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爭中的MP18衝鋒鎗

2021-02-13 收藏戰爭



MP18衝鋒鎗

  對有些槍來說,巷戰不是它的主戰場。比如這一把,影片《金陵十三釵》國軍手上的1918年份、德國西奧多·伯格曼兵工廠造的MP18衝鋒鎗。

  它的橫空出世和一戰時期一位叫胡蒂爾的德軍將領有關。那些遍布戰場固若金湯無堅可摧的塹壕差點害得胡將軍偏頭痛,它們成為戰場的死角,要像打掃衛生那樣徹底清掃戰場「不留死角」得付出很大代價。

  有人說焦慮是創造的第一種情緒。此言適用胡將軍。他首創步兵滲透戰術,專治塹壕戰。

  滲透戰要求一支12人左右的小分隊——這大概是特種部隊的雛形——從敵軍防線薄弱處滲透,避開堅固要塞,不與守軍糾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縱深穿插,直搗敵軍大本營。

  新戰術要求突擊隊員必須有良好的機動性和猛烈的火力,可看看手上都是佟大為用的毛瑟槍顯然不達標,它雖然準但太笨重了,弟兄們可不是調整呼吸放鬆心態安靜埋伏打狙擊。

  需要新武器解決這個矛盾。

  名滿三軍的軍械設計師施邁瑟接受了這個挑戰。於是,質量輕、火力猛,兼容手槍子彈的MP18應運而生。

  「花機關」則超越地域限制,是它的通俗叫法。這些綽號都圍繞它槍管外的多孔式散熱套立意。

  在德軍最後一次幾乎打到巴黎的「魯登道夫攻勢」中,3000支MP18衝鋒鎗居功至偉,以至德國戰敗後,《凡爾賽條約》專門寫上「禁止德軍擁有MP18」的條款。它在歐洲的傳奇剛開始便結束。

  在中國,卻剛剛開始。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奉軍組織敢死隊人手一支MP18,邊衝鋒邊掃射,猛撲直軍陣地。雨點似的子彈給直軍造成極度恐懼,以為此物只應天上有。

  直軍大敗,第二軍軍長李景林在報捷時說:「惟迫擊炮與手提機槍為山戰利器……請速撥前方,利器既充,克敵自易!」

  這是它第一次在中國亮相。

  手提機槍只是它眾多綽號之一。川軍稱其「虼蚤籠籠」,粵兵呼之「豬籠機」,「花機關」則超越地域限制,是它的通俗叫法。這些綽號都圍繞它槍管外的多孔式散熱套立意。

它和中國軍人一起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

  由於它對工具機的精密性要求降到了最低,容易山寨,因而來到中國的10年間,有10餘家兵工廠生產。四川一個擁兵不過一師之眾的袖珍軍閥羅澤洲,竟設廠批量製造,更誇張的是,閩南一個鄉村土豪高為國也造出MP18!

  所以,我們在這些歷史場景中頻頻見到它的身影也就不足為怪了——

  西安事變,張學良的特務連用它與蔣介石衛隊交火;飛奪瀘定橋,紅軍用它和大刀虎口奪橋;朱德的警衛班,曾以它為主戰裝備;800壯士守四行、血戰臺兒莊、喜峰口大戰……它和中國軍人一起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

  儘管它的主戰場不在城市,但在影片中打得僅剩十幾號人、還有一步就要突圍的中國軍人,看到一群日軍在追逐女學生時,不顧力量懸殊之巨,自殺式地端起它,用生命完成一個中國軍人應有的擔當。

  MP18衝鋒鎗、毛瑟槍,影片中,中國軍人用兩桿槍捍衛一座城,也捍衛了一個國家的尊嚴。(黃尚)

裝備MP-18衝鋒鎗的國軍士兵

MP-18衝鋒鎗分解圖

 

(轉自中工網)

