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衝鋒鎗,我們全都說錯了!在中國,微衝不是微型衝鋒鎗!

2021-02-16 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衝鋒鎗這個詞在中國使用的比較晚,只有七十多年的歷史。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近距離作戰中霰彈槍、自動手槍,以及斧頭和工兵鍬等冷兵器的威力都不足以應付戰壕和城鎮等狹窄空間內的作戰需求,而步槍的刺刀用途太單一,當時的機槍又太笨重而無法展開,於是靈巧而猛烈的衝鋒鎗就應運而生, 德國人最早在1918年設計了MP18衝鋒鎗,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衝鋒鎗。

到了上世紀20至40年代,中國也從外國引進了一些衝鋒鎗,當時國內通常以輕機槍,短機關槍,手提機關槍等作為衝鋒鎗的名稱,例如稱呼德國人MP18衝鋒鎗為「花機關槍」。日語則稱為輕機關銃,英國人還稱之為 machine carbine,意思是機關卡賓槍。

一直到解放戰爭,衝鋒鎗這個詞才開始在我軍普遍應用。我軍當時把衝鋒鎗定義為介於手槍和步槍之間,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連發射擊,射速高火力猛,很適合近戰或衝鋒的自動槍械,因而得名為「衝鋒鎗」。

解放軍在四五十年代的「衝鋒鎗」的概念,並沒有輕便一說,也沒有微衝一說。那時候的衝鋒鎗都很重。例如我國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廣泛使用的50式衝鋒鎗,仿製於蘇聯ППШ-41波波莎,該槍就比較重,全重達到了七斤三兩,比目前現役的95式自動步槍還要重七兩。

在50年代初仿製蘇聯AK47突擊步槍的時候,中國軍隊的步兵武器思想還很傳統,56式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稱作「衝鋒鎗」,而且戰術定位也被設定為步兵班組火力支援用的武器,用於接替54式衝鋒鎗的位置,任務是在班組內提供近距離的猛烈壓制火力,因此56式最初稱為1956年式衝鋒鎗,簡稱「56衝」。

到了60年代,國產第一代步兵武器普遍裝備部隊,新一代新型武器開始陸續設計,這時中國對衝鋒鎗的標準定義開始明晰。按照《中國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辭典》(輕武器分冊)中的明確定義,衝鋒鎗是一種單兵雙手握持,可發射手槍彈的輕型全自動槍。請注意這裡的「發射手槍彈」和「輕型全自動」這兩個關鍵詞,國內對衝鋒鎗的劃分方法是習慣以這兩個關鍵定義作為分類標準的。

很多人都把國產的79式衝鋒鎗簡稱為「79微衝」,意思是微型衝鋒鎗,甚至部隊和警方內部也全都這樣稱呼。其實,「79微衝」這個稱呼是錯誤的。按照標準的槍械分類,中國並沒有微型衝鋒鎗。

中國軍隊的輕武器,有著非常嚴格明確的定義、概念和分類標準。通常以一連串縮寫子母和數字來標明型號,例如95式自動步槍,正式型號為L/QBZ-95,意思是「陸軍 L/ 槍械 Q 步槍 B 自動 Z-95式。而我軍所使用的87式5.8毫米步槍彈,正式型號為 L/DBP87,意思是陸軍 L/ 槍彈 D 步槍彈 B 普通彈 P-87型。

79式7.62毫米衝鋒鎗是中國自主設計製造的第一種輕型衝鋒鎗,在1983年生產定型,一開始是我軍偵察兵的武器,後來重點裝備武警部隊和公安幹警,到目前已生產了30萬支,主要以單發和點射火力殺傷200米以內的敵有生目標,79式衝鋒鎗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近距離火力強、攜帶方便的特點。

79式衝鋒鎗的正式型號名稱是1979年式7.62毫米輕型衝鋒鎗,也可以稱之為79式衝鋒鎗,也可以說79輕衝,但稱為」79微衝「就不準確了。因為「微衝」實際上是「微聲衝鋒鎗」的簡稱,由於79式衝鋒鎗沒有微聲型號,所以只有79式輕衝。

這是八十年代陸軍第13軍步兵37師偵察連奉命執行「黑豹三號」出境滲透偵察行動。戰士們手持1964式微衝,這裡的「微衝」就是指微聲衝鋒鎗,不是微型衝鋒鎗。由於1964式衝鋒鎗全部都是帶有消聲筒的微聲型號,所以簡稱只有64式微衝。

