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德公司報告建議美國「放棄臺灣」?實際情況是——

2021-03-05 參考消息智庫

近期,國內一些自媒體和個別新聞網站報導稱,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近期向美國政府提交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實質性放棄臺灣」、不幹預中日領土爭端等。此類報導的大致主題如下:

▲部分自媒體報導標題截圖

    

出於「流量衝動」,一些自媒體時常故意曲解信息、製造噱頭,此類現象並不罕見。但是,此次「噱頭」關係重大,很可能造成誤導後果。因此,我們選擇在牛年的大年初一加以解讀澄清。希望讀者在牛年吉祥如意的同時,能夠獲得更多高質量的準確信息。

前述自媒體提到的蘭德公司報告題為《實施克制——美國地區安全政策的變化,走向實施現實主義的克制大戰略》(下簡稱《克制戰略》),為蘭德公司今年1月21日發布的長篇報告,報告中文譯文約12萬字。

▲蘭德公司網站截圖

《克制戰略》並非蘭德公司的「建議報告」。蘭德公司是以這份報告梳理總結美國近年來「克制戰略」倡導者的主要觀點,並分析如果此類觀點付諸實施,美國地區安全政策將如何變化。報告主旨是供讀者了解「克制戰略」的思路、評估其成本、收益和風險,而非推薦或評價此類戰略。

    

報告作者之一、蘭德公司美國大戰略分析中心主任米蘭達·普裡貝明確表示:「我們不評估主張克制者的論點是否正確,抑或是評估這種戰略是否可取。」從報告全文來看,其確實更加側重解釋「克制戰略」的地區安全政策,而非對這些政策進行評估判斷。

    

《克制戰略》關於具體地區的內容共有四個章節,依次分別是歐洲、亞太、中東和南亞。該報告並未將亞太和南亞合併為「印太地區」進行分析。從篇幅來看,亞太章節佔全報告篇幅的不足四分之一。

    

在亞太章節中,報告認為,美國的克制戰略者在亞太政策方面的分歧最大,「一些克制戰略者認為,亞太政策應該與歐洲政策大體相似——亦即美國應在該地區尋求最低限度的軍事介入;然而,另一些克制戰略者認為,歐洲和亞太地區存在重要差異,必須有不同政策;還有一些克制戰略者認為,美國的繼續存在是防止中國主導該地區的一種保險政策」。報告據此綜述了關於對華總體認知、對華各領域政策、對亞太地區其他問題政策的不同觀點。

    

在該章節關於臺灣問題的段落,報告匯總了一些克制戰略者關於臺灣問題的觀點。其中提到一些人主張避免武裝幹預中國統一進程。但這一段落是報告列舉的多種觀點中的一種,既非報告本身建議,也非美國克制戰略者的一致見解。

    

關於釣魚島問題,該報告提到「主張克制的一位人士」曾表示美國應該放棄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現有政策,但又提到「鑑於主張在該地區實施克制戰略的人士存在意見分歧,不清楚這是否代表了一種共識」。

    

從報告上述內容可知,近期一些自媒體的相關報導,如果不是故意曲解,至少也是一種誤讀。

    

那麼,如何看待這份報告?

    

有一處背景值得注意:《克制戰略》完成於2020年11月(美國大選時間),其最初資助來源於科赫家族背景的查爾斯·科赫研究所;後續資金來自於蘭德公司的其他贊助人。正如一些讀者所知,查爾斯·科赫研究所總體上傾向於(美國定義下的)自由主義,在經濟政策上偏向保守經濟政策,在外交政策上則傾向於不幹預主義。科赫家族一向重視通過智庫影響政策和公眾觀點,美國的另一家頂級智庫卡託研究所也是其主導創立的。

    

自去年11月以來,美國主要智庫紛紛發布各類政策報告,以試圖影響拜登政府治下的美國走向。從報告內容看,經歷過去幾年的動蕩,美主要智庫普遍認為美內外政策已經到了需要進行重大調整的關頭。而且,在今後調整中,國內政策和國外政策必須有機統一,既要在國內解決政治、經濟、社會深層次問題,又要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競爭;既要解決當前急務,又要著眼遠景國力建設,以維持美國長期地位和優勢。為達到這一目標,必須了解各種可能的政策選項。

    

科赫家族居於美國政經關係網的核心圈,其在當前節點委託蘭德公司製作這一報告,無疑才是需要關注的動向。

編輯 | 李賽

審校 | 楊斯涵 馮靈逸

終審 | 劉華

卡內基系列報告:美國外交政策如何服務國內?

