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蘭德公司歐洲分部發布輕足跡行動(Light Footprint Operations,LFO)衛勤保障研究報告,該研究是2015年10月受歐洲防務局(European Defence Agency,EDA)委託開展的,旨在確定在歐洲防務局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CSDP)背景下向輕足跡軍事行動提供有效衛勤保障的新方式,促進歐洲各國更為廣泛的防務與軍事合作,推動CSDP關鍵能力發展。
一、研究背景
「輕足跡」的理念最先是由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提出來的。20世紀90年代,該學院分析世界形勢,得出未來將是一個「動蕩(Volatile)、無常(Uncertain)、複雜(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簡稱VUCA)」的世界的結論。他們認為,軍方只有適應這樣的世界環境,具備快速反應能力、適應能力、調整能力與合作能力,才能發揮更強的戰鬥力。輕足跡管理在軍事戰爭中的體現有三點:以無人偵察機為代表,大規模實現無人化;開闢第五空間,主要指在網絡安全方面打響的「看不見的鬥爭」;建立各式特種部隊,靈活作戰。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任期間非常重視「輕足跡」理念,並將其納入美國軍事戰略,大力運用無人機、網絡戰和特種部隊來保衛美國國家安全,避免危及美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綿長的地面戰爭。
歐盟目前的軍事學說與條令條例中中尚未引入輕足跡行動概念,但近期歐盟開展的一系列軍事任務已經具有以下一些輕足跡行動的特點:部署人數有限,持續時間短,沒有東道國支持,試圖留下更少的基礎設施足跡等。軍事行動足跡相對較小對衛勤保障類型和規模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到目前為止,歐盟的輕足跡行動任務一般為營或營以下規模,均未得到東道國支持,但都提供了傳統意義上的衛勤保障能力(包括1級、2級醫療設施)。這種衛勤保障能力是為了在相對廣泛的作戰環境下支持大規模軍事力量而設計的,而在小規模軍事行動中保障對象相對較少,現有的衛勤保障方案明顯不太適合,因此,歐洲防務局試圖確定小規模軍事行動的衛勤保障方法。蘭德公司歐洲分部受歐洲防務局的委託,深入研究分析了輕足跡行動的要素,確定了實現輕足跡行動衛勤保障適當水平所必要的資源和技能,以及相關條令條例所需的修訂。
二、主要觀點
蘭德公司提出了在歐洲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背景下,輕足跡行動衛勤保障面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
1、對輕足跡行動進行明確定義
由於歐盟或北約目前的條令條例中沒有輕足跡行動的正式定義,蘭德公司結合文獻綜述和專家訪談提出了一個新的定義。即:輕足跡行動是指這樣一種軍事任務,其參加人員數量有限,在寬鬆或半寬鬆環境下行動,沒有東道國支持,自主行動,缺乏基本的基礎設施,通信線路較長,持續時間不到12個月。該定義與歐盟現有的軍事政策和學說相一致,既是一個行動概念,又是一種實用的行動方法。
2、現有軍事行動衛勤保障方式多種多樣
