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無敵到寂寞的美國,遇到了超級大國擴張的墳墓

2021-02-23 瞭望智庫

這些年來經濟屢受外部力量滲透與影響的中亞地區,能否與中國、俄羅斯以及即將加入上合組織的印度等國一道,在推進一體化安全體系的進程中同步提升經濟活力,進而在找尋區域發展共性的基礎上,打造上合組織在國際政經秩序變遷中的新角色,是塑造上合組織新坐標的重要一課。

文︱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章玉貴

本文為瞭望智庫特約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5周年之際,屬於中國、俄羅斯以及中亞四國的「上合時間」也如期開啟。

從本次峰會的主要議題來看,峰會的重要性一覽無餘:與會國家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探討進一步深化上合組織各領域互利合作,探討新形勢下上合組織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究協同應對的舉措,成員國元首共同籤署《塔什幹宣言》、發表會議公報,以及更具戰略層面的批准包括上合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落實行動計劃等文件,均凸顯上合組織在新的歷史時期所承擔的多維使命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1

這是一個愈發不確定的時代

 

作為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但總部又不在該城市的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最初源於1989年,是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關於加強邊境地區信任和裁軍的談判進程的組織,上述五國形成了定期會晤機制。

2001年6月14日,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斯坦以完全平等身份加入。15日,六國元首舉行首次會議,籤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成員國元首還籤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2001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政府首腦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行首次會談。上海合作組織政府首腦在會談中聯合決定啟動上海合作組織多邊經濟合作進程,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組織政府首腦定期會談機制。

此後,上合組織在不斷加強區域和多邊合作的同時,還致力於排除域外大國的幹擾,以審慎與穩健的步伐發展,迄今已形成了6個成員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中國、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6個觀察員國(阿富汗、白俄羅斯、印度、伊朗、蒙古國、巴基斯坦)和6個對話夥伴國(亞塞拜然、亞美尼亞、柬埔寨、尼泊爾、土耳其、斯裡蘭卡)的格局。

上述國家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的近一半,在區域乃至全球政治、安全與經濟格局中均握有相當的發言權。此外,還有來自東歐、東南亞以及中東的共五個國家在排隊加入上合組織。

1989年、2001年,這兩個年份,對上合組織成員國和世界而言,均是極為敏感和具有指標意義的年份。因為從歷史的時間光譜來看,這是將不確定性表達得非常精準的兩個年份。儘管歷史不能假設,但若沒有1989年的東歐劇變以及隨之而來的蘇聯解體,也就不會有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泛濫;如果沒有「9·11」事件,美國也就不會如此迅速的介入中亞事務。

曾幾何時,美國在蘇聯解體之後強大到寂寞。曾經孤獨的美國,需要感謝的人很多,戈巴契夫便是其中的一位。某種程度上說,戈巴契夫在其任上的某些作為,令老布希「暗爽」不已。正是蘇聯的解體,成就了美國的唯一超強地位。

世人應該記得,1990年前後,隨著計劃經濟國家全面轉向市場經濟,刺激全球對美元儲備的飛速增長;而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令美籍日裔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認為「歷史終結了」。

但歷史並沒有終結,福山在20餘年後也為自己當年的輕率結論道歉,這位被視為繼亨廷頓之後最有預見的政治學家,顯然過高估計了美式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低估了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在重大歷史選擇面前的國家定力與改革勇氣,更天真地認為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後,全球政經安全格局演變就由美國完全主導。

事實上,即便有著極高戰爭偏好與戰爭能力的美國,即便美國將戰爭之於維護美元地位的重要性放大到極致,也不能阻止美國的相對衰落。

2

中亞註定是單邊擴張的墳墓

 

蘇聯解體之後,美國認為控制這個全球戰略中樞的時間窗口已經來臨,於是從政治、經濟和安全等三大領域全力對中亞地區進行滲透,一度在中俄兩大國之間打下了不少楔子,令中俄兩國如芒在背。

在政治領域,美國加緊向該地區推銷西方民主制度,並通過加強雙邊和多邊政治交往以及提供非政府組織資助,引導中亞國家在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加緊向美國靠攏。

