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石之瑜:美國真的軍售臺灣了嗎?

2021-03-02 兩岸視點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石之瑜/文

12月16日,美國政府宣布向臺灣出售總額約18.3億美元的武器裝備,這是四年來美國首次對臺軍售,也是近40年來間隔時間最長的一次軍售。報導稱,此次美對臺軍售的武器包括兩艘「佩裡」級護衛艦、標槍反坦克飛彈、陶式-2B反坦克飛彈、AAV-7兩棲突擊車、毒刺防空飛彈及其他裝備等,共18.3億美元(約合118億人民幣)。


「佩裡」級護衛艦▲

美國海軍最後一級護衛艦,起源於美國海軍在70年代起執行的SCB261設計計劃,是為了改變當時美國海軍DEG、FF、PF各類專業護航非主力艦各行其事的雜亂現象。本級艦初期裝備了韃靼人防空飛彈改良型(之後換裝標準一型飛彈),具備點防空能力,還搭載了2架反潛直升機與拖曳陣列聲納肩負反潛作戰、保護兩棲部隊登陸、護送艦隊等任務;除此之外,本級艦還有相對廉價適合大量生產的優點。


標槍反坦克飛彈▲

「標槍」反坦克飛彈是美國研製的可攜式反坦克飛彈,不僅用於肩扛發射,也可以安裝在輪式或兩棲車輛上發射。兼有反直升機能力。1989年6月開始研製,1996年正式列裝。採用紅外焦平面陣導引頭,是一種實現全自動導引的新型反坦克飛彈,具有晝夜作戰和發射後不管的能力,射程2000米。全武器系統由飛彈和發射裝置組成。系統全重22.5千克,彈徑114毫米,彈長957毫米,彈重11.8千克,串聯戰鬥部以頂攻擊方式攻擊目標,垂直破鋼甲750毫米。圖像紅外尋制導。採用兩級固體推進器。


陶式-2B反坦克飛彈▲

美國研製的一種光學跟蹤、導線傳輸指令、車載筒式發射的重型反坦克飛彈武器系統。主要用於攻擊各種坦克、裝甲車輛、碉堡和火炮陣地等硬性目標。

飛彈採用紅外線半主動制導,最大射程為4千米,最小射程為65米。命中率500米以內為90%,500至3000米可達到100%。彈體為圓柱形,彈翼平時摺疊,發射後展開。戰鬥部破甲威力可從地面發射,也可以從直升機上發射,第一代反坦克飛彈相比,具有射程遠、飛行速度快、制導技術先進和抗幹擾能力等特點。


AAV-7兩棲突擊車▲

AAV-7兩棲裝甲突擊車於1981年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 主要用於輸送登陸作戰的士兵搶灘登陸,並為其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曾參加海灣戰爭。外形流線,具有良好的兩棲性能,可在較惡劣的海況下航行,但外形高大,防護性差。


毒刺防空飛彈▲

FIM-92「毒刺」防空飛彈,原名「紅眼睛」II,被當作標準的西方單兵可攜式防空飛彈,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中被非常廣泛地使用。

「毒刺」飛彈系統具有「射後不理」能力,射手一但按動發射按紐飛彈已經飛離發射管後,可以立即去裝配另外一枚飛彈用於下一步的交戰(小於10秒內)、隱蔽或移動到另外的一個作戰位置。

歲末天寒,臺北接收到來自華府溫暖的訊息——遲遲沒有宣布的對臺軍售案,竟然在年底前送達,讓儒釋道為主流的臺灣社會,也分享了耶誕節的喜氣。反之,北京似乎氣呼呼,表示要制裁軍售相關的美國企業。但若就只是這種痛癢程度的話,實在難猜透所反映的是真氣還是假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對臺軍售,充其量是假軍售。

所謂假軍售,並不是說華府不收費,不但要收費,而且還會交貨。但是,在交貨以後,不代表臺北就有使用權,起碼,華府絕對不會容許臺北有絕對的使用權。也就是說,武器賣給你以後,並不是你說要用就可以用,甚至不是你想要展示就可以展示。如果臺北想要在華府認為不恰當的時間,或不恰當的地點,使用或展示武器,華府一定會懲罰臺北。

