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04戰鬥機:製造慘劇世界無雙,多項技術長期領先中國戰機

2021-02-19 大水來

說起F-104戰鬥機,航空技術專家想到的是世界第一款馬赫戰鬥機,但是軍迷則最容易想到:活棺材,德國空軍寡婦製造者,960架墜毀292架,死亡飛行員120人,設計如此糟糕的飛機,應該是一個垃圾選手?但是我們看設計師就會驚奇發現,這是洛克希德的公司天才設計師凱利詹森的傑作,該設計師一生創意豐富,包括F-80戰鬥機,U-2高空偵察機,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以及F-104戰鬥機,該設計師的作品涵蓋了亞音速,2倍音速和3倍音速,而且都是世界首創設計,這在全世界飛機設計師中,極為罕見。

該設計師的多個作品和中國有很深的緣分,簡單來說就是,F-80戰鬥機在朝鮮半島被中國志願軍空軍米格-15戰鬥機統計,U-2偵察機則被中國防空飛彈部隊連續擊落4次,而SR-71憑藉3馬赫的超強巡航能力,多次對中國進行擦邊球式的偵察,也差點被中國紅旗3飛彈擊落!而F-104戰鬥機則長期在我國周邊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役,包括日本,韓國,巴基斯坦,還有中國臺灣省。

F-104戰鬥機總產量達到2578架,並不算少


作為世界第一款二代戰鬥機,F-104戰鬥機在航空技術上的成就還是非常非常多的,高空高速性能在二代機中一直處於先進水平,最簡單就是世界第一款達到2.2馬赫飛行速度的噴氣戰鬥機,而且也在上世紀60年代創造了多項爬升率與最大升限的世界紀錄,後來才被F-4戰鬥機和英國閃電戰鬥機打破,海平面爬升率達到了240米每秒,升限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7公裡,這個數據,中國殲-8戰鬥機家族雖然也強調高空高速性能,但是一直都趕不上,海平面爬升率僅僅達到200米每秒水平,最高升限只有21公裡,差距明顯。

該戰鬥機在氣動上最大的成就就是,世界第一款採用了可調尖錐進氣道設計,這是當時飛機能達到2馬赫的關鍵技術之一,隨即風靡全世界,俄羅斯米格-21戰鬥機,法國幻影3戰鬥機,英國閃電戰鬥機都採用了這種進氣道技術,最讓人吃驚的是,法國人將這種技術,從幻影3開始不斷添磚加瓦,在幻影4轟炸機,幻影F-1戰鬥機上面一直使用,甚至用到上世紀80年代三代機幻影2000戰鬥機上!

法國幻影2000戰鬥機繼續使用F-104開創的進氣道技術


除了進氣道技術之外,F-104飛機由於為了達到高空高速性能,採用了極小面積的機翼,低速起降飛機機翼升力嚴重不足,導致飛機起降速度居高不下,為了降低起降速度,設計師別出心裁採用了附面層控制技術(即「吹氣襟翼」),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架採用這種技術的戰鬥機,這種技術也隨之在全世界流傳開來,中國殲-7III戰鬥機也在30年後用過這種技術降低飛機起降速度。

這種襟翼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常規襟翼能力,常規襟翼放下後,在大迎角下上表面會產生紊流,從而導致襟翼效率下降。F-104則從發動機引氣至襟翼、機翼結合部,當襟翼放下至15度時,引氣系統開始工作,當襟翼達到45度最大偏度時,引氣系統也處於全開狀態。高壓氣流從襟翼上表面噴出,給附面層補充能量,減小了由於附面層分離而導致的紊流,從而提高了襟翼效率,F-104的失速速度因此減小了15節(28公裡每小時)。

高空高速模式下,F-104作戰能力非常強悍


作為一款典型的二代機,這款飛機也貫徹了美國人的作戰特點,遠程排隊槍斃,飛機也史無前例的裝備了機頭火控雷達,機翼機身下有多個掛點,可以掛載響尾蛇和麻雀中距攔射飛彈,這也是全世界最早具備這種能力戰鬥機,類似能力中國空軍在40年後才獲得,美國率先採用兩側進氣,為機頭安裝大型火控雷達提供方便,就這一點很快成為世界戰鬥機設計的主流,而中國設計師整整花了30年時間才從俄式戰機的機頭進氣改成美制的兩側進氣!