2020年9月以來,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陸續發布系列報告《讓美國外交政策更好服務中產階級》,該報告基於「國際大戰略的國內基礎」,分析美國此前大戰略的利弊得失,認為美國大戰略的成功有賴於內外政策深度結合併為其國內中產階級服務,以強化經濟社會動員能力,為大戰略打造堅實的國內政治基礎。點擊查看更多>>

美學者:拜登最大的外交政策挑戰——避免與中國爆發冷戰

美國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計劃網站2月3日發表題為《拜登最大的外交政策挑戰:避免與中國爆發冷戰》的文章稱,雖然中美存在爆發衝突可能性,但衝突並非唯一選擇,冷戰將給美國帶來高昂代價,且美國無法取勝。喬·拜登總統領導的政府面臨著一系列難題,但在外交政策方面,最棘手的問題將是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點擊查看更多>>

「拜登的影子內閣」?——德媒分析貝萊德公司在拜登政府中影響力

德國《青年世界報》網站2月2日刊發題為《拜登的影子內閣》的文章稱,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公司(BlackRock,又名黑巖集團,與黑石集團為兩家不同企業——編者注)從經濟刺激計劃中受益,其多位人士在拜登政府中擔任要職。點擊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蘭德建議:美政府放棄臺灣丶釣魚島,與中國商貿合作!
    當時,對於「中國是否出兵」朝鮮的問題,美國拿不準。而蘭德公司在對當時的中國國情、領導人毛澤東的性格以及當時的國際環境等眾多證據詳細分析後得出兩個結論:一是中國定會出兵朝鮮;二是美國會以不光彩的姿態從朝鮮戰場上失敗而退出。而近日,中國軍事專家楊承軍撰文稱,美國蘭德公司1月22日向政府呈送了一份諮詢報告,報告建議,中國已經崛起,為了臺灣對抗中國大陸吃力不討好。
  • 臺專家:大陸「武統」臺灣至少還要15年,蘭德公司:2020年足矣
    所以在實際戰鬥中,它最重要的戰鬥邏輯就是用自身搭載的各型飛機把敵人消滅在距離航母數百公裡之外的地方。而臺灣海峽南北長約300公裡,平均寬度180公裡,臺灣「雄三」等反艦飛彈採取飽和攻擊情況下,仍能突破大陸軍方的防衛系統,直接以具有高速貫穿動能、破片彈頭,將敵艦摧毀。所以,林郁方認為,大陸至少要建成三大航母才有絕對勝算。
  • 蘭德報告:現在美空軍全軍已保不住臺灣
    《國家利益》的這篇文章其實是對蘭德公司10日發表的《中美制空能力》一文的介紹。而這篇文章本身又是對蘭德公司今年年度重磅報告《中美軍力積分卡》中關於中美在臺灣和南海制空權相對優勢部分的簡報。《中美軍力積分卡》報告全文有400多頁內容,涉及了中美從局部摩擦到全面核戰在內的多種假想對抗情況。
  • 蘭德最新報告解讀:美國「會輸到脫褲子」!
    依據之一就是2015年蘭德公司發表了名為《美中軍事力量比判》報告。 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14日發表了題為《美中軍事記分卡顯示臺海結局》的報導稱,美國獨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主席達爾德表示,根據蘭德公司劇本「美中軍事記分卡」顯示,美國「會輸到脫褲子」。
  • 【乾略觀察】蘭德公司:臺灣如何發展後備役部隊拒阻解放軍
    Cooper、Arthur Chan 合著 本文專為美國國防部副部長辦公室撰寫已核准,可公開發行;不限定發行範圍國防研究所 有關本出版物的更多信息,請查詢 www.rand.org/t/RR1757蘭德公司出版,加州聖莫尼卡版權所有 © 2017 蘭德公司是蘭德公司的註冊商標。
  • 蘭德公司警告:中美軍事衝突三大「燃點」可能引爆
    不過,這份報告的作者認為,中國在今後成為什麼樣的國家,以及中國軍隊的演變既不是事先註定的,也不是完全不受美國的影響。必須注意的是,蘭德公司的這份報告是為美國陸軍進行的研究。說白了,是美軍方掏錢,讓蘭德公司做出了這份重磅報告。
  • 蘭德公司重磅報告:預測2050年的中國,崛起或停滯最有可能
    蘭德公司(RAND)是美國最重要的以軍事為主的綜合性戰略研究機構,曾已精準與預判中國出兵朝鮮而著名於世,被譽為「超級軍事學院」,以及世界智囊團的開創者和代言人,是當今美國乃至世界最負盛名的決策諮詢機構。
  • 中國大陸統一臺灣,美國不要管!管也管不住!
    近日,中國軍事專家楊承軍撰文稱,美國蘭德公司1月22日向政府呈送了一份諮詢報告,報告建議,中國已經崛起,為了臺灣對抗中國大陸吃力不討好。可以實質放棄臺灣,降低對臺灣承諾,承認中國大陸在東亞的利益。對於這個報告所反映的內容,也是比較客觀的,反映了美國主流智庫對中美關係現狀和前景的基本心態。楊承軍認為,蘭德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可以實質放棄臺灣,降低對臺灣承諾,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時不要管,收復釣魚島時也不要管」的建議很好,特別是在當前,美國更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把本國的疫情、經濟、社會及內鬥問題解決好。
