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九合一」選舉前瞻
選舉時間敏感,是島內政治勢力積蓄力量的必經之戰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是直轄市市長、議員、山地原住民區長、區民代表,縣市長、鄉鎮市長、市民代表及村裡長等9類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的簡稱。「九合一」選舉2014年在臺灣首次舉辦,並在此後每4年舉行一次,今年11月24日舉行第二次選舉,屆時將產生11130名公職人員。
-
臺灣省九合一選舉結果對大陸有利有弊,統一隻有一條路
韓國瑜就是臺灣的川普,臺灣的杜特爾特,他在臺灣趕上了這個新潮流,超越柯文哲,把臺灣帶入了這個新潮流。作者:李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研究員。察網於11月23日發表。2018年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韓國瑜拿下高雄市。蔡英文因為民進黨挫敗辭去民進黨主席。
-
民進黨20年「老巢」綠變藍,蔡英文辭黨主席職務/臺灣九合一選舉 民進黨潰敗 國民黨大翻盤贏15縣市
據新華社消息,新華社臺北11月24日消息,蔡英文24日晚間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以示對該黨在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的表現負責。
-
中評智庫:依附或平衡 臺選舉決定發展道路
但是從去年「九合一」選舉開始,臺灣政治版圖出現了碎片化的現象。 民進黨的支持者主要來自兩部分群體,一個是具有強烈「臺灣主_體意識」或「臺_獨意識」的選民,一個是「三中群體」。長期以來,民進黨用統「獨」矛盾、省籍矛盾、民主價值等敘事對支持者進行意識形態灌輸,並用傾向性的照顧政策來鞏固其支持者。民進黨甚至以臺灣弱勢群體的「保護神」自居。
-
中評智庫:從二合一選舉看臺灣政治的新特徵
自/太/陽/花/學/運/以來,尤其是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灣政治結構出現了「綠大藍小、綠長藍消」的變化,雖然2018年「九合一」選舉一度出現「回衝」現象,但這種情況在這些年來還是有了進一步的強化。 這次選舉結果說明,藍綠基本盤的較大移動,是板塊的移動而非僅是選民的權宜選擇。
-
選舉結果對大陸有利有弊,但統一隻有這一條路!
2018年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韓國瑜拿下高雄市。蔡英文因為民進黨挫敗辭去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或民進黨其他人,如果代表民進黨參加2020年1月臺灣領導人選舉,在民進黨失去臺北、新北、高雄的情況下,輸定了。國民黨要大改組,吳敦義、朱立倫、馬英九、王金平、洪秀柱,這些國民黨大佬們,可能就此自然退出國民黨中樞,把國民黨讓給韓國瑜為代表的新一代。
-
黑暗勢力操控臺灣選舉
誠如島內有識之士和媒體所言,這顯然不是一場正常選舉,蔡英文和民進黨用欺騙、壓制、恐嚇等骯髒手法撈取選票,充分暴露其自私、貪婪、邪惡的本性。 一次選舉的結果當然由多種因素決定。比如,藍營的內耗自損。更可以看到,西方外部政治勢力公然介入臺灣選舉,為牽制、遏制中國大陸,阻止兩岸走近走親,而力挺蔡英文。
-
臺灣距離和平統一,還有多遠?
