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蘭德公司發布2030未來戰爭系列研究報告

2021-02-15 戰略前沿技術


 電話:010-58330898 手機:18501361766

微信:tech99999 郵箱:qianyanjun@techxcope.com


2020年5月11日,美國蘭德公司官網發布2030未來戰爭系列研究報告,針對現在到2030年間下次戰爭發生的地點、參與方、原因及方式,從地緣政治、經濟、環境、法律、信息和軍事6個趨勢來塑造未來戰爭畫像。本次共發布了7份研究報告,分別為一份總報告《2030未來戰爭:項目概述與結論》,一份研究簡報《凝視水晶球——全面評估未來戰爭》和5份分報告《地緣政治趨勢與未來戰爭》、《全球經濟趨勢與未來戰爭》、《環境、地理與未來戰爭》、《約束趨勢與未來戰爭》及《軍事趨勢與未來戰爭》。

該系列報告中的研究簡報是對總報告的概述及分報告觀點的摘編,本文主要對簡報內容進行了編譯與整理。

軍事歷史上充斥著關於未來戰爭的錯誤預測,使得相關人員無法為未來戰爭做好軍事準備。預測失敗原因大多是因為未能全面考慮推動環境變化的因素及其對戰爭的影響。這些因素不僅涉及對技術的應用,還包括地緣政治、環境和經濟的變化。此外,國際法、輿論和媒體報導等因素會限制國家使用武力的方式,進而改變戰爭形式。

儘管成功地預測未來戰爭是極其困難的,但多年來美軍都對預測業務投入了大量資金。任何武裝部隊都想了解未來的衝突及對他們的影響,但由於能力發展的時間較長,他們必須現在賭什麼樣的技術和人才能助力其奪取未來戰爭的勝利。

簡報匯總了影響未來戰爭的6個關鍵趨勢(地緣政治、經濟、環境、法律、信息和軍事),並從美國潛在的盟友與敵人、戰爭可能發生的地點、戰爭的面貌等方面描繪未來戰爭畫像,最後總結了該研究對美國空軍和聯合部隊的意義。

美國的兩極化。美國公眾對外交和國防政策等問題的看法日益兩極化,且美國政客們越來越多地尋求軍事解決方案;

中國的崛起;

亞洲國家立場的重新評估。隨著中國的崛起,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正在重新考慮是與中國一起發展,還是平衡中國的發展;

「復仇者」俄羅斯。雖然俄羅斯可以說是一個衰落的大國,但其正在變得更具侵略性,且其警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其核心利益的侵犯;

歐洲劇變。歐洲國家越來越關注自身問題,其所面臨的恐怖主義、移民主義、歐元危機等挑戰可能會導致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分裂;

伊斯蘭世界動蕩。中東地區面臨著伊斯蘭恐怖主義、管理方式缺乏系統性、經濟問題、以及伊朗-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以色列之間關係日益緊張等問題。

美國常規部隊規模縮減。美國常規部隊的人數正在下降。儘管《2018年國防戰略》指出「重新出現了長期的戰略競爭」,但美國軍方的規模可能仍然只是冷戰時期的一小部分。

其他國家現代化和專業水平的提升。中俄軍隊不斷發展現代化和專業化水平,其軍隊戰爭能力不斷提升,與美軍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以伊朗和朝鮮為代表的二流國家在軍事上無法與美國匹敵,而越來越多地轉向發展不對稱能力(例如網絡作戰、飛彈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對抗美國的傳統優勢。如果發生戰爭,美軍將需要尋找方法抵消這些不對成能力,並摧毀對手龐大但缺乏經驗的部隊。

對手使用灰色地帶戰術。與軍事能力的變化幾乎同樣重要的是美國對手國家在灰色地帶使用的戰術的改變,這些戰術包括漸進式侵略、信息戰、代理部隊和秘密特種作戰部隊,以在保持低於美國的常規反應門檻的同時實現地區目標。

削弱了國家對暴力的壟斷。這是灰區地帶策略成功的原因之一。由於軍事和通信技術的變化,非國家行為者(或者在灰色地帶衝突情況下的代理部隊)可以越來越容易地破壞國家穩定。

