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 臺媒:臺灣正式啟動潛艇自造 仍盼美國軍售

2021-03-02 參考消息

臺媒稱,臺灣防務主管部門邀請臺灣媒體參訪臺軍春節期間戰備狀況,1月18日前往左營基地,展示兩棲突擊車由登陸艦上泛水搶灘登陸、機動式「雄風」飛彈發射車、S-70C反潛直升機緊急起飛等課目,71歲高齡的老潛艇「海豹」號,更成為焦點。

據臺灣《聯合報》1月19日報導,「海豹」艦於1946年服役,姐妹艦「海獅」1945年服役。美國海軍在上世紀40年代末期,針對現役潛艇進行大規模改造。計劃縮寫為Guppy,音譯為「茄比」級。1971年,美國同意出售兩艘即將退役的「茄比」級給臺灣,於1973年成軍。


▲「海豹」號潛艇

報導稱,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引進二手「茄比」級,如今都已淘汰,只剩下臺灣的「海獅」與「海豹」,成為全球最高齡的現役潛艇。臺海軍在前負責人陳永康任內,開始推動潛艇自造,蔡英文當局標榜防務自主工業,更把潛艇自造當成宣傳指標項目。但即使一切順利,首艘最快也要2025年才能服役,代表兩位「老小姐」至少必須再撐8年。

走進「海豹」艦,仿佛置身時光隧道,幾乎所有機件都是幾十年前的老設計,但靠著細心維護,仍維持閃閃發光。船艙中最顯眼的「非舶來品」是廚房裡兩臺大同電鍋,是鑑於官兵仍習慣中式飲食,因而增添的少數「先進裝備」。

「海豹」艦長王國民表示,「茄比」級的各項操作功能,分散於艙間各處的槓桿、轉輪,必須多人協力,才能順利航行。就訓練角度而言,低度自動化的簡單設計,更可讓學員對系統原理一目了然,並磨鍊合作默契。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9日報導,川普政府上臺後,臺灣可期待新一波軍售,軍事高層交流也會增進。美方知情人士表示,川普可做的是,對臺軍售和軍事交流上的政治承諾列出行動計劃,這預估最快可望在川普執政後一年內發生,而潛艇會是川普政府對臺防衛政策一部分。

「美臺商業協會」主席、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近期率高級代表團赴臺北訪問。繼歐巴馬總統去年底籤署相關法案後,川普上臺後如何落實美臺軍事高層交流和軍售,成為今後臺美關係焦點。此次隨沃爾福威茨訪臺的「美臺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表示,軍售是美臺整體關係一部分,美相信強大的臺灣對亞太區域是好事,但歐巴馬政府不熱衷對臺軍售,對臺灣潛艇自造計劃也不支持,相對削弱臺灣軍力,川普執政後須緊追補足。


▲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

韓儒伯認為,潛艇會是川普政府對臺防衛政策一部分。川普新政府可售臺潛艇,可發執照給美國廠商支持臺灣潛艇自造,也可協助臺灣從其他國家購買全新或二手潛艇。關鍵在川普政府對臺灣的政治承諾和行動計劃,這些可能年內發生。

若臺灣當局提出購買F-16戰機需求,韓儒伯說,根據觀察,川普政府會答應。臺灣目前有144架F-16戰機,扣除在美受訓、升級和70%運作比例核算,實際可升空服役者僅73架,戰機是臺灣需求。至於最先進的F-35隱形戰機,未來10年到15年內美國不會售臺。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葛來儀表示,川普會繼續出售武器給臺灣。但她認為,臺灣防務需求不一定要透過購買昂貴武器來滿足,近年採取的不對稱戰略是正確途徑,應繼續下去。至於允許美國將領訪臺,葛來儀說,這能促進美臺軍事高層互動。


▲F-16戰機

據臺灣《民眾日報》1月18日報導,蔡英文上任後將潛艇自造列為臺當局七大產業。為兼顧產業發展與防務安全,17日臺灣民代賴瑞隆表示,臺灣防務主管部門「潛艇自造」案去年底已正式啟動,水面艦招標案今年亦陸續啟動,總計臺灣當局將投入737億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元人民幣)預算。

臺灣民代賴瑞隆表示,從「沱江」艦成軍、「中科院」成功研發「雄風」飛彈和「天弓」飛彈,各項都彰顯臺灣有深厚的防務自主潛力。以地區戰略角度與促進產業效益而言,設計、建造、供應鏈發展與技術建置,將可大幅強化地區整體競爭力。為落實當局潛艇自造發展決心,臺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林全亦於日前邀集防務部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科技事務主管部門和交通事務主管部門就潛艇自造進行專案會議,正式啟動相關作業。


▲臺灣「沱江」號巡邏艦

據了解,臺灣防務主管部門2016年12月26日已與臺船公司籤約,實質進入合約設計第一階段,期程為48個月,全案預算約29億元,未來將配合設計成果,規劃所需預算及建造期程。

