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統一,臺灣真光復!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汪洋講話傳遞何種信號?

2021-02-21 閒話海洋

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回歸祖國75周年紀念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把被他們侵佔的中國領土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從此,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這被稱為「臺灣光復」。10月22日上午,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講話。這次講話傳遞了何種信號呢?

「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劉和平表示,汪洋主席再度回顧了發生在75年前的日本戰敗、臺灣光復歷史,這一講話不僅僅是為了向外界證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事實,它同時還有另外兩重目的。

其一是,最近這些年來,日本國內的極右勢力以及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正在企圖篡改歷史宣揚所謂的「臺灣地位未定論」,來為「臺獨」尋找所謂的歷史與法理上的正當性。而汪洋回顧臺灣光復歷史,就是為了正本清源駁斥這樣一種謬論。

其二是,近年來島內還有一種聲音,甚至是連現在的國民黨都認為,當年臺灣光復時,日本將臺灣歸還給了當年國民黨創立的那個政權,也就是島內的所謂現政權,並不是歸還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大陸要通過紀念這段歷史來告訴外界,這跟「臺灣是屬於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跟「臺灣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並不矛盾,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為了中國唯一合法的代表,而不是島內現政權。也就是說,這跟大陸主張的「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之間並不矛盾。

劉和平認為,當前中央高層對當前的臺海局勢有著兩點非常清醒的認識。其一,別看現在島內的「臺獨」勢力鬧得非常兇,美國支持的動作空前大,但是中央高層實際上不為所動,仍然堅定地認為「臺獨」不僅成不了事,而且實際上正在走下坡路;其二,雖然當前臺海局勢看上去非常緊張,大陸、美國與臺灣三方的飛機與軍艦正在這個地方競相展示實力,但其實大陸高層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決心從未動搖。

10月22日,有不少臺灣青年代表也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來聽聽臺灣青年的聲音吧。

廣州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

臺灣青年王正 發言:

我們要讓下一代認識到,只有中國再統一,才是臺灣真光復。助力兩岸早日實現完全統一,是臺灣青年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責任。

「臺獨」史觀教育荼毒臺灣青少年。臺灣青年沒有所謂的「天然獨」,只有「人造獨」。民進黨和「臺獨」分裂勢力以「去中國化」教育和「反共仇中」的媒體宣傳,「洗腦」整整一個世代的臺灣青年學生。從這個角度來說,「人造獨」青年是「臺獨暴政」和「綠色恐怖」的受害者。

我們有責任讓更多臺灣學生認識到臺灣土地和先祖與神州大地之間永遠剪不斷的歷史聯結。面對當前臺灣島內「臺獨」勢力橫行的逆流,所有心繫民族統一和國家富強的中華青年兒女,都應當奉獻一己心力,投入到支持「反獨促統」的民族事業中。

臺灣光復是從殖民桎梏、思想禁錮中解放。在親日媚日的政治宣傳下,民進黨的側翼團體與民意代表竟然高唱日據時期臺灣「建設飛速」「殖民社會安康」,更有「立委」聲稱1911年的臺北「生活多麼安逸」。可是,當年日本殖民者在報紙上大肆宣揚臺灣新竹、南投等地「前進隊」鎮壓了多少部落、殺害了多少人。

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是全民族抗戰重要組成部分,當年兩岸同胞一道迎來抗戰勝利、臺灣光復的民族榮耀。然而,令人痛恨的是,為了遂行「臺獨」分裂,大搞「去中國化」,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分裂勢力歪曲否認兩岸同胞共同抗戰的歷史,美化殖民統治,抹殺抗日先賢。於是,「日據」變成了「日治」、「抗戰勝利」變成了「終戰」,說什麼「沒有日本統治,臺灣就不會走上現代化發展之路」——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充滿虛無與荒誕。是非不能顛倒,事實不容混淆。

