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粒度測試方法大全

2022-01-22 嘉峪檢測網

納米材料是指三維空間尺寸中至少有一維處於納米數量級(1~100 nm),或由納米結構單元組成的具有特殊性質的材料,被譽為「21世紀最重要的戰略性高技術材料之一」。當材料的粒度大小達到納米尺度時,將具有傳統微米級尺度材料所不具備的小尺寸效應、量子尺寸效應、表面效應等諸多特性,這些特異效應將為新材料的開發應用提供嶄新思路。

目前,納米材料已成為材料研發以及產業化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其中納米材料的粒度則是其最重要的表徵參數之一。本文根據不同的測試原理闡述了8種納米材料粒度測試方法,並分析了不同粒度測試方法的優缺點及適用範圍。

 

 

電子顯微鏡法是對納米材料尺寸、形貌、表面結構和微區化學成分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一般包括掃描電子顯微鏡法(SEM) 和透射電子顯微鏡法(TEM)。對於很小的顆粒粒徑,特別是僅由幾個原子組成的團簇,採用掃描隧道電鏡進行測量。計算電鏡所測量的粒度主要採用交叉法、最大交叉長度平均值法、粒徑分布圖法等。

模板劑聚苯乙烯球的SEM圖

 

矽微球的TEM圖

優點:該方法是一種顆粒度觀測的絕對方法,因而具有可靠性和直觀性。

缺點:測量結果缺乏整體統計性;滴樣前必須做超聲波分散;對一些不耐強電子束轟擊的納米顆粒樣品較難得到準確的結果。

 

雷射粒度分析法是基於Fraunhofer衍射和Mie氏散射理論,根據雷射照射到顆粒後,顆粒能使雷射產生衍射或散射的現象來測試粒度分布的。因此相應的雷射粒度分析儀分為雷射衍射式和雷射動態散射式兩類。一般衍射式粒度儀適於對粒度在5μm以上的樣品分析,而動態雷射散射儀則對粒度在5μm以下的納米、亞微米顆粒樣品分析較為準確。所以納米粒子的測量一般採用動態雷射散射儀。

納米雷射粒度儀結構圖

優點:樣品用量少、自動化程度高、重複性好, 可在線分析等。

 

缺點:不能分析高濃度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分析過程中需要稀釋,從而帶來一定誤差。

 

動態光散射也稱光子相關光譜,是通過測量樣品散射光強度的起伏變化得出樣品的平均粒徑及粒徑分布。液體中納米粒子以布朗運動為主,其運動速度取決於粒徑、溫度和黏度係數等因素。在恆定溫度和黏度條件下, 通過光子相關譜法測定顆粒的擴散係數就可獲得顆粒的粒度分布,其適用於工業化產品粒徑的檢測,測量粒徑範圍為1nm~5μm的懸浮液。

 

動態光散射法繪製的核殼粒徑增長速率坐標圖

優點:速度快,可獲得精確的粒徑分布。

缺點:結果受樣品的粒度大小以及分布影響較大,只適用於測量粒度分布較窄的顆粒樣品;測試中應不發生明顯的團聚和快速沉降現象。

XRD測量納米材料晶粒大小的原理是當材料晶粒的尺寸為納米尺度時,其衍射峰型發生相應的寬化,通過對寬化的峰型進行測定並利用Scherrer公式計算得到不同晶面的晶粒尺寸。對於具體的晶粒而言, 衍射hkl的面間距dhkl和晶面層數N的乘積就是晶粒在垂直於此晶面方向上的粒度Dhkl。試樣中晶粒大小可採用Scherrer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λ-X射線波長;θ-布拉格角(半衍射角);βhkl-衍射hkl的半峰寬。

 

X射線衍射法(XRD)表徵材料晶相結構

優點:可用於未知物的成分鑑定。

缺點:靈敏度較低;定量分析的準確度不高;測得的晶粒大小不能判斷晶粒之間是否發生緊密的團聚;需要注意樣品中不能存在微觀應力。

 

