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海軍如何部署三大艦隊

2021-03-02 國科環宇

資料圖:我052D飛彈驅逐艦劈荊斬浪(地點疑似在西太平洋我軍大演習階段)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海軍加大了走向深藍的步伐,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量新型遠洋作戰艦艇 加快服役,作戰訓練、遠洋護航、聯合軍演越來越多,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的活動越來 越頻繁。這是過去半個世紀裡所未有的。可以預見,中國走向藍水海軍之路是一種必然,其艦隊劃分必須進行 深刻變革以適應未來戰略的需要。目前中國海軍的基本建制仍然是以地域為基礎劃分的三大艦隊,已不能完全 滿足遠海聯合作戰的需要,應該適時組建遠洋聯合艦隊。

  三大艦隊劃分的歷史原因

  目前,中國海軍按照地域劃分為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這一划分的背後,有技術、形勢和戰略等方面的原因:

  奉行近岸防禦戰略

  新中國立國至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裡,由於特殊的國內國際原因,我國經濟上奉行相對封閉的政策,對外貿易面比較窄,整個國家對資源能源的需求通過國內基本可以得到滿足,海洋作為貿易通道和能源資源寶庫的地位尚未顯現,海洋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尚未突出。毛主席提出「一定要建設強大的海軍」,其基本目標只是「抵禦帝國義的侵略」,應對敵人從海上發起的進攻。

  海軍奉行近岸防禦戰略,作戰任務十分明確,就是配合岸基力量守衛我國漫長的海岸線,阻止敵方可能的 來自海洋的登陸作戰。因此,當時按照地理區域確定防禦範圍,然後進行艦隊劃分,從而明確各自的防禦和指 揮控制區域,成為了我海軍最有效率的艦隊劃分方式。這種艦隊劃分方式和近岸防禦戰略的目標是一致的,就 是保衛領土,海軍是陸軍守土的自然延伸而已,岸基力量在海軍部隊中的比重很大,發揮的作用也很大,可以 說,三大艦隊的艦隊劃分模式是近岸防禦戰略的直接結果。

  資料圖:今日某官方媒體公布的雜誌封面顯示,中國海軍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海上演習,共18艘艦艇參與!地點疑似西太平洋。

  無力打造遠洋艦隊建國初期

  我國經濟技術基礎十分薄弱,為海軍建造中小型艦艇都十分困難,海軍兵力組成以飛、潛、快為主,遠洋防空、反艦、反潛作戰能力和兵力投送能力無從談起。海軍建軍後二十多年裡,從蘇聯進口的4艘1000多噸級火炮驅逐艦是一直是「四大金剛」級的寶物。20世紀80年代以後建造的中型艦艇缺乏區域防空、反潛能力,無法離開陸基航空兵和防空系統遂行獨立作戰,也離不開岸基維修和後勤補給體系的支撐。

  此外,對海空的情報、監視與偵察嚴重落後,基本靠探測範圍和精度均非常有限的陸基雷達系統,沒有天基和空基的導航、情報支援手段。儘管自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海軍逐步走出國門,遠洋大洋進行海軍外交,但並不具備實質意義上的遠洋作戰能力。因此,北海、東海和南海三大艦隊的劃分,突出以岸上為中心的海上作戰模式,足以滿足劃分區域實施近岸作戰的要求,得以在幾十年時間裡長期存在。

  現實戰爭威脅挑戰

  就海上方向而言,中國海軍長期面對的來自臺灣海峽對岸的威脅。20世紀後半葉大部分時間裡,解放軍海空軍武器裝備總體落後於臺灣海軍,臺島周邊海域的制海、制空權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國民黨海軍的手裡。國民黨一度圖謀反攻大陸,依託優勢海空軍長期實施兩棲登陸作戰演練。因此,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的地理和艦隊劃分,也是這種現實戰爭威脅的產物。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戰,南海艦隊參戰力量薄弱,東海艦隊艦艇南下支援時擔憂受到國民黨海軍威脅的歷史,就證實了東海、南海艦隊地域分隔給海上作戰造成的困難。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的歷史遺留問題,實施渡海登島作戰解放臺灣島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海軍最重要的使命。從地緣戰略角度來看,只要兩岸不統一,中國海軍面對的第一島鏈封鎖就不可能真正打破,艦隊的地理限制也不可能改觀。

