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兩國,裂痕已現!

2021-02-21 鐵血軍事

作者:縱橫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球視野(ID:hqsy68)。

印度倒向西方的步子,早前已引發俄羅斯的不滿。如今,原本「親密」的兩國更是出現了裂痕。

早前說過一點,印度有點飄,認為自己是各方爭奪的重點,特別是被美國「印太戰略」一忽悠,就更覺得自己了不起了。

說實在的,印度確實是各方都要拉攏的對象:

美國不用說了,印太戰略,借印度遏制中國;

俄羅斯,印度是最大的軍火市場,是俄羅斯要爭取的客戶。而且印度倒向美國,在俄美博弈中會讓俄羅斯式弱,影響力量天平;

中國,也應該儘可能的爭取印度,儘可能不讓它倒向美國。

但這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印度自己要懂得平衡之術,讓自己處於一個平衡狀態,在各方搖擺、左右逢源,從而從各方漁利。

若不然,一但印度失衡,開始倒向某一方時,其它方就不會再爭取它,而是會對它採取對抗措施,最終印度是將自己引向了大國對抗,不利於自身發展。

事實上,如今俄羅斯也已經對印度不滿。

12月14日,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表示,印度正受到西方國家操縱加入「反華遊戲」並背棄莫斯科。

12月28日,俄媒《生意人報》又傳出報導,普京已取消訪印之行,兩國持續了20年的「俄印峰會」被取消。

這兩件事,可以看出俄羅斯的不滿,以及俄印兩國間已經出現的裂痕。

▲莫迪與普京 視頻截圖

出現這種現象,應該是與印度格局的「小家子氣」有關。

再拿最近的兩個例子來說說。

第一件事,是莫迪公然呼籲抵制外國貨

12月27日,莫迪公然呼籲印度民眾對自己的日用品、常用物品列一份清單,然後「下定決心」作出改變,購買「印度製造」替代「外國貨」。

本來,無論哪個國家都希望發展國貨,這無可厚非,若是這種公開呼籲出自於普通民眾或是某個網絡憤青,這完全是正常的。

但莫迪作為印度最高首腦,一國元首來搞這樣的呼籲,那就顯得「小家子氣」了。 

對比中國,以前也有不少人呼籲抵制外國貨,我們從國家層面,始終以博大胸懷擁抱世界,不搞排斥外資、抵制外國貨這一套。反而是積極加入WTO、引入三星蘋果刺激出華為小米OV等國產品牌、引入特斯拉以刺激國產汽車的成長。

即使是對美國,哪怕它想盡辦法遏制中國,我們也對美企一視同仁,不搞歧視性限制,歡迎包括美企在內的一切資本與企業來中國合法經營。

對比之下,這二者的肚量,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 

另一件事是印度通知各航司,不允許中國公民搭航班赴印

這事起源於11月初,一從印度飛往中國的航班,被確診了20多人,中國出於防疫需求,暫停了印度公民入境。

這事符合國際慣例,而且印度一直都是這麼幹的,比如中國有疫情時,它率先從中國撤僑,英國發生變異後,印度也是率先停航英國的那一批。

▲莫迪 視頻截圖

印度到如今都還每天確診好幾萬,我能大批放你進來汙染中國麼?但印度不管,你限制我有病的,我連你好人都限制。

類似的事件還很多,比如2013年,印度駐美外交人員科布拉加德,因在美國違法被捕,然後印度就報復、迫害在印美國外交官,甚至拆除美駐印使館保護路障,以洩其憤。

這些事情,可以看出印度「睚眥必報」的小心眼。

印度的這些搞法,於自身發展並無好處。

如果它格局大一點,不要介入到中美俄大國爭鋒,把自己「隱藏」起來專心搞發展,並在大國間左右平衡,從各方漁利,豈不更好?

如果它心眼大一點,中國的投資與企業將會給印度帶來更多的稅收與就業、在印臺企不會被打砸、英業達不會在印度「出師未捷身先死」、通用汽車不會「即使賣不掉,也要關閉在印度的最後一家工廠」。

如今,由於印度的戰略選擇,讓其更多倒向了美國。它不但與中國進行了對峙與對抗,也讓印俄兩國出現了裂痕,若是同時與中俄兩個大國交惡,這對印度並無好處。

像印度這種國家,由於其體量的龐大(比如人口多),再加之當前時代下新興國家的集體崛起大勢,於是印度的膨大會是一種必然;然而,由於其眼界的局限與格局的小氣,有可能阻礙其發展。也就是說,它會向上走並不是問題,能走多遠,才是問題。


