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G2指日可待——淺談未來十年中國水面艦隊主力的編制和部署!

2021-03-01 軍務酷

今年以來,關於我海軍裝備建設的好消息接連不斷,十分振奮人心!

大連國產航母已經進入船體組裝的中後期,艦體基本輪廓已經十分明顯,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就可出塢舾裝。

遼寧艦

殲15艦載機的彈射型,據說昨天在瀋陽進行了首飛!此消息意義重大,說明上海江南長興的彈射型大平板航母也即將進入船體組裝階段。我朝的做事風格,決定了新型航母體系的各個系統,都是齊頭並進。飛機起飛了,船也必然要進船塢組裝了!      

從「遼寧」號航母上滑躍起飛的殲15艦載機,日後其將以彈射方式從新航母起飛,屆時航母編隊整體戰力將有質變性提升。

055萬噸大型驅逐艦的巨大分段模塊已經在江南長興出現,說明這種世界領先的大型主戰艦艇,即將迎來批量生產。首批建造數量可能是4艘,江南的2艘作為第一批次。中國海軍的水面主戰艦艇,首次跨入世界領先行列。

疑似055型飛彈驅逐艦的首艦分段

在江南長興和大連大船同時批量建造的052D神盾,已經有4艘成軍,已經服役加艦體成型的總數至少10艘或者11艘。052D的建造總數,不會低於12艘,甚至可能追加到18艘!當前我海軍各類神盾驅逐艦,已經服役加生產成型的,至少已有22艘之多!遠遠超越了小鬼子海軍自衛隊,數量逐步向美帝神盾艦隊靠攏。

雖然美帝的現役神盾多達80多艘,但大部分已經老舊,多數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服役的無源相控陣盾艦,真正的新型有源主動相控陣宙斯盾艦,美帝也不過20來艘。中美在這方面有扯平的勢頭。

 175號052D中華神盾艦已上號疑似服役

這幾天,海軍黨委到海軍工程大學集體調研,吳提督親自為電磁奇才馬偉明將軍打傘。這說明,海軍可能下定決心,一步到位在新建的彈射航母上使用已經成熟可靠的電磁彈射器,直接和美帝最新的福特級航母看齊。電磁彈射不是只有核動力航母才能裝備,常規動力航母一樣可以裝備。除了電磁彈射器,新型全電推進的057型先進反潛護衛艦也在生產中了。

054A護衛艦仍然在不斷下線中,目前服役成軍的已經有22艘之多,建設總數很可能不止24艘。海軍對這種性價比極高的主力護衛艦相當滿意和倚重,訂單追加到32艘也是很可能的。而且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友好國家對這型艦艇興趣極大,未來批量出口,生產線可再維持十幾年。

 054A護衛艦

5萬噸級的巨型綜合補給艦,首艦已經在珠江口的龍穴島船廠進入舾裝施工,第二艘同型艦也已經接近船臺組裝。航母戰鬥群的保姆,即將和國產航母一起遠航。

093G先進巡航飛彈核潛艇在軍事刊物上公開亮相,航母戰鬥群的水下保鏢顯露肌肉,暗示該艇服役加生產成型數量不會小於5艘,我海軍攻擊核潛艇總數已經達到了10艘的規模。093A核潛艇公開出現在馬六甲海峽。我海軍的先進攻擊核潛艇的數量和作戰能力,已經全面提升,完全可以遂行大洋實戰任務。

 093核潛艇

真是喜事連連,愛國軍迷也跟著大飽眼福。這些都是遠洋艦隊的大項目,近海艦隊的小項目就不在此詳列了。

百年海軍,大規模海軍建設的背後,是強大的綜合國力,天量的財政投入和完善的工業能力。

未來十年,我國海軍將以4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4個遠洋戰鬥集群。

這4艘航母,分成兩滑兩彈的組合:遼寧艦和目前大連的001A航母為同型號滑躍式航母,配備滑躍型殲15主力艦載機;江南長興的彈射型新型航母和同型艦,將組成彈射雙航母戰鬥群,首批配備彈射型殲15艦載機,後期可能配備新型4代艦載機,也就是傳說多年的「海飛絲」。