  最近網絡流傳的一張模糊的照片顯示,疑似有四架量產型殲15戰機同時出現在遼寧號航母飛行甲板上。與以前經常曝光的黃皮殲15戰機不同的是,這四架殲15全是海軍灰塗裝,這無疑標誌著遼寧艦朝著形成戰鬥力的一天又近了一步。

  三大艦隊劃分已不能 適應未來發展

  對照促成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劃分的歷史動因,今天很多情況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無論是戰略需求、現實威脅還是武器裝備和技術條件等方面看,中國海軍已經遠非過去那支以陸地防禦為中心、近岸防禦為手段的「海上弱旅」。借鑑世界強國藍水海軍發展的歷史經驗,根據作戰需求,依託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建立遠洋聯合艦隊已經有以了充分的合理性。

  戰略轉型的需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海洋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日漸突出,海上貿易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倚靠,東海、南海蘊藏的豐富能源和資源在國家長遠發展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從維護國家經濟和戰略利益的角度出發,中國海軍已經明確提出由「近海防禦」 向「遠海防衛」的戰略轉型。新的海軍戰略已經提出了在「遠海海域」作戰的需求。

  第一島鏈至第二島鏈間的海上作戰如何組織實施,南海海域乃至印度洋的海上作戰如何實施,由印度洋經南海至中國的海上能源輸送線如何保護,乃至北極地區的利益如何拓展等,都是戰略轉型向中國海軍提出的現實課題。中國海軍現有二大艦隊劃分是適應近海防禦戰略而存在的,應對臺海危機有其合理性,但明顯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新的作戰要求,改革艦隊劃分勢在必行。

  形勢、任務的促動

  新的戰略形勢下,我國海上安全形勢日趨複雜,海軍擔負的任務日益多樣化。特別是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國在逐步結束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事後,大力推動「重返亞太」和軍力「再平衡」戰略,調整亞太軍力部署,強化對華威懾和遏制。我國周邊與我存在海洋領土爭端的國家,為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借大國博弈之機,不斷採取破壞現狀的動作,製造事端。東海釣魚島、南海黃巖島和仁愛礁等問題上的鬥爭呈現白化的狀態,這對海軍快速、靈活、有效反應的要求越來越高。

  資料圖: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14日發布消息稱,當天發現一架中國軍方圖-154電子偵察機進入東海日本「防空識別區」,飛抵距離釣魚島約130公裡處。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應對。

  同時,遠海反海盜、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也越來越多,組織協調複雜。維修補給任務重。海軍在現有艦隊劃分基礎臨時組建任務部隊和指揮機構,勢必面臨艦隊分隔造成的利益衝突帶來的困難,影響對危機事件做出反應的效率。海軍執行複雜形勢下的多種任務的能力勢必得到削弱。

  現實條件的成熟

  進入21世紀以 來,我國大力推進海軍裝備現代化,海軍力量的發展突飛猛進,建立遠洋作戰型聯合艦隊的條件也日漸成熟。首先是近海控制能力已相當穩固。隨著第三代戰鬥機大量服役,我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範圍和能力迅速增長;岸 基反艦飛彈的打擊距離和精度也大大提高;近岸和近海防禦任務很多可以交給岸基部隊負責。先進的隱身飛彈艇和輕型護衛艦近海反艦作戰能力也非常強,使我國的近海已經成為了外敵的禁地。

  其次是遠洋作戰能力不斷提升。航空母艦及艦載機、遠程固定翼反潛機、區域防空驅逐艦、大型兩棲作戰 艦等遠洋作戰武器系統的服役,使中國海軍可以組建特混艦隊赴遠海海域 、獨立作戰和投送兵力。此外,偵察情報系統的現代化發展也賦予了海軍「走 、出去」的能力。這樣一支力量必須要、有獨立的編制體制和指揮控制體系。

  從「三大艦隊」到「兩海艦隊」

  從國家戰略到海軍戰略,一支強大的藍水海軍都呼之欲出。中國海軍三大艦隊的兵力已經突破了自己的專守區域,各艦隊抽調兵力組建任務部隊已經成為常態。藍水海軍專注於遠洋機動作戰,就必須要求在艦隊劃分和指揮上徹底拋棄原來的區域專守概念,組合成一支統一編成、統一指揮的大艦隊,形成拳頭髮揮出強大的合力,最大限度地奪取預定海區的制海權。

