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這事發生,日本可能真會擁有核武

2021-02-23 鳳凰衛視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最近在製造核武的問題上,破天荒地被美國點名。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美國副總統拜登在接受美國公共廣播協會(PBS)主持人查理•羅斯採訪時指出,「日本實際上具備一夜之間擁有核武器的能力」。日本副內閣官房長官世耕弘成隨後在24日的記者會上這樣回答了鳳凰衛視記者的提問——

世耕弘成 @ 鳳凰衛視:無核三原則規定不持有、不製造、不運入核武器,這是日本政府重要的基本政策,今後也會繼續堅持。日本國內法對核能的和平利用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從國際角度看,我國有核不擴散條約的義務,不能製造、不能擁有核武器。因此,我國不可能擁有核武器

日本轉移核材料 圖/環球網


對於擁有核武器的說法,日本從一開始就是拒絕的。但也有報導指出,日本在青森縣的核燃料再處理工廠仍在運行,日本仍然在從廢棄核燃料中抽取鈽。


美國士兵正準備搭載「Mark7」核炸彈,1962年拍攝於嘉手納基地。圖/新華網



今年5月據日媒報導,美國國防部公開的一份歷史文件裡,有一段對美軍因1972年衝繩回歸日本本土而撤走核武器的表述,稱美國保留在危機時刻將核武器再度運入日本的權利。

文件這麼寫:「《衝繩返還協定》雖然明文記載,歸還時不可違背日本禁止擁有核武器的政策,美國將撤出這些武器,但是一旦發生危機之際,美國擁有再度運入這些武器的權利。」外界據此分析認為,日美兩國間曾交換過所謂的「核密約」。

7年前,日本政府設立的有識之士委員會曾對這一問題進行過調查。調查發現,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的遺屬手中留有日美兩國首腦籤署的秘密文件,有識之士委員會稱「由於沒有發現該文件被移交給後任政府的情況,因此,這也未必可以稱得上是秘密約定。」

發現這一記載的是早稻田大學客座教授、日美關係問題專家春名幹男,他同時也是有識之士委員會的委員。他指出:「雖然這可能並不是美國政府整體的意見,但是在這個時期公布這一文件,可能是美國國防部在東亞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希望顯示美國有可能會再度將核武器運入日本。」




文/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 呂寧思


日本是否有製造核武的能力,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也是一個老話題。那麼,拜登為什麼又舊話重提,是不是有意重提的,先不管他。但是,日本媒體就抓住這點大作文章,我想他既有炒作意圖,也是有現實性的,那就是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上月27號在談及外交政策時說,他對於韓日發展核武器以威懾朝鮮的構想,是抱有開放的心態。他還說,會考慮從這兩個美國的盟國撤軍,前提是他們在更大程度上為美國的國防買單。


那麼,我們再聯想到英國的脫歐公投,恐怕就會使得川普的擁護者取得更多的力量,如果川普真的當上美國總統,他可能也像英國一樣,向孤立主義靠攏,從而減少二戰以來,美國對於日韓兩國的安全義務。一旦撤去核保護傘,那麼恐怕就不是日本,連韓國也要發展自己的核武器了。對此川普還說,在朝鮮擁有核武的情況下,寧願讓日本也擁有核武,可能還是更有利的局面。如果日本擁有核威懾,那麼對美國來說未必是壞事。川普的嘴巴,原本就像原子彈發射器一樣,怎麼聳人聽聞都不稀奇。


話說,從川普到拜登,他們接連說到這個話題,就不能不讓人對一個舊謎團引發新猜想了,日本現在是不是有了製造核武的能力?對此,日本的官方當然是一口否認,但其實日本從來沒有答覆過他有沒有能力研製核武器。

事實上,日本目前有很多的核材料,專家早就說過他可以在短時間內造出核武器來,就連日本高官自己也說過,比如日本擁有47.8噸的分離鈽,其中有10.8噸就存在日本,此外他還擁有大約1.2噸高濃縮的鈾。以日本的科技水準和自動化技術,這些核材料確實可以在短期內被製造成核武器。

雖然擁有核材料不等於會發展核武,但是主要看相關權利者和管控者怎麼管控這些核材料。比如以色列,50年代就開發迪莫納項目,全球都知道迪莫納基地是製造核武器的,而且他當時是全球第四個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以色列自己不否認也不肯定,有意實行核模糊國策,維護自身安全。對此,美國先是反對,後來只好接受。

對日本來說,到現在為止,美國是毫不含糊,提供了核保護傘,你不能研製核武,而日本至今也斷然否認會發展核武。但是,如果川普真的領導了美國,如果朝鮮確實有了核武,那麼會發生怎樣的事情,這些都不能不令人感到恐怖。


