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虎數科:縱覽軍事 築強軍夢
在一個海洋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71%的星球,在一個世界聯繫如此緊密的星球,沒有強大的海軍是不可想像的。
海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海上的高速公路。
海上主導權對於國家乃至世界命運都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世界海洋貿易航線
從世界歷史來看,對海洋主導權的爭奪決定著大國興衰。
19世紀末期,美國人馬漢研究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失敗於英國領導的反法聯盟等歷史事件,提出了著名的「海權論」
馬漢引證英國在拿破崙時代的戰爭中獲得海上霸權的事實,來證明欲發展海權必須以強大的海軍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權。
海洋航線能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因此必須有強大的艦隊確保制海權,以及足夠的商船與港口來利用此一利益。
制海權對戰爭的影響比制陸權更大,制海權可以保護國家免於在本土交戰。
戰略機動性是贏得戰爭重要保證。
馬漢以當時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為例,討論一國的地理、人口、政府政策等六項基本因素對海權的影響,其因素分別如下: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控制的區域
第一位置
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島嶼,靠近主要的貿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軍基地。例如英國以英吉利海峽和歐陸相隔,不僅有水為屏障,且距歐陸近,因此英國不須維持大陸軍,而可集中國力發展海權,以優勢的海軍來封鎖歐陸港口,並控制出入歐洲北部的航線。與英國成強烈對比的是法國,他不僅要維持大陸軍,而其海軍也必須分駛大西洋與地中海,因此在海權競爭中,法國對英國自然居於劣勢。
法國的殖民地大部分被英國搶奪
第二地形
一國的海岸線是其邊界的一部分,凡是一個國家其疆界易於與外界接觸者,其人民便較容易向外發展,與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遷,不願投身海洋,如法國;反之,則逼使人民不得不討海維生,如荷蘭、葡萄牙。島國、半島國家受限於地形上的因素,若欲發憤圖強,則必須重視海權的發展。
第三國土之大小
馬氏認為國土的大小必須與人口、資源及其他權力因素相配合。一個國家人口的總數與海岸線總長度的比例,具極大重要性。否則廣大的領土可能反而成為弱點。如面積太大,而人口與資源不成比例的國家,防守密度低,國家的危險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則更是一大弱點。以美國內戰時的南方為例,以人口和資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積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長的海岸線和太多的內陸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導致失敗。
第四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和素質對海權均為重要基礎,海權國家不僅應有相當數量的從事航海業人口,而其中直接參加海洋生活的人數更應佔相當高度的比例。國家的平時航海事業(包括航運 和貿易)足以決定其海軍在戰爭中的持久力。英國即為典型例證,他不僅是航海國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貿易國家,擁有發展海權的必要人力與技術資源。
第五國民性
國民對海上貿易的意願及航海生產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極重要。人人以向海洋尋求財富為榮,航海事業自然蓬勃。海商與海軍的結合,再加上殖民地的開拓,終使英國成為海權霸主。
第六政府的政策
政府必須明智而堅毅,始能對海權作長期發展。英國的成功主因即在此。自詹姆士一世開始,英國的國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貿易和海軍優勢為目的。
迄今為止,真正全球意義上的大帝國都是有制海權的國家,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跟現在的美國。
大英國登上巔峰也是在,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和擊敗法蘭西帝國艦隊的基礎上的。
而當今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其強大的11艘航空母艦跟以航母為主體組成的航母戰鬥群。
當今美國擁有制海權。
漫虎數科:鄭州漫虎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秉記軍事文化產業政策、致力於國防教育科技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公司。本公司自成立以來以「策略先行,經營致勝,管理為本」的商業理念,一步一個腳印逐漸發展成為以鄭州為中心進而輻射全國的在軍事文化產業尤其是國防教育行業領域內頗具影響力的企業。公司善於整合行業內部與上下遊資源,開創多元發展格局,結合項目當地具體情況與國家戰略指引,精耕細作,逐步發展成為全國同類企業中極具爭力和發展活力的企業。
公司主要任務:
一、宣傳先進軍事文化,傳播紅色正能量。
二、學校國防教育:組織大中小學生軍訓、課外實踐以及軍事拓展訓練;
三、全民國防教育:組織開展黨政、企事業單位人員國防教育及綜合培訓;
真誠歡迎各大企事業單位、教育機構等攜手合作,同心共築國防建設。
漫虎數科:先進軍事文化宣傳、紅色國防教育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