17世紀的歐洲城市髒亂差,人們又普遍相信洗澡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剃光頭佩戴假髮可以防蝨子。在英王查理二世的引領下,利用馬尾和馬鬃製作的假髮成為了英國貴族的效仿,但是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就是這頂三百多年前的「假髮」,卻在今天的中國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關注鐵血軍事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假髮」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普京取消訪印,俄印出現「政治摩擦」?
    俄媒稱,一年一度並已持續20年的俄印峰會今年被取消,
  • 柳岸歸舟:中華秩序已現雛形
    沒有達到目的美帝惱羞成怒立即與倭人在西太進行「利劍」聯合軍演,劍指中國不言而喻。在倭國右翼橫行之際,在安倍對抗中國倍感怯弱之時,美帝又來給鬼子們打強心針。既能加大中倭之間的裂痕,阻止東亞經濟整合,還可以加深對鬼子的政治軍事控制力度。 美媒報導今年解放軍進行了3次東風31B的發射試射,從山西的五寨飛彈基地打到西北大漠。
  • 印軍已「四面楚歌」
    綜合印媒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
  • 敏感時期俄印悄悄達成協議, 透露普京對華微妙意圖
    2017年5月30日俄印建交70周年之際,普京在《印度時報》發表題為《俄印關係:70年同行》的署名文章。俄印將兩國關係定位為「享有特殊權利的戰略夥伴」。近年來,俄以印對衝中國影響的政策手段日益明顯,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經濟上,雖然俄印貿易規模不大,但印是俄少有的貿易順差來源國。
  • 被印軍扣留的中國士兵已交還我方
    據印度媒體「India Express」今日(11日)消息,幾天前走失的中國邊防部隊士兵已經由印軍移交給中方。
  • 俄解釋先進武器賣印不賣中國,印專家起初自豪,後來感到憤怒
    眾所周知,全球的軍售市場主要有美俄兩國把持,大部分的份額就是他們兩國瓜分了,只有一小部分蛋糕,留給了中英法等國。
  • 依次叫板中美俄3國,如今又對印度重拳出擊,新亞洲強國浮出水面
    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在到底是親美還是親俄這個問題上,並沒有做出過確切選擇,態度轉變之快外界也都習以為常。一直以來,美國憑藉著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不僅時常會假借著「自由航行」的幌子闖入別國海域,還經常會幹涉別國內政,令國際局勢變得愈發緊張。縱觀歷史發展長河,幾乎每一場能夠影響世界格局的戰爭,都能看到美國的身影。
  • 紅場閱兵,中印防長、兩國三軍儀仗隊都來了
    按照吳謙的介紹,魏鳳和此訪是應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邀請,於6月23日至25日赴俄出席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活動。前些天,中印兩軍在兩國邊境爆發激烈肢體衝突,解放軍西部戰區、國防部、外交部多次回應澄清事實稱,此次衝突責任全部在於印度一方。這樣的背景,也讓中印防長今天的「同框」更受外界關注。
  • 美印軍演給了印度強硬的底氣?幕後真正大哥已浮出水面,不止美國
    對於這一軍演,該媒體認為將印度在美國印太戰略合作夥伴的重要性凸顯。顯然,這場軍演會讓印度在地區衝突上表現的更加強硬。從去年開始,印度對自己的軍事實力真的是越來越自信,不僅在克什米爾地區展開了多次大規模的炮戰,還妄圖在列城地區進行軍事部署。對此,美國自然功不可沒。此前,美國曾承認介入印度邊境糾紛,並向印度提供必要的裝備和補給。
  • 印媒:中巴或使用電磁武器擊落印軍米格21,兩國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儘管印度官方的正式調查結果尚未正式出爐,但這家印媒談及墜機的米格-21戰鬥機時卻表示,很有可能是被中巴的電磁脈衝武器擊落的,並揚言兩國必將要為此付出代價。據報導,印度官方和印媒之所以有這種猜測,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這架米格-21戰機墜毀在蘇拉特加爾,而該地區距離巴基斯坦邊境地區只有大約200公裡,由於長期的緊張關係,印度天然地聯想到巴基斯坦身上。
  • 巨大裂痕!
    如何阻止美國政治話語中的「真相衰退」,是擺在已出現巨大裂痕的美國社會面前的難題。【本期編輯:王冉】來源:CCTV4《中國新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 ——詳析俄土S-400地空飛彈貿易(上)
    土耳其國防部長菲克裡·厄舍克說,5月3日,俄土總統在黑海度假勝地索契會晤,S-400銷售問題是議題之一,「我認為,兩國元首會就飛彈採購問題做出共同的政治決定」。俄羅斯聖彼得堡現代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古梅爾·伊薩耶夫稱,俄土都是遭歐美「圍攻」的「地緣政治強國」,「兩國是不幸的同伴,圍繞著共同的國家利益,兩國已在敘利亞問題上『對表』,而具有戰略性的S-400系統銷售則進一步密切兩國的合作關係」。