  功能上的兩海艦隊

  筆者認為,從國家海上作戰需求出發,未來中國海軍從功能上應編成「近海艦隊」和「遠海艦隊」。「近海艦隊」以目前的 三大艦隊下屬的各基地、水警區編制為基礎,納編適於近海作戰的飛彈快艇、輕型飛彈護衛艦、陸基海軍航空兵、岸基反艦飛彈系統等兵力,區分若干海區,組建區域海軍,遂行包括維護近海海洋中權杈益在內的低列度海上衝突或其它可以勝任的海上非軍事行動任務。

資料圖:我海軍最新型093級核攻擊潛艇印度洋護航照曝光

  「遠海艦隊」即以遠海作戰任務為核心的聯合艦隊,納編遠洋作戰和兵力投送能力強的航空母艦、兩棲作戰艦、先進驅逐艦和護衛艦、大型後勤艦等,按照戰略方向與聯合作戰司令部進行組合配置,作戰需要時直接按照平時的編成迅速集中,進入遠洋遂行作戰任務。必要時,「近海艦隊」可抽調適當兵力對「遠海艦隊」進行補充。

  地理上的兩洋艦隊

  在臺灣問題不能解決的情況下,中國海軍面臨的地理障礙將長期存在,因此中國海軍未來的「遠海艦隊」可能會為區域聯合作戰司令部下聯合艦隊的面貌出現。從戰略方向而言,未來中國海軍的「遠海艦隊」可以編成為太平洋艦隊和印度洋艦隊。太平洋艦隊 負責以第一島鏈至第二島鏈間為重點的西太平洋海域的作戰任務,編制上由目前的北海和東海艦隊合併組建,艦隊司令部所在地可設在寧波,成為未來太平洋方向聯合作戰部隊的海軍組成部隊。印度洋艦隊負責南海經馬六甲海峽至北印度洋海域的作戰任務,維護南海島主權 權益,保護中國重要的海上交通線,編制以上目前的南海艦隊為基礎,艦隊司令部可設在湛江或者海南島某個基地。兩洋艦隊的作戰海域可以以臺灣南部和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為界,必要時可相互支援。

  遠海聯合作戰問題

  為適應遠海聯合作戰的需要,中國海軍未來的兩洋艦隊劃分跟現在的二大艦隊應該有很大的區別。無論是太平洋艦隊還是印度洋艦隊,主要的職責是軍種行政領導和指揮控制,即「養兵」 問題。按照「養兵」和「用兵」分離的原則,聯合作戰中,海軍部隊的指揮控制是交給戰區聯合作戰司令部的。因此,兩洋艦隊的行政編制的基礎,是作為聯合作戰司令部的軍種組成部隊而存在。

  中國海軍目前的北海、東海、南海艦隊擁有責任區內相當大的作戰指揮權,聯合行動中要進行複雜的軍種間協調,這一點未來必須要進行大的調整。艦隊的作戰指揮職能應該弱化,專注於海軍部隊的建設和訓練事務,在需要聯合訓練和聯合作戰時,向聯合作戰司令部提供海軍部隊。這一點應該是未來遠海聯合作戰對艦隊劃分提出的基本要求。放眼世界強國的藍水海軍,打破地理區隔和區域防守概念建立聯合艦隊已經成為通例。(新浪軍事)

國科環宇——軍工行業最受歡迎的微信公眾平臺!

若發現涉密或敏感信息請撥打舉報電話:4006405800

輸入日期查看精彩內容(8月份之後)

