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日本的航空母艦指揮官,很多人都認為南雲忠一不適合擔任這一職務,理由是南雲忠一的性格過於猶豫,總是謹慎過度,再加上中途島戰役時那個魚雷換炸彈的迷之操作,讓南雲忠一成為了一個愚將。而第2航空戰隊的指揮官山口多聞則被認為是更合適的人選,因為他的性格大膽,指揮風格非常勇猛果斷。然而,既然山口多聞有這樣的優點,為什麼作為山本五十六好友的山口多聞,沒能當上第一航空艦隊的司令官呢?
一、山口多聞其人山口多聞在1892年8月17日在出生於舊東京市小石川區的一個舊武士家庭,本人也算得上是聰明好學的典範。山口多聞在1909年考入了江田島海軍兵學校,成為江田島的第40期生。在當時的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山口多聞也算得上是個學霸,在第40期生裡排名第2,絕對數數一數二的尖子生。但是山口多聞在江田島海軍兵學校最出名的不是成績,而是他的劍術過人,是當時江田島劍術第一人。
如果多一個出名的特點,大概就是他有一個驚人的好胃口,放到今天應該是一個頂級吃貨——這是因為山口多聞的胃口實在太好了,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夥食極佳,菜單上有數不清的美食,可真正吃遍了整個菜單的人也就只有山口多聞一個。他這個好胃口一直持續到了他成為海軍將領,每次在聯合艦隊旗艦長門號戰列艦上聚餐的時候,他總是抱怨飯菜味道極佳可量太小了,搞得山本五十六還得讓人給山口多聞準備額外一份飯菜。
而山口多聞在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畢業後,又以海軍中尉的軍銜再次進修,這次他是進修什麼呢?去海軍炮術學校和水雷學校進修。在日軍裡'水雷'就是'魚雷'的意思,也就是說,山口多聞和南雲忠一一樣,其實在指揮航空母艦前是日本海軍的魚雷專家,而不是航空戰專家。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沒多久,山口多聞又去了水雷學校高等科進修深造,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一名魚雷專家,並且研究起了潛艇這一武器。
這一經歷對山口多聞是有頗多影響的,他在日後的很長時間裡都是擔任和魚雷、驅逐艦有關的職務,比如說他曾經擔任過日本第一水雷戰隊的參謀。而他本人成為航空派支持者則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他曾經在1921年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更在1934年至1936年擔任日本駐美使館武官,這期間他接觸到了航空母艦和航空戰理論,所以相比於有點趕鴨子上架的南雲忠一,山口多聞對於航空母艦的認識確實是要多一些。
二、山口多聞的能力如果要說山口多聞的能力如何?那麼這個問題就要客觀一些來看了。首先我們得承認一點,相比於南雲忠一,山口多聞對於航空戰的理解確實要多一些,這和他曾經在美國留學,擔任駐美武官不乏關係。山本五十六也是因為有過擔任駐美武官的經歷,所以才對航空戰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包括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其實也和山本五十六在美國看過的一本名為《偉大的太平洋》戰爭的小說有關。據說山本五十六和山口多聞能夠成為朋友,也是因為二人都擔任過駐美武官。
而山口多聞本人的進取心和認真態度是毋庸置疑的,他在1940年擔任了日本第二航空戰隊指揮官之後,對於自己的部下十分嚴格,每日都會讓自己的艦載航空兵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這種訓練加強了第二航空戰隊的艦載航空兵的素質,對於日後的作戰有很大的好處。而他本人是個非常嚴苛的指揮官,但在平時對下屬的態度並不是像大多數將軍那樣傲慢,而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上級,這讓他獲得了不錯的名聲。
另一方面,山口多聞在日本海軍裡也是一位頗有先見之明的將領,他曾提出航空母艦不應孤立作戰,而是應該和戰列艦等混編作戰。他的理由是此舉可以加強航空母艦的防空火力,為航空母艦提供更為健全和強大的防空火力屏障。事實上這一建議十分正確,只不過因為日本海軍的戰列艦派極力反對,所以山口多聞的建議就被作罷。但不可否認的是,山口多聞的判斷十分正確,因為後來美國海軍就是這樣為航空母艦提供保護的。
從這些我們不難判斷,山口多聞確實在諸多方面十分優秀,單純從能力來考慮的話,乍一看似乎不比南雲忠一差多少。然而在1941年的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官之爭裡,山口多聞還是沒能成功當選,同樣有較好能力的小澤治三郎也一樣沒能當選,最終當選的是艦隊派核心人物南雲忠一。(艦隊派是指反海軍條約,主張對英美強硬的派系)通常認為,這是南雲忠一的資歷要比山口多聞深的原因,那麼事實如何呢?