  • 兵韜志略|美日印澳加快軍事靠近,「亞洲版北約」雛形初現?
    兵韜志略|美日印澳加快軍事靠近,「亞洲版北約」雛形初現?印日兩國軍事關係這幾年有很大的深化,不僅舉行多次雙邊聯合軍演,還籤訂了多個軍事協議。美積極推動「亞洲版北約」成型推動建立「亞洲版北約」是美國在亞太地區建立安全同盟的長期戰略構想,已經歷了近20年的討論和謀劃。在此之前,特別是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時,構想中的「亞洲版北約」是由美國、日本和韓國三國構成。
  • 事實已證明,美日印澳建四國聯盟,只會促中俄更多軍事合作
    美國還一直想拉攏印日澳三國在亞洲謀建小北約,以共同圍堵、遏制中國的發展。這個願望在最近初步「實現」了,雖然印日澳三國同中國的地緣關係和矛盾各不相同,三國對聯盟機制的訴求也不一樣,但為了自己的小算盤,三國同美國一起,還是進行了四國軍演,而美國也算是讓外界看到了謀建「亞洲小北約」的初步成果。
  • 版本更新丨時空裂痕跨服BOSS挑戰
    瑪法大陸上出現了一條裂縫,經研究發現,這個時空裂痕中有好多斷層,每一層都有許多強大的BOSS,守護著人們從未見過的寶藏。
  • 美國總統「示好」另有它圖:離間中俄兩國,然後「各個擊破」
    據《人民日報》2月11日的報導,正值中國農曆除夕佳節之際,美國新任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通話,兩國元首就牛年春節「相互拜年」,並就雙邊關係和重大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在通話中,拜登總統罕見承諾,美國願與中國「相互尊重」,並以此為基礎展開建設性對話,「增進相互理解」,「避免誤解誤判」。
  • 外交部:印軍這一舉動「令人震驚」
    6月6日,兩國邊防部隊舉行軍長級會晤,就緩和邊境地區局勢達成共識。印方承諾不越過加勒萬河口巡邏和修建設施,雙方通過現地指揮官會晤商定分批撤軍事宜。但令人震驚的是,6月15日晚,印方一線邊防部隊公然打破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在加勒萬河谷現地局勢已經趨緩情況下,再次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甚至暴力攻擊中方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進而引發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印軍的冒險行徑嚴重破壞邊境地區穩定,嚴重威脅中方人員生命安全,嚴重違背兩國有關邊境問題達成的協議,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 媾和二十年,美印正式結盟,一個更大的包圍圈正向中國襲來
    不過,相對於軍事層面而言,其背後所彰顯的政治意義更為重要                                                                    ——這份協議的籤署,標誌著印度徹底放棄了自1947年建國以來奉行的不結盟政策,美印已結成實質性盟友關係。
  • 人民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歌曲,果然是這首!
    來源:環視頻/胡適真印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猜測,解放軍此舉或是為了轉移印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為了給自己減壓。大聲播放歌曲不僅表明解放軍試圖分散印軍的注意力,還試圖向印軍表明解放軍了解印軍所有的行動。印媒稱,印度軍隊的大部分士兵都使用印地語和旁遮普語交談,解放軍可能曾經聽到印度軍隊用印地語或旁遮普語哼唱歌曲,並試圖向印軍表明,解放軍並不擔心最近的事態發展。報導稱,除了播放旁遮普語音樂,解放軍還使用印地語向印軍大聲喊話,提到印度士兵如何在一場無法勝利的戰事中送命,以及他們應該擔心冬天的到來。
  • 趙立堅:印方先開槍,1975年以來兩國邊境的平靜首次被打斷
    9月7日,印軍非法越線進入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印軍在行動中悍然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被迫採取應對措施穩控現地局勢。印方行徑嚴重違反中印雙方有關協議協定,推高地區緊張局勢,極易造成誤解誤判,是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為,性質非常惡劣。我們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危險行動,立即撤回越線人員,嚴格約束一線部隊,嚴肅查處鳴槍挑釁人員,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