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的報導,這次美國對臺軍售涉及的共有10個項目。路透社今天的消息則列出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戴維·麥克貝提供的其中部分項目金額數字:
1、佩裡級飛彈護衛艦兩艘,這兩艘護衛艦是作為「剩餘物資」出售,價格為1.9億美元。
"佩裡」級飛彈護衛艦,美國海軍已經拆除了其原本配備的Mk.13飛彈發射系統,因此目前只有魚雷和火炮武器
2、與兩艘護衛艦打包出售的「升級包」,包括升級套件、彈藥和槍炮,以及雷神公司提供的13套「密集陣」近防炮,價值共計4.16億美元。
安裝了光電瞄準系統的「密集陣」BlockIB近防炮(現在還不清楚臺灣採購的是哪一個亞型的「密集陣」系統)
此次臺灣方面最看重的是隨「佩裡」級艦出售的SQQ-89反潛作戰系統和SQR-19拖曳式聲吶系統,這是臺灣此前仿製「佩裡」級建造「成功」級時沒有從美國購得的裝備,也是美國目前現役主力反潛系統的組成部分。此前臺灣的主力反潛艦是從美國購買的「諾克斯」級護衛艦,目前這些老艦由於過於陳舊已不具備完整作戰能力,所以臺灣海軍對於「佩裡」極為期待。
只不過,拖曳式聲吶系統在淺海作戰中並沒有太大價值。而臺灣周圍的深海也只有在臺灣以東洋面,然而指望區區兩艘「佩裡」在這片廣闊的海域擊退解放軍海軍共計60-70艘現代化潛艇,恐怕也只是做夢。
同時,臺灣採購的美國「密集陣」近防炮一直是「金貴」貨,之前都是從退役老艦拆下來再裝上新入役的新艦,如同「傳家寶」一樣。這次採購13套系統對於臺灣海軍來說自然是如同過年吃頓好的一般開心。
3、價值5700萬美元的「標槍」反坦克飛彈,該飛彈由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生產,據此前美國國務院發表的消息,臺灣是在2008年開始尋求增購「標槍」飛彈,數量為182發飛彈和20具發射器,這次實際出售的數字為208枚,單價27萬美元。臺灣先前曾購買360發同型飛彈和40具發射器。
FGM-148「標槍」反坦克飛彈發射瞬間,該飛彈與解放軍「紅箭-12」飛彈相比,直徑小不少,在直接攻擊模式下無法擊穿現代主戰坦克正面裝甲,只能用對移動目標命中率較低的攻頂模式
「標槍」反坦克飛彈(FGM-148)是一種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的先進單兵反坦克飛彈,有效射程2500米。它可以採用「攻頂」模式打擊坦克,理論上可以摧毀任何現代主戰坦克。
雖然「標槍」的理論性能非常先進,然而近年來實戰中,這種飛彈對機動中的坦克命中率不超過60%,曾多次受到美國媒體的詬病。在阿富汗、伊拉克戰場上美軍經常用這種價格昂貴的飛彈攻擊碉堡掩體乃等固定不動的目標,此時表現比較出色。
正是由於「標槍」飛彈價格昂貴,臺灣採購數量不多,這點數量的「標槍」在實戰中效果將非常有限。尤其是考慮到解放軍99式、99A等先進主戰坦克都裝備了光電對抗系統,可以用雷射「照瞎」向自己飛來的「標槍」飛彈。
4、價值2.68億美元的「陶2B」(BGM-71F)反坦克飛彈,據美聯社等報導,臺灣共裝備有約3100發「陶」式系列飛彈,在1997年後,臺灣購買了1786發」陶2A」飛彈和290發「陶2B」飛彈。這其中,陶2B飛彈具備掠飛攻頂能力,射程4200米。
此次採購中具體採購數量不詳,但美國「商業內幕」網站今年9月報導稱,臺灣這次採購陶2B飛彈是為了替換其庫存中已超過保質期限的陶-2A飛彈,但採購數量為769枚,似乎並不能完全替換此前採購的1700多發飛彈,單枚價格高達34.8萬美元。陶2B飛彈1992年美軍採購價為5萬美元,包括發射器在內的全系統價格為18萬美元。臺灣2002-2003年間接收的陶2B飛彈價格為290發飛彈180萬美元,合6.2萬美元一枚。
BGM-71F「陶2B」反坦克飛彈,該飛彈採用了攻頂模式,可以摧毀現代化的坦克,但在面對先進光電對抗系統的時候也沒有對抗手段
