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10-58330898 手機:18501361766
微信:tech99999 郵箱:qianyanjun@techxcope.com
2020年5月11日,美國蘭德公司官網發布2030未來戰爭系列研究報告,針對現在到2030年間下次戰爭發生的地點、參與方、原因及方式,從地緣政治、經濟、環境、法律、信息和軍事6個趨勢來塑造未來戰爭畫像。本次共發布了7份研究報告,分別為一份總報告《2030未來戰爭:項目概述與結論》,一份研究簡報《凝視水晶球——全面評估未來戰爭》和5份分報告《地緣政治趨勢與未來戰爭》、《全球經濟趨勢與未來戰爭》、《環境、地理與未來戰爭》、《約束趨勢與未來戰爭》及《軍事趨勢與未來戰爭》。
該系列報告中的研究簡報是對總報告的概述及分報告觀點的摘編,本文主要對簡報內容進行了編譯與整理。
軍事歷史上充斥著關於未來戰爭的錯誤預測,使得相關人員無法為未來戰爭做好軍事準備。預測失敗原因大多是因為未能全面考慮推動環境變化的因素及其對戰爭的影響。這些因素不僅涉及對技術的應用,還包括地緣政治、環境和經濟的變化。此外,國際法、輿論和媒體報導等因素會限制國家使用武力的方式,進而改變戰爭形式。
儘管成功地預測未來戰爭是極其困難的,但多年來美軍都對預測業務投入了大量資金。任何武裝部隊都想了解未來的衝突及對他們的影響,但由於能力發展的時間較長,他們必須現在賭什麼樣的技術和人才能助力其奪取未來戰爭的勝利。
簡報匯總了影響未來戰爭的6個關鍵趨勢(地緣政治、經濟、環境、法律、信息和軍事),並從美國潛在的盟友與敵人、戰爭可能發生的地點、戰爭的面貌等方面描繪未來戰爭畫像,最後總結了該研究對美國空軍和聯合部隊的意義。
美國的兩極化。美國公眾對外交和國防政策等問題的看法日益兩極化,且美國政客們越來越多地尋求軍事解決方案;
中國的崛起;
亞洲國家立場的重新評估。隨著中國的崛起,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正在重新考慮是與中國一起發展,還是平衡中國的發展;
「復仇者」俄羅斯。雖然俄羅斯可以說是一個衰落的大國,但其正在變得更具侵略性,且其警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其核心利益的侵犯;
歐洲劇變。歐洲國家越來越關注自身問題,其所面臨的恐怖主義、移民主義、歐元危機等挑戰可能會導致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分裂;
伊斯蘭世界動蕩。中東地區面臨著伊斯蘭恐怖主義、管理方式缺乏系統性、經濟問題、以及伊朗-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以色列之間關係日益緊張等問題。
美國常規部隊規模縮減。美國常規部隊的人數正在下降。儘管《2018年國防戰略》指出「重新出現了長期的戰略競爭」,但美國軍方的規模可能仍然只是冷戰時期的一小部分。
其他國家現代化和專業水平的提升。中俄軍隊不斷發展現代化和專業化水平,其軍隊戰爭能力不斷提升,與美軍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以伊朗和朝鮮為代表的二流國家在軍事上無法與美國匹敵,而越來越多地轉向發展不對稱能力(例如網絡作戰、飛彈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對抗美國的傳統優勢。如果發生戰爭,美軍將需要尋找方法抵消這些不對成能力,並摧毀對手龐大但缺乏經驗的部隊。
對手使用灰色地帶戰術。與軍事能力的變化幾乎同樣重要的是美國對手國家在灰色地帶使用的戰術的改變,這些戰術包括漸進式侵略、信息戰、代理部隊和秘密特種作戰部隊,以在保持低於美國的常規反應門檻的同時實現地區目標。
削弱了國家對暴力的壟斷。這是灰區地帶策略成功的原因之一。由於軍事和通信技術的變化,非國家行為者(或者在灰色地帶衝突情況下的代理部隊)可以越來越容易地破壞國家穩定。
人工智慧將成為未來戰場中的一種顛覆性技術。人工智慧軍事應用的發展可能有助於美軍在常規和非常規作戰中實現目標,但其帶來的嚴重風險需要嚴加管理。美國領導人需要找到方法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工智慧帶來的好處,同時降低不可避免的風險。
太空正成為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領域。中國和俄羅斯都在提高他們摧毀衛星的能力。
商業空間能力的發展。近年來,太空的商業開發呈爆炸式增長,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到2030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商業實體發射用於圖像和通信目的的微型衛星,只要美國能夠利用這些商業投資,美國的總體空間基礎設施就可以變得更有彈性。
恢復核擴散。一些二流國家(尤其是伊朗和朝鮮)已經推動開發核武器。儘管國際社會採取了大量行動來防止或遏制核擴散,但這些行動是否會成功還尚不可知。如果失敗,伊朗和朝鮮的核擴散可能會進一步刺激區域核擴散、預防性軍事打擊,甚至引發核戰爭。
限制戰術核武器使用的規範和條約受到侵蝕。與此同時,核軍備控制制度似乎正在逐漸削弱,這增加了俄羅斯和中國(較小程度)在未來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可能性。
信息控制。控制網絡領域將逐漸成為國家穩定的核心,對部分人員進行網絡監視可大大提升國家穩定性。
網絡間諜。隨著數據的數位化並被保存在雲中,網絡領域將成為間諜活動的主要目標;
