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2021-03-02 今日臺灣

圖片來源:臺媒

據大公網報導,最近民進黨當局在一周內兩度確認向美國軍購,總額近42億美元。臺灣輿論批評這已大大超過出臺灣的財政能力。過去4年,民進黨當局向美軍購的費用已經累計高達175億美元。這個巨大的錢坑怎麼填?

這幾年美國川普政府實施「全面圍堵」中國大陸的策略,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天天給臺灣挖坑,忽悠臺灣高價買美國武器,想讓臺灣做犧牲的棋子,而「臺獨」政客也積極配合,整天叫嚷著「軍購保臺」,生怕臺灣在毀滅路上走得不夠快。

越來越多的軍售,帶給臺灣的是安全還是還是禍事呢?臺灣「中時新聞網」對此發表評論指出,「軍購保臺」是民進黨執政後最大的迷思。島內政客誤以為只要美國持續對臺「軍售」,中國大陸就「不敢統一」,可保「臺灣平安」。縱使耗資億萬,也在所不惜。

「大華網絡報」對此指出,臺灣根本無法與大陸進行軍備競賽,龐大軍購預算一定會壓垮民進黨當局,那無異於以卵擊石的自殺行徑。

眾所周知,民進黨「溫火慢燉」的切香腸手法才是引發臺海緊張的主因。因此,臺灣的最佳政策應當是改善兩岸關係,增進雙方互信基礎,以溝通取代對抗,讓臺海永久遠離煙硝,這才是臺灣人民能安心的良方。

美國人只撈好處,讓臺灣政客妄圖躲在美國後面搞「臺獨」的迷夢難以成真,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實實在在的。除了臺海局勢變得緊張,臺灣無法再享受兩岸和平紅利之外,臺灣的財政支出也快要被民進黨的窮兵黷武拖垮。

國民黨孫文學校北院院長林定芃指出,軍購預算屬於消費型支出,無法帶來經濟效益,而且必然蠶食了用於民生經濟的預算,將會讓臺灣陷入財政危機,將使臺灣的經濟轉型升級得不到更多的資源,同時也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民進黨當局對年金改革等種種民生支出都斤斤計較,但是對軍購卻是大筆一揮,顯然是讓全民買單。

臺灣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實力都無法承擔得起破壞臺海和平的後果,卻頻頻挑釁撩撥,軍購的花費,不僅會產生排擠效果,影響臺灣的經濟建設、社會福利,也不會產生任何的和平紅利。持續向美軍購,只會螺旋升高兩岸敵意,在兩岸軍力差距過大的情況下,「軍購」難「保臺」,反將產生「窮臺」後果。更何況,中國大陸早就警告過島內的「臺獨」政客,企圖勾聯外部勢力「以武謀獨」,加劇臺海緊張,只會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給臺灣民眾帶來深重災難,最終必然是死路一條。(石葦)