當X射線照到材料上時,如果材料內部存在納米尺寸的密度不均勻區域,則會在入射X射線束的周圍2°~5°的小角度範圍內出現散射X射線。當材料的晶粒尺寸越細時,中心散射就越漫散,且這種現象與材料的晶粒內部結構無關。SAXS法通過測定中心的散射圖譜就可以計算出材料的粒徑分布。SAXS可用於納米級尺度的各種金屬、無機非金屬、有機聚合物粉末以及生物大分子、膠體溶液、磁性液體等顆粒尺寸分布的測定;也可對各種材料中的納米級孔洞、偏聚區、析出相等的尺寸進行分析研究。

微聚焦X射線小角散射顯微層析成像原理示意圖

優點:操作簡單;對於單一材質的球形粉末,該方法測量粒度有著很好的準確性。

缺點:不能有效區分來自顆粒或微孔的散射,且對於密集的散射體系,會發生顆粒散射之間的幹涉效應,導致測量結果有所偏低。

 

XPS法以X射線作為激發源,基於納米材料表面被激發出來的電子所具有的特徵能量分布(能譜)而對其表面元素進行分析,也稱為化學分析光電子能譜(ESCA)。由於原子在某一特定軌道的結合能依賴於原子周圍的化學環境,因而從X射線光電子能譜圖指紋特徵可進行除氫、氦外的各種元素的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

石墨烯類多孔碳納米板樣品的XPS光譜

優點:絕對靈敏度很高,在分析時所需的樣品量很少。

 

缺點:但相對靈敏度不高,且對液體樣品分析比較麻煩;影響X射線定量分析準確性的因素相當複雜。

SPM法是利用測量探針與樣品表面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信號,在納米級或原子級水平研究物質表面的原子和分子的幾何結構及相關的物理、化學性質的分析技術,尤以原子力顯微鏡 (AFM)為代表, 其不僅能直接觀測納米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結構, 還可對物質表面進行可控的局部加工。

 

氧化石墨烯的AFM圖片

 

優點:在納米材料測量和表徵方面具有獨特性優勢。

 

缺點:由於標準物質的缺少,在實際操作中缺乏實施性。

 

拉曼光譜法低維納米材料的首選方法。它基於拉曼效應的非彈性光散射分析技術,是由激發光的光子與材料的晶格振動相互作用所產生的非彈性散射光譜,可用來對材料進行指紋分析。拉曼頻移與物質分子的轉動和振動能級有關,不同的物質產生不同的拉曼頻移。拉曼頻率特徵可提供有價值的結構信息。利用拉曼光譜可以對納米材料進行分子結構、鍵態特徵分析、晶粒平均粒徑的測量等。

單晶電極表面ORR過程的原位拉曼光譜圖

優點:靈敏度高、不破壞樣品、方便快速。

 

缺點:不同振動峰重疊和拉曼散射強度容易受光學系統參數等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傅立葉變換光譜分析時,常出現曲線的非線性問題等。


小結

納米材料粒度的測試方法多種多樣,但不同的測試方法對應的測量原理不同,因而不同測試方法之間不能進行橫向比較。不同的粒度分析方法均有其一定的適用範圍以及對應的樣品處理方法,所以在實際檢測時應綜合考慮納米材料的特性、測量目的、經濟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確定最終選用的測試方法。

研發實驗、技術培訓、計量校準

全國諮詢電話:4008180021

好消息!嘉峪檢測網已開通行業專欄,都是你想要的!