衝鋒鎗就是這樣分類和命名的。中國輕武器的國家標準類別代碼裡,並沒有微型衝鋒鎗這一說,只有微聲衝鋒鎗和輕型衝鋒鎗兩種,型號的英文縮寫分別為QCW(槍械 Q-衝鋒鎗 C-微聲 W)和QCQ(槍械 Q-衝鋒鎗 C-輕型 Q)。所以在正式的槍械名稱上,微衝是專指微聲衝鋒鎗的。當然,在平時口語裡將微衝理解為微型衝鋒鎗,也沒問題,只是這樣的說法不標準。

這是1985年式衝鋒鎗,研製於80年代中期的85式衝鋒鎗就有兩個型號,同時還有一種安裝消聲筒的微聲型號,也就是帶消音器的QCW85式微聲衝鋒鎗,不帶消音器的QCQ85式輕型衝鋒鎗,可分別簡稱85微衝和85輕衝,二者不能混淆。

如果我們非要和微型衝鋒鎗扯上瓜葛,中國只有一種很罕見的武器可以勉強稱為「微衝」。這是一款很不常見但是比較出名的仿製品,那就是1982式微型衝鋒鎗。該槍的原型槍是波蘭產的PM63式9毫米微型衝鋒鎗。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我軍偵察兵在戰鬥中捕獲過越軍特工人員,繳獲過這支小巧精緻的微型衝鋒鎗。在1981年,我國決定對該槍進行測繪仿製,並命名為1982式9毫米衝鋒鎗。當時國外對PM63的定位是單兵自衛武器,我軍則定義為自動手槍。由於該槍並沒有正式的大規模裝備,所以在後來的輕武器國家標準類別代碼裡,沒有為該槍備案。

也有網友提問,中國還有一種80式微衝,外觀很像是盒子炮。其實,網友說的是1980式自動手槍,也稱80式衝鋒手槍,是第一種國產全自動手槍,這是一款外形和結構都非常返祖的怪物。在70年代,經過嚴酷的戰爭年代的老一輩中國軍人,都對德國毛瑟手槍,也就是盒子炮駁殼槍有著不可抑制的情感,以至於新中國的輕武器工業在研製第一支國產自動手槍的時候,竟然設計出一種外形與盒子炮極為相似的怪物。

80式自動手槍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原理,發射51式7.62mm手槍彈,初速470米/秒,戰鬥射速60發/分鐘。配用10發或20發彈匣,全重1.21公斤。該槍與毛瑟自動手槍的最大區別是,80式未採用笨重的木盒式槍託,而是用一支多用途的匕首替代,兼做為槍託。無依託手持射擊時的有效射程50米,有託抵肩射擊時有效射程達100米。

80式研製之初的設想是擬取代54式手槍。耗時十年,費盡心血研製出了一支主要性能與一百年前毛瑟手槍類似的東西,這當然不能令部隊滿意。80式衝鋒手槍屬於坐井觀天閉門造車的產品,在研製之初就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的同類武器。好在這種保守固執的設計思想搞出來的返祖怪物並沒有裝備部隊。

這是我國自行研製的05式5.8毫米衝鋒鎗,全槍外形酷似縮小版的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該槍的命名也是分為微聲和輕型兩個系列。其中安裝消聲器的型號為QCW05式微聲衝鋒鎗,卸下消聲器狀態的型號為QCQ05式輕型衝鋒鎗。

