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臺媒,這就不必了吧

2021-02-15 環球時報

臺空軍:建世界最大F-16機隊

《聯合報》的報導稱,美國國防部安全合作局(DSCA)去年8月份公布,出售66架F-16C/D Block70戰鬥機給臺灣,總價80億美元。這是1992年美國總統老布希批准售臺150架F-16A/B Block20以來,美國首度批准對臺出售戰鬥機。

此外,馬英九政府時代,美方批准對臺F-16A/B進行F-16V改良計劃,漢翔航空負責在臺組裝,從2018年起開始交機。臺軍將改良後的F-16A/B稱為AM/BM,對外直接以非正式型號F-16V稱呼。改良或是新造的F-16,都將使用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搭配隱形塗料、新式彈藥,戰力將大幅提升。總數208架的「超級F-16」,也將是全球最大機隊。文章聲稱,兩岸空中力量中,除了具有隱形設計的解放軍殲-20之外,「超級F-16」堪稱「當下最強」。

臺軍裝備的F-16V戰鬥機

不過大陸專家認為,全球最大F-16機隊在當下沒有什麼炫耀的,因為全球主要的空中力量都把重點放到了第四代隱形戰機上。即便是在三代機中,F-16的空戰能力也不值得炫耀。在美國,F-16剛剛服役時,儘管使用了很多新技術,專為空中格鬥而生,美國軍內也爭論過到底是F-16更適合空戰還是F-15更適合空戰,但最終的結果很顯然,F-15制空,F-16用來對地打擊。只有一些美國的二流盟國,才會用F-16來爭奪制空權。之前土耳其一直是除美國外最大的F-16機隊。

臺軍的F-16儘管升級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但它絕非僅次於殲-20。解放軍還有殲-10C、殲-16都使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其他三代機升級有源相控陣雷達也並不難,F-16V充其量「對標」一下殲-10C。而且200多架F-16的機群是「未來時」,而解放軍的三代半戰機則是「完成時」。

實際上,在臺空軍方面,也只有升級後的F-16值得一提,未經升級的幻影-2000和與早期版本「梟龍」同級別的「經國」號遠遠落後。《聯合報》也感嘆,另兩種主力「經國」號與幻影-2000,缺乏同等級的性能提升,「能否應對未來威脅有疑問」。

臺海軍:自造潛艇對抗大陸

臺媒稱,2019年5月9日,蔡英文南下高雄,主持自造潛艇計劃的廠房興建開工典禮。「自造防禦型潛艇」(IDS)計劃,始於馬政府後期,2015年底招標開始第一階段「合約設計」,2019年起進行第二階段「原型艦建造」,預計2024年中下水、2025年底交艦。

《聯合報》的報導稱,潛艇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技術風險高。另外,臺海軍在第一艘自製潛艦服役後,按照理想狀況還要再造7艘潛艇,才具備足夠水下戰力。同時要進行「沱江」級飛彈巡邏艦的量產、自製新式飛彈巡洋艦、自製兩棲船塢運輸艦、自製救難艦等,需要的成本和預算將會非常可觀。

臺軍現役的「海獅」潛艇堪稱老古董了

大陸專家表示,臺軍長期以來都夢想更新老舊的潛艇艦隊,試圖以這種水下隱蔽力量發動出其不意的攻擊。但潛艇屬於典型的進攻性武器,而美國方面早已經停產常規動力潛艇,所以臺灣方面尋求外援無果,只能硬著頭皮自己造。建造潛艇的技術要求很高,限於臺灣自身工業水平,即便最終自己造出了潛艇,技術水平也不會有多高。反觀大陸這邊,柴電潛艇、核潛艇已經發展了多代。

按照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2019年12月公布的一份報告,到2019年,解放軍已經裝備了多艘彈道飛彈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幾十艘柴電潛艇。這支潛艇力量是臺灣方面無法比擬的。而且,近年來,解放軍開始大量裝備反潛巡邏機、反潛直升機等,反潛作戰能力突飛猛進。臺灣方面即便造出來潛艇,也只能成為解放軍潛艇和空基反潛力量的靶標。

此外,近來臺灣自造的神盾艦雖有進展,但距離研製成功尚需時日,而且價格不菲。而解放軍方面來看,反水面作戰能力又是其強項,臺灣神盾艦恐怕最終會耗盡臺灣有限的預算。

臺陸軍想靠M1A2 打贏解放軍坦克

臺媒報導稱,臺軍裝甲部隊目前的主力是美制M60A3與自行製造的CM11(原稱M48H,M48炮塔加上M60的主炮、車身),都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引入,如今與新一代戰車相較,性能相形見絀。

臺陸軍早在十多年前,就希望引進美軍現役的M1坦克,但美臺雙方都對臺軍是否需要重型主戰坦克有爭議,加上預算優先用於制空、制海,臺軍始終無法如願。直到2019年7月,五角大樓宣布,批准售臺108輛M1A2坦克。不過,美方宣布的軍售總額為20億美元,與臺軍預算落差很大。預期美方允許銷售清單內的彈藥、後勤等項目,不少會減量採購,或是日後單獨採購。另外,此次新購的M1A2,約只佔臺軍現役主力坦克總數的1/9,未來仍需繼續增購,或是對現役戰車進行性能提升。

