖。「速度是快遞員的生命,追求效率的同時,事故頻發隱患不斷,整治規範快遞送餐業已刻不容緩。」市人大代表張宇暉一席話,說出了市人大常委會民生項目第一監督小組成員們的迫切願望。
今年開始,我市首次開展人大代表對市政府民生項目投票確定並實施監督工作,為整治規範快遞三輪車、電動送餐車,保障運營安全,市人大常委會第一監督小組重點對快遞、外賣車輛路面秩序整治、騎手安全宣教效果、車輛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信息化平臺資金保障、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在10個多月時間裡,監督小組採取市區聯動,暗訪、座談、調研,推動了市公安交管局、市郵政局、市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開展聯合整治,促進了《哈爾濱市摩託車管理規定》的出臺,以及專項建設資金的到位。年底前,我市將建成快遞外賣等配送行業車輛信息管理平臺,完成快遞外賣等配送行業車輛信息編碼工作,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市人大常委會首個民生項目監督工作迎來「開門紅」,為快遞送餐業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貢獻了人大力量。
快遞送餐違法亂象待治理
「年初的一場疫情,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快遞外賣行業的發展。」監督小組成員、市人大代表劉軍說。一份郵政管理部門提供的數字可見一斑,目前,我市共有EMS、順豐、京東、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等快遞企業140餘家,配送服務網點近2000個,從業車輛8000餘臺,從業人員近2萬人,平均每天的快遞業務量在百萬件以上。外賣送餐行業主要有美團、餓了麼、達達等企業,從業車輛近2萬臺,從業人員約2萬人,日均配送量在30餘萬單……
「由於個別企業追求經濟效益,交通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配送人員守法意識不強,行業協會缺乏有效監管,車輛逆行、闖紅燈、亂穿亂行等交通違法問題頻發,嚴重影響了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秩序。」劉軍對此憂心忡忡。
為了對相關部門落實「整治規範快遞三輪車、電動送餐車,保障運營安全」這一民生項目進行監督,由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牽頭,以市人大常委會預工委、道外區人大常委會、南崗區人大常委會以及在市人大代表立法專業小組中選拔產生的市人大代表為成員的市人大常委會第一監督小組就此成立。
監督小組明察暗訪追根溯源
為了讓監督發揮效力,市人大常委會採取市、區人大兩級聯動的監督方式抓實落靠,7月14日,第一監督小組召開市區聯動監督工作推進會議,聽取了南崗區、道外區民生項目監督工作的開展情況,成立監督檢查組,制定活動方案,開展明察暗訪。為了幫助兩區人大常委會開展好相關工作,市公安交管部門分別在南崗區和道外區劃分了4個外賣、快遞車輛聚集點位,區人大常委會監督組組織成員以4個點位及所在單位和代表聯絡站為重點,開展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和存在的困難,及時幫助溝通解決。
7月24日、8月14日兩區人大常委會分別組織區人大法制委、內司委委員並邀請部分市區兩級代表開展專項監督。
在道外區南極街、景陽街交通崗和宏偉路民樂小學「餓了麼」站點、南崗區遠大購物中心、漢廣街146-12號對兩輪、三輪電動車超標,下道逆行,闖紅燈等違法行為和外賣、快遞等群體落實「四統一」(即「統一人員服飾、統一佩戴頭盔、統一車輛類型、統一編號噴碼」)情況開展明察暗訪。
針對市公安交管部門提出的還有部分超標電動自行車在售的問題,7月14日,第一監督小組成員及市、區兩級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對我市電動自行車銷售聚集地道裏區大發市場就電動自行車專項治理進行監督檢查。監督小組查閱了部分商家的經營資質、產品合格證、3C認證標誌、檢驗報告及銷售臺帳,重點踏查了哈爾濱市道裏區源鵬電動車商店、黑龍江大駒車業有限公司哈爾濱第一分公司的電動自行車銷售情況,全過程見證了市市場監管局及市質檢院對愛瑪、雅迪電動自行車兩個批次的抽樣工作。
同時,第一監督小組還組成5個暗訪小組,在卓展、世茂大道、南極街、四史街等快遞、外賣車輛集中地點對「四統一」的落實情況及車輛的運行秩序進行暗訪。
三條建議「對症下藥」
雖然民生項目開展以來工作成效顯著,但監督組成員、市人大代表楊軼卻提出了三點問題。「部分外賣車輛『四統一』落實不到位, 快遞、外賣車輛交通違法打擊力度有所下降,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車流入市場,為規範管理和執法帶來了難度。」楊軼說。
針對此類問題,第一監督小組向有關部門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市公安交管和市場監督等管理部門,要通過開展聯合執法、違法信息推送等方式,對電動車銷售環節加強源頭治理,防止超標電動車流入市場和配送行業。規範快遞外賣車輛道路通行秩序,為配送車輛登記上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對全市所有從事快遞、外賣配送工作人員的身份、車輛、交通違法、企業編號等信息進行統一登記管理,並生成具有唯一性的二維碼噴塗在從業人員的車輛和配送箱上,做到「一人一車一碼」。市公安交管部門要嚴格規範快遞外賣等配送行業車輛道路通行秩序,對不符合國家安全技術標準違法上路,有交通違法行為的,堅決予以取締,一律按照車輛屬性依法處罰。今年8月,省人大常委會批准了《哈爾濱市摩託車管理規定》,該部地方性法規要求快遞企業統一更換可以進行機動車登記的車輛,為後續車輛管理和規範運營提供了制度支持。第一監督小組將利用法規宣傳的契機,加強對公安交管部門、郵政部門落實有關法規規定進行跟蹤檢查,並積極開展立法後評估工作。
信息入平臺規範管理
結合建議以及暗訪調查情況,市公安交管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郵政局等責任部門通過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治理,制定快遞、外賣車輛「四統一」管理模式,整治路面違法行為等措施,確保項目落地。
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了電動自行車專項治理工作,逐步將拼裝、改裝、超標電動自行車清除出我市銷售市場。市場監管部門加大監督抽查力度,以市質檢院為依託,組織對流通領域銷售的電動自行車商品質量開展監督抽查。
市公安交警支隊勤務大隊違法處罰科副科長姚晨告訴記者, 市公安交管部門對接行業協會和配送企業,研究制定快遞、外賣車輛「四統一」管理模式,通過行業嚴管自治和交警路面打擊相結合的方式,著力規範配送車輛上路通行秩序,也為後續實現信息化管理打基礎。同時,市公安交管部門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嚴厲整治快遞、外賣車輛交通違法行為,重點對配送尖峰時段和違法多發路段進行集中打擊治理。初步實現了快遞和外賣配送車輛交通違法大幅減少、交通事故起數明顯下降、車輛通行秩序有所好轉的階段性管理目標。
為了從根源上整治規範快遞三輪車、電動送餐車,市公安交管部門多次組織召開快遞、外賣行業協會和配送企業工作推進會,研究制定行業標準,通過宣傳教育先行、打擊治理同步、路權通行保障、信息管理支撐、快遞登記上牌、外賣編號噴碼等管理手段,實現快遞、外賣車輛道路通行秩序全面規範的管理目標。同時,快遞外賣配送車輛管理平臺項目資金已經由市財政批准撥付到位,12月底前,市區基本實現快遞外賣等行業配送車輛信息化管理,使其得到全面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