查看「各國軍人月薪多少?解放軍工資單曝光」輸入106

查看「潛伏在中國高層的8大間諜」輸入1228

查看「中航工業科研院所」輸入105

查看「揭秘領導的座次安排」輸入1217

查看「中國軍隊文工團高官一覽表」輸入1218

查看「慘遭下馬的中國尖端軍工項目」輸入1214

查看「世界航空航天2015-2019全面預測」輸入104

查看「解放軍10大特種部隊」輸入103

其他更多精彩的文章

↓請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軍三大艦隊未來戰力如何?
    收錄於話題 #中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軍粉君
  • 解讀中國海軍三大艦隊之實力對比
    ,也是三大艦隊中實力最強、唯一沒有參加過海戰的艦隊。北海艦隊司令部駐山東省青島市。  中國海軍東海艦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於1949年4月23日成立,最初以上海作為基地,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之一,是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東海艦隊現任司令蘇支前中將,政委王華勇中將,艦隊旗艦是150(長春號)飛彈驅逐艦。
  • 中國三大海軍艦隊哪個實力最強?
    眾所周知,我國有北海、東海和南海三大海軍艦隊,分別負責黃渤海、東海及南海的海防任務。
  • 中國海軍三大艦隊無法滿足需求:急需第四艦隊
    ★更多軍事資訊盡在微信公眾號:三芒星軍事近日隨著多艘中國海軍主力戰艦齊現印度洋,有關中國將打造第四艦隊即印度洋艦隊的呼聲日漸高漲。目前我國海軍共有三大艦隊,分別是負責黃海作戰的北海艦隊,負責東海作戰的東海艦隊以及負責南中國海方向的南海艦隊。
  • 中國三大艦隊潛艇誰更強?南海31艘,北海20艘,東海18艘
    在2021年中國水下力量發展和實力究竟如何。相對中國海軍水面迅猛,水下力量發展在作戰能力也獲得質的飛躍,而且中國水下力量發展,以蘇俄基洛級常規潛艇裝備中國海軍,推動中國現代化先進潛艇發展,在此基礎上中國逐漸掌握世界一流常規潛艇建造技術,特別是在靜音型潛艇建造迅速彌補跟西方國家在先進常規潛艇二十年差距。
  • 震撼 海軍三大艦隊南海實彈演習畫面曝光
    本文來源:中國軍網7月8日,海軍三大艦隊的近百艦艇和數十架飛機齊聚海南島至西沙某海域,一場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實兵實彈對抗演習在這裡展開
  • 海上G2指日可待——淺談未來十年中國水面艦隊主力的編制和部署!
    中國海軍的水面主戰艦艇,首次跨入世界領先行列。▼這些都是遠洋艦隊的大項目,近海艦隊的小項目就不在此詳列了。百年海軍,大規模海軍建設的背後,是強大的綜合國力,天量的財政投入和完善的工業能力。未來十年,我國海軍將以4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4個遠洋戰鬥集群。
  • 【郭論軍事】當代中國軍隊編制及部署的戰略調整——海軍篇
    此一形勢的變化才促使中央軍委下決心對我國海軍的戰略及部署作出了一定的調整,分別給東海艦隊及南海艦隊配備了一些新式的大型艦艇,使海軍三大艦隊的軍力配置形成了較為均衡的編制。然而,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同樣大力加強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建設及相關部署,其戰略矛頭直指中國;日本政府亦借新「日美安保條約」而將臺灣海峽列入日本動用軍事力量的「周邊事態」範圍。
  • 中國三大艦隊誰更強?東海艦隊有57艘驅護艦、南海艦隊46艘、北海艦隊33艘
    但是長久以來,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中國海軍整體實力的提升,卻沒有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經過大規模擴軍之後,目前中國海軍的三大艦隊,其實力究竟如何。大部分人只看到了中國海軍整體實力的提升中國目前的三大艦隊,從北到南分別為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因為其負責的作戰區域各不相同,所以在相應的戰艦配置上也略有不同。
  • 2020年中國海軍3大艦隊實力排名!
    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實力如何排名?中國海軍經過70年的發展已經浴火重生,鳳凰涅槃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海上力量。大家都知道,中國海軍作戰部隊除了海軍總部直轄外,分布於北海、東海、南海三支艦隊中。今天我們的探討的話題: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實力排行榜。