面對當年慘死在侵略者屠刀之下的數十萬臺灣同胞,面對無數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奮鬥不渝的先賢志士,我們有責任廓清種種迷霧和煙塵,讓人們對日漸遠離的歷史事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分裂勢力無視民族歷史、數典忘祖的行徑絕不可能得逞,只會遭到更多有識之士反對,被歷史和人民唾棄。

總而言之,那些認為「臺灣將在短期內宣布『獨立』」、「大陸將在短期內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人」,你們可以早點洗洗睡了。因為這種情況,只會發生在你們的夢裡,而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當中。

相關焦點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當天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這一偉大勝利。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與《海峽評論》雜誌社等團體當天在臺北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慶祝大會。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致辭時回顧了臺灣人民在日據時期未曾停歇的抗日事跡和付出的巨大犧牲。
  • 75 年前的臺灣光復是臺灣回歸祖國的歷史裡程碑——紀念臺灣光復75 周年
    因為祖居臺灣,我們從記事開始,就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後來上學,每逢這個節日,都舉行遊行慶祝,是非常隆重的。毫無疑問,75 年前的臺灣光復,是臺灣回歸祖國的歷史裡程碑。作為自古屬於中國領土的臺灣,在隋唐時期即有漢族人民移居澎湖地區並涉及臺灣,當時稱為「琉球」。隋王朝曾三次出師臺灣。
  • 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這天,兩岸氛圍大不同
    75周年學術研討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指出,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充分彰顯了臺灣同胞可歌可泣的民族氣節和真摯深沉的愛國情懷,無可辯駁地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臺灣各界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光復75周年
    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勞動黨、統一聯盟黨等臺灣十幾個團體,發起了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活動,在臺北中山堂 「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共同緬懷抗日先烈。△ 臺灣社會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活動25日在臺北中山堂的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舉行25日上午,臺灣社會各界人士齊聚臺北中山堂「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獻花紀念抗日烈士。「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
  • 今為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 長思量 不能忘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公會堂舉行。    今天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75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市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臺灣代表:林獻堂、陳炘、黃榮老、林茂生。日本代表:安藤利吉、諫山春樹。翌年(1946年)8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明訂10月25日為「臺灣光復節」,簡稱「光復節」,以為紀念。「臺灣光復  」一詞,自此就被各界大量運用。
  • 灣灣周報|金門火炮射擊演練暫停民眾參觀/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羅志祥推主持工作
    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對目前兩岸的局勢,鄉親都相當憂心,大家都怕再這樣下去,恐怕會面臨不可控的風險。全臺很多地方取消邀請民眾觀看軍演,應該是想低調進行,怕太過高調會刺激到大陸,發生不可控的狀況。「大陸外交官在斐濟毆打臺「外交官」?
  • 汪毅夫 :臺灣光復75周年感言
    全國抗戰爆發後,有眾多臺胞高喊「要救臺灣,先救祖國」的口號,積極參加和支援祖國大陸人民抗戰,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付出了至深至重的代價。另一方面,臺灣同胞為堅守中華文化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努力。日本侵略者視臺灣為其「新領地」,從據臺之初開始在臺灣實施「內地化」、「日本化」、「皇民化」即「去中國化」教育,並且不斷加大力道,像抽瘋似地一陣緊過一陣。