F-104戰鬥機採用AN/ASG-14T(MA-10)火控系統,這款火控系統雖然出現很早,但是架構卻非常先進,由光學瞄準具分系統、紅外瞄準具分系統(紅外觀察儀)、搜索/測距雷達分系統組成,這種三件套設計,中國僅僅在上世紀90年代通過購買俄制蘇-27戰鬥機獲得類似能力。這種火控系統可以支持對空作戰,發射航炮和響尾蛇飛彈,可以計算響尾蛇飛彈的發射包線,這也是世界罕見的創舉。

F-104戰鬥機和同時代的幻影3和米格-21戰鬥機相比,在高空高速性能上遙遙領先對手,而且也在航電系統以及飛彈武器上同樣擁有巨大優勢,攔截敵人轟炸機更具備優勢,而在偏離原始設計要求後,戰鬥機開始強調近距格鬥,由於機翼設計失誤,機翼升力較小,顯得比較貧弱,某些設計師認為,米格-21戰鬥機的機翼和F-104機身結合,或許將是最佳答案。

相關焦點

  • F-104戰鬥機
    F-104戰鬥機的設計一反當時美國空軍大型化、重型化的趨勢,轉而強調輕巧與簡單。F-104是世界上第一種速度達到2倍音速的戰鬥機,最大可用過載達到7.33,並在20世紀60年代長期保持爬升率與最大升限的世界紀錄。該機被德、日、加、意、荷、丹麥等國採用(或在G型基礎上改型),進行大批量生產,F-104主要型別有A、C、G、J、S等。共生產2,578架。
  • 史上最強飛行棺材:F-104戰鬥機
    但其實洛馬公司在其歷史上,也曾經製造出了一款足以讓每一個戰鬥機飛行員「膽寒」的「失敗品」。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被世人稱之為「高速飛行棺材」的F-104戰鬥機。XF-104(F-104原型驗證機)雖說F-104戰鬥機在後來的使用過程中問題麻煩不斷,但在其立項之初,其實還是有一個很美好的開端的。F-104的計劃雛形始於韓戰未結束的1951年。
  • 世界戰鬥機代差劃分標準,美軍長期保持領先一代標準
    第二代戰鬥機包括蘇聯米格-21、米格-19、蘇-7/-9/-11,英國"閃電",美國F-8、F-11、F-100、F-102、F-104、F-105等。隨著航空技術的快速發展還可劃分出一類四代半戰機。四代半戰鬥機主要是現役的最新戰鬥機,其有任何新進展,而是隨著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微晶片和半導體技術的迅猛發展,航電和其他飛行電子系統進行了多項改進,並採用了有限的隱身構型。典型機型有美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
  • 洛克希德 F-104「星「戰鬥機(上)
    那麼就讓我們揭開加諸其上的層層主觀面紗,回到半個世紀前去看看這種褒貶不一的戰鬥機的真實面目。朝鮮空戰之子  事實上,美國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都或多或少地帶有朝鮮空戰的影子。但與朝鮮空戰淵源最深的,卻當首推 F-104。50 年代初,出於技術、戰術、戰略等多方面的原因,戰鬥機的體積和重量急劇膨脹。
  • 洛克希德 F-104「星「戰鬥機(下)
    以至於試飛員第一次見到 XF-104 時竟然問到:「機翼在哪兒?」翼根和翼尖的相對厚度均只有 3.36%。由於機翼弦長小,翼根絕對厚度也很小,只有 0.105 米!機翼前緣半徑更是小到令人瞠目的地步——只有 0.41 毫米!有人開玩笑說,這已經可以拿去切牛排了。這樣特殊的機翼根本無法以常規方法製造,而且常規結構也無法保證其強度,所以 F-104 的機翼實際上就是用實心鋼板銑出來的。
  • 中國七大領先世界的技術,你知道幾個?
    據介紹,傳統的製作方式是「去除型」,如鍛造切割製造技術,是在毛坯基礎上將多餘的材料切割下來;而3D列印則是「增材型」,採取疊加技術,層層粘貼,直至完成所要的部件。這種方法,一是快,二是省,三是精密。據介紹,近年來,中國軍事科技之所以突飛猛進,以先進戰機為代表的各種尖端武器密集亮相,與中國掌握爆出了領先世界的3D列印技術有絕大關係。
