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代流傳至今的隱形殺器——手杖劍

2021-02-16 天下冷兵器

手杖劍;因其形如手杖而得名。古代多作為不易被人發覺的兵器使用,也可在戰場上使用。

我國早在漢代時期就有手杖劍的使用了。在古代很多時期兵器都管制較嚴,出門在外有諸多限制,為保證安全就發明了一種輕便、偽裝性強的武器,名為「二人奪」,也就是現在說的手杖劍。

身處在現代社會,我們已經不需要這種武器來保護自己了,但是這種武器所體現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也是值得我們收藏學習的!

全長:102釐米 刃長:58釐米 鞘長:82釐米 除鞘長:80釐米 柄長:22釐米 刃厚:0.6釐米 刃寬:2.2釐米 總重:1.1千克 除鞘重:0.62千克 裝具:銅 刃材:手工鍛制花紋鋼 鞘材:黑檀木。

劍鞘外包裹的是銅製裝具,既保護劍鞘,又給簡約的外形增加風採。銅製裝具色澤圓潤飽滿,與黑檀木劍鞘的古樸、厚重非常搭配。黃銅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生成一層氧化膜,使質感更加厚重,可以保存長時間而不變形,不易被腐蝕。

鎖扣的開關設計,按下開關就能拔劍出鞘,簡單易操作。它的原理就和雨傘的開關一樣,鎖扣的設計不會讓劍輕易滑出,是把玩的不二之選!

裝具上手工雕刻了龍騰圖案,給古樸的劍增添靈氣,豐富手杖劍的藝術韻味。

手杖劍的設計簡約內斂,線條筆直流暢,兩條直線一氣呵成,看上去非常簡單,沒有絲毫的累贅。拿在手裡也是輕盈自如,適合把玩。

(掃描上方二維碼,了解更多)

下角留言,看看你喜歡哪種冷兵器!

天下冷兵器

微信號:tianxialbq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今有天下冷兵器,聚天下英雄豪傑。 天下冷兵器,收錄天地間出現過的各家冷兵器,爭奇鬥狠,與你一同探秘奇兵秘器!關注天下冷兵器,領略從古至今的兵器魅力。

