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決定了中國必須迅速擴大核武力量

2021-02-15 動態大參考

系動態大參考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須署名並註明來自:動態大參考(dongtaidacankao

目前,至少是相當長時間內,核彈是最具摧毀能力的武器。日前一篇有關強力呼籲中國加強核力量的文章,引發了世人關注。有關中國為何要擴大核力量與擴大到什麼程度的問題,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那麼,在目前世界普遍陷入疫情危機和經濟危機的緊要關頭,為何有人提出發展核武問題?或者說是什麼事情讓人想到了擴大核力量是當務之急?綜合起來有三大因素。

 

首先,自然而然就是想到了戰爭,也就是要為可能的戰爭做準備。那麼,目前戰爭危險度在提高嗎?回答是肯定的。雖然戰爭發生的危險度不高,但確實是在悄然提高。

 

美國政府發瘋式抹黑攻擊中國。雖然目前普遍都認為這是白宮在為自己抗疫不力推卸責任,是為了轉移美國內部政治鬥爭的大方向。但是,也不排除美國方面假戲真做。這個假戲真做就是要中國賠償損失問題。

 

目前,要求中國為美國甚至是為世界疫情負責買單的呼聲雖小,但影響卻很大。雖然此舉在美國還不是主流呼聲,甚至還受到了一致譴責,可是一旦美國疫情嚴重到無法承受的地步,真不排除美方耍流氓無賴的可能性。

 

而疫情期間在需要中國幫助合作的時候,美國政府還頻繁派艦機到中國周邊進行騷擾,這顯然是在武力威懾。另外就是,不僅打壓華為不放鬆,而且還要對中國電信和網通兩大公司下手。美國政府更是不斷鼓動美國在華企業回歸。

 

這說明,美國為了徵服中國打壓中國,是政治、經濟、軍事手段三管齊下。

 

一旦美國政府要求中國賠償怎麼辦?當然中國是不會讓百年前割地賠款悲劇重演。可是,如果美國以此為藉口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甚至是凍結中國在美資產怎麼辦?我們必須要從此時就開始做好積極的準備。

 

另外,雖然疫情還沒有過去,但疫情對美國的打擊鐵定是非常之大,再加上經濟危機打擊,這一次可遠比9-11事件、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消耗、2008年金融危機要大得多。這足以極大地削弱美國的實力,也必將促進世界和區域政治格局的改變。

 

重要的是,此時中國的處境竟然是世界最好,中國的影響力和領導人正在大幅提升。中國正在逼近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心。這是美國不能接受的現實。

 

美國是霸權國家,夢想著永久的稱霸世界,當世界格局或區域政治格局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肯定首先就要進行軍事騷擾或軍事破壞。

 

政治、經濟打壓無效,經濟關係的密切也決定脫鉤隔離一時半會兒也成不了現實,只能是選擇軍事施壓。在南海、臺海、朝鮮半島等地的軍事騷擾威脅肯定會加強。甚至還會對中國的海上貿易通路進行幹擾封鎖。在中國周邊發動戰爭,以破壞中國發展環境的穩定。

 

這不僅是眼下的危機,是一個長期的軍事鬥爭過程。

 

歐巴馬說。「我們正在對抗的是這些長期趨勢,在這些趨勢中,自私,部落化、分裂以及將他人視為敵人,這已成為美國人生活中更強大的衝動。」

 

「自私,部落化、分裂以及將他人視為敵人,這已成為美國人生活中更強大的衝動。」這既道出了美國內部政治的混亂實情,同時也道出了美國一直以來的對外政治政策取向。

 

他說這「已成為美國人生活中更強大的衝動。」可見混亂思維不僅存在於美國政壇,而且已經毒害了美國社會生活和思維。已經不僅僅是政治階層問題,而是美國社會普遍的思維。這就是風險和信號。

 

而這也並非目前這一屆政府的問題,而是如他說的,這些是長期趨勢。這話在美國恐怕也只有歐巴馬這個非洲裔總統會說得這麼直白。白人政治家是不可能這麼勇於自揭美國政治思維的醜惡內心世界。