人工智慧將成為未來戰場中的一種顛覆性技術。人工智慧軍事應用的發展可能有助於美軍在常規和非常規作戰中實現目標,但其帶來的嚴重風險需要嚴加管理。美國領導人需要找到方法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工智慧帶來的好處,同時降低不可避免的風險。

太空正成為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領域。中國和俄羅斯都在提高他們摧毀衛星的能力。

商業空間能力的發展。近年來,太空的商業開發呈爆炸式增長,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到2030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商業實體發射用於圖像和通信目的的微型衛星,只要美國能夠利用這些商業投資,美國的總體空間基礎設施就可以變得更有彈性。

恢復核擴散。一些二流國家(尤其是伊朗和朝鮮)已經推動開發核武器。儘管國際社會採取了大量行動來防止或遏制核擴散,但這些行動是否會成功還尚不可知。如果失敗,伊朗和朝鮮的核擴散可能會進一步刺激區域核擴散、預防性軍事打擊,甚至引發核戰爭。

限制戰術核武器使用的規範和條約受到侵蝕。與此同時,核軍備控制制度似乎正在逐漸削弱,這增加了俄羅斯和中國(較小程度)在未來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可能性。

信息控制。控制網絡領域將逐漸成為國家穩定的核心,對部分人員進行網絡監視可大大提升國家穩定性。

網絡間諜。隨著數據的數位化並被保存在雲中,網絡領域將成為間諜活動的主要目標;

網絡攻擊。美國情報機構2007年評估,只有少數國家擁有網絡攻擊能力;2017年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30多個。同時,美國的許多關鍵基礎設施不受美國國防部和政府的直接控制,因此對對手來說是一個相對容易攻擊的目標。

軍事行動圖像的廣泛分布。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的普及,發展中國家的軍隊將越來越難以控制公眾所看到的圖像及其描述。

公眾對平民傷亡的關注。在美國的對手國家中,自由民主國家的國內輿論對平民傷亡越來越敏感,而大多數專制的國家可能不會受到公眾、國際輿論或國際法的約束。

法律的傳播。美國對手也越來越善於運用法律行為,如對國際法的不對稱關注來限制美國及其盟國的行動。

虛假指控的權力越來越大。由於社交媒體的作用越來越大,傳統媒體對事實的看法越來越多及其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美國的媒體可能更容易受到造謠的影響。這將使對手有更多機會散布假情報,並可能削弱公眾對美國或盟國軍事行動的支持。

全球貿易體系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貿易保護趨勢正在上升。在最近幾輪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稅出臺之前,政府在2008年11月至2018年初之間就進行了15000多次與貿易有關的幹預措施,其中大多數是限制措施。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經濟野心正在擴大,其「一帶一路」倡議橫跨歐亞大陸,以增加與美國傳統盟友(如英國,法國和德國)的聯繫。隨著中國經濟利益的增長,中國安全利益也將增長。

尋求新資源。未來的全球經濟將需要把稀缺的資源(例如能源和各種礦物質)用於新技術和新產業,而對這些物品的資源貿易進行限制可能會增加衝突發生的概率。

美國和相關經濟實力相對下降。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及其盟國的發展將更加緩慢,因此在全球GDP中所佔的份額將較小。儘管到2030年,美國及其夥伴在全球經濟中所佔的份額仍將超過其潛在對手,但美國將無法依靠其在20世紀下半葉所享有的壓倒性經濟優勢使其具備定量或定性的軍事優勢。

國防工業基礎不斷萎縮。到2030年,美國及其盟國在主要武器系統方面面臨的選擇將減少,在重大衝突中可能需要的增產能力也將下降。原因包括主承包商減少、「溫暖」生產線和飛機類型以及生產中的其他主要設備的彈性和冗餘度降低、武器系統的技術複雜性上升、工業製造勞動力市場的高技能工程和技術專長減少。

經濟制裁權的下降。如果其他主要經濟體針對制裁過度使用而發展替代性的國際支付體系、或盟國之間的協調變得更加困難、或中國的金融業比現在開放得多更加開放,那麼使用經濟制裁的權力可能會下降。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美國可能需要採取更為積極的脅迫形式。