4個航母艦隊初具規模,052D神盾驅逐艦以4艘為一個小組,平均分配給4個航母戰群。徹底改變當前的驅逐艦支隊,裡面4條新式神盾,卻沒有大型航空艦艇的局面。神盾扎堆而沒有航母是一種奢侈的浪費。小鬼子海軍自衛隊自然不敢這麼奢侈,因為它的大型神盾艦一共才6艘,再多了,小鬼子財政也負擔不起。航母配神盾,確實是超級大國才有的玩具。

大型神盾主力艦,就是要配給航母的。若臨時組建純驅護艦特遣分隊,8到10條水面艦艇編隊出海,裡面配兩條大盾,構成遠程防空和指揮雙核就足夠了,沒必要配備4個核心。


國產航母成軍後,一個航母戰群,應該標配2艘055大型神盾驅逐艦(實際已經到輕巡洋艦的噸位),4艘052D先進通用神盾艦,4艘057先進全電推進反潛護衛艦,2艘093G巡航飛彈攻擊核潛艇,一到兩艘5萬噸高速巨型補給艦,一到兩艘船塢登陸艦或者1艘兩棲攻擊艦,一到兩艘天王星級情報收集艦,一到兩艘大型潛艇救援艦,甚至包括一艘專職醫院船。

這個「豪華陣容」,絕對比肩當今美帝的航母戰群,一個集群的戰力就足以滅掉一個中等國家的全部海軍或者顛覆一個沿海小國的政權!

除了中美,當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海軍,都湊不出哪怕一組這樣的陣容,包括小鬼子海自、俄羅斯、高盧雞、老狐狸、三哥等都拿不出來,這才是真正的海上G2!

若到2020年,055大型神盾數量臨時不夠,一個航母戰群,可以只配一艘055,然後補上一艘052C神盾艦。另外,054A通用護衛艦主機是柴油動力,最高航速只有27節。而航母放飛艦載機時的戰鬥航速經常要飆車到接近30節。跑多了,054A護衛艦就跟不上,這會造成航母在航道上出現嚴重的反潛漏洞。因此完整的4個航母護衛群,必須配備至少16艘先進的全電推進057大型護衛艦。

全電推進的艦艇具有功率大,能源利用率高,甚至主推進電機可以長時間超負荷運轉的特點,完全可以跟上航母30節的戰鬥航速;另外,電動推進,艦艇本身主機噪音比柴油機,燃氣輪機和蒸汽動力都小,特別有利於編隊的深海反潛。

同樣,在2020年前,若057護衛艦的建造數量不夠16艘,可用054A通用護衛艦臨時替補。現在遼寧艦的編隊集群,以北海艦隊的兩條051C「俄式神盾」——115、116號驅逐艦為臨時核心,加上2到4艘054A通用護衛艦的護衛陣容,未來必然要被更先進的055、052D和057代替。

 北海艦隊

目前已經服役和確定在建的總數為12條的052D神盾艦,就是為已經服役和正在建造的3個航母戰群定向培養的主力護衛陣容。按需求分配到航母所在艦隊,而不會平均分配給三大艦隊。特別是被分配到東海艦隊的可能性很小。

這是因為東海艦隊,當前已經有2個堪稱「陣容強大」的驅逐艦支隊,總共有4艘052C驅逐艦,4艘現代級驅逐艦(2艘正在改造升級),8艘新型054A通用護衛艦,2艘053護衛艦,共8驅10護。再新增第3個驅逐艦支隊的可能性就很小。

東海戰場空間有限,舟山到琉球嘉手納只有670公裡;到臺北直線距離更近,只有550公裡。可以說東海艦隊完全在這兩個敵對據點的海空偷襲範圍內,不宜放置過多的水面主力,防止被人家「一鍋端」。

東海的海軍主力基地太少,目前在定海錨地,兩個驅逐艦支隊擠在一起,已經擁擠不堪了。不可能再增加一個新驅支隊,更不會立即配備航母。除非收復臺灣,才有基地、航道和海域縱深,把東海艦隊擴編成我軍的「太平洋艦隊」。

從這個意義上說,臺灣必須拿下!否則,我方的海權就被截為南北不通的兩段;富饒的東南沿海各省的防禦縱深長期就被敵人壓迫;東海艦隊也將長期被壓在大陸邊緣施展不開拳腳;南北兩個基地的核潛艇進出太平洋都缺少安全航道。臺灣不收回,就是一把壓制中國海權的大鎖,必須敲掉!臺海一通,一通百通!