號稱「地表最強」的美國M1A2主戰坦克

大陸專家認為,解放軍陸軍從上世紀60年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裝備發展都是圍繞坦克與反坦克展開的,所以在這兩個方面成果頗為豐碩,在世界上也都是位居前列。即便不出動先進的99系列主戰坦克,其輕重型搭配,各種平臺配合的反坦克火力配系,足以對付M1A2系列主戰坦克。在一些先進反坦克飛彈,例如「紅箭-10」面前,M1A2和M60沒有什麼區別。而且臺灣島嶼地形並不適合總重超過60噸的M1A2作戰,M1A2可能還來不及開炮就成了「火炬」。

專家表示,海峽兩岸的經濟力量對比逐漸懸殊,軍事力量的對比也早已經向大陸方面傾斜。早些年間,臺灣方面還能以質量見長,如今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臺灣三軍裝備均遠遠不及解放軍。這還沒有計算解放軍火箭軍的各種「快遞」和戰略支援部隊的有力支撐。臺軍要想和解放軍對比,目前和我一個戰區比還算對等。未來的話,恐怕真如網友所言,「需要和一個省軍區比較了」。

相關焦點

  • 解放軍軍機一大早就來,臺媒:這也太巧了吧
    據臺媒報導,臺「中科院」此前計劃從10月28日起進行多次飛彈試射,就在今天(28日)一大早,解放軍軍機就進入臺西南空域巡航。
  • 蔡英文今天要出海閱兵 臺媒:這是臺軍「不甘示弱」
    今天, 蔡英文也要登艦出海,視察軍演了……這將是蔡英文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首次登艦出海校閱臺軍。
  • 「'斷交'5國職務還紋絲不動,全世界也沒有吧?」
    臺灣「外交部」9月20日13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此前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傳出將與臺灣斷絕「邦交」一事予以確認,這也是本周第2個與臺灣「斷交」的國家
  • 外媒鼓吹"臺灣已是插滿飛彈的小島" 臺媒洋洋得意
    (來源:中時電子報)解放軍軍機一月內4次繞臺訓練,臺防務部門稱或已成常態,今日(26日)臺媒援引英媒的觀點稱臺灣發展飛彈有成效,此文鼓吹,臺灣在近40年的努力之下,已經成為「插滿飛彈的小島」了!文章稱,臺灣發展飛彈是戰戰兢兢,但在近40年的努力之下,已經成為「插滿飛彈的小島」了。
  • 解放軍密集行動後臺軍秀「萬劍彈」,臺媒狂吹
    自研製之初,臺 「萬劍彈」的效能成為了臺媒鼓吹的焦點之一,臺媒聲稱其可對福建和廣東等地的機場實施破壞與癱瘓。而在2020年11月11日,臺軍曾進行「萬劍彈」的實彈試射,在試射成功後,綠媒立即鼓吹稱,「萬劍彈」具備部分巡航飛彈功能,可從「海峽中線」附近發射,對大陸福建、廣東等地區的機場、部隊集結區、裝卸區構成威脅。
  • 臺媒關注軍隊高層一南一北同時視察「強化防禦實力」 ,島內網友:「巨頭?懼吧」
    【環球網報導記者尹豔輝 馬巖】臺媒近日再度炒作解放軍軍機進入其「空域」。
  • 臺媒稱大陸軍機繞臺一圈 飛行員喊話:我是中國空軍
    臺媒稱,這是十九大之後,解放軍軍機第四次接近臺灣「外海」,也是連續兩天有「遠海長航」演訓。  對於島內媒體猜測「未來解放軍可能將加強繞臺實戰化巡航,對臺進行軍事施壓」,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曾在10月26日下午舉行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解放軍會按照年度計劃組織例行性訓練。
  • 臺媒給解放軍造的謠,被戳破了!
    據臺媒自己交代,消息的其中一個來源是印度英語新聞媒體「TheTimes Now」,不過,筆者點進臺媒給出的連結發現,印媒這個消息並沒有給出任何可供核實的依據。  而使用這張圖片的連結,則是一個印度的軍事自媒體帳號。臺灣這個號的文字描述,則全盤採用了這個印度號的說法。
  • 請慢慢習慣,這只是常規操作!臺媒稱解放軍轟6直奔臺灣最高峰…
    解放軍上周連續兩天進行遠海長航訓練,24日,中國空軍官方微博發布一張照片,圖中轟-6k戰機向著某山脈飛行。臺媒稱,這座山極可能是臺灣的玉山,並稱此舉「宣示意味濃厚」。臺防務部門28日對此回應稱,解放軍此舉有「文攻武嚇」意味,又稱臺軍方「不懼戰、不求戰」,空機和地面部隊都做好應處準備,並強調臺軍方「對維護海空域安全有絕對信心」,不需要為幾張照片不安紛擾。