氣溫上升。儘管氣候變化的影響將主要體現在2050年及以後,但2030年全球地表溫度可能比20世紀後幾十年高17.22°。這將影響人們的健康、降低經濟生產力。

水資源短缺。溫度的升高可能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其中之一便是加劇飲用水的短缺,特別是在中東、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

北極的開放。融化的極地冰層將使北極地區更具通航性,並可能增加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競爭大國在該地區爆發外溢衝突的可能性。

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將造成人道主義挑戰,並改變南中國海等地緣政治敏感地區的地理位置,從而影響中國的主權主張。

極端天氣事件不僅會增加救災任務的需求,還會影響地勢低洼的美軍基地,如馬紹爾群島、關島和迭戈加西亞等戰略要地已面臨水災危險。

城市化和特大城市。全球人口正變得越來越城市化。2008年,世界上第一次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到2030年,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將從31個擴大到41個。隨著人口越來越城市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越來越城市化,各國維護法律和秩序的壓力將越來越大;軍隊在區分軍事目標和民用目標方面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根據上述趨勢分析,並假設美國將努力保持其作為全球卓越軍事超級大國的地位,從現在到2030年,美國在對抗戰爭時將面臨一系列深化的戰略困境:

第一,美國的對手(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和恐怖組織)可能會保持不變,但隨著歐洲聯盟逐漸分散以及亞洲國家對中國崛起的不同反應,美國的盟友可能會發生變化。

第二,美國最有可能發生戰爭與衝突的地點與對美國利益最不利的地點不匹配。

第三,聯合部隊將面臨至少四種不同類型的衝突,每一種衝突都需要一種不同的能力;同時,聯合部隊將面臨數量和質量等方面軍隊優勢的遞減。

蘭德公司針對上述發展趨勢,總結了其對美國空軍及聯合作戰部隊在技術能力發展和能力塑造戰略的影響:

 