  • 蘭德公司「中美印太地區競爭」系列報告之二:越南篇
    》的系列報告,評估中美兩國對印太地區主要國家的相對影響力,並針對特定國家為美政府及空軍提供決策參考和建議。該系列報告由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發起,通過分析外交、政治、經濟、軍事、安全等領域相關的14項變量指標,剖析了過去十年中美在印太地區國家間的影響力變化。截至2020年12月底,蘭德公司已發布1篇總報告和4篇分報告,中文譯文總篇幅約43萬字。本文主要介紹其中分報告《越南篇》,該分報告分析了越南的安全政策、國內現狀,以及越南與美國和中國的政治、經濟、安全聯繫。
  • 蘭德公司探討輕足跡軍事行動的衛勤保障
    2017年10月,蘭德公司歐洲分部發布輕足跡行動(Light Footprint Operations,LFO)衛勤保障研究報告,
  • 美放棄臺灣 ,拜登不反對中國追求統一
    一方面,美國仍在持續對臺軍售,另一方面美國艦機,甚至航母還頻繁出現在臺灣周邊海空域。更為重要的問題是,一些美國政客仍不時叫囂協防臺灣,甚至還鼓譟武裝阻撓大陸解放臺灣。種種跡象表明,無論美國執政黨如何輪替,都不會輕易放棄「以臺制華」策略。
  • 蘭德公司報告預測中美戰爭
  • 蘭德公司評估的美中核戰爭
    蘭德在報告中討論核戰爭問題,並不是認為美中核戰爭即將發生。 蘭德在報告中研究了美中核武庫數量及演變、雙方在遭受核打擊後的抗打擊力和反擊力。  在任何時候,美國核力量都比中國要強大,抗打擊力也更強。在1996年,這個優勢更加明顯。
  • 蘭德報告:未來30年中美關係最可能的走勢
    報告由蘭德公司資深政治科學家安德魯·斯科貝爾(Andrew Scobell)博士領銜,參與撰寫的還有埃德·伯克(Ed Burke)、庫珀(Cortez a . Cooper III)等。蘭德公司報告通過政治、經濟、科技、外交和軍事和環境因素交叉分析,認為中國在本世紀中葉可能出現四種情況:(1)完勝的中國(triumphant China);(2)崛起的中國(ascendant China);(3)停滯的中國(stagnant China);(4)內亂的中國(imploding China
  • 美國蘭德公司發布2030未來戰爭系列研究報告
    日,美國蘭德公司官網發布2030未來戰爭系列研究報告,針對現在到2030年間下次戰爭發生的地點、參與方、原因及方式,從地緣政治、經濟、環境、法律、信息和軍事6個趨勢來塑造未來戰爭畫像。本次共發布了7份研究報告,分別為一份總報告《2030未來戰爭:項目概述與結論》,一份研究簡報《凝視水晶球——全面評估未來戰爭》和5份分報告《地緣政治趨勢與未來戰爭》、《全球經濟趨勢與未來戰爭》、《環境、地理與未來戰爭》、《約束趨勢與未來戰爭》及《軍事趨勢與未來戰爭》。
  • 平戎 | 印太司令部成立,蘭德公司開始放屁,預言中美必將大戰?瘋了吧.
    解構時局,深入了解,值得關注~如果要說起美國的「超級軍事大腦」,很多人都會想到蘭德公司。蘭德公司作為美國的智庫,為政府出點子,搞手段,逐漸受到美國的青睞,蘭德的地位也一步步從小三升到正室。以至於美國對某事開聽證會的時候,BOSS們看到蘭德成員坐在下面才安心。所以,今天咱們的開場主角是蘭德公司。先別急,我們先看看蘭德是如何聲名鵲起的。
  • 蘭德公司發布《多重困境——全域指揮控制的挑戰與選擇》報告
    儘管如此,美國空軍已經深刻意識到,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多域作戰,改變指揮控制結構都不可避免。因此,美國空軍近期委託蘭德公司研究空軍應如何調整條令、權力和系統以實現多域作戰,要求蘭德公司在研究該問題時,不只是專注於整合空軍在空中、太空和賽博領域的行動,而要充分考慮在聯合作戰的背景下任意領域組合的集成,也就是說,研究的著眼點是聯合全域指揮控制(JADC2)。
  • 蘭德公司最新報告:2020下—2021,美中必有一戰
    8月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著名的半官方智庫「蘭德公司」,在7月初,向白宮和國會山,分別提交了一份關於中美關係的秘密研究報告
  • 【戰略與政策】蘭德公司發布報告分析美國空間對抗能力在美中衝突中的作戰效能
  • 蘭德眼中的美中臺海之戰(二)臺海空戰
    加上飛彈威脅的話,美國空軍對臺海戰爭的影響力可能是有限的。蘭德報告指出,僅南京軍區就有18個戰鬥機和轟炸機團,每團約24架飛機。一旦臺海戰爭爆發,中國肯定會從其他軍區抽調增援。即使留出足夠的防空力量,依然有至少800架作戰飛機可用於臺海方向。美國空中力量(包括空軍和海航)必須部署足夠力量,達到足夠有利的交換率,才能迫使中國空軍無力支援海陸作戰,甚至在臺灣崩盤前迫使中國放棄爭奪空中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