解放軍在南海進行軍演

在當前條件下,一旦東海、臺海有事,在我大陸廣大縱深內梯次部署的強大的空軍、海軍航空兵、火箭軍東南各旅,就可協同作戰,迅速用強大火力殲滅嘉手納和臺灣的敵對海空基地。東海艦隊,基本就是支援登陸、殲滅殘敵、打掃戰場的角色。戰端一開,在東海戰場集中我方太多的大型艦艇,不是聰明的戰法。

而在東海近海戰場部署航母,則屬於是「自找累贅」——戰時重兵保護淺水中機動空間有限,而四面臨敵的航母,必然分散其他戰區的水面兵力。若航母集群戰時被封閉在我近海或者港口內,就失去了航母作為遠海進攻力量的意義。我海軍在未來海戰中,絕不能重蹈北洋艦隊和一戰德國公海艦隊的覆轍。

航母戰鬥群的用武之地,在於深海大洋。南海中南部,太平洋第一島鏈外,印度洋才是航母的真正舞臺。等國產航母有5艘以後,也可以遠航大西洋,到美帝家門口嘚瑟一下的。

中國海軍遠赴西太平洋軍演

北海艦隊的膠南小口子軍港,當前作為遼寧艦為核心的航母基地,是搖籃期的做法。畢竟最早的兩艘航母的生產基地(大連)、陸地訓練基地(遼寧興城葫蘆島)都在北方。遼寧艦長期在黃海甚至是渤海內海開展訓練,是務實和科學的做法,也兼顧了保密的需要。

其實黃海戰場更加狹窄,同樣基本用不到航母。小口子軍港與其說是作戰基地,不如說是訓練基地。因此,在南海新驅逐艦支隊的4艘全新052D神盾配齊之後,下一批正在趕製的個別江南神盾,加上大連大船正在生產的3艘052D,會依次配屬給北海艦隊。作為遼寧艦的最新護衛,平時作為訓練集群,為後續國產航母大批培養新的艦員團隊;同時負責戰備值班,兼顧黃海和東海,戰時可以迅速南下,穿島鏈,東進殲敵。

海軍近幾年的「機動」系列演習,已經用小編隊來模擬航母大編隊在西太機動作戰,預示了航母的部分戰法——在我大陸海空火箭軍的配合下,迅速殲滅嘉手納之敵,然後東出島鏈,迎戰美帝航母集群,甚至直接打擊關島之敵。

未來十年間,生產更多的是055和052D系列,會配給陸續成軍的17、18、19號國產新航母,駐紮海南錦母角航母基地,面對南海,東顧臺灣。

若將來更多的航母服役,在印度洋北部、非洲東部(坦尚尼亞)常年駐紮兩個航母集群,看牢美帝的迪戈加西亞基地,東西夾擊三哥,維護荷姆茲海峽和紅海吉布地的海運咽喉。

一路一帶幾萬裡,沿途必須有我強大的海軍艦隊來站崗。

未來幾十年,隨著我人民海軍逐步成長為全球海軍,一定會打破現在三個艦隊平分驅支的情況。以後大部分水面艦隊也不再叫作驅護支隊,而是根據任務不同組成不同的特混艦隊。平時分成近海艦隊和遠洋艦隊,遠洋艦隊又可分成太平洋艦隊和印度洋艦隊。

南海將是重頭戲,海南島平時將至少駐紮2個航母作戰群,配備至少相當於目前4個支隊規模的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還有數量龐大的核潛艇和常規潛艇作戰力量,未來的海南島,就是天朝的夏威夷。