綜上,以後再有輕武器愛好者將79式衝鋒鎗稱為「微衝」,那麼您完全可以拿這篇文章糾正之。告訴他,只有安裝了消音器的衝鋒鎗,才能稱為「微衝」。

相關焦點

  • 特戰隊員手持LS7衝鋒鎗,我軍新一代衝鋒鎗或已花落LS7
    近日一張武警特戰隊員訓練圖片引起關注,圖中特戰隊員手持國產最新型LS7型9毫米衝鋒鎗。似乎表明LS7已經獲得認可,成為中國新一代警用衝鋒鎗。
  • 微聲衝鋒鎗,特種兵偷襲利器
    國產JS9毫米衝鋒鎗,自5.8mm小口徑武器裝備部隊以來,我國自呈研發的輕武器璉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短短的幾年時間內,相續推出了系列新產品
  • 中國新型衝鋒鎗裝備特種部隊,德專家:他們想到了我們沒有想到的
    我軍特種部隊、數字偵查部隊、反恐部隊最近裝備了一種新式的衝鋒鎗械,這種槍與我軍以往的無託槍械不同,其使用的是前置裝彈,同時整體模塊化結構,槍管斷,射速快,穿透力和子彈威力大,與我軍以前使用的JS9無託衝鋒鎗比較
  • KWA KRISS短劍衝鋒鎗
    槍名:KRISS衝鋒鎗 (即MK5衝鋒鎗的改進型)開發商:瑞士轉換防務工業公司KRISS衝鋒鎗 (MK5衝鋒鎗改進型)
  • M16步槍改裝衝鋒鎗?口徑9毫米,射程高達900發,取名「科學怪人」
    在美國一本名為《Small Arms Review》的雜誌中,曾經記載過這樣一支武器,它是在M16步槍基礎上改裝而成的衝鋒鎗,發射9×19mm手槍彈,理論射速900發/分鐘。這支武器的機匣、槍託都是M16步槍的標準配件,所以扳機前方可以看到步槍的彈匣座。
  • 全世界最頂級的4款衝鋒鎗,全都認識的,一定是大佬!
    全世界最頂級的4款衝鋒鎗,全都認識的,一定是大佬!湯普森衝鋒鎗
  • 國產QCW05式5.8毫米微衝
    05微衝我國也不例外,早在1964年就自行研製成功我軍歷史上第一個特種槍—64式7.62毫米微聲衝鋒鎗。之後又先後定型過67式7.62毫米微聲手槍和85式7.62毫米微聲衝鋒鎗。前幾年,我國又定型了QCW05式5.8毫米的微聲衝鋒鎗,該槍在2009年的國慶節閱兵式上公開亮相後,陸續下發到我軍各特種兵部隊指戰員手中。
  • 最新GP微衝SR3M專業測評
    是一把衝鋒鎗。微衝是一種比較小眾的武器類型。但是特點是速度快,轉場快,是一個支援騷擾型武器,本人也是對微衝有特殊的偏愛,所以第一時間就購置了一把,對於它的武器性能,給大家做個細緻的介紹。先從體驗感來介紹,這一款微衝依然是擁有著出色的機動性和射速。
  • 16種單兵自衛武器,比衝鋒鎗還穩準狠
    單兵自衛武器,英文全稱:「Personal defense weapon」,簡稱:「PDW」,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主要作為非一線,以及非常規戰鬥人員的單兵防衛武器,在手槍與微型衝鋒鎗的兩者之間發展而來
  • 人民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
    德軍士兵寧願使用它,也不使用自己裝備的MP38/40衝鋒鎗。它就是前蘇聯研製的——有著人民衝鋒鎗之稱的波波沙衝鋒鎗。蘇聯的坦克兵也配備了波波莎衝鋒鎗,一旦坦克被擊中,他們可以迅速跳出坦克進行地面戰鬥。而那些坦克被擊毀,只有手槍的德國坦克兵,根本不是其對手。從史達林格勒城下開始,波波沙衝鋒鎗伴隨著蘇聯士兵,一直打到柏林。在德國國會大廈上升起勝利旗幟的幾位蘇聯英雄,手持的就是波波沙衝鋒鎗。戰後,有人將波波沙衝鋒鎗,狙擊步槍和手榴彈譽為蘇聯步兵的三大勝利法寶。
  • 以色列的「救世主」——烏齊衝鋒鎗二三事
