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日:捲土重來》上映了,小編覺都沒睡好,一整夜都在看各種預告採訪幕後,1996年第一部外星人飛船炸掉白宮,還有最後飛機直衝飛船心臟記憶猶新,回想起來還是熱血沸騰,乃作為人類必看拳打腳踢蹂躪醜的要死外星人之作!
第一部《獨立日》當年的視覺特效在CG還沒那麼先進的時代得了奧斯卡
20年後,人類在廢墟之上重建,將防線推進太空,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建立了ESD(Earth Space Defense)地空防禦部,利用當年外星人的科技製造了各種先進的武器,因為他們明白外星人不會善罷甘休,第二次對決一觸即發。
導演羅蘭德·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在影迷千呼萬喚苦苦等待了20年後,再次給大家呈現了一部氣勢恢宏的人類保衛戰,相比第一部什麼都更大,銀幕上外星人也更大,飛船更大,戰場更大,再到幕後製作更大,團隊更大,場面更大,不僅把當年的飾演天才又搞笑的科學家的傑夫·高布倫(Jeff Goldblum)和飾演英勇無畏的總統的比爾·普爾曼(BillPullman),還請來錘弟利亞姆·海姆斯沃斯(Liam Hemsworth)以及Angela Baby,戲份還不少。
《獨立日2》場面更加氣勢恢宏
而攝影師已不是當年的德國攝影師Karl Walter Lindenlaub, ASC, BVK,而是年僅33歲的德國攝影師Markus Förderer, BVK,小哥不僅才氣過人,長得也很帥呢~
不過長得怎麼樣仁者見仁,那小編就客觀地給大家說說這部片子的攝影。
本片技術參數
《獨立日:捲土重來》由Red Epic Dragon和當時帶Dragon傳感器的Weapon原型拍,大部分鏡頭是用Red Epic Dragon拍攝4k和6k,搭配Vantage Film公司的兩幅2x壓縮比的寬熒幕變形鏡頭,Hawk V-Plus變焦鏡頭和Hawk V-Lite定焦頭,還用到了Arri/Fujinon Alura 15.5-45mm鏡頭和用拍特效板(visual effects plates)的ZeissCompact Zoom變焦頭。錄製各式是5:1壓縮比的RedCode Raw。因為場景之大之多,很多時候都是雙機位、多機位錄製。
Hawk V-Plus變焦變形鏡頭
Hawk V-Lite定焦變形鏡頭
Arri/Fujinon Alura 15.5-45
小哥還定製了LUT,貫穿始終,所有相機、監視器,到後期顏色都基於這一個LUT。LUT最後的成像效果模擬柯達的膠片,並帶有一點Fujifilm富士膠片陰影部分偏綠的特點。這種模擬膠片效果的LUT能很好的保留高光,呈現非常自然的高光轉出過渡(roll-off)。(在歐美大多數攝影師、導演都比較青睞膠片的成像效果,現在的數字相機畫面非常銳利,過銳就有種數字的感覺,視頻的感覺,就沒有電影感,所以他們會用濾鏡啊或者是LUT來降低過分的銳度並且模擬各種不同公司不同型號的膠片的效果)
導演羅蘭德·艾默裡奇幕後指導
雙機位拍攝
燈光方面小哥也是突破性的用了大量的LED燈,因為LED燈最大的優勢就是可控性高,而且小巧節能方便移動。小哥說因為不同廠家的LED顏色和光質層次不齊,有時候一個型號的燈也會有差異,所以他認定了兩個牌子,LiteGear的LiteRibbon LED燈條和DigitalSputnik DS 6 LED燈。所有的燈都和一個調光控制器連在一起,這樣不管是變強度還是顏色都非常方便。
LiteGear LiteRibbon LED燈條
DigitalSputnik DS 6 LED燈
小哥繼續穿著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通常照綠幕藍幕都會用Kino Flo或者天空燈來獲得很均勻的照射,小哥覺得吊個燈太麻煩,乾脆就在地上放了20來塊Area 48 LED燈打到天上再反射到藍幕上,這樣不僅節省人力,容易移動,而且聲稱天空本來就是一個大大的柔光源,這樣做更逼真!好有道理,果然才氣過人!
Area 48 LED燈
最後問道小哥:「你這麼年紀輕輕,怎麼能挑下這麼大的擔子?」小哥很誠懇的說:「其實拍這個和拍其他片子都是一碼事,你給我個時間安排,給我個鏡頭,給我相機鏡頭燈光,再給我個預算,區別只是錢多錢少,過程都是一樣,只要充分準備,一步一步踏實做,一切都迎刃而解!」
這是小哥的網站,讓我跪舔一番。。。
http://www.markusfoerderer.com/#!films/mainPage
下面來看看《獨立日:捲土重來》的幕後花絮!
(建議在Wi-Fi下觀看)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American Cinematographer雜誌,翻譯:劉上偉
點擊下方圖片,獲取報名方式
回復關鍵詞:005 看最新一期大師班到底是什麼
回復關鍵詞:007 了解大峰最新微信課
回復關鍵詞:011 報名電影攝影入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