西沙和南沙的海空力量,也必然大大加強,三沙也將擁有自己的艦隊,實力不亞於當前的一個大艦隊。

至於那些109、110之類的老式051驅逐艦,等22條新型神盾滿編的時候,是一定要退役的。因為現在海軍的艦員,都不夠新船分配的,甚至部分已經退役的海軍士官,都被召回部隊重新服役。

人才的培養、儲備,同樣一刻也不能放鬆。百年海軍,最終比拼的還是人才。

文字 | 瀚海狼山

圖片 | 網絡

軍武酷出品,轉載請至後臺詢問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號立場


相關焦點

  • 淺談中國海軍如何部署三大艦隊
    三大艦隊劃分已不能 適應未來發展  對照促成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劃分的歷史動因,今天很多情況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無論是戰略需求、現實威脅還是武器裝備和技術條件等方面看,中國海軍已經遠非過去那支以陸地防禦為中心、近岸防禦為手段的「海上弱旅」。
  • 【郭論軍事】當代中國軍隊編制及部署的戰略調整——海軍篇
    對美日臺韓進行的各次海上軍事演習,都能派出水面艦艇、潛艇和戰機配合我偵察衛星作警戒觀察和情報搜集。因為臺灣海峽海區狹窄,處於陸地火炮和近程飛彈的覆蓋之下,不便水面艦艇的活動,而該海域屬於淺水區,水下的背景噪聲大,不利於反潛,便於潛艇的活動。所以,增加潛艇部署可以確立大陸對臺灣的海上軍事優勢,保持對臺灣的軍事壓力,對遏制臺獨勢力具有戰略意義。
  • 中國用了20年發展出超大規模艦隊 民用造船的中心轉到東北亞
    文章稱一位著名美國海軍戰略學家表示中國在短短的二十年內建造和部署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艦隊。這一行為超出了美國安全規劃相關人員的預期。近期美國五角大樓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導"也指出,中國是"現在是造船業的超級大國"。事實上,民用造船的中心早已從北美和歐洲轉移到了東北亞。就連大英帝國海軍的船隻,也有從韓國進口的。
  • 戰力十足,不可小覷-簡析日本海上自衛隊88艦隊編制
    海上自衛隊擁有4個八八艦隊,各配備1-2艘神盾艦,同時其餘的反潛護衛艦均配備近中程防空飛彈,弱點則是水面力量面對空中武力顯得脆弱,必須依賴航空自衛隊,而航空自衛隊的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島嶼。「八八艦隊」是指海上自衛隊機動艦隊,即原先的聯合艦隊護衛艦隊水面艦艇的一種配置形式,機動艦隊由護衛艦隊、潛艇艦隊、航空隊和直轄隊組成,是海上自衛隊的一線部隊,約佔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的60%,主要承擔保衛海上交通線、執行中遠海反潛、
  • 美海軍加快進行艦隊現代化建設,年底前將籤訂新一級無人水面艦艇合同
    該網站本周三(6日)向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提出申請,希望能獲得與此相關更多細節,並立即得到了回復。 據海上系統司令部提供的概念性要求清單顯示,這種中型無人水面艦艇是美國海軍正在研發的一系列無人水面系統中的一種傳感器和通信中繼船。它將能夠運載相當於一個40英尺標準船運貨櫃的有效載荷,一次出航可獨立工作60天,並且可以進行海上加油。
  • 美國太平洋艦隊下屬第七艦隊和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實力對比
    羅納德裡根號艦隊實力第七艦隊大約擁有50至60艘軍艦、350架戰機,艦隊滿員編制6萬人,其中包括38,000名海軍官兵和22,000名海軍陸戰隊員,平時總兵力約2必要時可以從第三艦隊或其他部隊抽調艦艇補充。由於第三艦隊負責太平洋艦隊艦艇兵力的部署前訓練,因此,第三艦隊曾被稱為訓練艦隊。太平洋艦隊新服役的或大修後的艦艇都要先編入該艦隊進行訓練。訓練形式主要是部隊演習、戰備演習和艦隊演習,訓練結束後方可派往第七艦隊執勤。
