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結果11日晚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得以連任。紛亂的所謂「大選」落幕,紛雜的情緒和聲音隨之而起。究竟當如何看待臺灣地區的這次選舉,又如何評估下步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
臺灣地區實行西式選舉,若憑執政表現的優勢贏得選戰,自無可厚非,但蔡英文和民進黨施政乏善可陳,政策荒腔走板,令社會撕裂、民生凋敝、民主倒退,引發爭議不斷、民怨不息。為轉移社會批判焦點,其恣意動用執政資源,全力開動黨政軍機器撈取選票。
蔡英文 資料圖
蔡英文贏得選舉的招數不是秘密,競選過程就廣受島內輿論詬病: 其一,瘋狂「撒錢」,狂投數千億元新臺幣進行政策買票; 其二,不擇手段打壓對手,豢養「網軍」散布假信息,大搞污衊抹黑; 其三,鼓吹大陸「威脅」,煽動敵視大陸,製造「綠色恐怖」,大肆恫嚇民眾。 誠如島內有識之士和媒體所言,這顯然不是一場正常選舉,蔡英文和民進黨用欺騙、壓制、恐嚇等骯髒手法撈取選票,充分暴露其自私、貪婪、邪惡的本性。 一次選舉的結果當然由多種因素決定。比如,藍營的內耗自損。更可以看到,西方外部政治勢力公然介入臺灣選舉,為牽制、遏制中國大陸,阻止兩岸走近走親,而力挺蔡英文。3年多來,尤其近一年,美方不斷加大打「臺灣牌」力度,蔡英文當局積極配合,挾洋自重,推行「倚美反中」,包括借香港局勢煽風點火,誤導臺灣民眾。顯然,這場臺灣地區內部的選舉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暗黑力量的操控。蔡英文連任,無疑令希望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人們深感憂慮。但浩蕩大勢不可逆轉,一時之逆流不過是歷史浪潮下的泡沫。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一場選舉而改變,兩岸實力對比日益懸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無論遏制「臺獨」分裂,還是造福臺灣同胞,「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
本著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責任擔當,大陸方面勢將以高度的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繼續引領兩岸關係走向,以堅定的決心和充分的能力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維護臺海地區局勢穩定、維護兩岸同胞利益福祉。
莫道浮雲終蔽日,嚴冬過盡春蓓蕾。臺海形勢走向和平穩定、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時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
「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我們要正告蔡英文和民進黨,不要因一時僥倖而任性妄為,頑固抱持幻想只會加速墜入幻滅。
來源:新華社,原題:《莫道浮雲終蔽日——臺灣「大選」結果當何以看待》 美見縫插針幹預臺灣選舉,島內學者警告蔡英文當局不要「引狼入室」。 「真正在背後想操弄臺灣選情的不正是美國嗎?」27日,名為「艾立克」的網民在島內中時電子報網站上留言道。這名網民質疑的是美國國務院的一則最新表態。26日,剛剛入列的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穿越臺灣海峽進行正常訓練。臺灣「中央社」27日報導稱,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回應該媒體問詢時聲稱,「美國敦促中國,不要從事危害臺灣安全、社會或經濟體制和臺灣人民的脅迫行徑」。島內綠營媒體27日紛紛報導美國官員的表態,宣揚「美國國務院要求北京停止脅迫臺灣」。國外社交媒體YouTube網站上,有網民譏諷島內一些人稱,大陸航母路過一下,臺灣就有人「叫美國主子發話了」。 據臺灣「中央社」27日報導,對於「山東艦」通過臺灣海峽一事,美國國防部發言人伊斯特本周四表示「知悉」,但對於美軍掌握的細節,不願進一步說明。而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則回復「中央社」稱,美國對兩岸和平及穩定有著深切且持續的利益,並強調臺灣是「可靠夥伴、民主模範及世界上一股良善的力量」。報導稱,這名發言人重申美國立場,呼籲兩岸進行建設性對話,尋求「臺海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和平解決彼此分歧」。美方的回應似乎讓臺灣一些人找到了「靠山」,不少媒體27日均大篇幅對此進行報導,並形容美方的回應為對北京「喊話」。山東艦 圖源:中國軍網
事實上,美國對臺灣選舉的介入早就有跡可循。今年6月,時任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聲稱,美方預測大陸「將幹預臺灣2020選舉」,美國和臺當局已就此展開對話,美方考慮「直接提供幫助,強化臺灣應對能力」。香港中評社稱,這等於公開承認、宣布美國正在介入臺灣「大選」。所謂「美方預期中方將幹預」,只是為美國的幹預找藉口,賊喊捉賊。12月,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在臺灣「大選」後45天內提交報告,說明「中國(大陸)對臺灣選舉的幹預或破壞」。不少臺灣網友大呼,「這就是美國明目張胆介入臺灣選舉的證據」。美國通過的其他一系列挺臺法案也被認為是在支持島內特定候選人,幹預選舉。除接二連三地出臺「涉臺法案」外,公開報導顯示,美國艦機2019年曾數次穿越臺灣海峽,美軍B-52轟炸機本月早些時候首度飛入「臺北飛航情報區」。12月25日,美國國防部前中國事務主任博斯科甚至在美國《國會山報》網站撰文稱,如果蔡英文贏得連任,或韓國瑜勝選並承諾承襲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實施和倡議的「負責任做法」,華盛頓應該摒棄自己的戰略模糊政策,明確告訴北京,美國將捍衛臺灣對抗任何大陸的「侵略或脅迫」。他還鼓動,白宮應該通過電話,正式向臺灣「總統選舉」的勝出者傳達這個安全承諾。