在經濟領域,美國深知中亞國家缺錢,於是通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向中亞國家提供優惠貸款,但前提是必須接受相關附加條件,施行美式民主改革。美國還幫助中亞國家推動能源出口多元化,以擺脫對俄羅斯的戰略依賴。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不少經濟命脈掌握在美歐財團手中,國家經濟的脆弱性表露無疑。

此外,在安全領域,自1996年開始,美國先後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籤署大量軍事合作協定,合作內容包括美國幫助中亞國家培訓軍官、進行軍隊改革以及直接提供軍事援助、開展聯合演習、進行情報合作等。1997年,美國軍隊開始在中亞國家境內參加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框架下的軍事演習。

「9.11」事件後,美國借反恐之機拉攏中亞各國,將投射力量嵌入到中亞有關國家,多國同意美軍建立軍事基地或開放領空,美軍先後進駐吉爾吉斯斯坦的瑪納斯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漢納巴德等基地。特別是馬納斯國際機場,一度成為美軍在中亞最大的軍事基地。直接對中俄構成安全威脅。

可以說,如果沒有「9.11」事件,美國就沒有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理由。而阿富汗戰爭,既是美國在力量巔峰時期提升國家安全邊際的一次持久的大規模出擊,也是謀求在中亞建立戰略據點乃至試圖主導中亞事務的實際測試,更是美國力量過度使用的歷史重演。

阿富汗歷來是超級大國擴張的墳墓,即便有著最精銳打擊體系的美國也不例外。長達13年的阿富汗戰爭,不僅花費了美國海量軍費和慘重的傷亡代價,而且當初設定的戰爭目標和政治目的並沒有實現多少。可以說,這是一場沒有最終贏家的戰爭。

美國在戰略上通過阿富汗戰爭確實加強了與中亞國家的軍事合作、特別是反恐合作,並實現了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的目標。但美國顯然低估了中亞國家對域外大國本能的戒心。其在中亞推廣民主甚至策動「顏色革命」的做法屢屢引起中亞國家的恐懼和戒備,不僅直接導致美國在中亞國家的形象嚴重受損,還使得俄羅斯藉機扭轉了在該地區的被動局面。

例如,2005年的「安集延事件」,不僅直接導致烏茲別克斯坦對駐烏美軍下了逐客令,還促使烏隨後加強了與俄羅斯的合作,包括加入歐亞經濟共同體、退出「古阿姆」聯盟、重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等。

事實上,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吉爾吉斯斯坦也於2014年關閉了美國駐吉軍事基地。儘管美國在該地區曾經拋出「新絲綢之路」計劃,但在更具實質內容和財力支撐的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面前,該計劃顯得蒼白無力。

3

多邊安全與繁榮共生之道

 

在全球政經與安全秩序處於斷裂與重構摩擦性對接的微妙時間窗口,作為承載區域安全體系擔保人使命的上合組織,要獲得與自身角色定位相匹配的話語權與執行力,既有賴於中俄等大國絕對經濟實力的增強與經濟一體化機制的搭建,也取決於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能否在凝聚共識的前提下擴大多維合作區間,更離不開中國基於區域發展範式與大國責任的亞洲新角色的重塑與國際擔當的確立。

眾所周知,在當今世界的三大經濟圈中,包括中亞在內的亞洲地區是唯一沒有真正搭建經濟一體化機制的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極為複雜的國家關係尤其是外部勢力的嚴重幹擾,使得亞洲要構建類似北美自由貿易區那樣的經濟一體化融合機制異常艱難。

過去一向優越感十足但戒心嚴重的日本,面對經濟規模中國超越的事實,寄希望與美國聯手打造「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來鉗制中國,反映出日本不願看到中國快速崛起的島國心態。其近年來加大對中亞和蒙古的滲透,更是試圖削弱中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

而這些年來經濟屢受外部力量滲透與影響的中亞地區,能否與中國、俄羅斯以及即將加入上合組織的印度等國一道,在推進一體化安全體系的進程中同步提升經濟活力,進而在找尋區域發展共性的基礎上,打造上合組織在國際政經秩序變遷中的新角色,也是塑造上合組織新坐標的重要一環。