  • 美國重建第一艦隊,打算掐住我國海上生命線?
    第一艦隊將往北、往南分別與第七艦隊、第五艦隊互相接應。我們經常聽到在印太活動的是美國海軍著名的第七艦隊,那麼這個第一艦隊又是什麼「鬼」?美國海軍為何要突然重建第一艦隊?圖片:美國將恢復第一艦隊編制,銜接第五、第七艦隊,加強對中國海軍的制衡和威懾。
  • 美國也許需要一個第8艦隊!
    不過目前大西洋和地中海都不是重點,畢竟現在俄羅斯海軍水面艦隊的噸位規模已經越來越小,大有下降到飛潛快的意思,僅僅靠歐洲國家水面和水下的實力,就基本可以遏制俄羅斯方面的動作。現在俄羅斯海軍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自保,而不是如何重新進入大洋深水,儘管有戰略轟炸機時不時的突破冰島—挪威防線,甚至前一陣還飛到了古巴。但是這大多只是姿態而已,美國海軍整體還是有數的。
  • DARPA推進「海上列車」項目,增加無人水面艦艇航程
    DARPA正在開發一種概念,希望可以通過這一概念使無人水面艦艇(USV)能夠行駛1.4萬海裡。為實現這一目標,DARPA於9月份選定3家公司開展「海上列車」項目。該項目將增加無人水面艦艇航程,提高海軍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海上列車」項目的核心是通過連接海上護衛隊中的艦船,減少海浪產生的阻力,從而提高行駛效率。
  • 日本軍事期刊對比中日海上力量,差距又何止是水面作戰艦船
    、及未來日本在應對中國海軍迅速發展方面策略的文章,引發了讀者們的拍磚和吐槽(這篇文章幾乎哪個軍事網站近期都有轉載,內容方面筆者就不廢話了)。這篇文章看似對自2010年以來中日兩國海上力量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較為完善的總結、並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相比於中國海軍存在的問題、還試圖給出了部分解決方案,但只要通讀完全文就不難發現,該文章只是總結和對比了兩國海上力量當中水面作戰力量的發展動態(實際上水面作戰力量也沒完全對比,不僅沒說航空母艦,飛彈艇等近海作戰艦船更是提都沒提)。
  • 解讀中國海軍三大艦隊之實力對比
    考慮到將來攻打臺灣戰役中美國的幹預,要求北海艦隊屆時配合東海艦隊以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阻止美國航母戰鬥群從臺灣島北側的海域進入臺灣海峽或黃海、東海海域。也就是在臺海發生戰爭時,北海艦隊要以海上編隊策應東海艦隊,但任務不是對付臺灣海軍,而是警戒和阻止美日海軍的幹預。美、日海軍乃是當今世界上排名第一和第三的海軍,不知北海艦隊能否挑起這樣的重任。
  • 菲律賓空戰1941~42(3)日軍編制與部署
    日軍整體戰略日軍要迫使美國在沒有前線作戰基地的情況下,遠道穿越太平洋,在日軍的控制範圍內打一場海上大決戰,並戰勝美國海軍。對可能出現的變化也制定了相應對策,一旦美軍向巴丹半島和科雷吉多要塞撤退,日軍務必在美軍主力完成退守之前,在馬尼拉城外將其一舉殲滅。如何能夠迅速攻佔馬尼拉灣?日本陸軍認為,動用3個師團的兵力,在呂宋島北端的林加延灣和南端的八打雁灣登陸,南北對進,就是在75天內攻佔馬尼拉灣的關鍵。
  • 2017年度世界十大主力艦排行榜:中國終於受西方認可
    21世紀以來,世界主要海洋國家為擴展海洋利益,加強了海軍建設,驅逐艦和大型遠洋護衛艦作為重要艦種得到了重點發展,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日本等軍事強國在建在研的新一代大型驅逐艦和大型遠洋護衛艦融合了世界各項新興技術與新理念,清晰勾畫出未來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的發展潮流,目前,世界大型水面艦艇正在向大型化、信息化、模塊化和多用途方向快速發展。
