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的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時事評論員吳學蘭,歡迎您收聽《學蘭觀天下》。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最近美國又在對臺軍售,川普政府是先後兩天通知國會,要對中國臺灣地區出口5項武器裝備,等待國會批准。這是川普上臺之後,美國政府進行的第8輪對臺軍售,之前路透社報導:這次川普政府計劃是要向臺灣地區出口多達7項武器系統。真的可以說川普現在是世界頭號的軍火商,因為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相比2010-2014年,美國2015-2019年的主要武器出口增長了23%,在全球武器出口的佔比中是達到了36%,比第二大武器出口國俄羅斯高出76%。
川普尤其熱衷於向臺灣出售武器,目前從公開的報導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一輪第8輪美國對臺軍售的武器裝備,包括洛克馬丁公司生產的M142「海馬斯」火箭炮系統、波音公司生產的反應增程型防區外對陸攻擊飛彈(SLAM-ER)、安裝在F-16戰機上的外部傳感器吊艙、可將影像和數據自戰機傳回地面站臺,還有通用原子航空系統生產的MQ-9死神無人機、波音公司生產的岸基版「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另外還有兩項沒有披露的武器出口項目,一個應該是沿海防衛的這種智能水雷,目前另外一項還不太清楚。之前有說是「標槍」或者是「陶氏」反坦克飛彈,也有說是M109A6自行榴彈炮。
要說到美國對臺軍售的歷史確實是很長了,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多年以來,美國對臺軍售他有想法,就是要讓臺臺灣軍方在海空方面對中國大陸擁有技術的優勢,尤其是要保持戰機方面的優勢。臺灣上世紀70年代就把反攻大陸的戰略調整為固守,這個之後他也強調製空第一,所以臺灣購買武器長期有一個六分法,那就是空軍要佔3/6,海軍佔2/6,陸軍佔1/6,因為陸軍任務比較輕,到最後關頭——灘頭一搏,說實話也不大管用了,所以就別花那麼多錢了。
眼下美國越來越頻繁進行的對臺軍售,那就是背信棄義,違反的就是中美817公報,而我們知道817公報和上海公報、建交公報一起,是構成中美關係非常重要的三個基石。1979年1月,美國承認「一個中國」,並且和臺灣斷交了,這個前提之下,中美正式建交。可是在進行建交談判的時候,雙方對於美國和臺灣的一個軍事關係沒有達成協議,而1979年3月的時候,美國國會還通過了一個與臺灣關係法,以國內立法的形式規定:美國要向臺灣提供防禦型的武器,到80年代初的時候,中國政府又一再的就美臺軍事合作方面,尤其是對臺軍售方面提出了抗議。當時美國有一個戰略是什麼呢?聯華抗蘇。
他當時最大的戰略敵人是蘇聯,所以他就對中國做出了一些讓步,美國和中國政府就在1982年8月17日發表了817公報,規定美國不能再提高售臺武器的性能,並且要逐步減少數量。美國一開始是說到做到了,1983年到1991年美國對臺軍售從每年的8億美元減少到了4.7億美元。但同時又玩了點花樣,就是他給臺灣會提供一些技術合作,用這種方式來提高臺軍的裝備性能。你比如說,當時臺灣想向美國買F-16V戰機,美國礙於817公報他不能賣,於是就通過了一些發動機的出口、電子設備的出口,讓臺灣裝配了256架F-5E戰機、60架AT-3攻擊機和52架F-5F教練機。其實這些戰機的性能都是不錯的,所以美國在玩花樣,包括到後來的90年代,美國對臺軍售的規模又不斷地擴大。那眼下美國對臺軍售我們完全可以感覺到,就是一種常態化。
但說實話,美國給臺灣出售再多的所謂的先進武器,也沒有辦法改變在這個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臺灣軍力之間的一種優勢和劣勢,臺灣憑實力遠遠不可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抗衡,而美國現在頻頻降低對臺軍售的門檻,對於臺灣來說只是一件壞事,因為它會使臺灣民進黨更加膨脹,以為有美國大哥的粗腿可以抱,最終就可以挑釁中國大陸。但結果只會讓臺灣很多年輕的軍人成為炮灰,對臺灣來說,遺患無窮。好,感謝您收聽《學蘭觀天下》,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