 

而《大西洋月刊》一篇怒揭美國政治社會現狀的文章也說的很明確:「腐敗的政治階層、僵化的官僚機構、殘酷的經濟、分裂和錯亂的公眾等「慢性疾病」多年來一直得不到治療。」這樣一個國家,即使自己不發生內戰而分裂,也會成為世界大戰的危險之火。這與發動二戰前的德國有高度相似。

 

其次,發展核武是增強軍事威懾力。

 

核彈最大的功效就是摧毀,然而實際上核威懾才是首要功能。美國的軍事實力超強不假,但滿足不了他的全球稱霸全球軍事幹預戰略。如果沒有強大的核威懾力,美國大兵恐怕連美洲都出不去,更不說跨過大洋世界稱霸了。因為有核威懾,所以他國輕易不敢向橫行霸道的美軍開戰。

 

可以說正是因為美國擁有核保證,他才敢滿世界的為所欲為,滿世界耍流氓。

 

中國以前是要求有自衛反擊的能力,那麼未來中國即使不建立對等摧毀,也得擁有讓敵方想都不敢想的毀滅能力。這樣才真正的擁有核威懾力。

 

只有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才不敢頻繁對中國進行軍事騷擾,而世界也才會真正尊重中國。這個世界永遠信奉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有時講道理是它是聽不進的。

 

其三,中國崛起的標誌之一。

 

中國的發展目標是世界強國。世界強國就必須要尊重世界強國的標準。單純的經濟強國,算不上世界強國,只有政治、軍事與經濟都達成到世界領先水平,才算得上是世界強國。

 

中國的強國標準與美國唯一的不同是不謀求霸權。但不謀求霸權也必須得有對抗霸權的資本。否則在霸權面前,中國就算不上強國。

 

政治、經濟、軍事必須都達到世界強國的標準才能真稱之為世界強國。經濟、軍事是政治崛起的保證。單純的經濟崛起,還是被人瞧不起,還是被無端攻擊抹黑。而且是什麼國家都敢向中國叫板。只有軍事崛起了有與任何國家一戰的能力了,政治才能被崛起。中國的社會制度、價值觀以及全球的治理觀,才能得到世界公認。

 

也只有這個時候,中國在國際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保證,也才能得到世界各國的真正尊重。

 

美國政府為什麼會這麼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甚至是指鹿為馬式攻擊中國,就是因為它擁有足以毀滅世界N多次的核能力。因為你對他無可奈何。說白了你打不過它。

 

2020年,是中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夢想的最後一年。自然就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夢想強國夢的最後衝刺階段。從現在起,就需要快速的提高軍力,提高核打擊能力。自衛政策已經不能滿足強國的需要。

 

總之,以上三點決定了中國目前急需要加速擴大核力量核打擊能力。既是出於現實國際形勢需要,同時也是為了滿足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標準。