資料及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妥善處理。

相關焦點

  • 【每日一槍】世界上第一種衝鋒鎗--德國MP18衝鋒鎗
    在德軍最後一次幾乎打到巴黎的「魯登道夫攻勢」中,3000支MP18衝鋒鎗居功至偉,以至德國戰敗後,《凡爾賽條約》專門寫上「禁止德軍擁有MP18」的條款。戰後幾年MP18隻能裝備警察部隊。它在歐洲的傳奇剛開始便結束,在中國,卻剛剛開始。
  • 現代衝鋒鎗的開山鼻祖,德國MP18和MP28衝鋒鎗
    儘管從時間上說,義大利的維拉爾佩羅薩早於MP18,但MP18仍然算得上是現代衝鋒鎗的鼻祖,在概念原理和整體綜合表現上,MP18都包含了當今現代衝鋒鎗的所有基本特徵和元素。直到今天,衝鋒鎗基本設計原理都沒超出MP18衝鋒鎗。
  • 德軍衝鋒鎗的開山鼻祖,MP18和MP28的那些事兒
    一戰那會兒,人們還在塹壕裡拉大栓對射,這個長長的戰壕極大程度的限制住了各國軍隊的進攻速度,戰爭往往會陷入一種僵持不下的局面,人們一直試圖打破這種僵局
  • 從MP18到MP5,20世紀的三代衝鋒鎗演化史
    前一整子,著名的槍械UP主Ian在它的「被遺忘的武器」欄目中做了一期視頻,名稱是「Evolution of the Submachine Gun: Three Distinct Generations」——衝鋒鎗進化史
  • 偉大衛國戰爭中的PPSh和PPS衝鋒鎗
    ,特別是在戰爭初期和中期。在戰爭爆發前的編制中,蘇軍步兵班應當有2支PPSh-41衝鋒鎗,但是戰爭爆發後這個編制表沒有得到真正落實執行,為了在每個步兵團建立一個自動槍連(蘇軍軍語中把衝鋒鎗叫做「自動槍」)執行偵察和突擊任務,從每個班的2支衝鋒鎗當中抽調1支給團屬自動槍連,所以二戰初期和中期,蘇軍衝鋒鎗的數量相對是不足的。
  • 索米M1931衝鋒鎗,冬季戰爭中的戰鬥利器
    當時的衝鋒鎗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以美國為主的湯普森系列,以德國為主的MP系列衝鋒鎗;湯普森衝鋒鎗成為了同盟國軍隊的制式武器,MP系列也在德軍的手中不斷蠶食著歐洲大陸。原本平靜的芬蘭在被蘇聯軍隊的不斷侵擾下終於研製出一款像樣的衝鋒鎗,那就是索米M1931衝鋒鎗。
  • 法國人造的MP18衝鋒鎗,不到一千支停產,因為山寨得太爛了
    MP18,一戰時期德國陸軍使用的制式武器,也是公認的第一款成功的衝鋒鎗。
  • 關於衝鋒鎗,我們全都說錯了!在中國,微衝不是微型衝鋒鎗!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近距離作戰中霰彈槍、自動手槍,以及斧頭和工兵鍬等冷兵器的威力都不足以應付戰壕和城鎮等狹窄空間內的作戰需求,而步槍的刺刀用途太單一,當時的機槍又太笨重而無法展開,於是靈巧而猛烈的衝鋒鎗就應運而生, 德國人最早在1918年設計了MP18衝鋒鎗,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衝鋒鎗。
  • 二戰中,美軍為何大量裝備M3衝鋒鎗,而淘汰了湯姆遜衝鋒鎗?
    1943年秋季,美軍開始裝備M3衝鋒鎗。剛開始,美軍士兵對M3的外觀表現出極不習慣。但該槍投入實戰後,因射擊時易於控制,很快就得到了美軍士兵們的信賴。在二戰中美軍共生產了60多萬支M3衝鋒鎗。    第一批M3衝鋒鎗裝備部隊後又發現了新問題,士兵們抱怨該槍曲柄式的裝填拉柄特別容易磨損,影響了槍枝使用。
  • 人民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
    越南戰爭中,美軍士兵寧願扔掉手中的M-16也要使用越軍的AK-47。然而在AK-47之前,還有一支性能同樣出色、可靠的槍械,其在衛國戰爭中大放異彩。德軍士兵寧願使用它,也不使用自己裝備的MP38/40衝鋒鎗。它就是前蘇聯研製的——有著人民衝鋒鎗之稱的波波沙衝鋒鎗。