  • 美國太平洋艦隊下屬第七艦隊和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實力對比
    在歷史上,第七艦隊也在臺灣扮演重要角色。冷戰時期,隨著駐臺美軍的部署,第七艦隊在臺灣的分遣隊 也利用高雄左營海軍基地作為駐點,並透過高雄港運補物提供臺灣物資,直至1970年代後期臺美斷交為止。1996年「臺海危機」時,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下令第七艦隊派遣戰鬥艦艇前往臺灣海域以威懾中國大陸。
  • 頭條 專家猜想中國海軍藍圖:中美四艦隊太平洋「鬥法」
    文章稱,中國已進入航母時代,並且將擁有數量可觀的航母艦隊,航母的全球性質說明中國海軍定會向遠洋化發展。文章稱,鑑於中國短期內(6年)將擁有4艘航母,其中兩艘採用彈射起飛,中期(12年)內增加至6艘,其中兩艘是採用彈射起飛的大型核動力航母,因此,中國海軍短期內的目標是建立4個航母戰鬥群,分別配置第一艦隊和第三艦隊,中期內再增加兩個航母戰鬥群,配置第二艦隊。
  • 中國海軍的三大自信
    最近,南海有些不太平但在話匣君看來也不會鬧騰到哪裡去三大艦隊百艘艦艇近日的實兵演習已經證明
  • 美國海軍擬組建第一艦隊對付中國 但受三大因素制約
    而美國對全球海洋進行有效控制的最有效工具無疑是美國海軍。因此美國海軍這支全球最龐大也是最先進的海上武裝力量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最近,一則關於美國海軍的新聞又一次引起了全球關注。近日,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在參加研討會時聲稱,美國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界處重新建立第一艦隊。他指出,該艦隊的部署地擬定在新加坡。對於美海軍高官建立新艦隊的言論。
  • 美海軍瀕海戰鬥艦將部署在中國周邊海域?張召忠早有斷言:破爛艦
    圖為部分新聞源截圖  據美媒 《每日軍事新聞》的消息稱,美國海軍上將羅伊-基奇納在1月13日表示,為加強美國海軍在中國南部海域的影響力,美海軍決定派遣加布裡埃爾·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  同時,他還補充說明了,雖然新冠疫情的爆發對美國海軍造成非常慘痛的影響,但是我們願意看到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作為主力艦部署在中國的南部海域。與美海軍第七艦隊在太平洋地區組成第一道防線。  需要知道的是,雖然美軍上將此次公然叫囂,要將瀕海戰鬥艦部署到中國的周邊海域。但實際上,該艦型一直都飽受機械問題所困擾,甚至還有一些的故障迫使美國國會為此召開聽證會。
  • 海軍舷號18新航母:將部署在東海艦隊,哪個行政省最有可能被命名
    目前,海軍的航母名義上由軍委直接管轄,獨立於三大艦隊,不屬於三大艦隊管轄,實際上是由海軍總部在調撥使用,按我海軍航母駐泊基地以及護航的水面艦艇來看
  • 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三大艦隊弦號區別一覽
    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的叫法,在我軍戰區化改革後,仍然沿用,官媒曾報導,分屬北部、東部和南部戰區的海上力量,就是之前的三大艦隊,可以繼續這樣稱呼。譬如坐鎮黃、渤海的海上力量,叫「北海艦隊」或「北部戰區海軍」都可以。
  • 若美國第七艦隊阻止兩岸統一,中國如何應對?
    毫無疑問,美國海軍所屬的第七艦隊正是這隻嗜血的狼。在兩岸統一大勢越來越明顯的時候,中國必須提前做好應對的一切準備。「不自信」的美國第七艦隊,實力究竟如何?由於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及其盟友在南海區域附近的軍事演習屢屢受挫,中方的強勢回應導致美國的戰略威懾目的始終無法達成預期效果。
  • 四上將坐鎮南海指揮海軍三大艦隊實兵實彈演習 精確打擊畫面曝光!
    )——不一樣的新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聚緣在路上」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7月8日,我國海軍組織三大艦隊上百艘艦艇和數十架飛機以及部分岸導發射單元,分成紅藍雙方,在海南島至西沙附近海域舉行實兵實彈對抗演習,全面提高海軍部隊新形勢下遂行使命任務的能力。
  • 中國海軍已實現了全球存在:就在現在還有四支艦隊在海外
    僅就海外部署能力而言,我國海軍超過了美法俄,僅次於美國海軍,而我國海軍這種強大的作戰能力才是我國海外利益的最強大保證,也是我國近年來能夠保證向海外推行「一帶一路」政策的基礎。全球第三大海軍是英國海軍,擁有6艘盾艦,7艘核潛艇和13艘護衛艦,甚至還擁有1艘大型航母,但相對的,英國海軍也不可能派遣超過10艘戰艦在海外執行作戰任務,因為除去維持一支航母戰鬥群的戰艦以外,這幾乎等於英國皇家海軍傾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