網絡攻擊。美國情報機構2007年評估,只有少數國家擁有網絡攻擊能力;2017年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30多個。同時,美國的許多關鍵基礎設施不受美國國防部和政府的直接控制,因此對對手來說是一個相對容易攻擊的目標。
軍事行動圖像的廣泛分布。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的普及,發展中國家的軍隊將越來越難以控制公眾所看到的圖像及其描述。
公眾對平民傷亡的關注。在美國的對手國家中,自由民主國家的國內輿論對平民傷亡越來越敏感,而大多數專制的國家可能不會受到公眾、國際輿論或國際法的約束。
法律的傳播。美國對手也越來越善於運用法律行為,如對國際法的不對稱關注來限制美國及其盟國的行動。
虛假指控的權力越來越大。由於社交媒體的作用越來越大,傳統媒體對事實的看法越來越多及其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美國的媒體可能更容易受到造謠的影響。這將使對手有更多機會散布假情報,並可能削弱公眾對美國或盟國軍事行動的支持。
全球貿易體系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貿易保護趨勢正在上升。在最近幾輪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稅出臺之前,政府在2008年11月至2018年初之間就進行了15000多次與貿易有關的幹預措施,其中大多數是限制措施。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經濟野心正在擴大,其「一帶一路」倡議橫跨歐亞大陸,以增加與美國傳統盟友(如英國,法國和德國)的聯繫。隨著中國經濟利益的增長,中國安全利益也將增長。
尋求新資源。未來的全球經濟將需要把稀缺的資源(例如能源和各種礦物質)用於新技術和新產業,而對這些物品的資源貿易進行限制可能會增加衝突發生的概率。
美國和相關經濟實力相對下降。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及其盟國的發展將更加緩慢,因此在全球GDP中所佔的份額將較小。儘管到2030年,美國及其夥伴在全球經濟中所佔的份額仍將超過其潛在對手,但美國將無法依靠其在20世紀下半葉所享有的壓倒性經濟優勢使其具備定量或定性的軍事優勢。
國防工業基礎不斷萎縮。到2030年,美國及其盟國在主要武器系統方面面臨的選擇將減少,在重大衝突中可能需要的增產能力也將下降。原因包括主承包商減少、「溫暖」生產線和飛機類型以及生產中的其他主要設備的彈性和冗餘度降低、武器系統的技術複雜性上升、工業製造勞動力市場的高技能工程和技術專長減少。
經濟制裁權的下降。如果其他主要經濟體針對制裁過度使用而發展替代性的國際支付體系、或盟國之間的協調變得更加困難、或中國的金融業比現在開放得多更加開放,那麼使用經濟制裁的權力可能會下降。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美國可能需要採取更為積極的脅迫形式。
氣溫上升。儘管氣候變化的影響將主要體現在2050年及以後,但2030年全球地表溫度可能比20世紀後幾十年高17.22°。這將影響人們的健康、降低經濟生產力。
水資源短缺。溫度的升高可能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其中之一便是加劇飲用水的短缺,特別是在中東、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
北極的開放。融化的極地冰層將使北極地區更具通航性,並可能增加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競爭大國在該地區爆發外溢衝突的可能性。
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將造成人道主義挑戰,並改變南中國海等地緣政治敏感地區的地理位置,從而影響中國的主權主張。
極端天氣事件不僅會增加救災任務的需求,還會影響地勢低洼的美軍基地,如馬紹爾群島、關島和迭戈加西亞等戰略要地已面臨水災危險。
城市化和特大城市。全球人口正變得越來越城市化。2008年,世界上第一次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到2030年,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將從31個擴大到41個。隨著人口越來越城市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越來越城市化,各國維護法律和秩序的壓力將越來越大;軍隊在區分軍事目標和民用目標方面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根據上述趨勢分析,並假設美國將努力保持其作為全球卓越軍事超級大國的地位,從現在到2030年,美國在對抗戰爭時將面臨一系列深化的戰略困境:
第一,美國的對手(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和恐怖組織)可能會保持不變,但隨著歐洲聯盟逐漸分散以及亞洲國家對中國崛起的不同反應,美國的盟友可能會發生變化。
第二,美國最有可能發生戰爭與衝突的地點與對美國利益最不利的地點不匹配。
第三,聯合部隊將面臨至少四種不同類型的衝突,每一種衝突都需要一種不同的能力;同時,聯合部隊將面臨數量和質量等方面軍隊優勢的遞減。
蘭德公司針對上述發展趨勢,總結了其對美國空軍及聯合作戰部隊在技術能力發展和能力塑造戰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