  • 中國南海艦隊實力如何?7國海上聯軍進入南海,南海艦隊扛得住嗎
    因為中國目前和中東地區、歐洲地區的海上航線基本上都要經過南海地區進入印度洋,所以,美國及其盟友又開始逐漸加強了在南海地區對中國的圍堵程度,因此,分析2021年南海地區敵我實力的對比是很有必要的。印度暫時沒膽子,所以就7個目前除了美國之外,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要麼已經派出軍艦前往中國南海地區,要么正在籌劃派遣軍艦進入中國南海地區巡航。
  •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到底什麼配置和實力?
    第七艦隊司令部設在日本的橫須賀港,駐地包括日本佐世保基地、衝繩和韓國釜山、浦項、鎮海基地及新加坡等地,亦經常停泊香港補給,是目前美國最大的海外前線投送部隊,用於威嚇敵國和盟國合作,保護海上通道、協防美國盟國以及在恐嚇失效時動用武力,也經常充當美國對外進行軍事行動時的機動艦隊。
  • 二戰後組建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都裝備有哪些武器?
    其中,為了籌備編制新日本海軍的搖籃,在原海軍大將野村吉三郎的倡議下設立了一個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由曾經擔任過海軍軍務局長的原海軍少將山本善雄負責,以10名原海軍人員、海上保安廳職員為委員,和14名委員輔佐而組成,負責接受從美國借貸而來的艦艇,並召集乘組員,進行訓練和編制,事實上它便成為日後重建日本海上力量的骨幹組織。
  • 北海艦隊或部署4艘052D艦配合遼寧艦遠海作戰
    這種趨勢的出現,使在世界舞臺上的行為體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徵,而各種各樣的國防挑戰也接踵而至。這些挑戰未必是僅靠北海艦隊就能應對的,但一定是北海艦隊 需要參與應對的。對於北海艦隊而言,作好準備應對紛繁複雜的各種挑戰將是大勢所趨。
  • 80年代亞洲最強驅逐艦隊是哪家?居然不是日本
    ,已經擁有近80艘主力水面艦。現在回首1990年,我們發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亞洲最強的海上力量是日本海上自衛隊,但擁有最多驅逐艦數量的海軍是臺灣。那時候的中國海軍還相當弱小,弱到無法與海峽對面的臺灣海軍相抗衡。為什麼要以1990年為時間節點呢,因為此時的大陸和臺灣海軍,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都剛剛開始建造第二代水面艦艇。
  • 此艦隊巡航釣島,戰力碾壓日本主力
    這位將軍的信心與底氣,從歷史、當下、未來當中都能找到緣由。王華勇中將還有一個身份——東海艦隊政委,指揮著直面美日韓的艦隊。他憑啥有「不管是誰」的底氣?王華勇中將細數東海艦隊的家底會發現,它的前身為華東軍區海軍,是中國海軍三大艦隊裡面組建時間最早的,也是參加實戰次數最多的艦隊,曾參加解放軍史上迄今唯一一次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作戰,並取得崇武海戰、八·六海戰等輝煌勝利。1988年的3·14海戰,也是有東海艦隊護衛艦參加,湧現出海空英雄團、海上猛虎艇等英雄群體。
  • DD(X)未來水面作戰艦艇:乘載21世界美國海軍
    DD(X)未來水面作戰艦艇:乘載21世界美國海軍 美海軍頭一回把支援近岸和陸上作戰列為自己的首要任務,要求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能確保在瀕海通行無阻,能向岸上投送作戰力量,支援岸上的聯合機動作戰;強調建立海上遠徵部隊,確保與陸、空軍聯合作戰;強調美海軍與海軍陸戰隊密切協作,組建陸海空聯合特遣隊以適應近海作戰和海上機動行動。  1994年9月,美海軍通過了《21世紀水面作戰艦艇(SG-21)任務需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