作為當今全球秩序的主導者,美國當然不願意看到中國推動上合組織國際行為空間的穩步擴大,美國擁有獨步世界的高端製造業、密布全球的貿易體系、以紐約和芝加哥為代表的金融中心以及相應的金融制度文化、讓中俄等國難望項背的全球性軍事力量和多年來精心構築的機制化霸權體系,這些都是美國鉗制上合組織提升國際行為空間的戰略依靠。

但是,中國力推的「一帶一路」倡議,緊貼包括中亞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對基礎設施的巨大投資需求。可以說,自全球工業化以來,在工業化國家難以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情勢下,在「以鄰為壑」經濟政策仍不時泛濫的背景下,這不僅契合包括中亞國家在內的廣大亞非欠發達國家對基礎設施的巨大投資需求,進而帶動新一輪的產業與技術的大規模匹配性轉移,更掐準了西方的軟肋,中國也有望通過互利合作,打造亞洲繁榮共生新模式。

上合組織正是中國展現區域與國際責任的最佳平臺之一。經過15年發展業已探索出獨具特色發展路徑的上合組織,如今正迎來有效擴容的歷史時機。

筆者相信,本次峰會將在落實去年烏法峰會成果方面邁出突破性步伐,假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如願加入上合組織,並不令人意外。印度會明白,積極尋求與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在更大層面的安全合作本身就符合印度的國家利益。中國並沒有打算遏制印度的發展以及有效國際行為空間的擴大。同樣,上合組織會關注阿富汗和伊朗的訴求。阿富汗必須融入上合組織的安全體系懷抱,方能找到穩定國內局勢尋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有效路徑。

筆者同樣相信,中國會和俄羅斯以及峰會東道國烏茲別克斯坦等一道,就如何進一步鞏固成員國之間的政治互信、保持憂患意識、擴大務實合作、完善組織建設和鞏固人文紐帶,拿出更具實質性和操作性的措施。

如果峰會最終通過推進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在同意推動建立上合組織自貿區並成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等有利於區域經濟合作領域取得根本性突破,也是有責任感的上合組織成員國領袖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裡強化「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的共同一致行動。


學術合作聯繫人:周邦民(微信號:i87062760),添加時請註明:姓名+職稱+單位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中信出版社為庫叔提供下圖所示書籍10本,以及15本知名經濟類書籍贈予熱心讀者。每天都送,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每條文章都可以評),點讚最高者(數量超過三十),庫叔會在評論區回復並通知得獎。當然,評論的質量庫叔會進行把控的。想和庫叔聊天請添加庫叔微信號(lwzkkushu),合作請聯繫微信(18514203851)