就像臺灣號稱「民主國家」,可以投票選「總統」,但是,民選的馬英九說「要到太平島宣示中華民國對南中國海的主權」,華府就毫不手軟的對馬英九下禁足令。禁足,是上級對下級的懲罰,在軍隊裡是懲罰士官兵的嚴厲手段,畢竟放假外出是小兵最渴望的事。然而,華府竟然可以對馬英九下禁足令,不準他前往太平島,說他此去,「將是在錯誤的時間對這個區域送出錯誤的訊息」。結果,被關在自己的辦公室的馬英九,只能把自己吃太平島種植的蔬菜照片,公告來阿Q一下。

那麼,請問,這次華府對臺的軍售項目中,有派裡級巡防艦,如果馬英九要搭乘派裡級巡防艦到太平島海域,宣示南中國海和平倡議,華府會同意嗎?如果華府不同意,那派裡級巡防艦算是臺北已經買到手了嗎?同理,華府還賣了針刺飛彈,如果把針刺飛彈移到太平島一天,然後撤離,作為對南中國海去軍事化的一種表態,華府會同意嗎?這是不是屬於華府認為正確的訊息?

更嚴重的是,由於派裡級巡防艦是反潛作戰的軍艦,如果要用它來對付大陸的潛艇,這是臺北可以自己決定的嗎?當然不行。如果是要華府來決定,那麼這個反潛巡防艦到底是誰的?反潛的目的、對象是華府決定的話,這個軍艦根本就等於還是美國的軍艦。不但臺北不能決定什麼時候對大陸進行反潛作戰,尤有甚者,當華府要求臺北對大陸進行反潛作戰的時候,臺北恐怕還拒絕不了。

這就不得不問臺北的戰略專家與政府領導,他們到底是在慶祝或高興什麼事?說什麼——終於得到美國軍售的決定啦!這個決定來的有點太遲啦!美國發布軍售決定的頻率太低啦!言下之意,買到什麼不重要,就是要華府常常宣布要賣,每次少賣一點都沒關係,主要是能多賣幾次,以便讓軍售的事多上新聞,用增加頻率來強化美國對臺灣關心、對臺灣安全有所承諾的印象。

臺北各界的討論已經透露,在他們的心態上,軍購併不是以購買國防武器為目的,重點是購買的動作,而不是武器,更不是使用武器。顯然,他們根本不相信自己有權利可以決定什麼時候能使用這些武器。軍購的目的是在證明美國會保護臺灣,而既然已經證明了美國會保護臺灣,那又何必非要爭取使用武器的權利呢?所以,就算明知道有了武器跟沒有武器,對臺灣沒有差別,還是要買。

危險之處就在於,假如軍購以後得到的武器,是為了美國對付大陸用的,而美國主要考慮的不是保護臺灣,而是保護美國自己,那整個軍售的意義,就與臺北設想南轅北轍了。臺北以為軍售可以象徵美國對臺灣的保護,然而實際上,花了大錢所換得的,不是美國保護臺灣,而是臺灣保護美國。由此觀之,美國對臺軍售,只能說是偽軍售,不是真軍售。

這也就同時說明,為什麼臺灣的民主看起來很熱鬧,表面上叫囂著的,是要保護臺灣的利益,對抗大陸,但實際上,馬英九也好,將來蔡英文也好,不論是不是臺獨,根本不能根據他們所認定的臺灣的立場或利益,來決定對大陸的政策。就算臺灣的選民根據他們自己的想像,認真的投下一票,選出一個他們認為最能對抗大陸的領導人,其實是選了一個人來執行華府的中國政策而已。

美國軍售臺灣是一個確保臺灣會保護美國利益的政策,臺灣的民主選舉則是確保臺灣不會站在大陸一方的過程。不論軍售或民主,就是一條綁在臺灣脖子上的鏈子,憑著這條鏈子,華府就可以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並明確告訴北京,大家都看到,這只是我的,你如果要打狗,最好先看清主人是誰。