▼認識下我們的小夥伴

大洋網

立足廣州時事 挖掘價值新聞

聚焦本地資訊 熱聊街坊話題

本期編輯:暢月

相關焦點

  • 日本的核武能力到底有多強
    這個榜樣就是,在公開場合,極力支持無核三原則和世界無核化,以獲取群眾支持和國際同情,但是在私下,卻堅定表明自己擁核的態度,並用行動為日本擁核創造條件。 對於擁核,日本吃相最難看的一次發生在1969年。這一年,聯合國通過《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日本眾多政客認為該條約剝奪了日本核武裝的權利,挑起了日本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高漲的反美民族主義情緒,用以威脅美國,表達不滿。
  • 【第一軍情】日本核武潛力巨大,正借半島亂局蠢蠢欲動,不得不防!
    早在1957年9月,當時的日本首相、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就公開表示,「不排除日本將擁有核武器」。以此試探國際社會的反應。1983年4月,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稱:「日本發展核武裝只是政治意志問題,技術上無任何障礙」。這表明,日本早已啟動核武研究。果然,1994年6月,首相羽田孜公然對記者說:「日本有能力擁有核武器。」
  • 一旦發生戰爭,日本會最先對哪個國家動手?英國專家給出真實答案
    我們知道,世界能擁有如今這份和平可以說是非常來之不易的。因為誰都想保持當今這份寧靜,因為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只有痛苦和死亡,幾乎帶不來任何有利的作用。世界在經歷了一戰二戰之後,開始變得四分五裂,一些國家也只能從戰爭的泥潭中慢慢走出來。但總有一些國家心術不正,想通過挑起戰爭來牟取暴利,現在發生戰爭的話和以前可能不大一樣了,一旦發生可能就是大範圍的世界戰爭。
  • 日本三個月就能造出核武?我扒了扒這個「神話」的源頭
    這一論調通常被稱為日本核武裝論,即圍繞日本是否應該成為有核國家這一問題而產生的諸多議論。目前為止,日本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遭受過原子彈打擊的國家,對於核武器的恐懼已經成為日本民族記憶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慘痛的戰爭記憶一直都是日本民間反戰思潮的觸點,也是許多擁有戰爭記憶的日本人反對核武器的現實依據。不過在右翼保守勢力一邊,對核武的恐懼同樣成為他們炒作日本擁核論的工具,美其名曰安全保障。
  • 臺灣核武「終結者」張憲義:不願看到兩岸自相殘殺
    張憲義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18日報導,張憲義今年73歲,他在美國愛達荷州接受訪問時首次詳談當時發生的事情,他稱:「假如讓我重新再來,我仍然會這樣做。」報導稱,上世紀80年代初,張憲義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招攬時擔任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副所長,負責發展核武。他是臺灣重要的核科學家,薪水豐厚、生活優裕。同時,美國與臺灣關係緊密,張憲義叛逃看似令人費解。不過,大陸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核武,引發臺灣人擔心大陸會對臺使用核武。1986年,前蘇聯發生車諾比核事故。張憲義說,就在那時他開始懷疑臺灣到底應不應該擁有核武。
  • 如果日本軍隊打日本軍隊,會是一場多慘烈的戰爭?歷史上真有這事
    日本傷亡最大的內 戰,是1877年的西南戰爭。它時間比戊辰戰爭少一半,傷亡人數卻遠超戊辰戰爭:5.9萬政府軍PK1.3萬薩摩軍,雙方互相殘殺,傷亡共約3.6萬人。一場8個月的戰爭,讓日本死傷近乎3個師團的人數(雖然那時還沒有誕生師團,但人數大致相當),這場內 戰,是日本近代轉型中的巨大代價。
  • 臺灣叛逃核武專家張憲義:不願看到兩岸自相殘殺
    不過,大陸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核武,引發臺灣人擔心大陸會對臺使用核武。1986年,前蘇聯發生車諾比核事故。張憲義說,就在那時他開始懷疑臺灣到底應不應該擁有核武。  由於張憲義的關係,美國得知臺灣當局秘密下令科學家發展核武。美國因而擔心兩岸都會擁有核武,因此下決心要阻止臺灣擁核及地區核武競賽。
  • 臺核武專家赴美29年揭內幕:怕民進黨上臺才叛逃?
    當時民進黨已經成立並崛起,他也擔心未來民進黨如果執政,卻因擁有核武而採取冒進策略,將危及臺灣安全。「臺美雙贏,何來『叛國』?」對於被批評「叛國」,張憲義非常介意,強調自己沒有違反蔣經國「不製造核武」的政策號召,自己最多背叛的只是老長官郝柏村的企圖心,因為如果臺灣真的實現核武,可能給大陸犯臺製造藉口。
  • 一旦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主戰場會在哪?美俄回答讓日本坐臥不安