此外,據了解,臺船10年前即成立潛艇發展中心,現在終獲機會展現能量,未來將努力突破取得關鍵裝備內容。賴瑞隆強調,研發過程最需要的就是設計藍圖、人員與裝備來源的建置,未來將要求當局各項資源全力協助,應對潛艇自造的挑戰。

報導稱,臺灣防務主管部門目前也進行水面艦自造執行案,預計今年完成決標籤約設計及建造,包括新型獵雷艦後續5艘、兩棲船塢運輸艦、沱江級艦後續3艘、快速布雷艇4艘,以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總計潛艇自造經費將達737億元新臺幣。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折騰不息,燒錢不止。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這就是「8艘就能摧毀解放軍艦隊」的臺灣自造潛艇?
    臺「潛艇自造」模型(圖源:臺媒)然而,由於臺灣自身工業基礎薄弱,根本無法獨立開發所需的潛艇技術,所以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臺當局就到處求購潛艇,但屢屢碰壁。上世紀末,臺軍還專門成立了潛艇發展辦公室。2001年,美國也曾宣布會向臺灣地區出售8艘柴油艦艇,但這一計劃因種種原因並沒實現。2014年初,臺灣海軍抗議稱,臺灣地區無法長期等待美國對臺軍售潛艇。隨後,臺軍決定啟動製造潛艇項目,試圖製造小而精的海軍相關武器,以提高軍事實力。但當時因兩岸關係勢頭良好,臺灣地區的武器研製並沒達到迫在眉睫的緊迫性。
  • 互動 | 臺灣首艘「自造潛艇」今開工,拉美國背書
    互動:【臺灣首艘「自造潛艇」今開工,拉美國背書】 蔡英文自上臺以來一直推動的「臺灣自造潛艇
  • 揭秘臺灣自造潛艇企業:臺灣國際造船公司
    根據臺灣當局規劃,「潛艇自造」計劃總共包括8艘潛艇,去年11月正式開工,2025年首艘原型艦交付海軍測試,往後10年陸續下水服役。臺軍「潛艇自造」由臺灣「中科院」牽頭設計,製造方由臺灣國際造船公司(以下簡稱「臺船」)負責。這一期的「臺軍揭秘」,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臺船究竟是怎樣的一家公司?為何蔡英文當局會把8艘潛艇製造任務交由其承擔呢?臺船是臺灣造船業的標杆企業,是全臺灣規模最大的造船廠。
  • 臺灣首艘「自造潛艇」開工,拿美國背書,蔡當局激化兩岸對抗?
    11月24日,蔡英文在臺船公司高雄造船廠主持臺灣「自造潛艇」的開工典禮,嚴德發、美國在臺協會官員等人參加。這也意味著,臺灣「自造潛艇」正式邁入建造階段。那麼,這個所謂的「自造潛艇」到底是何物?據悉,自造潛艇原型艦代號1168,使用X型尾舵、外型採用「雪茄型」設計,艦長約在70米內、寬約8米、高約18米,排水量約2500至3000噸,將裝備數位化聲吶、潛射型Mk 48型魚雷和潛射「魚叉」反艦飛彈。不過,第一艘「自造潛艇」,將不採用「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AIP)。
  • 侃軍情|臺灣自造潛艇純屬紙上談兵,還沒學會造先防大陸竊密
    從最基本的潛艇耐壓艇殼等關鍵技術來看,臺灣當局曾寄希望從歐洲國家獲得。據臺媒報導,今年2月臺灣海軍和臺船組成所謂的「」潛艦小組」,從2月初開始密訪義大利、德國、荷蘭及英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獲取潛艇耐壓外殼的原始設計圖及專利授權。
  • 臺灣自造潛艇威力巨大,摧毀解放軍艦隊不在話下?
    不過這一做法在臺灣島內遭到極大阻力,未能成功。隨後,民進黨當局就退而求其次,開始謀劃「實質性臺獨」,並且一邊與美國相勾結試圖「倚美抗中」,一邊抓緊發展臺軍武力,妄想「以武拒統」。最近,民進黨當局更是推出了所謂的「潛艇自造」計劃,還妄稱能「摧毀」解放軍艦隊。
  • 劉和平:極度不看好臺灣自造潛艇,即便造成了也不堪大陸一擊
    三十幾年前,荷蘭曾經出售過兩艘攻擊性潛艇給臺灣,並因此而在中荷關係中引發了軒然大波,中國大陸因此將兩國關係降為了代辦級。從此之後,就不再有其他國家敢於向臺灣出售潛艇了。即使是一直堅持對臺軍售的美國,也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這一方面是因為出售潛艇這樣的攻擊性武器,會在中美關係中引起地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全部淘汰了常規動力潛艇,即使現在想賣也無能為力。
  • 臺灣自造潛艇2025年成軍?臺專家:造完就統一了,直接上繳解放軍
    根據央視軍事報導,11月24日,民進黨當局力推的"潛艇自造"計劃原型艇正式開工建造,並在高雄造船廠舉行了開工典禮。