【內容源自網絡】

編輯:燊燊

相關焦點

  • 打臺灣真的易如反掌嗎?
    本帖只是討論在臺灣當局沒有宣布獨立之前,有沒有必要武統臺灣。        先討論第一個問題:大陸打臺灣真的易如反掌嗎?臺灣現有職業軍人20餘萬,其中海空軍與陸軍各佔一半。臺灣的軍事設施大多數隱藏於山洞,其裝備的來源,除了美國軍售部分,自己也研發了攻守兼備的飛彈系統。臺灣有146架F16戰機,空軍作戰人員2萬餘人。
  • 美國加緊對臺軍售,是嫌臺灣當局死得不夠快?
    這些話我們經常在新聞裡聽到,有些耳熟,但外交部的工作就是這樣,各司其職,該對美國說的還得說。解放臺灣,消滅臺獨分子的任務當然主要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來完成。美國對臺軍售,是個既乏味又危險的遊戲,因為臺灣問題關係到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關係到中國的國家安全。當中美關係處於緊張狀態時,美國「對臺軍售」馬上會引起臺海海峽軍事高度緊張局面。
  • 臺灣是美國軍售最大的冤大頭!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29日報導,美國川普政府任內10度對臺軍售,「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28日說,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總計118億美元的紀錄是臺灣史上單一年度最高金額。報導稱,若以臺灣總人口2357萬計算,形同每人今年平均負擔約14500元新臺幣軍費。酈英傑更揚言,美國明年還有一筆52億美元對臺軍售已經通知國會。
  • 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臺灣承受得住嗎?
    任期進入倒計時的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27日正式籤署2.3萬億美元新冠紓困法案和政府撥款法案,其中包含所謂「臺灣保證法」,不僅鼓吹美國政府對臺軍售
  • 美再度對臺宣布軍售 臺軍吃得下去嗎
    美國國防部國防合作安全署當地時間12月7日宣布川普政府任內第11筆對臺軍售包裹,價值約2億8,000萬美元。
  • 美國的軍售大單又要被法國撬走嗎?
    另據報導,本月初,法國剛剛與阿聯籤署了關於「陣風」戰鬥機和攻擊直升機的軍售合同。那麼,阿聯為何突然叫停採購美國的F-35戰鬥機?澳大利亞潛艇風波還未平息,此次美法兩國是否會因阿聯的戰鬥機訂單再次發生矛盾?就這一話題,軍事觀察員曹衛東帶來他的解讀。
  • 【獨家·學蘭觀天下】美國對臺軍售:只會給臺灣民眾帶來深重災難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最近美國又在對臺軍售,川普政府是先後兩天通知國會,要對中國臺灣地區出口5項武器裝備,等待國會批准。這是川普上臺之後,美國政府進行的第8輪對臺軍售,之前路透社報導:這次川普政府計劃是要向臺灣地區出口多達7項武器系統。
  • 美國軍售七十年只為掏空臺灣並給咱們攢家當
    美帝對臺的軍售主要始於韓戰之後,這是因為在韓戰之前,美國朝野已經有了棄臺之主張。「棄臺」是基於「棄蔣」的,二戰之後,美國的老杜就對老蔣不滿了,軍火供應也就基本斷焾了。老蔣敗退臺灣之後,老杜就準備徹底棄臺。新中國成立後,咱計劃在1950~1951年期間武力解決臺灣問題,而老杜則在1949年12月30日籤署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份文件,排除了武力「協防」臺灣的選項。
  • 中國屢稱美國對臺軍售「違反」美中聯合公報,公報中到底說了啥?
    美國對臺軍售是否違反公報 過去數十年來,北京在美國每次宣布對臺軍售之後總是拿出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尤其是「八一七公報」作為理由,指責美國違反在公報中所作的承諾,但從來不提關於公報中被美國視為重要前提的,中國「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大政方針承諾。
  • 制裁美國對臺軍售的軍火商,中國有這個實力嗎