材料專欄http://mat.anytesting.com

汽車專欄http://auto.anytesting.com

電子電氣專欄http://ee.anytesting.com

醫療器械專欄http://med.anytesting.com

醫藥專欄http://drug.anytesting.com

嘉峪檢測網會員分享,侵刪

【免費下載】研發實驗技術資料

http://www.anytesting.com/data/

相關焦點

  • 納米鎢合金粉末的製備技術
    鎢合金材料將是21世紀出現的一種多功能高性能的多用途的新型材料。採用納米粉末製備的亞微或微米鎢合金塊體材料具有非常優越的潛在物理力學性能,用作高性能結構件和高性能電子、微電子等功能材料等方面都將具有很大的潛在優勢,可以更好地滿足高性能新型材料的要求。本文綜合近幾年來國內外納米鎢合金的研究狀況,詳細地介紹了有關納米鎢合金粉末的製備技術,預測了今後鎢合金材料的研究方向。
  • 碳納米管的出路?做超黑塗層材料又有新突破 | 清華《Carbon》
    由於碳納米管(CNTs)的固有光學特性和獨特的納米結構形態,VACNT陣列的折射率(n)與空氣非常相似,導致在空氣電界面處的反射率非常低。更重要的是,碳納米管陣列作為吸收體的優異性能為設計和製備完美的吸收體提供了思路。碳材料的固有吸收特性表明表面微納米結構的設計和製備過程是決定實際應用中吸收性能的關鍵。除碳納米材料塗料外,其他黑色塗料方法還包括表面陽極氧化,化學蝕刻和噴塗黑色塗料。
  • 納米隱身材料發展與應用
    這些特性恰恰是相對宏觀的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因此為納米材料在隱身材料領域的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雷達隱身納米材料眾所周知,目標的「可檢測性」是受探測波長和目標物體的相對尺寸影響的。如果波長比物體短得多,則很容易獲得雷達反射信號。
  • 科學家揭示碳納米管及纖維是如何應對材料疲勞的?
    對於一束束的碳納米管來說也是如此,不管它們各自的組件有多完美。 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計算了應變和應力如何影響「完美」的納米管和那些組裝成纖維的納米管,同時發現儘管纖維在循環荷載下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效,但納米管本身可能保持完美。管道或其纖維在機械環境下能維持多久可以決定其應用的實用性。
  • 【納米】銀納米糰簇組裝材料用於化學戰劑降解
    金屬納米糰簇的尺寸介於納米顆粒和原子之間,具有潛在的、獨特的發光和催化性能。目前,金屬團簇基材料的有效催化研究進展依然十分緩慢。利用有機配體將金屬團簇高度有序配位組裝,是提升金屬團簇穩定性和增強功能的重要途徑。鄭州大學的臧雙全教授團隊在此研究領域做出十分有特色的研究工作(代表性的工作有Na.
  • 納米產業革命出現新突破口: 日本造出「準商業化」納米組裝機器人,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神奇材料」將迎來高速自動化生產
    不同於製造業常用的「自頂向下」(top-down)的方法是由塊材進行減材來生產小器件,比如矽工業中從宏觀的晶片通過光刻等工藝獲得極微小的電晶體。在日本研究者開發的系機器人統中,他們採用的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方法,利用原子層厚度的二維材料層層堆疊而形成納米器件。
  • 殲20應用納米隱身材料?611副總師咆哮:不是因為納米就能隱身!
    「研究納米材料的人員首先要搞明白隱身材料和隱身飛行器需要什麼,而不是我有什麼!不能因為是納米材料,就能隱身,就是隱身材料!」 一、納米材料並不一定都是為納米而納米的新產物 比如飛機座艙的隱身化設計,需要使座艙玻璃在高度透光、不影響視線視野的情況下,又能阻礙雷達波進入;其中的一種技術措施,是在座艙玻璃上鍍上一層非常薄(5-6納米)的金膜,厚度尺寸上符合納米材料的核心特徵,但它是基於傳統鍍膜技術的深挖和發展,早在納米技術發展之前就已出現;材料設計的主觀思路上,也並不基於所謂的納米效應
  •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李清文團隊在《Adv. Mater》期刊發表:碳納米管纖維研究綜述
    碳納米管是一種潛力巨大的超級材料,是構建未來超強結構和碳基半導體器件的理想核心基礎材料。
  • 秒懂常用熱分析實用方法——TG、TMA、DSC
    熱分析是研究材料熱穩定性和組份十分重要的分析測試方法,本文總結歸納了幾種常用的熱分析實用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普渡大學武文倬:納米壓印用於一維手性半導體材料製備及其應變工程研究
    近年來,納米壓印法作為一種能夠可控地對一維納米材料施加指定方向和大小以及固定周期性壓力的方法,而受到廣泛的關注。