相關焦點

  • 這樣的手杖劍果真奇特!
    而有一種兵器,傳承許久,卻是以出其不意,迅速傷敵而出名,這就是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手杖劍。手杖劍相對於今天大家對於精緻拐杖的認識,它其實早在漢代時期就已經被人所應用於防身所用。故名思意,手杖劍即是一種外形類似於手杖的劍。其形制與如今的手杖類似,手柄有直柄與曲柄。
  • 收藏的漢代三件兵器鐵劍、環首刀和鉤鑲及仿製
    (圖片來自網絡)後來因機緣巧合,有幸收藏到鐵劍、環首刀和鉤鑲三件兵器的實物。因原物都以鏽蝕,逐生出復原的念頭。心動不如行動,在這期間利用業餘時間,搜集了大量的中國古代兵器的論著,漢代鐵器考古的大量論文和書籍來學習,收穫的不僅僅是複製的幾把刀劍,重要的是對其感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交往了很多有相同愛好的朋友。
  • 四大隱形兵器:劍中劍,刀中刀,最後一種一器雙殺,敵人必死無疑
    隱形兵器,就是平時藏而不露,關鍵時刻現形,突然出擊的兵器。
  • 兵器譜|原來英國紳士的手杖中都藏著利劍!優雅和危險並存的19世紀劍杖鑑賞
    桑博克防禦型手杖(Sambok, Sjambok or Litupa Defensive cane)這種桑博克手杖很稀有,來自南非,長度在94cm以下,完全裹在厚厚的皮革內,且各處縫合嚴密隱藏式多用途手杖(A rare riding crop Concealed blade)此手杖可以做馬鞭使用,它的長度為42釐米,葉片24釐米長。
  • 「深藍之劍」很違和?中國劍的形制那麼多,哪把才是你心儀的佩劍?
    春秋晚期以後,青銅劍的製作達到成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此時的青銅劍,劍身普遍被加長到五六十釐米。一把青銅劍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做「格」。比較講究的青銅劍,「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裝飾物,以此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這些裝飾通常使用玉質材料,所以這種劍也叫「玉首劍」。
  • MI6特工局曾將精液當做隱形墨水
    這次事故過後,C大部分時間都在一條木腿和一把劍(藏在手杖裡)的幫助下行走。    每次C面試潛在的特工時,都會假裝成普通的政府員工。作為一名受人尊敬的間諜頭子,C對秘密通訊非常感興趣,最令他著迷的要數隱形墨水。然而,關鍵的問題在於大部分能作為隱形墨水的液體,大家都知道了破解方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C在1915年找上了倫敦大學的科學家們,希望他們能夠研發出新型隱形墨水。  然而,C的日記表明,將精液當做隱形墨水與倫敦大學沒有任何關係。相反,是他手下的某位特工(為保密對方的名字並未透露出來)做出了這一突破性發現。
  • 最具「兵擊價值」的十大中式武器(一):長槍,單手劍
    首先我們還是來回顧一下我們對「兵擊價值」的定義:辨析度技法可循可操作性可推廣性(隱形原則:減少重複性)器型小考 貳俠士精神的寄託:單手劍從辨析度上來說,單手劍以其特有的氣質,成為了中國自古以來俠士精神的寄託,無論是器型或是技法來說,辨識性毋庸置疑;從技法可循上來說,中國第二次武術大爆發(清末民初)誕生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單手劍術,且其中大部分都仍有流傳,如青萍劍、武當劍、三才劍等;另一方面起始於民國卻一直發展得不溫不火的「短兵」運動,也保留了許多切實有效的單手劍技法
  • 歷史上的百兵之王,論古代兵器劍的演變和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更出現了幾個劍技歷害的使劍高手,太史公青史記載有四個人。第一個山西榆次人蓋聶。蓋聶的劍術剛猛霸道。歷史上確實是記載他劍技一流。然後就是戰國俠士兼刺客聶政。聶政的劍技如何,太史公刺客傳記載:白虹貫日一劍擊殺俠累於階上。憑這一句可以說明聶政劍技是以快如閃電,靈活多變為主。春秋時期劍客兼刺客要離也很出名,要離會劍技也是太史公史書刺客傳有記載的。要離是江蘇無錫人,生的貌醜而有智慧。
  • 世界十大旁門兵器:中國最霸道,閃電格殺,專門摧毀印度日本兵器
    10、義大利雙燧石槍拳劍。7、埃及鐮刀劍(khopesh)。最早出現於公元前13世紀,一直使用很長時間,到公元前196年,人們將其命名為「劍」,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青銅鍛造,是當時埃及最厲害的劈砍武器。弧形設計可以牽制敵人兵器,也可以鉤掉敵人頭盔,而後一劍斬首。此兵器深得埃及法老青睞,圖坦卡蒙墓中就出土了兩把,仍很鋒利。
  • 令人防不勝防的偽裝型兵器——手杖刀