    而且對象國還是美國?這事兒靠譜嗎?先看看這些武器的價格:坑!美國這次對臺軍售中到底要賣哪些武器,賣多少,有哪些企業參與,有什麼用?以下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綜合近年來相關的報導為您解讀。據臺灣媒體的報導,這次美國對臺軍售涉及的共有10個項目。
  • 美國為臺灣量身定製的「不對稱戰力」真的可以「以武拒統」嗎?
    美國對臺灣防禦的總體構想是:美國為臺灣提供防禦性武器,增強臺灣自主防衛能力,美軍在亞太地區維持強大的軍事存在, 保持抵禦中國大陸對臺動武或採取其他強制性措施的能力,讓中國大陸封鎖臺灣和攻佔臺灣的行動難以成功。「不對稱戰力」是美國為臺灣量身定製,增強臺灣自主防衛能力的作戰策略。
  • 2020年,臺灣是美國對外軍售的最大買家還是最大冤大頭?
    酈英傑11月28日,「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在臺灣出席一場研討會時聲稱,臺灣已是全世界公認的最大美國武器採購方,今年也是臺灣採購美國武器花費最多的一年。酈英傑還聲稱,這些軍售對臺灣提升「不對稱作戰能力」具有相當關鍵的力量。
  • 美國海軍陸戰隊真的來臺灣了!國防部表態:堅決挫敗任何製造分裂的圖謀
    臺美實際性軍事接觸在中斷7、8個月之後,隨著美國大選的落幕,首度恢復運作。也是繼多次對臺軍售之後的,臺美之間的再一次軍事聯繫,美國如此孤注一擲的與當局保持密切聯繫的行為嚴重破壞了臺海局勢的和平與穩定。據媒體報導,臺海軍陸戰隊日前曾進行「聯合登陸作戰演練」,但是在演練的過程中疑似遇到海象突變,導致膠舟翻覆,造成3人死亡,1人重傷。
  • 軍情 臺媒:臺灣正式啟動潛艇自造 仍盼美國軍售
    據臺灣《聯合報》1月19日報導,「海豹」艦於1946年服役,姐妹艦「海獅」1945年服役。美國海軍在上世紀40年代末期,針對現役潛艇進行大規模改造。計劃縮寫為Guppy,音譯為「茄比」級。1971年,美國同意出售兩艘即將退役的「茄比」級給臺灣,於1973年成軍。
  • 川普下一次對臺軍售,這項內容最關鍵……
    就像那位在社交媒體上經常說自己跟中國關係很好的川普先生,還是批准了自己上任美國總統以來第一個對臺軍售。指望川普4年任期內不搞對臺軍售,那是幼稚。關鍵是,這個總額14.2億美元的「第一隻靴子」會起到多大影響?為什麼會選在這個時候落下?後續川普會有更大動作嗎?
  • 看看美國對臺軍售武器的價格,臺灣人又被坑了!
    據臺灣媒體的報導,這次美國對臺軍售涉及的共有10個項目。
  • 從軍售清單看臺灣M1A2T
    美國對臺軍售,從來都是三方的博弈。讓灣灣自嗨、讓大陸鄙視的M1A2T到底什麼水平,我們換個角度從美國方面來看一看,或許會更客觀一些。臺灣到底買到了些什麼,不能聽那些「磁粉立委」亢奮中的譫語,最直觀的是閱讀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發布的公告,上面白字黑字寫明了整個軍售計劃中每一項裝備的名稱和數量。
  • 「國防靠美國?美國都是拿舊武器騙臺灣」
    正在美國訪問的高雄市長韓國瑜之前喊出「國防靠美國」口號,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日前對韓國瑜的看法做出表態,郭臺銘今天表示,美國人就是拿舊的武器騙我們,
  • 臺灣成2020年美國軍售最大宗客戶
    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28日表示,美國依《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對臺軍售,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總計118億美元的紀錄是臺灣史上單一年度最高金額,折合約3422億元(新臺幣,下同),若以臺灣總人口2357萬計算,形同每人今年平均負擔約1.45萬元新臺幣軍費。
  • 美國又軍售臺灣,外交部、國臺辦回應:堅決採取正當、必要反制措施
    報導稱,這是拜登政府上臺後首度宣布對臺軍售,該軍售顯然又一次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向「臺獨」分裂勢力釋放了嚴重錯誤信號。據臺媒報導,美國務院此次批准售臺40門M109A6自行火炮、20輛M992A2系列野戰炮兵彈藥補給車、一套先進野戰炮兵戰術數據系統(AFATDS)等,總額約7.5億美元,這項擬議的軍售將使臺灣軍隊持續現代化,符合美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