  • 強度、比韌性均超過傳統合金材料的新型仿生結構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發展了一種新型納米纖維仿生結構材料的製造方法,成功研製了一類天然納米纖維素高性能結構材料。
  • 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ACS Nano:耦合摩擦納米發電機網絡高效收集波浪能
    王中林院士提出的摩擦納米發電機(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ENG)技術為開發利用波浪能提供了一條新的技術路徑。摩擦納米發電機基於麥克斯韋位移電流原理,將摩擦起電和靜電感應結合起來,能直接將無規則的低頻機械運動高效轉化為電能,不需要複雜的機構,同時具有材料選擇多樣、成本低、器件結構靈活等諸多優點。
  • 新型納米包裝盒大幅提升芒果的保鮮周期
    眾所周知,芒果是一種十分易腐的水果。近日,一群國際研究者研發出了一種納米包裝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延長芒果的貨架期,降低芒果收穫後的損失。這對盛產芒果的南亞水果種植地區無疑是一種福音。這個納米技術的合作課題由國際發展研究中心資助,課題組內的科學家分別來自加拿大、印度和斯裡蘭卡。
  • 納米壓印技術
    (轉移的媒介通常是一層很薄的聚合物膜),最後通過加熱或UV輻照的方法使聚合物膜硬化從而保留下轉移的圖像。納米壓印技術的種類很多,但其中以下幾種最為常見:(1)熱塑納米壓印技術(Thermoplastic Nanoimprint Lithography):最早提出的納米壓印技術,一般先採用硬度高和化學性質穩定的材料(例如SiC、Si3N4、SiO2等)來製作掩模板(Mask),然後利用電子束蝕刻或反應離子束蝕刻技術在掩模板上產生納米微圖案
  • 硬度測試大全
    它是用一定質量的裝有碳化鎢球頭的衝擊體,在一定彈簧彈力的作用下衝擊試件表面,這種衝擊力使被測材料表面產生了塑性變形,形成了一個壓痕,隨之衝擊體失去了原有的速度(或能量)。因此,被測材料越柔軟,衝擊體在回彈過程中失去的速度就越多。裡氏硬度可以應用於多種零件,需要遵守的測試要求也很少。可攜式硬度測試。
  • 材料硬度測試方法大匯總—附硬度換算表
    保持為一常數,則其壓入角相同,所測得的結果定會相同,對不同材料所測得的硬度值可以進行比較。維氏硬度檢測力範圍:金屬硬度測試標準GB/T 230. 1-2004金屬洛氏硬度試驗第1 部分: 試驗方法GB/T 231. 1-2002 金屬布氏硬度試驗第1 部分:試驗方法GB/T4340.1-2009 金屬材料 維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GB/T 1818-1994 金屬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方法GB/T 17394-1998 金屬裡氏硬度試驗方法GB/T 18449.1
  • 材料開發與應用
    原位生長自編織狀多孔道NiCo2O4納米片及電容性能研究 劉沛靜;辛福恩;42-46+53    厚層3D多孔石墨化活性木源碳電極製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 辛福恩;劉沛靜;羅建華;梁鹿鳴;王鵬;呂丁鎖;47-53    海底微生物燃料電池鈷硫化物MOF改性陰極及其電化學性能 江飛逸;李鐵;毛楚儒;郝耀康;侯少鑫;
  • 《Acta Mater》「編碼」累積疊軋製備多級特徵結構納米疊層材料
    導讀:本研究基於實驗設計與理論模擬相結合,驗證了構造多級特徵結構以實現高性能材料的有效策略,同時利用特殊界面調控氦泡生長的動力學過程,最終使銅鈮複合材料具有優異的機械、超導和抗輻照性能,並有望應用於核聚變領域。鈮(Nb)基合金是一種廣泛用於製備加速器及未來聚變堆的超導體材料。
  • 頂刊動態丨Nature子刊/Nano Letters/AFM等期刊電子材料學術進展匯總(電子周報第14期)
    圖2 複合薄膜製備過程近期,壓電納米發電機的發明的和快速發展代表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環境機械能收集方法。由於納米顆粒體積極小,常表現出一些大體積同類物質不具有的性質,如半導體納米粒子的量子束縛、一些金屬納米顆粒的表面胞質共振及磁性材料的超順磁性等。
  • 走進含能材料:性烈如火的起爆藥
    隨著含能材料在軍事上的廣泛運用,人們逐漸發現,在不同場合下,對含能材料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對於炮彈裝藥來說,要求威力儘可能的大,但同時必須足夠的安全、耐高壓,以防止在炮膛內爆炸,但這就帶來了一個矛盾,早期的激發方式僅點燃或機械撞擊兩種,如果炸藥足夠鈍感,則往往會帶來不能可靠激發的問題,這個時候,一類既能輸出合適的起爆能量,其本身的威力又不會過高的含能材料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