為了確定現有衛勤保障方式,蘭德公司調查研究了三個案例:歐盟馬裡軍事訓練特派團(EUTM Mali),歐盟索馬利亞軍事訓練特派團(EUTM Somalia),聯合國中非穩定特派團(UN MINUSCA)。對這三項任務進行評估的原因是它們的特點都符合輕足跡行動定義。案例研究表明,雖然它們的衛勤保障能力都具備完整的標準行動程序、協議並符合條令要求,但每個國家部署的醫療設施或單元都遵循的是自己國家的臨床標準。此外,不同特派團的醫務人員類別並不總是相同,不同的職責和角色定位與特定的任務有關。例如,衛生員被視為在提供緊急幹預救治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但歐盟或北約沒有共同認可的定義,也沒有培訓和認證的共同標準。此外,雖然外科手術能力對於某些損傷至關重要,但案例研究表明,更常用的外科手術能力是進行闌尾切除術或治療囊腫和膿腫的小手術。最後,特派團最常見的醫療問題包括胃腸炎、呼吸系統疾病、肌肉骨骼傷(包括運動傷害和道路交通事故)、皮膚病、環境特定疾病等,而不是與軍事行動有關的傷病問題。
3、歐洲各國衛勤保障能力差異巨大
歐洲各國的衛勤保障能力存在差異,但是目前缺乏對各國能力的具體了解。加強對歐盟成員國衛勤保障能力的調查,有助於各國發展提高本國的衛勤能力。衛勤能力越複雜先進,就越有可能在整個歐洲內部出現差距。一般認為,衛勤醫療能力的差異很可能與各國社會經濟發展、武裝部隊實力、軍事部署時間等一致。此外,蘭德公司還調查了各國為軍事行動提供衛勤保障面臨的主要挑戰。10個受訪國表示,主要的挑戰是衛勤保障能力有限、任務和資源配置順序、部署成本過高、各國醫務人員培訓和經驗存在差異等。
4、需要加強軍隊和民用部門的衛生標準化和統一
蘭德公司研究發現,對於衛勤保障能力、衛生裝備差異以及其標準化與統一,不同國家存在不同的文化。總的來說,歐洲防務局成員國認為,制定共同標準是一種積極互信的建設理念,可以使各國對其他國家提供的衛勤保障有更大的信心。但標準化和統一除了提供聯合研發和採購的機遇與基礎,也可能帶來一些挑戰。研究發現,促進互操作性和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必須遵守各成員國的國內法和國際法律法規,而且軍隊與民用部門之間也存在標準化與統一問題。此外,標準化可能會受到醫務人員的抵制,因為它可能被視為是對醫務人員的專業自主權利施加限制。因此,衛生標準化和統一必須具有明確的理由,能夠被該領域的醫務人員所接受,而且不應影響醫療服務的質量以及有效性和效率。
5、重視並謹慎發展衛勤保障新技術
遠程醫療、診斷和決策支持,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可以在醫務人員失蹤、受傷或死亡的情況下提供幫助,或是在缺乏現場能力的情況下提供重要手段。軍事醫學專家們已經確定了一些對軍事行動特別重要的醫療技術,包括:氣道通暢、止血和輸血、現場診斷、醫療培訓、利用基因組學和基因編輯提高士兵彈性等。
雖然新技術可以提高士兵彈性並增強輕足跡行動衛勤保障,但需要進一步發展和監測以確保它們與軍事行動目的相符。對於軍事醫學領域引進應用新技術,蘭德公司確定了在作戰環境中使用和依賴新技術時可能面臨的若干挑戰。包括:(1)由於採用先進技術,導致對自身安全和能力的虛假認識;(2)知情同意、醫療水平、個人信息共享、醫療能力、現場延長救治與後送等相關倫理和法律影響;(3)過於依賴通信線路等使能因素;(4)只有熟練人員才能使用新技術;(5)醫療技術不適用於特定任務的戰術要求,如輕足跡行動;(6)自主和半自主機器人的應用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6、評估不同場景的衛勤保障可行性
蘭德公司針對四種不同輕足跡行動場景的衛勤保障進行了可行性評估,具體場景包括亞熱帶氣候軍事訓練、熱帶氣候維和行動等,制定了相應的衛勤保障方案,並根據歐洲防務局認可的以下各項標準進行評估:跨國合作程度、時間安排、部署足跡大小、滿足行動要求、對醫療後送的依賴。根據寬鬆和半寬鬆環境下戰傷(WIA)和疾病與非戰鬥損傷(DNBI)減員預計,蘭德公司研究制定了輕足跡行動最低衛勤保障能力的方案。