相關焦點

  • 美國的領土擴張
    美國獨立之後,通過贖買、武裝顛覆,以及發動戰爭等手段,大力推進了其領土的擴張,奪去了路易斯安那、佛羅裡達、德克薩斯等廣大地區。到了公元19世紀中期,美國領土已由大西洋沿岸擴展到了太平洋沿岸。在公元1776年以後的100年內,美國的領土幾乎擴大了10倍。公元1800年,法國剛剛上臺執政的拿破崙憑藉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從西班牙手中奪下了北美路易斯安那地區。
  • 西歐大國為什麼是暫時的:大陸擴張的版圖「無縫粘合」現象|三策智庫
    歐洲近代海外擴張以來的大國,筆者以梯隊的形式表述,分別是:第一梯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第二梯隊: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第三梯隊:俄羅斯、美國。如果我們仔細甄別就會發現,第一和第二梯隊的大國幾乎都是殖民大國,靠海外殖民地支撐了他們的「門面」,而且,這些殖民大國一經衰落,幾乎不再有再次雄起的機會。而第三梯隊的俄羅斯和美國,基本上是在本國所在的大陸擴張成長為大國的。
  • 【四海志】無敵的寂寞-馬奇諾防線遊記(上)
    筆者的讀者群中有曾經在法國親身參觀過這條防線。拍攝了很多照片,讓讀者們能夠對這條防線具體是什麼樣子的,能夠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馬奇諾防線可能是世界上最知名也是被揶揄的最多的軍事設施。我們從小就知道這個完美營建的現代長城在二戰中是如何被德國人繞過,然後不假思索的認為這是一個愚蠢的計劃。但是我們其實很少有人見過他的真實面目,具象的看到他的完美,並且了解其在歷史中的合理性。
  • 頭條 | 中國擁有超級大國的實力嗎?美媒的答案是——
    的文章稱,超級大國需要在經濟、軍事和軟實力上形成全球力量投射,中國顯然擁有塑造21世紀的超強影響力,但若想取代美國還需要很多時間。文章稱,正如美國清楚了解的,成為超級大國是一件代價高昂的事情。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領導外交使命和向外國提供援助的費用都會讓成本增加。越是在全球展開擴張,其負擔就會越沉重。
  • 沙俄的陸地擴張半徑已經超了極限!
    在知道地球是一個圓球後,也不止有一個帝國曾經幻想過統治全球。沙皇俄國的核心統治階層雖然基本是歐洲白人,甚至沙皇本身大多數並不是俄羅斯血統為主。有的沙皇身上甚至俄羅斯血統已經到了百分之一都不到。但是歷代沙皇的擴張野心,並沒有因為血統的轉移而有任何放鬆。沙皇俄國的急速擴張,既有地理上的便利,也有歷史上的條件。
  • 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重要原因-制海權
    世界海洋貿易航線從世界歷史來看,對海洋主導權的爭奪決定著大國興衰。19世紀末期,美國人馬漢研究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失敗於英國領導的反法聯盟等歷史事件,提出了著名的「海權論」馬漢引證英國在拿破崙時代的戰爭中獲得海上霸權的事實,來證明欲發展海權必須以強大的海軍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權。
  • 美國「無敵大黃蜂」橫空出世,中國殲-15是要改成「超級飛鯊」?
    而就在上個月月底,波音公司剛剛完成了第608架份的F/A-18E/F Block II型戰鬥機的生產任務,並正式宣告Block II型「超級大黃蜂」的生產線正式關閉。從Block II到III,幾乎無縫銜接,「後超級大黃蜂」時代就這樣來了。剛出廠的「沉默大黃蜂」艦載機
  • 2050年,誰將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美國認為3個國家最有可能
    超級大國這個頭銜最早誕生自冷戰時代,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對於美國和蘇聯這兩個龐然大物一般國家的尊稱。二戰結束後冷戰開始,作為主要戰勝國的美國和蘇聯掌握著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國際地位空前高漲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分別成立了以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和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大軍事結盟團體進行著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激烈對抗。而在冷戰結束以後,曾經的紅色超級大國蘇聯分崩離析、華約組織不復存在,只留下了國力依舊強大的美國這個唯一的超級大國。
  • 古代超級大國之一,波斯帝國的興盛與衰落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不利的地理條件的波斯人,卻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了亞歐非三個大洲的古代超級大國之一的波斯帝國,在世界古代帝國中都是佼佼者。而人類的傳承靠的正是文明,我們今天的所有取得的進步不就是那些已經消亡的帝國與民族共同努力的結果嗎?而曾經縱橫一時的波斯帝國也以自己鮮明的文明特徵流傳於史冊,就像是在希波戰爭中波斯不就是東方文化向西方輸送的主力軍嗎?
  • 世界七大國立國之戰