  • F-104戰鬥機「價值臺幣5164萬,來之不易,當心使用維護」
    此後,通過從阿里山1號到阿里山11號的11個阿里山計劃,國民黨空軍先後共從多個國家引進了238架F-104。美國託馬斯·斯塔福德航空航天博物館入口處的F-104戰鬥機(Thomas Stafford Air & Space Museum)Balon Greyjoy, Public domainF-104戰鬥機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1995年成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傳奇設計師克拉倫斯·「凱利」·詹森(Clarence
  • F-104星式戰鬥機:擁有2馬赫航速,二代機高空高速的王者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款戰機,服役於1958年,被譽為20世紀60年代三大高性能戰機之一。它就是洛馬公司研發的F-104星式戰鬥機。值得載入史冊的是,F-104是人類第一款實現2馬赫音速的戰鬥機。F-104星式戰鬥機來自著名的臭鼬工廠,在當時戰鬥機朝著更大更重的發展趨勢下,F-104星式戰鬥機逆勢而行,專注於輕便迅捷,堪稱噴氣式輕型戰鬥機的開山之作。
  • 寡婦製造機F-104的所有故事都在這裡了(三)
    在F-104系列的第一篇講述了F-104的研發的起因過程以及試飛過程,第二篇中詳細描述了它和中國的故事以及一些F-104的魔改型號。
  • F-4「鬼怪」是個什麼鬼? 扒一扒美國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2)
    >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二代機,英文全稱Lockheed F-104 Starfighter,美軍「世紀系列」戰機之一,擔當截擊機和戰鬥轟炸機使用。F-104「星戰士」的設計一反當時美國空軍大型化、重型化的趨勢,強調輕巧與簡單,追求高速、高空、爬升快。在20世紀60年代長期保持爬升率與最大升限的世界紀錄。設計團隊由凱利·詹森帶領,他為洛克希德的P-38、U-2、SR-71「黑鳥」等著名機型的問世作出巨大貢獻。從1958年到2004年,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空軍引進了F-104 「星戰士」。
  • 解放軍一大對手:談談中國臺灣空軍的F-16戰鬥機
    這150架F-16與從達索訂購的60架「幻影」2000-5和自行研製的130架IDF一起用於接替臺灣空軍的F-104和F-5E/F。  臺灣的F-16是按MLU標準製造的Block 15OCU,儘管編號還是F-16A/B,但飛機實際上先進得多。該機裝備了AN/APG-66(V)3雷達,寬視角HUD,數字式地形系統,GPS,夜視鏡兼容座艙,新型模塊化任務計算機等先進設備。
  • 史上最差的戰鬥機到底是哪些?
    即使沒有被敵人瞄準,駕駛戰鬥機也是一項特別危險的任務。設計製造一架優秀的戰鬥機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發動機、武器裝備或者機身設計方面很小的變化都可以讓一架破舊的戰鬥機變為精英戰機。歷史上最好的戰鬥機最開始都不被它們的飛行員看好。但精英戰機很難長期保持其領先地位,尤其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被視為主流的戰鬥機會由於科技和戰略的發展迅速淪為「飛行的棺材」。
  • 【英翻】第五代隱形戰鬥機F-22、SU-57、J-20的對比