三、有缺陷的山口多聞不可否認的是,山口多聞的落選確實有資歷這一因素。南雲忠一是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第36期生,同樣有能力擔任第一航空艦隊司令的小澤治三郎是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第37期生,而山口多聞則是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第40期生。考慮到日本海軍內部有論資排輩的習慣,如果山口多聞擔任的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那麼勢必引發許多海軍將領的不滿,甚至於山本五十六還不得不把一批海軍將領退役才行。顯然這是不可取的,因此最後還是選擇了資歷最深的南雲忠一來擔任。
當然了,從另一方面來考慮的話,南雲忠一本人的經驗是足夠的。不同於山口多聞和小澤治三郎,南雲忠一本人是艦隊指揮官出身,先後擔任過第1水雷戰隊、第8戰隊和第3戰隊司令,對於海軍指揮等方面十分精熟。而另一方面,南雲忠一曾在1927年至1929年擔任海軍大學教官,1931年至1932年又在海軍軍令部擔任第一班第二課科長,1940年還擔任過日本海軍大學校長。這種豐富的人事履歷讓南雲忠一非常適合應對海軍內部複雜的派系之爭,山口多聞反而不是很適合處理這些。(值得一提的是,南雲忠一是艦隊派的核心人物,團結南雲忠一對山本五十六有好處。)
而另一方面來看,山口多聞在性格上其實遠不如南雲忠一沉穩。雖然南雲忠一和山口多聞都不是航空派出身,指揮航空母艦前沒有實際指揮經驗,可但從艦隊指揮這一方面上,南雲忠一相較於山口多聞要多得多,這就決定了南雲忠一的性格要比山口多聞沉穩的多得多。山口多聞性格有過於激進的一面,比如說在偷襲珍珠港前,考慮到山口多聞的第二航空戰隊的飛龍號航空母艦和蒼龍號航空母艦航程不足,恐難以跟上艦隊行動。而山口多聞則表示:"若無法參加此次行動則無顏面對部下,諸君完全可在攻擊後丟下我,這是完全沒關係的!"
不難看出山口多聞的性格有時過於情緒化,在沉穩冷靜這一方面相比南雲忠一要差一些。在珍珠港事件時,第一航空艦隊的各艦均以油料告急,但山口多聞仍舊主張發動第三波空襲就可見一斑,這已經是賭上艦隊能否安然返航了。更有甚者是在中途島海戰裡,第一航空艦隊的三艘航空母艦中彈起火後,山口多聞放棄回收無處降落的艦載機,直徑帶著飛龍號航空母艦去單艦突襲美國航母艦隊去了。我們難以判斷山口多聞是出於什麼心情這樣做的,或許他是想為日本海軍挽回一些顏面,而他也確實重創了美軍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可作為代價卻是飛龍號航空母艦戰沉,成全了美國海軍在此戰中的大滿貫。
結語事實上,山本五十六作為山口多聞的好友,對於山口多聞的性格早已有所認識,在珍珠港事件後山口多聞也提出了許多瘋狂的計劃,比如派遣航空母艦轟炸美國本土,或是登陸美國本土之類的,這些計劃都可以作為山口多聞性格缺陷的佐證。山本五十六不選擇山口多聞擔任第一航空艦隊的司令官,未嘗不是有山口多聞的性格因素。而飛龍號的沉沒與山口多聞的死,某一方面也是他的性格所致。這麼看的話,山口多聞恐怕確實不是擔任第一航空艦隊的最佳人選。
參考文獻:《ある提督の死 山口多聞中將と如來止男少將》
《炎の提督山口多聞》
《Sunburst: The Rise of Japanese Naval Air Power 1909-1941》
《中途島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