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母艦取代了戰列艦的地位,成為了海上戰鬥的主力艦船。那些能夠指揮航母編隊作戰的海軍將領,則會成為二戰中的海戰名將。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海軍裡,擔任其所謂航空艦隊的指揮官,則更是海軍中的佼佼者。只不過戰後人們對於誰才是日本海軍裡最適合指揮官航空母艦的將領而爭論不休,那麼南雲忠一、山口多聞、小澤治三郎誰才更適合指揮航空艦隊呢?
首先,我們先說說海軍大將
南雲忠一
,這位老兄通常在戰史裡承擔了一個不太好的名聲。這種壞名聲的來源有二:
其一是來源於珍珠港事件中,南雲忠一沒有發起第三波空襲摧毀珍珠港的港口設施
,而被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痛罵為'一個得手後急著離去的小偷'。
其二則是因為在中途島戰役裡,南雲忠一搞了個炸彈和魚雷來回切換的操作
,導致了日本第一航空艦隊缺乏防範,最後被美國海軍的空襲一舉得手,
赤城、加賀、蒼龍三艘航空母艦當場爆炸起火,整個中途島戰役日軍一敗塗地。
這兩件事加起來,南雲忠一難免就會給人一種庸才的感覺,畢竟日本海軍的計劃兩度砸鍋在他手上,還導致了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損失慘重。而在東所羅門海戰裡,南雲忠一和美國海軍名將弗萊徹展開對決,雙方均以航空母艦向對方發動進攻,力求能夠將對方的航空母艦置於死地。
激戰的結果是雙方不分勝負,總體來說是南雲忠一吃虧較大,他雖然擊傷了美軍的企業號,可自己的龍驤號輕型航母也沒了。
因此,大家總是對他有一種不信任感,認為他是個十足的庸將。
其次是日本海軍少將
山口多聞
,山口多聞大家對他的認識也不是很多。畢竟他戰死的時候才是個少將,死後也才晉升為中將。
山口多聞本人在戰前最為出名的事跡也不是他提出了什麼高深的海軍理論,而是他在海軍兵學校時吃遍了菜譜上的每一種菜餚,堪稱是日本海軍第一大胃王。
這讓山口多聞每次來到山本五十六的旗艦時,山本五十六都會讓人給山口多聞多準備一份飯菜,以免山口多聞抱怨沒吃飽。
但這並不是說山口多聞就真的沒本事,純粹就是個吃貨了。
他在戰前還有個綽號叫做'殺人犯司令官',這是因為他在擔任日本海軍第二航空戰隊時,素以對部下進行近乎苛刻的訓練而聞名,甚至有飛行員不幸死於他的訓練科目之中。又因為他有非常旺盛的進攻精神,而被稱之為'瘋狂多聞'。
可以說,山口多聞是當時日本海軍內,最富有進攻精神的航母指揮官,這一點在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戰役裡都有表現。
只不過因為中途島戰役裡那個帶領飛龍號單艦突擊的舉動,所以讓山口多聞也頗受爭議。
最後一位則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最後一任司令官,最倒黴的司令官
小澤治三郎
中將,因為等他擔任司令官的時候,聯合艦隊已經不剩下什麼力量了,所以他就一直沒晉升為大將。
不過在擔任這個倒黴的司令官一職之前,小澤治三郎可謂是日本海軍中少有的,集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於一體的將領了,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教案就是他編纂的。
也因為這一點,小澤治三郎在日本海軍裡名聲不錯,他出任第一機動艦隊司令的時候,日本海軍官兵對他還是有頗多期望的。
而小澤治三郎本人在指揮時是否真的出色?這一點也是真的不好說,因為等到他擔任第一機動艦隊司令時,日本海軍基本上已經是快涼透了,連在菲律賓的錨地都要被美國海軍給揚了。如果從戰鬥爆發前的實力對比來看,小澤治三郎是絕對劣勢。
但是總體來看,小澤治三郎倒也沒有坐以待斃,相反是提出了如"超遠距戰法"和"穿梭轟炸",力求能夠在海戰中反敗為勝。
當然了,最後結果肯定是功虧一簣,小澤治三郎的計劃滿盤皆輸,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也幾乎損失殆盡。可出乎意料的是,小澤治三郎竟然沒被怎麼指責,所以他的名聲最好。