    在這個視頻中,我們將向您呈現比較美國最好的戰鬥機F-22猛禽戰鬥機,中國最好的成都J-20戰鬥機和俄羅斯最好的戰鬥機蘇霍伊Su-57戰鬥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猛禽戰鬥機是美國空軍的第五代戰鬥機,蘇霍伊Su-57是俄羅斯正在為俄羅斯空軍開發的第五代噴氣式戰鬥機,成都J-20是一種為空軍研發的第五代單座、隱形噴氣式戰鬥機。
  • 美最強戰機曾擅闖中國領空,被當場擊落,飛行員在北京關了7年
    1958年2月20日,日後臭名昭著的「寡婦製造機」——F-104「星」式超音速戰鬥機正式服役。它是當時美國空軍空戰極端思想的直接產物,外形就像是一根加了翅膀的大火箭。但事實上它也的確擁有「火箭一般的速度」——F-104戰鬥機的最大速度高達2馬赫,飛行上限高度為15000米,是當時軍用飛機中飛行速度、飛行高度、爬升速度的多項世界紀錄保持者,號稱「無人能及的劃時代戰機」。
  • 義大利空軍F-35A抵達愛沙尼亞 北約第五代戰機首次長期部署俄邊境
    4月30日,義大利空軍的四架F-35A「閃電II」隱形戰機飛抵愛沙尼亞阿馬裡空軍基地。
  • F-104戰鬥機為何有兩個機尾?源於一種特殊試驗
    圖中這種兩個機尾的F-104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種縱向高度靜不穩定戰鬥機。它看起來像是有兩個尾翼,顯得很另類。
  • 困擾中國多年僅次於核武器的第二大軍事敏感技術,終於有盼頭了!
    對此,廣大中國網民很激動——「國產隱身戰機終於換裝『中國心』」、「中國戰機終於治好了『心臟病』」!正因如此,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向來只能是大國遊戲——環顧當今世界,能自行製造第三代戰鬥機的國家和地區有12個,能自行製造核武器的國家有9個,而能自行製造高品質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5個。
  • 中美第五代戰鬥機的技術博弈已經結束?趕緊來看答案!
    在過去,五代機一直被視為目前最先進的戰機,但武器裝備每過一段時間就會進行一次更新,所以五代機絕對不是戰機發展的終點,未來肯定會有更先進的戰機問世。事實上,美國此前也已經放出了關於六代機的消息,說明他們已經開始推進六代機的研製項目了,中國和俄羅斯的五代機看起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改動和變化。還沒順利進入服役階段的蘇57暫且不提,現在的種種跡象都表明,中美第五代戰鬥機的技術博弈已經結束,結果如何?快來看答案。
  • 中國戰機發動機質量如何?落後美國30年,但已掌握6項領先技術
    戰機發動機中國太行發動機渦扇10B的問世,打破了美俄兩家獨大的局面,使得我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發動機。也就是說,中國航空發動機部分領域相當於美國1990年的水平,整體落後美國30年左右時間。但是,在我們的太行發動機,也有許多地方都採用了F119等發動機的設計理念和製造工藝,甚至有比他們更先進的理論創新。
  • 美國製造F-35戰鬥機和航空電子設備的公司,被中國制裁
    2000年,由於向中國政府參股的亞洲衛星有限公司提供秘密信息,被美國政府罰款1300萬美元。2001年,獲得聯合打擊戰鬥機(JSF)合同。美國國內銷售額預計有2000億美元。公司的銷售額為240億美元 ,僱員人數將近125000人。公司在世界30多個國家擁有250多個政府和工業界的合作夥伴。公司在美國國內的主要客戶包括國防部、NASA和聯邦政府其他有關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