  • 兩岸各界代表:紀念臺灣光復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據《新華社》報導,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京舉行,兩岸各界與會代表發言時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彰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
  • 1945:臺灣光復
    8月22日,中華民國政府再以備忘錄的形式,將各地區受降主官姓名、受降地點及日軍代表投降部隊長姓名、應投降之部隊番號,通知岡村寧次。其時受降區域先列為十四區,後增列臺灣澎湖地區為十五區,其規定如下:「臺灣澎湖列島陳儀為受降主官,日軍投降部隊為10HA、8FD、9D、12D、50D、66D、71D、75BS、76BS、100BS、103BS、102BS、112BS,及澎湖守備部隊。
  • 臺灣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只有中國再統一,臺灣才能真光復
    而爭取臺灣民心,推進兩岸和平統一,讓中國脫離西方反華勢力的牽制,也讓臺灣得以真正光復,就成為生長在臺灣的中國人不可推卸的重責大任和光榮使命。《大公報》臺籍記者李純青(1908-1990)半個世紀以前說:「每一個臺灣人尋求祖國的歷程,都像一首萬行的敘事詩。」
  • 臺灣光復乃全民族抗戰勝利之果 祖國統一是新時代歷史大勢所趨
    臺灣光復乃全民族抗戰勝利之果  祖國統一是新時代歷史大勢所趨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  高 翔  75年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之中,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得以光復,回到祖國懷抱。
  • 光復臺灣的英雄
    這一點,對於當時的臺灣人來說,同樣不會例外。 在日治理時期,儘管臺灣社會獲得了相當程度的發展,但仍然屬於殖民地次等民族的角色,並飽受日本殖民者的種族壓迫。是以,臺灣民眾對日本的不滿,在日本戰敗後光復之初,迅速轉化為對中國的熱烈期待。
  • 高翔:臺灣光復乃全民族抗戰勝利之果,祖國統一是新時代歷史大勢所趨
    75年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之中,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得以光復,回到祖國懷抱。這是整個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光輝時刻,也是值得全體中國人民紀念的重大歷史事件。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寶島新生:臺灣光復的始末
    蔣介石在大會上發表講話:「臺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要講求真正的國防,要維護東亞水久的和平,斷不能讓……臺灣掌握在日本帝國主義者之手,……必須針對著日本之積極侵略的陰謀,以解放……臺灣的人民為我們的職志。」這是蔣介石代表南京國民政府首次公開提出收復臺灣。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 臺灣光復日|臺灣光復與去皇民化運動
    陳儀兩次東渡日本留學,先後任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長、福建省主席等職,是國民黨內少有的日本通、臺灣通。因對日本現代化成就的敬仰,陳儀對日本文化心悅誠服,並以日本文化來否定中國傳統文化。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殘酷的事實面前,陳儀對日本民族與文化有了新的認識,摒棄了「日本第一」的陋見。  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回到祖國懷抱。
  • 船政名傑後裔緬懷先輩功績 紀念中國海軍光復南沙七十周年
    10月23日,紀念中國海軍光復南沙七十周年座談會在福州舉行。 23日,出席紀念中國海軍光復南沙七十周年座談會的船政名傑劉孝鋆嫡孫劉毅慷慨陳詞,並展示了記錄這歷史一刻的文獻圖片。  今年是福建船政創辦150周年、中國海軍光復南沙七十周年,當天,紀念中國海軍光復南沙七十周年座談會在福州舉行,來自船政名傑沈葆楨、葉祖珪、薩鎮冰、陳兆鏘、陳紹寬等20個家族的後裔代表參會,共同緬懷船政先輩豐功偉績,紀念中國海軍光復南沙七十周年。
  • 歷史上的今天 I臺灣光復前後,陳儀是如何在臺灣推行去皇民化運動的?
    3.1909年10月25日,中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第一人劉長春出生6.1971年10月25日,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0.2018年10月25日,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成功發射臺灣光復之路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不甘處島國之境」,形成以戰爭手段侵略和吞併中國、朝鮮等周邊大陸國家以圖擴張的大陸政策
  • 獨家策劃丨臺灣光復70周年:不能不說的真相【視頻特輯】
    70年前的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就在對面的中山堂二樓光復廳舉行。當時,中山堂叫做「臺北公會堂」,中國受降官在此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臺灣終於光復!
  • 《觀察》第90期(2021/02)-喜迎鄭成功光復臺灣360年
    2021年是民族英雄、開臺聖王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
  • 紀念臺灣光復74周年!
    74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臺灣地區日軍投降儀式正式舉行。中國方面陳儀長官等、美國聯絡官柏德爾準將出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