    一、美國:1775-1783年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從1775年打到1783年,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反抗大英帝國剝削經濟政策的戰鬥中,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團結在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的旗幟下,從1775年4月的萊剋星頓槍聲開始,到1783年逼迫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為止,經過八年的艱苦戰鬥,再加上法國的幫忙,打敗了英國軍隊,美利堅合眾國於1776年7月4日宣告成立
  • 大國外交:從拿破崙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歐洲大國是通過使它們能夠比其他國家更有效地利用本國的人力資源和經濟資源進行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的發展從而取得優勢地位的。它們的實力非常強大,到19世紀末,它們已經將自身的權威和影響直接或間接地擴張到世界大部分地區。在歐洲以外,只有兩個主要國家逃脫了被歐洲奴役的命運,即美國和日本,而它們都是以採取歐洲做法的方式來擺脫控制的。
  • 這個地方埋葬著很多大國,川普又派4000名大兵?背後的真相不簡單...
    同時,又被稱為「大國墳墓」、「帝國絞肉機」——要是插足這裡的事情,甭管多大國家,不死也得退層皮。小布希發動阿富汗戰爭廣受詬病,歐巴馬在位那些年一直說要撤軍,川普上任半年多就著急增兵。川普不怕把美國帶進「墳墓」嗎?這位沉迷於「推特治國」的總統也身不由己?
  • 寧願把航母拆成一堆廢鐵,也不肯賣給中國,如今遇到困難又來相求
    英國是一個海岸線較長的國家,再加上當時的英國正在大肆進行殖民擴張,因此英國建設了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海軍部隊。不過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如果不能隨著局勢以及本國的發展進行調整的話,很難守護住自己原來的輝煌,英國便正是如此。後來英國在二戰中遭受重創,特別是他們國家的海軍在這場大型戰爭中損失慘重。
  • 曾經的美國,強的讓你震驚
    既然我們把美國當作了追趕目標,那就要先了解一下對手的實力。我簡單列舉美國幾十年前的幾個數據,讓大家對美國曾經的實力,有一個直觀的印象。美國的歷史並不長,從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算起,美國也就只擁有243年的歷史。但就是這麼一個年輕的國家,卻已經佔據世界GDP第一寶座長達100多年。剛建國時的美國,奉行廣積糧,緩稱王,不爭霸的原則,悶頭搞生產,唯一的愛好就是搞基建、開工廠。
  • 美國領土,是如何擴張10倍的?
    然而,讓很多人難以想像的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其絕大部分領土,都是從別國買來的,尤為離奇的是,它買領土的很多錢,還都是借來的! 大家都知道,北美13塊殖民地宣布脫離英國獨立,由此誕生了美利堅合眾國,但,此時的美國領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個州,總面積只有80多萬平方公裡。
  • 黑到深處自然粉?印度國防部長在公開演講中,暗指中國是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是指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綜合國力都在世界上佔據極為重要地位的國家,比如美國就是如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近日印度的國防部長竟然光明正大地在印度慶祝退伍軍人節日的演講中暗指中國是超級大國
  • 王家曦:「無敵艦隊」羅生門與美國的戰略徘徊
    在關於此事的聽證會上,美軍太平洋司令哈裡斯承認這件事是「我的失誤」。這個爆炸新聞最終變成一場羅生門,點出的是在全球挑戰相對增加和軍事實力相對收縮的大背景下,美國全球軍事戰略走向的逡巡徘徊。川普在記者會上用「armada」而非「fleet」稱呼美軍艦隊,想必也有根植於內心的自負。
  • 未來三十年,誰將是下一個超級大國?中國位居三國榜首
    人類文明完全擺脫封建奴隸社會之後,世界便快速發展起來,而「超級大國」這個說法也隨之產生。
  • 將坐擁12艘航母的美國當真無敵?美中將說了大實話,結果很意外!
    只能說日本等這一天等的很久了,雖然說日本曾經是戰敗國,但是不可否認,日本在諸多領域甚至超過了美國,還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即便是在上個世紀末,我們還真不敢說海軍一定在日本之上,但是到了這個世紀,一切變得都不一樣了,只不過日本海軍起步的非常早,早在二戰時期就可以和美國打對攻,但是今天顯然沒法和美國比!作為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的美國到處實行霸權主義,而航母就成為了美國充當世界警察最好的工具!
  • 外交部:美國不僅是超級大國 還是超級謊言製造者和散播者
    就在今天,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發聲明也提到了中國新疆少數民族,呼籲中國改善人權狀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今天(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美方有關人士的言論,再次提醒我們這樣一個事實,美國不僅是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還是超級謊言製造者和散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