一網打盡系列文章,請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中國 | 創新創業 | 科技體制改革 | 科技創新政策 | 協同創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轉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礎研究 | 產學研 | 供給側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民參軍 | 工業4.0 | 商業航天 | 智庫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基金 | 裝備採辦 | 博士 | 摩爾定律 | 諾貝爾獎 | 國家實驗室 | 國防工業 | 十三五 創新教育 軍工百強 試驗鑑定 | 影響因子 | 雙一流 | 淨評估
預見未來預見2016 |預見2020  | 預見2025預見2030  | 預見2035 預見2045  | 預見2050
前沿科技顛覆性技術 | 生物 仿生 | 腦科學 | 精準醫學 | 基因 |  基因編輯 虛擬實境 | 增強現實 | 納米 |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3D列印 | 4D列印 太赫茲 | 雲計算 | 物聯網 網際網路+ 大數據 | 石墨烯 | 能源 | 電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級計算機 | 衛星 | 北鬥 | 智能製造 不依賴GPS導航 | 通信 5G | MIT技術評論 | 航空發動機 | 可穿戴 氮化鎵 | 隱身 | 半導體 | 腦機接口 | 傳感器先進武器中國武器 | 無人機 | 轟炸機 預警機 | 運輸機 | 直升機 戰鬥機 | 六代機 網絡武器 | 雷射武器 | 電磁炮 | 高超聲速武器 反無人機 | 防空反導 潛航器未來戰爭未來戰爭 | 抵消戰略 | 水下戰 | 網絡空間戰 | 分布式殺傷 | 無人機蜂群 | 太空戰 反衛星
領先國家美國 | 俄羅斯 | 英國 | 德國 | 法國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前沿機構戰略能力辦公室 | DARPA 快響小組 | Gartner | 矽谷 | 谷歌 | 華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會 | 軍工百強前沿人物錢學森 | 馬斯克 | 凱文凱利 | 任正非 | 馬雲 | 歐巴馬 | 川普專家專欄黃志澄 | 許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賀飛 | 李萍 | 劉鋒 | 王煜全 易本勝 李德毅 | 遊光榮 | 劉亞威 | 趙文銀 | 廖孟豪 | 譚鐵牛 | 於川信 | 鄔賀銓全文收錄2017文章全收錄 | 2016文章全收錄 | 2015文章全收錄 | 2014文章全收錄
其他主題系列陸續整理中,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蘭德公司如何展開未來機器人戰車(RCV)運用兵棋推演?
    2017年10月,美國陸軍確定了六項陸軍現代化重點,其中下一代戰鬥車被列為第二項重點發展裝備。機器人戰車、可選載人車等是其下一代戰鬥車發展的重點,美軍一方面組織需求研究,發布徵集公告,一方面展開招標,進行原型裝備生產。同時,逐步展開實裝試驗,同步委託蘭德公司進行兵棋推演,研究論證其運用。
  • 蘭德公司報告建議美國「放棄臺灣」?實際情況是——
    前述自媒體提到的蘭德公司報告題為《實施克制——美國地區安全政策的變化,走向實施現實主義的克制大戰略》(下簡稱《克制戰略》),為蘭德公司今年1月21日發布的長篇報告,報告中文譯文約12萬字。▲蘭德公司網站截圖《克制戰略》並非蘭德公司的「建議報告」。蘭德公司是以這份報告梳理總結美國近年來「克制戰略」倡導者的主要觀點,並分析如果此類觀點付諸實施,美國地區安全政策將如何變化。
  • 蘭德公司「中美印太地區競爭」系列報告之二:越南篇
    蘭德公司近日發布題為《美中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競爭的地區對策
  • 蘭德報告:未來30年中美關係最可能的走勢
    、複雜的競爭與對抗的關係中美關係演變備受矚目之際,蘭德公司(RAND )最新發布《中國的大戰略:趨勢、發展軌跡和長期競爭》(China's Grand Strategy :Trends, Trajectories, and Long-Term Competition)。
  • 蘭德發布《火箭軍與中國軍改》報告 | 附全文下載
    近日,蘭德公司發布了《火箭軍的現代化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改革》報告,這是蘭德公司資深政治學家麥可·蔡司,於2018年2月15日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
  • 蘭德公司重磅報告:預測2050年的中國,崛起或停滯最有可能
    蘭德公司(RAND)是美國最重要的以軍事為主的綜合性戰略研究機構,曾已精準與預判中國出兵朝鮮而著名於世,被譽為「超級軍事學院」,以及世界智囊團的開創者和代言人,是當今美國乃至世界最負盛名的決策諮詢機構。
  • 蘭德公司警告:中美軍事衝突三大「燃點」可能引爆