相關焦點

  • 這3大原因,中國必須正視!
    美俄的核武規模基本相等,兩國對彼此的核威懾叫對稱核威懾,中國哪怕適當增加核彈頭數量,就是增加到2000枚與美俄差距依然是巨大的,中國和美國也不是對稱核威懾。適當增加核彈頭數量,只是中國對美國的有效核威懾,與美國的核武規模依然還是有很大差距,從這個視角,中國增加核彈頭數量也不會引發所謂軍備競賽。
  • 印度核武力量不容小覷,擁有150枚核彈頭,其中或包括氫彈!
    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印度可謂是動作頻頻,不斷集結兵力和武器,甚至有意展出自己的核武力量,對他國進行核威懾。
  • 中國核武按鈕在誰手中?揭秘世界各國核武器啟用程序!
    這個手提箱厚約10釐米,重約10公斤,有防震和抗幹擾功能,並設有自動保護裝置,開啟時必須輸入密碼。如果多次密碼輸入出錯,「核按鈕」就會自動失效。事實上,除了總統,俄羅斯還有另外兩隻「核按鈕手提箱」,分別由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掌管。一般來說,如果總統決定向某國發動核攻擊,他身邊的那位海軍軍官會把「核按鈕手提箱」交到他手裡,同時,總統還必須與國防部長一起進行操作。
  • 中國軍力辛苦發展一年,關鍵實力卻和對手越差越多?
    近年來,中國軍力發展迅速,每年的都在發生令人欣喜的變化。俄羅斯的核武規模是低於美俄協定的,但處於新老裝備更替,洲際飛彈規模也有所變小,未來可能還會上漲。除了美俄洲際飛彈減少,全球核武平臺規模的主要變化在於中國。其中洲際飛彈的數量略有增加,但與美俄仍不在一個數量級;轟炸機數量已經超越了美俄,但我們也要意識到中國轟炸機性能與美俄還是有距離,數量並不能說明問題;過去一年,全球海基戰略核武平臺的規模基本上保持不變。
  • 新的力量平衡正在形成中東地區將迎來巨變
    這一調整有可能在中東引發新的力量平衡改變,給中東局勢帶來重大變化。 拜登入主白宮之後,第一撥行政令就與中東有關。緊急叫停了對阿聯的軍售案,也暫停了川普的撤軍計劃,同時也停止了給沙特聯盟發動的葉門戰爭的支持。而近日又突然重提當年的卡舒吉案,並因此做出制裁沙特方面的相關決定。
  • 中國還有四大紅利!兩大原因決定,我們能立於不敗之地!
    相比美國,中國則相反,不但在亞洲影響力會進一步提升,全球的影響力也將有更大提升。更為重要的是,美國遏制中國的力量不但會被對衝,遏制中國的手段也會越來越少,可以說是越來越無處下手。基於上述,中國在西南要求穩,在東方則要「穩中有進」,中國積極響應加入CPTPP,也是這一戰略思想的體現。
  • 日本的核武能力到底有多強
    二戰中,德國有秘密原子彈計劃,美國有曼哈頓工程,二者都是集中力量於一點,以儘快搞出原子彈。而日本則不然,覺得一個原子彈計劃根本無法彰顯皇軍的威風,決定一口氣搞了兩個,於是二戰中日本的陸軍和海軍分別搞起了自己的原子彈計劃,陸軍的計劃取名比較傳統,稱之為「仁計劃」,海軍計劃的名字則較洋氣,謂之「F計劃」。 名字雖然好聽,但是日本原子彈計劃卻虎頭蛇尾,不了了之。
  • 2020年中國克服的三大危機
    德,意、日本迅速崛起。之後,亞歐大陸東西兩側,邪惡軸心發起二戰。美國給德意日販賣武器與資源,亞歐打爛,美國成為世界最強國家。期間大量吸收亞歐的科技與人才,世界文化科技中心從亞歐大陸,轉移到美國。二戰後,美國總統羅斯福通過核武與航母艦隊威懾,建立起新的世界秩序。那是歐美一等,日本,以色列,澳洲等忠實僕人二等,其他工業國三等,落後國家農業國四等的等級秩序。
  • 淺談中國海軍如何部署三大艦隊
    可以預見,中國走向藍水海軍之路是一種必然,其艦隊劃分必須進行 深刻變革以適應未來戰略的需要。目前中國海軍的基本建制仍然是以地域為基礎劃分的三大艦隊,已不能完全 滿足遠海聯合作戰的需要,應該適時組建遠洋聯合艦隊。  三大艦隊劃分的歷史原因  目前,中國海軍按照地域劃分為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
  • 北約警告:中俄必須放棄核武,但我們不能!
    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現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非常多,所以即使有時候五常國家統一戰線,但有些國家卻還是不受控制為了世界和平,也為了削減核武器的威脅,目前多個國家都在呼籲廢除核武,這項提議得到了幾乎所有國家的支持!
  • 1969年,毛主席一大膽決定,震驚了全世界!
    毛主席接著解釋說:「如果蘇聯動用核武,中國肯定遭遇大面積核 汙 染 ,這樣中國的生存環境也就破壞了,日子就沒法子過了,大搬家是必須的,搬到哪裡去最好呢?自然是蘇聯最好,地廣人稀,資源豐富。」  為此,他分析說:「仗打起來就是沒有邊界的。越境打擊要迅速推進,批亢搗虛,避實擊虛。