    然而當使用杖刀時,由於劍身狹薄、不利於砍殺,因而使用反手刀以獲得更高的速度就理所當然了。正由於慣用「反手刀法」(甚至都省去了拔刀、擺架勢的時間),座頭市成了歷史上最有名的快刀手。手杖劍基本上全世界都有類似的東西,比較細的刃限制了其砍殺的能力(太輕),刺的效果得到了一定的增強,同是提高了靈活性。
  • 世界各地冷兵器之王盤點 劍是冷兵器時代殿堂級存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各地冷兵器之王盤點 劍是冷兵器時代殿堂級存在 冷兵器戰爭明顯比熱兵器戰爭更加熱血,正如你身臨戰場,親自將一把軍刀刺入敵人的心臟,和你在千米之外將子彈餵入敵人的眉心的感覺是如此的千差萬別。
  • 【知識大講堂】拐杖、手杖、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手杖的應用:當患肢僅需輕微的支持時,可用手杖。手杖還可以給腿腳減負。手杖有木製的和金屬制的。帶有C型手柄的傳統拐杖重量最輕而結構堅實。此外還有T型或其他式樣。手杖一般適用於年老體弱或下肢病情較輕者。但手杖比拐杖的穩定性差。為提高手杖的穩定性,有將拐頭做成3~4隻腳的多腳杖(四腳杖或三腳杖)。1.T形單足手杖:適用於握力好,上肢支撐力強的患者,如偏癱患者的健側、老年人等。  2.問號形單足手杖:基本與上同。  3. 三足手杖:由於三個足呈品字型,比以上兩種均穩定。
  • 縱觀隱形音響發展歷程 顛覆傳統音響技術的傑作
    1927年貝爾實驗室發明了負反饋技術後,使音響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遜"放大器,較成功地運用了負反饋技術,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至50年代電子管放大器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高潮時期,各種電子管放大器層出不窮。由於電子管放大器音色甜美、圓潤,至今仍為發燒友所偏愛。
  • 小劍格見證中國寶劍的發展:有兩種至今引領刀具設計潮流
    ▲漢代玉劍格劍璏:劍鞘中部的佩劍,方便將劍固定在腰帶上。後來被吊耳取代。▲漢代玉劍璏劍珌:包裹在劍鞘底端,後世稱之為劍標。▲漢代的劍格與劍鞘契合▲細長的漢劍格,但不是主流漢代形制的劍格具體用到什麼時候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從出土文物來看,南北朝時期,刀鞘開始出現鞘口護環等等附件,但是這一時期的劍出土較少。
  • 漢代九卿制度的形成
    關鍵詞:九卿 二千石 王莽 復古改制 對於漢唐時代中央官制變遷,識者常以從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概括其演變大略——漢代置三公九卿,唐代設三省六部。魏晉以下直至明清,三公九卿仍在王朝官僚組織中佔一席之地。不過,如果要列舉三公九卿的典型時代,漢代無疑允為代表。
  • 鋒芒被隱藏在手杖裡——令人防不勝防的偽裝型兵器杖刀
    然而當使用杖刀時,由於劍身狹薄、不利於砍殺,因而使用反手刀以獲得更高的速度就理所當然了。正由於慣用「反手刀法」(甚至都省去了拔刀、擺架勢的時間),座頭市成了歷史上最有名的快刀手。手杖劍基本上全世界都有類似的東西,比較細的刃限制了其砍殺的能力(太輕),刺的效果得到了一定的增強,同是提高了靈活性(也是因為輕)。
  • 漢代官印高清印譜
    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唐武則天時因覺得「璽」與「死」近音(也有說法是與「息」同音),遂改稱為「寶」。唐至清沿舊制而「璽」「寶」並用。漢將軍印稱「章」。之後,印章根據歷代人民的習慣有:「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種稱呼。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對象、簡牘之用,把印蓋於封泥之上,以防私拆,並作信驗。
  • 最獨特冷兵器:「劍中劍」最毒,高手也難防,「刀中刀」最兇悍
    這樣的設計可以最大化的迷惑敵人,同時在近戰搏鬥的時候能夠在出其不意間祭出子武器,對敵人進行鬼魅般的擊殺,即便是武林高手遇見也頭痛,可以說比暗器還要恐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番。
  • 刀鋒被隱藏在手杖裡——令人防不勝防的偽裝型兵器杖刀
    然而當使用杖刀時,由於劍身狹薄、不利於砍殺,因而使用反手刀以獲得更高的速度就理所當然了。正由於慣用「反手刀法」(甚至都省去了拔刀、擺架勢的時間),座頭市成了歷史上最有名的快刀手。手杖劍基本上全世界都有類似的東西,比較細的刃限制了其砍殺的能力(太輕)),刺的效果得到了一定的增強,同是提高了靈活性(也是因為輕)反手並不是正常的使用方式,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有特殊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