    1960年,在西德舉行了一次關於衝鋒鎗的試驗,烏齊衝鋒鎗被西德邊境警備隊以MP2衝鋒鎗的名稱採用;此外荷蘭空降部隊也採用了烏齊衝鋒鎗。目前烏齊衝鋒鎗已經成為30多個國家的制式武器。出身不同的烏齊「兄弟」眾所周知,烏齊衝鋒鎗主要由IMI公司生產。出身於該公司的烏齊系列分為標準型烏齊衝鋒鎗、輕型烏齊衝鋒鎗、微型烏齊衝鋒鎗以及手槍型烏齊衝鋒鎗等。輕型烏齊衝鋒鎗是1983年IMI公司在標準型烏齊衝鋒鎗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縮小型,兩者只是在尺寸、全槍質量和火力持續性等方面有所不同。
  • [組圖]顏值與威力成正比:各國經典衝鋒鎗對比
    以色列IMI公司烏茲微型衝鋒鎗。德國HK公司MP7微型衝鋒鎗,使用4.6毫米專用彈藥,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在100米射程內,標準彈頭可穿透CRISAT標準靶板及靶後150毫米厚的軍用明膠塊。。中國05式微聲衝鋒鎗,使用5.8毫米彈藥。
  • 世界十大衝鋒鎗:之俄羅斯SR2「維列克斯」衝鋒鎗
    SR-2 Veresk(俄文СР-2 Вереск,國內有音譯為"維列斯克",或意譯為"石楠")衝鋒鎗其實是類似於HK公司的MP7
  • 下一代衝鋒鎗?——西格-紹爾MPX衝鋒鎗
    核心內容提要在2013年11月法國舉行的國際軍警裝備展上,西格-紹爾公司展出了公司歷史上的第一款衝鋒鎗——MPX,其獨特的設計理念與結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西格-紹爾公司關於該槍的廣告詞也非常搶眼:「The next generation of submachine is here」(這就是下一代衝鋒鎗)!果真如此嗎?
  • 中國戰爭中的MP18衝鋒鎗
    MP18衝鋒鎗  對有些槍來說,巷戰不是它的主戰場。
  • 衝鋒鎗——MP7衝鋒鎗
    在如今的輕武器市場,MP7可謂大紅大紫,短短的2、3年時間裡已先後出口到17個國家,銷售量直線上升,有消息稱,美軍決定列裝 MP7衝鋒鎗的最終改進型MP7A1衝鋒鎗,主要配給指揮員和後勤人員使用。這個業績著實讓北約另一個輕武器業巨頭比利時FN公司眼紅,同屬單兵自衛武器的P90在市場拼搏了10多年卻只銷售了幾千支。看起來倒不是單兵自衛武器沒有市場,而是FN公司選錯了市場切入時機。
  • 【槍】衝鋒鎗篇 湯普森系列衝鋒鎗
    但採用自由槍機結構的自 動武器,只能發射裝藥量少、膛壓低的手槍彈如果使用步槍彈則擊發時會發生槍機過早打開、膛壓導致彈殼爆裂的故障因此該設計小組最後選用了直彈筒的 11.43毫米(0.45英寸)的大威力手槍彈,該彈是湯普森衝鋒鎗成功的重要秘訣,該衝鋒鎗的早期研製產品是M1919式(代號「毀滅者一號」),它的最早 的生產型是M1921式,後來又相繼出現了M1923、M1928/M1928A1
  • 評測:B&T APC9衝鋒鎗 美軍新型便攜衝鋒鎗到底有多牛
    隨後他們進軍整槍製造領域,12年前B&T購買了斯太爾TMP衝鋒鎗專利(如圖),並開始以自己品牌製造。10年後,他們大幅增加槍械生產線,將產品推銷到美國民用市場。首批登陸美國的B&T產品就包括了APC9。
  • 盤點世界槍械史上十大最優秀的微型衝鋒鎗
    烏茲2.MP7衝鋒鎗,1999年正式亮相,2000年被德軍採用作制式,而英國SAS似乎也採購了一批MP7,並在阿富汗參加過實戰。MP7衝鋒鎗槍口處有螺紋,平時安裝消焰器,也可安裝消聲器作微聲衝鋒鎗使用,微聲效果與MP5衝鋒鎗相當。該槍具有極輕的重量,有效射程比9毫米遠,後座力低威力適中;可有效地提供足夠的穿透力,制止能力較低等特點。
  • MP5衝鋒鎗槍壇常青樹,當年差點成我軍衝鋒鎗,現已成反恐的標配
    二戰以後,隨著自動步槍特別是小口逕自動步槍幾乎成了各國軍方陸軍步兵標配輕武器以後,其實,發射手槍彈有效射程近、彈丸威力小的衝鋒鎗,已不再被步兵所裝備,30發彈匣供彈的自動步槍,才是步兵的制式裝備。因此,衝鋒鎗更多的是軍隊種執行特勤任務的特種作戰人員配備,包括警察在執行反恐作戰中,也會裝備和使用衝鋒鎗,MP5衝鋒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