  • 外媒:臺灣啟動自造潛艇項目,韓國參與得有多深?
    《海軍新聞》網站近日刊文發布了臺灣自造潛艇相關的報導。
  • 川普下一次對臺軍售,這項內容最關鍵……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美國方面就傳出一旦川普上臺將會啟動一筆大額對臺軍售,大到令你難以想像:比如有美軍最先進的F-35隱形戰鬥機,薩德反導系統,還有臺灣方面眼巴巴期待的潛艇製造技術。另外,還有其他一些武器系統。
  • 臺灣「中國造船公司」拿到了8艘潛艇建造合同
    ◆臺船製造的海巡艦C、投5000億造艦艇最大項目是啟動「海昌計劃」蔡英文上臺之後,一直揚言要「防務自主」,其中一項計劃就是由臺灣自主建造海軍潛艇。臺灣海軍目前僅有4艘老舊潛艇,其中2艘為二戰時期美國建造的「海獅」級潛艇,另外2艘為分別於1987年和1988年從荷蘭購買的「海龍」級潛艇,而且都是常規動力。
  • 臺灣當局大肆宣揚的「臺造潛艇」靠譜嗎? ​
    蔡英文在高雄臺船公司出席"潛艦國造"開工典禮2016年年底,臺「國防部」啟動「潛艇自造」計劃,準備耗資30億美元建造8艘排水量1200~3000噸級的常規柴電潛艇。根據臺灣方面的規劃,臺軍期望2019年完成第一階段設計,2019年5月興建廠房,2020年潛艇開工,2024年首艘原型艇下水,2025年「形成戰力」。
  • 臺灣再啟「戰機自造」 「國防自主」不是夢?有夢雖美 現實骨感!
    蔡英文上臺後的種種,已經讓臺灣抽出「下下籤」!在民調創新低的當下,蔡英文當局所謂發展「國防產業」的第一張支票正式上路。7日,蔡英文出席新式高教機籤約啟動儀式,口吐狂言——臺灣自製戰機不再是夢想,而是一個行動「臺灣已經沒有另一個30年可以浪費」戰機自造代表「國防」自主不再是「只聞樓梯響」將投資在新式高教機上的近700億新臺幣不只要讓戰機起飛
  • 臺灣造艦計劃:兩年內造200艘艦艇,包含潛艇神盾艦!
    近期,臺媒曝光了一份臺灣方面的造船計劃。根據該計劃的內容來看,臺灣將在2017年到2019年的兩年時間中,開工建造約200多艘艦艇,在這份計劃中,有兩點值得人們關注:潛艇「國造」與新一代主戰艦。這兩個項目或將成為人們的關注重點。在2012年,臺灣的首艘「高性能艦艇」正式開工,這足見臺灣方面對軍備發展的重視程度。
  • 臺灣是美國軍售最大的冤大頭!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29日報導,美國川普政府任內10度對臺軍售,「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28日說,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總計118億美元的紀錄是臺灣史上單一年度最高金額。報導稱,若以臺灣總人口2357萬計算,形同每人今年平均負擔約14500元新臺幣軍費。酈英傑更揚言,美國明年還有一筆52億美元對臺軍售已經通知國會。
  • 「潛艦自造」,蔡英文續寫臺灣經典笑話
    曾設想擁有10艘以上的現代化潛艇,成立潛艇部隊司令部,下轄3個潛艇指揮部、1個航空指揮部、1個反潛作戰指揮部,每個潛艇指揮部下轄3艘以上潛艇。但實際情況是,臺灣現在僅有4艘潛艇,代號「二五六潛艦戰隊」。其中2艘是上世紀40年代美國建造的柴電潛艇,命名為「海獅」、「海豹」, 服役期超過70年,屬於「古灰」級的老爺艇,1995年後就基本不出海了,僅作為訓練用。
  • 各家臺媒,這就不必了吧
    臺空軍:建世界最大F-16機隊《聯合報》的報導稱,美國國防部安全合作局(DSCA)去年8月份公布,出售66架F-16C/D Block70戰鬥機給臺灣,總價80億美元。這是1992年美國總統老布希批准售臺150架F-16A/B Block20以來,美國首度批准對臺出售戰鬥機。
  • 臺軍未來8艘潛艇都在這裡製造
    根據臺灣當局規劃,「潛艇自造」計劃總共包括8艘潛艇,去年11月正式開工,2025年首艘原型艦交付海軍測試,往後10年陸續下水服役。  臺軍「潛艇自造」由臺灣「中科院」牽頭設計,製造方由臺灣國際造船公司(以下簡稱「臺船」)負責。  臺船是臺灣造船業的標杆企業,是全臺灣規模最大的造船廠。
  • 綠媒炒作臺灣潛艦自造效果驚人,叫囂「8艘就能摧毀解放軍艦隊」
    綠媒炒作臺灣潛艦自造效果驚人,叫囂「8艘就能摧毀解放軍艦隊」  2020 12/03 08:07
  • 美媒為「臺獨」壯膽:臺灣自造潛艇成軍後,可擋解放軍數十年威脅
    臺灣自造潛艇原型艦上月24日正式動工,總共將建造八艘,首艘預計2025年出海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