如果從能力上來說,小澤治三郎在能力上似乎沒什麼問題,畢竟他既有理論能力,也擔任過第8艦隊司令和第1航空戰隊司令。但如果從後期小澤指揮的幾次海上戰役來看,小澤治三郎作為航母指揮官的能力其實頗有問題。
遠了不說,其所推崇的所謂'超遠距戰法'和'穿梭轟炸',是要求艦載機在航程極限上升空作戰,攻擊美軍艦隊後返航至島嶼機場加油,最後才能回到己方航空母艦上。
這一做法聽起來不錯,可實際操作上卻是讓自家飛行員駕駛飛機飛行三小時後,再去對美軍發動攻擊。可日軍的飛行員素質已經大大下降,能否順利發動攻擊都是問題,至於返航就更是困難了。
利用美國海軍艦載機重防護、航程短,己方艦載機防護低,航程較長的特點進攻是個好想法,但實際操作卻成了把飛行員當消耗品,那就真的是成了得不償失的小聰明了。
如果考慮到山本五十六長期不重用小澤治三郎這一點,恐怕也是因為山本五十六深知小澤治三郎的特點,故而不予以其重用。
再說說山口多聞,山口多聞其實也是一號人才,別看他的軍銜只有少將,
但是在日本海軍裡他率先提出以航空母艦為艦隊核心,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逐次配置在航空母艦周圍,形成一個防護屏障。
這一思路其實就是後來海戰的戰鬥群思路,時至今日都是遠洋海軍國家的標準戰術。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也沒少運用此戰術,這種防護屏障可以說是日軍後來幾次空襲美軍艦隊的失敗主因。
僅此一條就足見山口多聞是個有先見之明的將領,這一點是小澤治三郎所不具備的。
當然了,日本海軍從不採納他的建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可是山口多聞有個致命缺點,那就是勇猛有餘卻冷靜不足,簡單說就是容易熱血上頭。典型例子就是中途島海戰裡,山口多聞眼見己方三艘航空母艦中彈起火,為扳回一局而留下一封'請諸位奮力搶救航母'的電報,然後帶著飛龍號開始單艦突擊。
這結果並不是多好,飛龍號和山口多聞都折在了這次突襲裡。而當時山口多聞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儘可能收攏那些無處降落的艦載機,並重新讓其升空形成防空屏障,這樣至少還能保下更多的飛行員,而不是讓飛行員都掉進大海裡。
由此可見,山口多聞是個很好的將領,但如果說統帥整個航母戰力,他顯然還不能夠勝任。
最後剩下的就是資歷最老的南雲忠一,南雲忠一在日本海軍裡有不少罵名,其中怯戰是最為嚴重的一點。
自中途島海戰之後,南雲忠一就被指責是拋下了飛龍號獨自逃跑。再加上珍珠港事件的表現和中途島戰役折了全部航母,所以南雲忠一這'怯戰'的帽子就摘不掉了
。也因此當他在1942年10月26日的聖克魯斯海戰中撤退時,宇垣纏就發來電報要求他不許後退。
可是當南雲不顧命令撤回特魯克環礁時,宇垣纏也不得不承認南雲忠一的做法是正確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瑞鶴號和翔鶴號已經傷痕累累,後者更是再挨一枚航彈就會完蛋,而兩艘航母的艦載機飛行員除去戰死者外,也都全數安然歸來。
而美國海軍則損失了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薩拉託加號航空母艦也被重創。這也證明了南雲忠一的一個特點——他力求保住航空母艦和艦載機飛行員,而不是無意義的為了蠻勇將其消耗掉。這一點與勇敢過頭的山口多聞、喜好耍些小聰明的小澤治三郎有本質上不同。
作為一個資歷最老的海軍將領,南雲忠一很清楚日本海軍的現狀,因此他會不遺餘力的保護航空母艦和飛行員,這個做法倒是和美國海軍的弗萊徹將軍頗為相似。
結語
客觀來說,最適合擔任日本航母指揮官的人,其實還是通常被大家最不看好的南雲忠一。
因為對於海軍而言,失去冷靜判斷的勇敢和激進的小聰明是比較不可取的,尤其是日本海軍這種工業能力較為薄弱的就更是如此。
南雲忠一過于謹慎的做風雖然曾經釀下過巨大的錯誤,可中途島戰役在制訂階段就因為宇垣纏的幹預出過問題,因此不能完全歸結於南雲忠一。只不過南雲忠一的運氣實在太差,所以最後就被調到了岸上。仔細想來,這一點也是頗為令人可惜的。
參考文獻:《太平洋戰爭和十位提督》
《太平洋戰爭-美日對決》
《太平洋戰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