  • 法國山寨MP18造的衝鋒鎗,做工精良,性能超過原版,但為何被法軍嫌棄?
    雖然MP18最終沒能挽救德國的敗局,但不可否認這是一款出色的武器,所以一戰之後,不少國家都在MP18的基礎上研發自己的衝鋒鎗,比如法國的STA 24。法國人最早產生製造衝鋒鎗的念頭是在1919年,戰場上親身體驗了MP18的威力,讓他們認識到衝鋒鎗的強大之處。正好當時從德軍手上繳獲了一批MP18,於是這批武器被送到STA(陸軍技術部)進行仿製和改良。
  • 戰場上的收割機 盤點二戰中令人敬畏的衝鋒鎗
    而世界上第一支適於單兵使用的衝鋒鎗卻是德國1918年問世的伯格曼MP18式9毫米衝鋒鎗。美國主管輕武器研究的託利費·湯姆遜將軍則首創了「衝鋒鎗」(Submachine Gun)這一名稱。起初,衝鋒鎗發展並未被人們重視,型號也不多,再加上產品存在的一些問題,使衝鋒鎗的使用範圍受到限制。而到二戰,衝鋒鎗開始輝煌,除日本外的各參戰國都大量裝備了多種衝鋒鎗,並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遊戲中的現實大殺器——湯姆森衝鋒鎗
    大家好,我是克魯格,今天繼續為大家介紹《少女前線》中人形以及人形所用槍械的現實背景。在《少女前線》這款遊戲的設定中,戰術人形在出廠時會通過技術使之與一件特定武器建立一種一對一的獨立識別關係,這樣在戰鬥中武器的操作效率和精確度都會大幅提升,而戰術人形也會以武器的名稱來命名。
  • 【槍】衝鋒鎗篇 湯普森系列衝鋒鎗
    湯普森衝鋒鎗是以美國自動武器公司創建人之一約翰·湯普森將軍命名,但實際上是由其設計小組中美國人O·V·佩思和T·H·奧克霍夫設計的
  • M3衝鋒鎗:一款有著「黃油槍」之稱的衝鋒鎗
    《亮劍》和《雪豹》是中國抗日劇中兩部比較經典的作品,但在這兩部作品中,都出現了日本特戰部隊使用M3衝鋒鎗的情景,這其實是錯誤的。
  • 二戰M3衝鋒鎗性能如何?為啥到了70年代,中國民兵還在背?
    《亮劍》中的山本特工隊就使用了這種M3衝鋒鎗,甚至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中,1927年的國民黨軍隊就開始使用這種衝鋒鎗,而在真實的歷史中,這種衝鋒鎗是1942年底才開始裝備美軍,可以說大部分出現這種衝鋒鎗的影視作品都是穿越劇。
  • 【槍】PPS-43衝鋒鎗:很可能是前蘇聯在二戰期間生產的衝鋒鎗中最出色的一款
    蘇聯守軍正需要一種可立即使用的衝鋒鎗,當時在列寧格勒兵工廠裡有一名叫蘇達洛夫的工程師臨時設計出PPS衝鋒鎗,設計的重點是儘可能採用工廠可以找到的材料和設備生產,這是一支全金屬製造的衝鋒鎗,只有扳機手柄鑲有木頭,捨棄固定槍託而改用金屬架構成的摺疊槍託
  • 【槍】VZ61「蠍」式衝鋒鎗:衝鋒鎗中的手槍
    它的設計初衷確實是作為一種雙用途武器,既可像衝鋒鎗那樣雙手抵肩連發射擊,又可像手槍那樣單手不抵肩單發射擊,它既可以作為近距離戰鬥中的突擊武器,也可以代替手槍作為個人防衛武器。其大小很適合被車輛司機或飛機駕駛員攜帶或使用。雖然它的實戰效果不太理想,然而,該槍在輕武器歷上卻佔有一席之地。該槍在捷克被警察、安全部隊和反恐怖部隊中獲得廣泛採用。
  • 【每期一槍】衝鋒鎗 罕見的怪胎--日本百式衝鋒鎗
    但作為法西斯陣營中的日本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實戰型衝鋒鎗。印象中,二戰時期的日本兵似乎除了拿著掛有太陽旗的三八式步槍就是扛著沉得有些令人吃不消的歪把子機槍和99式輕機槍。對於崇尚火力壓制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言,這個沒有衝鋒鎗武裝的軍國主義國家的確是有些令人難以想像。的確,我們很少見到過日軍使用衝鋒鎗的,但是日本在二戰中的確研製並使用過一款衝鋒鎗,他就是我們今天的話題-日本百式衝鋒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