近期美國陶-2飛彈在國際新聞中大出風頭,在敘利亞戰場上拍攝的照片顯示,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使用了大量BGM-71E-3B,也就是陶2A飛彈。
臺軍採購的反坦克飛彈數量並未大幅度增加,這個數量仍不足以支持一場持續的地面作戰,對維持一周左右的高強度局部地面對抗也有些勉強。臺灣本土聯勤工廠近年來一直試圖向臺軍推銷其自產「紅隼」反坦克火箭筒,但臺灣軍方一直拒絕採購,認為採購美國陶式飛彈已經足夠。目前臺軍裝備的單兵反坦克武器主力仍是法國制120毫米「阿皮拉斯」火箭筒和美國提供的AT-4火箭筒,此外還有大量臺灣仿製的美國「勞」式火箭筒(稱為66式)。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去年曾建議臺灣增購反坦克飛彈,以在地面戰中長時間遲滯解放軍,但從這次軍購清單來看,臺軍並未接受這個建議。
5、價值2.17億美元的「毒刺」式地空飛彈254枚,由雷神公司生產。臺灣媒體報導稱,此次採購的「毒刺」飛彈將裝備在「沱江」艦和「光華6」飛彈艇上。
據悉,美國以前對臺灣提供的「毒刺」飛彈中,沒有普通的肩射型飛彈,均為裝備到「復仇者」飛彈發射車和雙聯裝發射架上的型號。此次臺灣媒體稱美國將提供的是「可攜式毒刺飛彈」,或許將是臺灣第一種裝備的肩射防空飛彈。由於「沱江」和「光華」飛彈艇沒有安裝雙聯發射架的空間,臺灣可能以此為理由要求美國提供肩射式「毒刺」飛彈。
因擔心臺灣丟失肩扛式「毒刺」飛彈,美國此前只向臺灣提供了雙聯裝三腳架方式部署的「毒刺」飛彈
據稱美國此前不提供普通肩射型「毒刺」飛彈的原因是「美方對臺軍武器保管有疑慮,且擔飛彈被部署到如南沙太平島等敏感地區」。據稱,臺軍這類「敏感」彈種,都有特定倉庫保存,美軍會固定派員來進行清點檢查。包括毒刺、標槍和陶式飛彈年度訓練消耗、實際庫存數量都有美軍定期確認。
美國此次出售給臺灣的「毒刺」飛彈價格為85.4萬美元一發。作為參考,2000-2001年間美國提供給臺灣728發「毒刺」飛彈,61部發射器,價格1.8億美元。
「毒刺」地空飛彈屬於肩射防空飛彈,有消息稱此次美國將向臺灣提供的是FIM-92H型「毒刺」飛彈,這個型號是按照FIM-92E型標準升級後的FIM-92D型飛彈,兩者的主要區別是E型增強了對抗無人機、巡航飛彈等小型目標的性能。而美軍目前裝備的是FIM-92J型,是在FIM-92E基礎上延壽和改裝近炸引信的版本,進一步增強了反無人機能力。
「毒刺」飛彈是臺灣陸軍和海軍目前主力近程防空飛彈,雖然在國際熱點地區,這類飛彈偶有擊落高性能現代化戰鬥機,但在大規模高強度對抗中,其對戰局的影響恐怕有限。在高空防空系統被壓制之後,解放軍飛機可以在5000米以上高空投擲雷射制導炸彈或其他防區制導武器,此時「毒刺」飛彈根本無法發揮任何作用。而將這種飛彈作為飛彈艇的自衛武器,恐怕也是「聊勝於無」,毒刺飛彈的最大射程只有8000米,解放軍目前裝備的直-9EC直升機配備有飛龍-10反艦飛彈,這種飛彈的出口型稱為天龍-10,是在紅外製導的C-701飛彈基礎上發展的毫米波雷達制導飛彈,射程18公裡。換句話來說,足以在「毒刺」飛彈射程外將「沱江」艦送入海底。
6、價值3.75億美元的36輛AAV-7兩棲裝甲車,由BAE系統公司旗下的「聯合防禦」公司生產,此次美國向臺灣出售的是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服役的二手裝甲車。
目前臺灣海軍陸戰隊裝備有54輛AAV-7戰車,這些戰車隸屬於陸戰隊66旅,該部隊擔任扼守淡水河進入臺北的林口地區,據稱是因為考慮到這種戰車「具備渡河能力,可強化陸戰隊跨區應急作戰和機動作戰能力」。然而此前就有臺灣媒體質疑「臺灣的AAV-7增加了113塊附加裝甲,可以提升對步機槍和榴彈炮破片的防護力,但如果有人要用RPG直接打,也只有『再見』一途。(因此)要AAV-7衝進臺北市區打巷戰,讓人覺得奇怪……難不成這批AAV-7準備在臺北市所有橋梁都被破壞的時候,直接渡河進入臺北市,救出『高級長官』?」
臺灣海軍陸戰隊裝備的AAV-7裝甲車