    圖示為美國核彈當今國際局勢動蕩不安,美俄之間也在暗暗較勁,一旦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兩國將會是最有可能的發起國,將來的主戰場會在哪
  • 臺灣這兩天發生的一件事,可能又破了個紀錄……
    臺空軍清泉崗基地。《聯合報》稱,曾經駐守清泉崗的多名軍官都表示,這不是第一次在營區內發現毒品,少數人很可能在從軍前就染上毒癮,在軍中也會持續吸食,有的軍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曾在清泉崗擔任保防官的軍官說,清泉崗「人口眾多有市場」,過去曾查獲少數官兵染毒後,受毒販控制進入軍中販毒,也曾傳出不同的毒販「為了搶地盤而進行內鬥」。
  • 川普打出「臺灣+核武」組合牌?恐怕是太天真了!
    《朝鮮日報》指出,「這或許會成為美國向中方強力施壓的王牌」。美國妄稱中國應該採取對朝鮮石油禁運等嚴厲施壓措施,否則就要做好「東北亞重新部署核武器」的心理準備。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8日甚至援引白宮方面人士的話稱:「已告知中方,如果中國不加強對朝鮮施壓,韓國和日本即便自行開發核武器,美國也不會阻攔。」
  • 日本擁有核武器或成現實:中國和俄羅斯各自部署應對
    準核武器國家有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國都擁有數量不多,且沒有可靠的遠程投送原子彈武器的載具,印度雖多年來大力發展彈道飛彈,但進展寥寥,射程800公裡的布朗彈連自己國土都出不去。最令人擔心的就是有核材料,有核技術,還有遠程投送能力的日本。
  • 三大原因決定了中國必須迅速擴大核武力量
    那麼,在目前世界普遍陷入疫情危機和經濟危機的緊要關頭,為何有人提出發展核武問題?或者說是什麼事情讓人想到了擴大核力量是當務之急?綜合起來有三大因素。 首先,自然而然就是想到了戰爭,也就是要為可能的戰爭做準備。那麼,目前戰爭危險度在提高嗎?回答是肯定的。雖然戰爭發生的危險度不高,但確實是在悄然提高。
  • 叛逃專家揭臺灣核武發展內幕
    他認為泰勒回去之後有向美國報告「恐怕這小子要注意一下」。張憲義相信自己就此進入美國所謂的黑名單內。張憲義說,1988年他叛逃的事件,震撼力應該不會比朝鮮核試爆來得差。負面來看,核武研發在臺灣終止了;正面來看,臺灣核武研發能力得到國際高度評價。
  • 海軍亞洲無敵,分分鐘造核彈,日本的軍事實力真有這麼厲害嗎?
    而日本能夠排進世界第五,自然也就說明他們有著一定的實力。首先就國力角度而言,日本是當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體量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擁有一億多的人口,國民受教育水平很高。更為重要的是,日本是一個擁有完備工業結構以及高水平製造能力的工業強國。在現代戰爭中,大家千萬要記住一條,那就是不要輕視任何工業國家,特別是像日本這種,有著深厚工業基礎以及高端製造水平的國家。
  • 川普鼓吹擁有新型核武,被諷沒必要、很危險!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估計,美國政府先會將50枚W-76型核彈頭改裝成為W-76-2型,而且很可能每艘潛艇在每次執行巡邏任務時都會攜帶一到兩枚部署了W-76-2型核彈頭的飛彈。然而,對於美國是否真的需要W-76-2型核彈頭,外界存在著很大爭議。目前除了美國政府,沒有人確切地知道該型核彈頭的爆炸威力。甚至許多觀察人士認為,這種武器既沒有必要也很危險。
  • 印度核武力量不容小覷,擁有150枚核彈頭,其中或包括氫彈!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數據顯示,印度在2019年擴大了自己核武庫的核彈頭數量,截至到2020年1月份,印度所擁有的核彈頭數量達到150枚。而且,印度在擁有核武器之後,從未籤署過《核不擴散條約》,目前更是在大力擴大核武力量,平均每年增加20枚左右的核彈頭,在2025年時印度的核彈頭數量或將達到250-300枚。
  • 伊朗核武科學家遇害真相大白,拜登果然脫不了干係
    這和當下的國際局勢有些相似,即將上任的拜登早就表示願意和伊朗談判。如果上述猜測為真,那麼拜登果然與此事脫不了干係,此事迎來了一個大反轉!以色列真正的目標是制止美國再度和伊朗達成對自己不利的協議。順藤摸瓜查到拜登在法赫裡扎德的死亡之後,究竟是誰需要為此負責就成了國際社會最為關注的問題。伊朗國內普遍認為,以色列和這件事有關。
  • 中國在朝鮮(韓)半島的安全利益及朝核問題的可能結局
    美國政治家曾一語道破中國的憂慮,美國前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美國國務卿是美國國務院的首長,主要負責外交)曾在2007年2月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韓國或日本認為,美國懾於朝鮮核武而不能很好地對韓國日本提供安全保證,那麼它們會對美國失去信心,並將決定自身尋求發展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