在這三個前提實現後,這個贊成統一的臺灣領導人,開始和大陸談判如何進行和平統一,經過不知多長時間,雙方最終談成,然後和平統一最終開始實施。臺灣離和平統一,還有多遠?有兩件事情,準確標誌著和平統一臺灣的遠近。一個叫做臺灣領導人選舉加立法院選舉,一個叫做臺灣九合一選舉。都是四年一次。領導人加立法院選舉,2016,2020,2024。九合一選舉,2014,2018,2022。
-
| 兼析臺選舉媒戰攻略
用臺灣人的新說法,高雄被民進黨執政20載,變得「又老又窮」——市面蕭條,企業不舉,事故頻發,民眾怨聲載道,不少人北上或者出外「討飯」。是時候革命了!突然,一個禿頭佬「空降」了。他是國民黨人韓國瑜,靠著一個滷肉便當、一瓶礦泉水,還有那些接地氣的通心話,贏得了這個綠區綠民的青睞。臺灣「九合一」選舉,這位禿頭佬勢頭越來越猛,大有可能幹掉民進黨籍候選人陳其邁,「光復」高雄。
-
致2019的臺灣:民心所向 金石為開
2018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動蕩不安,猶如起了颶風、海嘯。世事跌宕,人心思定。臺灣「九合一」選舉呈現的藍綠翻轉,就正好是民心思定的表現,臺灣民眾明確表達了擺脫民進黨當局瞎折騰的意願。2018一整年,民進黨的施政幾乎一無是處。
-
收復臺灣,真的不能再拖了
那麼明年將面臨2020大選的臺灣,究竟將如何抉擇呢?習近平: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蔡英文 ,死不悔改「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讓蔡英文不得不辭去了民進黨主席職務,但顯然並未動搖其「臺獨」以及2020連任的妄想。
-
英九,你受委屈了……
,「讓人質疑他到底是臺灣前元首還是北京傳聲筒」。2018年第五屆「兩岸經濟論壇」聚焦「共享城市」「科技浪潮」「兩岸經貿」「科技農業」「醫養結合」及「綠色經濟」六大主題,希望能為中小企業經濟交流帶來契機,引領兩岸企業激蕩出更多創新與突破的火花。
-
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桃子」都是誰要摘 | 京釀館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後,藍、綠、白三足鼎立的情勢漸趨清晰。 面對2020,藍、綠不會缺席,會根據對手情況排列組合,找出幾組初選人,一番廝殺後推出上決戰擂臺的那一組。 而白色將以什麼姿態參與,就看一個人的盤算了,他叫柯文哲。 12月25日這一天,歐美的電臺有時候會放一首聖誕歌曲,叫「我看見三隻船」。
-
「攻破」高雄,「草根」韓國瑜為何能一夜間紅透臺灣?
韓國瑜,1957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縣(今新北市),籍貫河南。2017年曾辭任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但最終落敗。2018年代表國民黨參選高雄市市長。 此前經歷並不出彩的韓國瑜,此次「九合一」選舉過程中卻大放異彩,成為一名「現象級人物」,也在臺灣掀起一股「韓流」旋風,韓國瑜也在臺灣被視為「無名之輩」的逆襲。
-
外媒稱臺灣地方選舉「機關算盡」
還有不到五個月,臺灣將舉行「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當中尤以縣市長選戰備受矚目。
-
綠媒聲稱找到「大陸幹預臺選舉」國際認證證據 結果…
美國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26日刊出一則文章,聲稱中國大陸「網軍」介入去年的臺灣「九合一選舉」,島內綠媒隨即稱此文是「
-
仇長根:臺2020選舉小黨動向與走向觀察
2020兩項選舉,國、民兩黨權爭和各自內部權鬥異常激烈,詭譎複雜。正是藍、綠陷入內部困局之際,給政治企圖心旺盛的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創造了機會,藉機成立了臺灣民眾黨。而且,一段時間來,臺灣首富郭臺銘、政壇元老王金平等玩起政治「戲碼」,一度向柯「靠攏」,試圖形成「郭柯王」結盟。柯和臺灣民眾黨為何會有如此魅力?表面上看是柯主動引誘、力拱郭參選,稱「郭是最理想的參選人」,刻意放話、製造「郭柯王」合作表象。
-
視點原創| 高雄市長選舉態勢分析
導讀:隨著「九合一」選舉日益臨近,各縣市選戰漸趨白熱化。一向被視為民進黨大本營的高雄市,原本「躺著也能選贏」的陳其邁,如今在奇兵韓國瑜的奮起直追下,民調逼近「五五波」,「韓進陳退」趨勢明顯,高雄也由此成為藍綠決戰的關鍵戰場之一。民進黨從「躺著選」到全黨動員助戰,選局主軸從「決戰中臺灣」,變成「高雄不能輸」。
-
2020年臺灣政局回顧
各派系圍繞布局2022年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暗潮洶湧,矛盾持續發酵。貿然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引發民眾抗議。8月28日,蔡英文押寶川普勝選,在美共和黨正式提名川普競選連任的頭一天,悍然宣布2021年1月起進口含瘦肉精美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在島內引發反彈聲浪。民進黨上下一改在野時對該政策的抵制態度,全力為蔡英文護航,力爭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
宏國頭條|李毅:非戰已不能統一臺灣
2018年11月26日到12月11日,我第三次進臺灣,調查研究兩個問題,第一,臺灣九合一選舉後的形勢,第二,大陸統一臺灣的前景。臺灣九合一選舉,11月24日進行。11月22日,我在大陸發表《李毅:韓國瑜頌》,見網際網路,準確預測韓國瑜將大勝,民進黨將大敗,蔡英文將辭民進黨主席。我們11月24日、25日在香港從電視上觀選,26日從香港飛臺北。12月6日從臺北坐捷運到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