而此次臺灣新購36輛裝甲車,可能將用於替換部分更古老的LVPT-5兩棲裝甲車,臺軍現在還有84輛這種60年代研製的老式戰車。
不過在這次對臺軍售清單中,最「坑人」的就是這種戰車的價格。36輛AAV-7兩棲戰車售價竟然高達3.75億美元,相當於990萬美元一輛,相比之下,美國2012年採購M1A2主戰坦克的價格也不過858萬美元一輛。
7、AIM-9X響尾蛇飛彈遙測彈,雷神公司,價格、數量不詳(價格小於1億美元)
翼尖掛載AIM-9X訓練彈的美軍F/A-18D戰鬥機,注意訓練彈上繪有藍色條紋
臺媒報導中提到的這種裝備在美國媒體報導中沒有提及具體價格,可能數量不多。歐巴馬政府此前曾在2011年批准出售140枚AIM-9X先進格鬥飛彈和56發訓練彈給臺灣。這些飛彈是作為當時計劃總價值58.5億美元的F-16戰鬥機升級項目的一部分批准的,應該要隨F-16改進型戰鬥機共同交付,因此目前這些飛彈尚未到貨。這次交付的或許是前期交付的訓練彈。
8、獵/掃雷系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價格不詳(約1億美元左右)
停泊在蘇澳軍港的臺軍兩艘「鶚」級掃雷艦
2014年臺灣海軍授予臺灣慶富造船公司建造六艘掃雷艦的合約,要求仿製美國「鶚」級掃雷艦——臺灣海軍2012年購買了兩艘美國二手「鶚」級,維護改裝費用1.06億美元——目前這些艦尚未開工,但由於臺灣島內無法製造獵掃雷系統,需要向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購買。
9、先進數據鏈系統,10套Link 11/Link 16數據鏈系統,價格1.2億美元,主承包商為羅克韋爾公司和BAE系統公司
Link16數據鏈是美國三軍通用的現役數據鏈系統
Link16是目前美國防部最常用的戰術數據鏈之一。已經裝備在美國、北約和日本等國的多種平臺上。美國此前從未向臺灣提供這套系統,這次可能會將其裝在臺灣海軍艦艇上。同時,這次出售的兩艘「佩裡」級艦上裝備的還是較老的Link11系統。
10、「迅安系統」後續支援,售價7500萬美元,洛克希德公司
臺灣所謂「訊安系統」就是從之前的「博勝專案」發展出來的臺灣C4I系統,這一項目從21世紀初就開始研製,至今尚未完全完成,就是因為其需要從美國購買Link 16等設備。此前臺灣「博勝專案」因「共諜案」被認為已經向大陸全面洩密,因此其系統名稱也就變成了「訊安」系統,此次購買的是美國的後續售後服務。
「博勝案」中被臺灣當局逮捕被判無期徒刑的「共諜」羅賢哲少將,曾任臺灣所謂「國軍通訊電子信息處處長」
美國此次向臺灣提供的武器裝備價格是前所未有的「坑人」,與上文中提到的此前美國向臺灣出售同類裝備的價格比較就可發現這一點。同時出售裝備的總價格也遠超過了此前媒體傳聞的10億美元左右,達到18.4億美元。
美國此次軍售」坑」臺灣程度前所未見,簡直讓人看不下去了……顯然,中美關係受損造成的美國公司潛在的商業利益損失得從臺灣身上補回來
而此次軍售主要獲益公司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公司。據路透社報導,洛克希德公司目前與中國有一個石油鑽井平臺合作項目正在實施,據觀軍小編查詢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官方網站,該公司與中國的合作項目尚有:波音737民航飛行模擬器、核電安全系統等。此外,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商務部曾批准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西科斯基公司合併採購案,因為西科斯基公司與中國有一些合作項目。而雷神公司作為美國飛彈系統的主要承包商,暫時沒有查詢到該公司與中國政府和國有企業有公開的商業往來。
作者|席亞洲 據觀察者網—觀軍
美國對臺軍售了什麼武器 是否會被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