  • 歐陽娜娜一條微博,臺媒直接破防
    自從2019年歐陽娜娜在大陸媒體採訪中公開發聲,表態「我是中國人」,並將相同內容同步到了臉書和Instagram等境外社交媒體後,只要她一有動向,就會引來一些無恥臺媒的圍攻。無視部分臺媒和偏激臺灣網民的持續攻擊,此後歐陽娜娜又先後在央視2021年的跨年晚會、春節聯歡晚會中獻上精彩表演。
  • 臺媒:蔡英文首度登艦出海「抽測戰力」
    優質文章推薦臺媒稱,解放軍海軍12日剛在南海,完成建軍以來最大的海上閱兵
  • 臺媒這個造謠解放軍的假新聞,被我們扒皮了
    據臺媒自己交代,消息的其中一個來源是印度英語新聞媒體「TheTimes Now」,不過,筆者點進臺媒給出的連結發現,印媒這個消息並沒有給出任何可供核實的依據。  而使用這張圖片的連結,則是一個印度的軍事自媒體帳號。臺灣這個號的文字描述,則全盤採用了這個印度號的說法。
  • 臺海 | 臺當局欲砸錢軍購應對大陸軍機繞臺 臺媒:別瞎折騰了
    臺媒稱,大陸軍機繞臺勢必「常態化」,然臺當局能否在短期內籌獲F-35型等下一代戰機仍在未定之天,現階段仍以F-16、「幻影2000
  • 解放軍軍機再現身,臺媒:「廣播驅離」好像沒用…
    臺媒最新報導稱,9月27日又有解放軍戰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臺媒稱這已經是解放軍戰機連續第12天進入這一空域。據臺灣親綠媒體9月27日報導,解放軍戰機從本月中開始每天都進入臺灣附近空域,9月27日上午8點26分,又有解放軍戰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的「防空識別區」,高度在4000米。臺媒稱,這已經是解放軍戰機連續第12天進入臺灣西南空域,對臺灣所謂的「廣播驅離」完全不在意。
  • 臺媒叫囂天劍2飛彈專打殲20 遭諷:威力堪比大陸鞭炮
    臺媒稱,臺灣「中科院」所研發的「天劍2」飛彈,將在2020到2028年換裝在康定級拉法葉艦上。另外,IDF「經國號」戰機「天劍2」飛彈數量,也將從2枚增加為4枚。臺綠媒叫囂,這將成為解放軍殲-20隱形戰機和SU-35戰機的殺手武器之一。
  • 臺媒看看天:解放軍軍機又來了!
    依據臺媒連日來報導,這是解放軍軍機兩周內第8次接近或進入臺灣所謂的「防空識別區」,也是今年以來解放軍軍機第15次進入臺「防空識別區」。臺媒報導截圖 「中時電子報」還稱,今天上午美國海軍一架編號AE1D8A的EP-3E電偵機今天上午從巴士海峽一路往北飛後,進入臺灣西南空域,隨後又左轉往南海方向飛去,離開臺灣海峽。
  • 臺媒腦補:臺軍排名世界13超以色列
    但有意思的是,2016年1月,臺媒好像突然發現了這條新聞,進行了大肆的宣揚報導,然而距離上次炒冷飯不足3個月,臺媒在4月24日再次掀起了報導這一排名的熱潮。當然關注點略有不同,上次說的是「國軍」超越了德國,這次變成了「國軍」超越了以色列。比如東森新聞在4月24日的報導中說:「中華民國」「國軍」近年無戰事,加上發生諸多軍事違紀案件,「國軍」在社會地位日趨下降。
  • 臺媒:解放軍"情報船"也來了
    臺灣媒體推測,這艘「情報船」可能在收集「天弓-3」試射相關的情報。臺灣東部的花蓮縣 圖源:百度地圖海洋調查船「鄧稼先」艦 圖源:社交媒體據臺灣媒體「中央社」9月11日報導,臺灣「國防部」10日晚間指稱,解放軍9、10日2天在臺灣西南方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戰機、戰艦齊出。
  • 臺媒嘚瑟完發現,「賀禮」真貴!
    多家臺媒今天(21日)報導稱,美國務院批准售臺18枚MK-48重型魚雷。臺灣「中央社」還在報導中聲稱,這是美國對蔡英文進入第二任期的「賀禮」。不過,隨後有臺媒發現,這份「賀禮」如今的單價比3年前貴了將近一倍。
  • 兩岸軍艦「撞名」,臺灣大可不必緊張
    這艘艦艇,與臺灣的「康定」級軍艦西寧號同名。臺媒緊張預測,兩岸「西寧艦未來在海上遭遇的可能性,是無法排除的」。其實,如能認清「撞名」的深層次原因,選擇走一條正確的光明大道,就完全沒必要緊張。歷史地看,兩岸軍艦的命名規則,都不同程度地繼承了中國近代海軍的命名傳統,即採用神州大地大中城市、英雄人物、名山大川的名稱。因此,兩岸軍艦「撞名」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