    不過,這份報告的作者認為,中國在今後成為什麼樣的國家,以及中國軍隊的演變既不是事先註定的,也不是完全不受美國的影響。必須注意的是,蘭德公司的這份報告是為美國陸軍進行的研究。說白了,是美軍方掏錢,讓蘭德公司做出了這份重磅報告。
  • 蘭德最新報告解讀:美國「會輸到脫褲子」!
    依據之一就是2015年蘭德公司發表了名為《美中軍事力量比判》報告。 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14日發表了題為《美中軍事記分卡顯示臺海結局》的報導稱,美國獨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主席達爾德表示,根據蘭德公司劇本「美中軍事記分卡」顯示,美國「會輸到脫褲子」。
  • 蘭德公司發布《多重困境——全域指揮控制的挑戰與選擇》報告
    儘管如此,美國空軍已經深刻意識到,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多域作戰,改變指揮控制結構都不可避免。因此,美國空軍近期委託蘭德公司研究空軍應如何調整條令、權力和系統以實現多域作戰,要求蘭德公司在研究該問題時,不只是專注於整合空軍在空中、太空和賽博領域的行動,而要充分考慮在聯合作戰的背景下任意領域組合的集成,也就是說,研究的著眼點是聯合全域指揮控制(JADC2)。
  • 蘭德公司探討輕足跡軍事行動的衛勤保障
    2017年10月,蘭德公司歐洲分部發布輕足跡行動(Light Footprint Operations,LFO)衛勤保障研究報告,
  • 蘭德建議:美政府放棄臺灣丶釣魚島,與中國商貿合作!
    當時,對於「中國是否出兵」朝鮮的問題,美國拿不準。而蘭德公司在對當時的中國國情、領導人毛澤東的性格以及當時的國際環境等眾多證據詳細分析後得出兩個結論:一是中國定會出兵朝鮮;二是美國會以不光彩的姿態從朝鮮戰場上失敗而退出。而近日,中國軍事專家楊承軍撰文稱,美國蘭德公司1月22日向政府呈送了一份諮詢報告,報告建議,中國已經崛起,為了臺灣對抗中國大陸吃力不討好。
  • 【戰略與政策】蘭德公司發布報告分析美國空間對抗能力在美中衝突中的作戰效能
  • 瞄準未來,走進現實:2020年兵棋推演綜述!
    正如多位作者所指出的,在InterWar時期,缺乏實際技術並不能阻止對未來技術的研究。該報告包含一份執行摘要,解釋了高層次的總結,工作組的方法和過程,以及七篇研究論文以及討論。前幾章概述了解決在兵棋推演中使用AI和其他先進技術的特定方法所固有的挑戰。在討論之後,接下來的幾篇論文概述了在兵棋中代表AI和其他先進技術的一系列方法。最
  • 蘭德報告《與中國開戰》 國內獨家全文翻譯
    美國蘭德公司的最新報告《與中國開戰——想不敢想之事》,中譯本全文46000字,IPP評論將陸續刊載。在中美絕大多數國際問題研究者和外交官看來,中美兩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幾乎沒有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然而越是這樣樂觀,政策研究者似乎越應該考慮到一旦發生衝突的應對措施。美國蘭德公司在這方面又走在了前面。
  • 美國海軍眼裡的未來航母(上)
    幾十年來,美國海軍多次研究低成本航母問題。在2016年預算案中,美國國會再次責成美國海軍研究降低航母造價和尋找「福特」級替代方案的問題。美國海軍轉向蘭德公司,要求提供研究報告。2017年10月6日,蘭德公司發布了題為《未來航母的選擇》的研究報告。提交美國海軍的是更長的保密版,公開的是縮寫版。
  • 【好書推薦】《料敵從寬:蘭德戰略評估系統的演變》(蘭德系列之一)
    蘭德戰略評估系統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率先將人工智慧和作戰建模技術用於兵棋推演,成為美軍最早的一套戰略分析工具,確立了將「政治-軍事兵棋推演」與分析建模最佳結合的發展道路,其蘭德式的設計思想與理念對美軍戰略平衡研究和戰略分析方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蘭德戰略評估系統最後的4.6版本,蘭德戰略評估系統應冷戰後全球安全和戰略環境的變化進行了一系列重大修改,並改名為聯合一體化應急模型。
  • 蘭德報告:現在美空軍全軍已保不住臺灣
    《國家利益》的這篇文章其實是對蘭德公司10日發表的《中美制空能力》一文的介紹。而這篇文章本身又是對蘭德公司今年年度重磅報告《中美軍力積分卡》中關於中美在臺灣和南海制空權相對優勢部分的簡報。《中美軍力積分卡》報告全文有400多頁內容,涉及了中美從局部摩擦到全面核戰在內的多種假想對抗情況。
  • 蘭德公司最新報告:2020下—2021,美中必有一戰
    8月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著名的半官方智庫「蘭德公司」,在7月初,向白宮和國會山,分別提交了一份關於中美關係的秘密研究報告
  • 【乾略觀察】蘭德公司:臺灣如何發展後備役部隊拒阻解放軍
    Cooper、Arthur Chan 合著 本文專為美國國防部副部長辦公室撰寫已核准,可公開發行;不限定發行範圍國防研究所 有關本出版物的更多信息,請查詢 www.rand.org/t/RR1757蘭德公司出版,加州聖莫尼卡版權所有 © 2017 蘭德公司是蘭德公司的註冊商標。
  • 蘭德公司評估的美中核戰爭
    美中都是核國家,在臺海或者南海戰爭打到絕望的時候,核戰爭在理論上是一個選擇。美中戰爭茲事體大,美中核戰爭的可能性更加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