評估發現,根據目前的軍事行動條令,輕足跡行動的現場衛勤保障很可能需要2級醫療救治機構。但經驗表明,當風險較低且人員較少時,歐盟國家更願意接受一些不符合行動條令的風險。當歐盟決定承擔這一風險時,軍事特派團的衛勤規劃人員會採取措施儘快提供醫療救治,而不用承擔在戰場部署醫療設施的負擔。在某些情況下,部署受過高級創傷生命支持(ATLS)訓練的醫師要比部署整個2級醫療機構是更有價值的選擇。
評估發現,部署衛勤保障必須包括幾項核心功能。一般來說,1級醫療機構必須包括:初級救治、預防醫學、急救、傷病員處理、分類和後送;2級醫療機構必須包括:常規外科手術能力、術後護理、患者留置。
目前在1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沒有受過高級救生程序的統一訓練。在緊急情況下,他們需要負責傷員救治、分類和後送。在某些情況下,成員國可能更希望通過加強醫務人員的專業訓練來降低風險,而不願意承擔部署2級醫療機構的過高負擔。在戰場提供高級創傷生命支持程序/高級心臟生命支持(ATLS / ACL)能力可以比普通的1級醫療機構為部署軍隊提供更好的衛勤保障。
三、主要建議
蘭德公司共提出了六項主要建議,其中每一項都對輕足跡行動衛勤保障的決策具有重要影響。
1、修改歐盟現行條令
蘭德公司研究發現,小規模行動的衛勤保障方式非常廣泛,但目前的歐盟衛勤條令(EU Medical Doctrine)沒有區分不同規模的軍事行動,也缺乏輕足跡行動的定義。因此,蘭德公司建議歐盟解決這一根本性的條令問題,其研究結果為「歐盟危機管理任務和行動的全面衛勤與醫療概念」(Comprehensive Health and Medical Concept for EU-led Crisis Management Missions and Operations)進行實質性改變提供了證據支持,今後修訂歐盟衛勤條令時應納入輕足跡行動,明確輕足跡行動衛勤保障的需求,促進衛勤保障行動的總體協調統一和標準化。
2、提高各國軍隊衛勤保障之間的互操作性
蘭德公司建議重點發展所有歐盟成員國衛勤保障行動的總體協調統一和標準化,為輕足跡行動提供更好的衛勤保障。可以制定一個總體性的歐盟軍事行動傷病員救治路徑(EU Operational Patient Care Pathway),詳細列出歐盟軍事任務的臨床要求、共同標準和框架,並提出一組臨床要求標準以供衛勤人員規劃和實施。這一措施將明確歐盟成員國軍事行動衛勤保障的期望、標準和時限,來自不同國家軍隊的人員與裝備也能夠更容易地交換和轉移。
3、重新考慮分級救治概念和模塊化方案
蘭德公司研究發現,目前的衛勤保障分級救治系統可能不適合輕足跡行動。分級救治體制主要是設計針對大規模軍事行動,對於輕足跡行動的衛勤需求而言,其代價高昂、能力過剩。應重新考慮分級救治概念,並將前沿部署手術單位(Forward Deployed Surgical Unit)等模塊化觀念納入部隊編組。
4、在發展部署新技術方面考慮多國合作
發展新技術可以使軍事衛勤保障大大受益。蘭德公司研究發現,為了實現技術創新,不同行為體之間合作最為有效。因此建議各國加強合作,確定和推動新技術的發展。同時,該研究也對衛勤保障中新技術的應用提出了一些謹慎的建議。例如,該研究發現軍隊在作戰環境中越來越依賴於技術,從而面臨一定的風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報告建議,在歐洲防務局設立相關論壇,討論軍事行動中新的顛覆性技術應用日益增加所導致的倫理、法律、理論和現實影響。
5、發展和培育醫學領域的軍民融合
最後,蘭德公司研究發現軍隊和地方醫療界之間在眾多領域存在交叉融合,包括醫療專業人員培訓、部署醫務人員組建、醫療信息和醫療技術共享等。為了解決軍民融合問題,研究報告建議歐洲防務局在各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信任和合作,加強相互之間的經驗學習,使得地方與軍隊的醫療技能和經驗能夠共同造福於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