相關焦點

  • 美國軍售七十年只為掏空臺灣並給咱們攢家當
    從1957年到1965年,臺灣經濟開始好轉,美國對臺的軍事支持由武器無償援助也開始轉變為贈予與貸款並行。從1966年起,臺灣經濟實現了騰飛,美國對臺灣的武器問題也由以往的贈予、貸款等形式過渡為銷售為主,並且也從此開始了以技術幫助的形式在島內合作製造部分裝備。
  • 美國加緊對臺軍售,是嫌臺灣當局死得不夠快?
    白宮在給臺獨勢力瘋狂打氣,臺灣當局則仿佛又買到了壯陽藥。其實對臺獨勢力來說,重要的不是買到多少武器,而是美國對它們「以武拒統」的鼓勵態度。中國外交部強烈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對臺軍售計劃,停止美臺軍事聯繫和售臺武器,慎重處理涉臺問題,以免給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後果。
  • 美臺軍售虛實難辨,「反中賣臺」不亦樂乎
    蔡當局則顯然陷入為彌補「壓錯寶」之失而不擇手段對美示好、借美示強的錯亂與尷尬中。最新動態來自「美國在臺協會(AIT)」負責人酈英傑所列的一組數據。在臺北一個公開活動上,酈稱臺灣今年「計劃向美軍購」總計118億美元,是美國軍火「頭號買家」,也是臺灣歷年軍購最高金額,並預告明年還有一筆52億美元對臺軍售已通知國會,屆時美國曆年對臺軍售總額將超700億美元。
  • 臺學者:大陸窮臺元年
    換句話說,大陸不能容忍澳洲政府大賺人民幣的時候,還要在政治上處處與大陸為敵。同樣的邏輯,也適用在兩岸關係上。最近大陸一些涉臺事務經濟學者,正在熱烈討論是否要對臺灣發動類似美國對中增加巨額關稅做法的貿易戰。
  • 美國對臺軍售,中國大陸怎麼辦?
    美國國務院批准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總值約22.2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中國表達了堅決反對的嚴正立場。美方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違背中美兩國元首近期大阪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美方是在玩火!1982年《八一七公報》明確規定,美國逐漸減少對臺軍售,直至最終解決。
  • 臺灣遭美國「狠坑」,解放軍終於行動了
    文 | 佚名 來源 | 每天軍武自從今年九月以來,美國加緊勾結臺灣的步伐,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到訪」臺灣,給了民進黨當局一些虛無縹緲的承諾,還建議民進黨當局要多加購置美國生產的武器裝備。自那之後,臺灣當局就「硬氣」起來了,開始在島內瘋狂鼓吹所謂的「臺美友好」,甚至還在立法機構通過了所謂的「臺美復交」公案。
  • 臺灣官方調查結果:80%臺灣人要「為臺灣而戰」
    雖然民進黨當局前些日子在演講時一改往日態度,開始呼籲「兩岸和平」,但從近段時間以來,兩岸矛盾逐漸升溫的情況來看,不由讓人擔心兩岸是否會爆發軍事衝突。除此之外,由於臺灣地區的軍隊與解放軍軍事實力相差懸殊,也讓不少臺灣人開始考慮,倘若兩岸開戰,美國是否會幫助臺灣?
  • 美艦再穿臺海 臺當局軍購「漲胃口」?|臺灣海峽|臺當局|軍購|臺...
    今日話題臺防務部門31號發布消息稱,一艘美國軍艦當天航經臺海,這是今年以來美艦第九次穿越臺海。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動作頻頻,臺當局也是蠢蠢欲動。美艦今年第九次穿越臺海 大部分來自橫須賀8月31號下午,臺灣防務部門發布消息,一艘美國軍艦當天自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臺防務部門沒有公布該艦名稱,但島內媒體推測,可能是「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公開記錄顯示,這已經是美國軍艦今年第九次穿越臺海。
  • 美國會通過"臺灣保證法",以後要「常態化對臺軍售」了?!
    據臺媒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和眾議院21日通過了所謂「臺灣保證法」,鼓吹「常態化對臺軍售」、擴展「美臺關係」等。
  • 美國一周內兩次對臺軍售,國臺辦最新回應
    國臺辦回應美國一周內兩度對臺軍售朱鳳蓮表示,美國政府一而再再而三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我們堅決反對。大家也看到了前天、昨天外交部和國臺辦有關表態。
  • 對臺軍售無恥而危險
    臺灣當局隨即跪地謝恩,但搞笑的是,在媒體報導之前,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空軍司令」、「高司聯參」等高層在美國對外發布消息前均不知情,美國宣布後,臺當局才「硬吞」下去,還得感謝一番(臺灣《聯合報》20日爆料)這說明對臺軍售行為,根本不是什麼「公平交易」,臺灣當局儘管是美國軍火企業主顧,也根本沒有任何主動權。
  • 川普給對臺軍售鬆綁,有了先進武器的臺灣軍隊就有「以武拒統」的底氣?
    臺灣當局如果一味挾洋自重、誤判形勢,以配合美國打「臺灣牌」來抗衡大陸,最終必然會付出巨大代價。本月華盛頓批准了總額超過2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這是川普自2017年上臺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一筆對臺軍售。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立即撤銷對臺軍售計劃,停止美臺軍事聯繫。
  • 拜登政府叫停多項對外軍售 臺灣當局火速做出回應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新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中美關係是美國最重要的外交關係,但他同時稱,中美關係中競爭性加強,不過在氣候變化等共同利益上,將會尋求雙方合作。而拜登的幕僚長格雷厄姆·艾利森曾公開表示,拜登不會承認臺灣獨立,"一個中國"原則是毫無異議的。有分析指出,儘管拜登仍會在對外政策上延續川普的基本思路,但肯定不會像上屆政府那麼激進。
  • 民進黨當局 「豪豬」也自嗨
    來源:海外網民進黨當局又一次集體自嗨,山呼感謝,只因美通過「臺灣保證法」,提出「對臺軍售常態化」。這種頻繁上演的戲碼透著十足的詭異:有人掏空腰包購買過期的廢銅爛鐵,讓人賺得盆滿缽滿,還要卑微地鞠躬致謝,被外人忽悠成「豪豬」去對抗同胞,還要沾沾自喜,可不可笑?
  • 臺軍採購美巡航飛彈總價達約800億,網民斥:掏空臺灣
    臺灣「中時新聞網」27日援引臺軍方消息人士說法稱,民進黨當局向美採購的「岸置魚叉飛彈」(即「岸防巡航飛彈系統」),「美方可望於總統大選前宣布」。報導還稱,臺軍依據蔡英文要求進行了加購,使採購總價達到約800億元(新臺幣,下同)。
  • 一周軍評|美國對臺軍售的"藝術"
    但美國對臺軍售,實在是一個可以從很多角度,說很多相關事情的話題,那麼在本期軍評中,我們就來說說美國對臺軍售中的「藝術」。美國對臺軍售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其根源要追溯到中美建交。1971年,基辛格訪華;1972年,尼克森訪華期間籤署《上海公報》,在防範蘇聯的共同利益牽引下,中美兩國正在迅速接近。而兩國關係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臺灣問題。
  • 看看美國對臺軍售武器的價格,臺灣人又被坑了!
    據臺灣媒體的報導,這次美國對臺軍售涉及的共有10個項目。
  • 軍情 臺媒:臺灣正式啟動潛艇自造 仍盼美國軍售
    據臺灣《聯合報》1月19日報導,「海豹」艦於1946年服役,姐妹艦「海獅」1945年服役。美國海軍在上世紀40年代末期,針對現役潛艇進行大規模改造。計劃縮寫為Guppy,音譯為「茄比」級。1971年,美國同意出售兩艘即將退役的「茄比」級給臺灣,於1973年成軍。
  • 美對臺軍售182億元「愛國者飛彈」事先竟沒通知臺灣?
    (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臺美軍售亂了套!民進黨當局只敢強顏歡笑?美國曾在7月9日放話,將軍售臺灣一筆高達新臺幣182億元的「愛國者三型(PAC-3)飛彈重鑑測案」,如此大金額,包括臺灣地區防務部門主管嚴德發、空軍司令熊厚基上將竟然事先不知情?!
  • 繼續軍售7.5億美元,美國對臺「六項保證」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1982年,美國前總統裡根代表美國政府與中國籤署「八一七公報」,規定美國對臺軍售將逐年限質、限量遞減。但為了降低此公報對臺灣當局的影響,裡根政府在公報公布前一個月(即1982年7月),由當時的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長」李潔明(James R. Lilley)向蔣經國口述了「六項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