  • 中國周邊有世界一半以上核武國家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因為核武器無法防守,所以只能靠核平衡彼此遏制,誰有了核武器,就等於拿到了免死鐵卷,因為他國忌憚你用核武器反擊,就不敢隨意進攻你。至少不敢把你逼到絕路。所以核武器對一個國家力量的提升是非常大的,所以造成了很多國家冒著美國等國的封鎖和制裁也要大力發展核武器。目前中國周邊承認的核武國家有,俄羅斯,朝鮮,印度,巴基斯坦,還有中國。
  • 講武堂|《核武風雲》(二)神秘的曼哈頓工程
    CCTV-7《講武堂》欄目特別策劃推出四期系列節目《核武風雲》,揭秘曼哈頓工程的來龍去脈,講述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誕生、使用以及核武競賽中的神秘往事。        本周播出《核武風雲》(二)神秘的曼哈頓工程。1941年12月6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發生的前一天,羅斯福總統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正式啟動原子彈研製計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核武器研製計劃「曼哈頓工程」。
  • 連載:印度核武疑雲(一)
    可見印度的核武,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這些年以來,都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長期徘徊,和五常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甚至連當今的半島北方都比不上。因此印度人的核武庫,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印度軍方也承認,印度的核彈並不能絕對阻嚇中國對他的軍事清算。可見印度人對自己的核武庫,也存在信心嚴重不足的大問題。印度的核武,仍然被疑雲籠罩。
  • 這些對中國核武的危險迷思,加劇中美之間危險
    美國「戰爭困境」網站9月18日文章,原題:對中國核武的危險迷思  自1964年首次進行核試驗以來,中國對核武器的態度往往與其他核武國家不同,這讓學者和分析家感到困惑。當冷戰時期超級大國進行軍備競賽時,中國卻致力於建設一支「精簡而有效」的核力量。
  • 臺核武專家赴美29年揭內幕:怕民進黨上臺才叛逃?
    ,以及為何當年辭職信寫下離開的原因之一是民進黨。張憲義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與「前中科院長」唐君鉑的關係,唐君鉑是他的恩師;二是1979年12月「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EdwardTeller)訪問核研所時,他不知天高地厚地問:氫彈從核分裂彈引發出來,這過程中有沒有不為人知的穩定程序在裡面。他說,當時泰勒驚訝地看著他,並稱就算有也不能講。時任核研所長錢積彭,事後也沒有責怪他的大膽提問。
  • 美國突然決定從德國撤軍,釋放三大重要信號
    作者:阿凡提編輯:枯木最近美國和德國之間的衝突非常的逐步加深在是否要求俄羅斯重回西方七國集團會議的問題上,兩國爭吵不斷,現在美國又做出了一項重要的決定,從德國採取撤軍。撤軍對德國影響許多分析家分析道,美國的這項撤軍行動,將會給德國造成幾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就是會讓民眾的生活水平略有下降,因為美國撤走在德國的部隊,那麼德國只能自己維護國家的安全,雖然德國軍事力量在世界上是一個強國,但是受到歷史的原因,所以,對德國的軍事力量有制約因素。
  • 土耳其將炮口對準敘利亞的三大原因
    △圖/視覺中國庫德人方面則表示,土耳其對敘利亞東北部的軍事行動已經造成至少6名當地平民死亡。這個數字隨著行動規模擴大,可能還會進一步上升。但問題在於,從拉卡到代爾祖爾,從哈金到傑拉卜魯斯,庫德人現在控制的區域,實際上原本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區——這也是為何土耳其說「送難民回家」的原因之一。根據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說法,土耳其希望在邊境地區建立大約30公裡的「安全區」。按照土耳其與庫德人領導的「敘利亞民主軍」實力對比,土耳其佔有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