臺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分析認為,美國為維護全球霸權,已與大陸展開多線競爭,臺灣因此正成為華盛頓遏制北京戰略的重要一環。 與此同時,為得到美國支持,蔡英文當局也不顧島內民意反對、試圖推動通過「反滲透法」。27日,臺灣「立法院」就「反滲透法」進行協商。臺媒稱,不管協商結果如何,蔡英文宣示的「31日必過反滲透法」都不會得到改變。因此,此次協商也被譏諷為「走過場」,而強推「反滲透法」也被視作綠營「親近美國」的大好機會。 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黎家維日前發表題為「反滲透,卻歡迎美日逆滲透」的文章稱,「美日官員或智庫在選戰期間發表重要談話,對臺示警或意有所指,或推動立法與國會決議,再經媒體轉述炒作,已是基本模式」。黎家維特別提到,21日高雄罷韓遊行竟出現外國人,而臺灣現行法規對於外國人參與選舉、罷免與遊說活動有一定限制,「當民進黨政府一手拿反滲透法試圖斬斷來自北京的影響力之際,卻選擇性地對其他試圖影響臺灣選舉的國家或境外勢力門戶洞開。此舉不僅有害臺灣民主,恐怕也是引狼入室」。 臺灣「總統」選舉兩周後就將舉行,蔡英文當局不斷指責大陸方面試圖幹預這次選舉,美國新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甚至煞有介事地出了一個條文,要求美國家情報總監在臺灣選舉45天之後評估中國大陸是否對選舉進行了幹預。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不斷做幹預臺灣選舉動作的不是北京,而恰恰是華盛頓。 中國大陸新成軍的國產航母「山東艦」星期四通過臺灣海峽,這是該航母的一次正常訓練,解放軍像以往一樣沒有就此公開對外提前通告。但是蔡英文當局卻大肆炒作這次訓練,以期增加據認為有益於綠營選情的兩岸緊張氛圍。美國務院出來推波助瀾,要求中國大陸停止對臺灣的「脅迫行徑」。這是華盛頓在敏感時刻給蔡英文打氣、幫其助選的最新動作。 「防止中國大陸幹預臺灣選舉」本身是一個骯髒的選舉謀劃,美方與臺當局可謂一唱一和。然而眾所周知的是,由於大陸輿論場與臺灣輿論場的結構性不對稱,以及兩岸處於實際的政治和軍事對立中,大陸如果幹預臺灣選舉,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這也是兩岸學者的一種普遍認識。 相反的是,美國與臺灣處在一個彼此連接的大輿論下,美國又是臺灣「拒統」的主要信心來源,美臺之間存在大量政治利益管道,這一切使得美方的態度更容易影響臺灣選舉的風向。 就在去年11月,臺灣舉行「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蔡英文在黨內遭到聲討,地位岌岌可危。然而僅僅一年之後,蔡英文卻奇蹟般地「活」了過來,不僅重整了民進黨,而且重置了選情。不能不說,美國的幹預和支持為這一變化提供了重要推手。 從去年11月至今,美國對華戰略進一步明確,臺灣作為打壓、牽制中國大陸的槓桿重新受到了空前重視。維繫蔡英文當局的執政成為華盛頓的政策目標,也成為美國精英群體的共同行動。在過去一年裡,光是美國國會鼓動、支持臺灣當局強硬路線的立法活動和態度聲明就讓人眼花繚亂。「臺灣旅行法」「臺北法案」「國防授權法」等相繼出臺,它們傳遞出的信號都是一個:臺灣可以放心與大陸對抗,美國會堅定地支持走強硬路線的臺灣行政當局,而且美國只歡迎這樣的臺灣當局。
美國的政府要員、媒體和非政府組織也都在這一波支持蔡英文當局的政治和輿論浪潮中扮演了各自的角色。香港修例風波發生後,美國全力支持香港激進示威者,其深度介入香港局勢的做法顯然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同時呼應了蔡英文當局利用香港局勢對島內選情的再造。 華盛頓非常希望蔡英文贏得此次選舉,它當下發出的每一個涉臺信息都不同程度在傳遞這個意向,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美國作為對臺灣選舉有重要影響的外部力量根本沒有像它宣稱的那樣保持「中立」,它在利用美臺之間特有的語境變本加厲地幹預臺灣選舉。 華盛頓要把臺灣塑造成更容易用來配合其與中國大陸博弈的棋子,它不時表示印太戰略中有臺灣的一個位置,蔡英文當局則積極地要填充那個位置。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兩岸開啟了緩和臺海局勢、共促和平發展的進程,現在兩岸關係卻有開倒車、重回激烈對抗的危險。 美國在很大程度上是這種轉變的操盤手,然而美方操縱得了臺灣,卻操縱不了整個臺海局勢。當它推升的臺海風險越來越高時,它自己也終將是這種風險的一部分。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崔明軒 譚福榕
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19日在華府一個政策會議上宣稱,美方預期中方將幹預臺灣2020的選舉,美臺已經就此展開對話,美方考量直接提供幫助,強化臺灣應對能力。 香港中評社快評指出,薛瑞福所稱「直接提供幫助」,等於公開承認、宣布美國正在介入臺灣大選。所謂「美方預期中方將幹預」,只是為美國的幹預找藉口,賊喊捉賊是也。薛瑞福的表白赤裸裸,連偽裝都撕下,十分罕見。 評論指出,美國痛恨自己的選舉遭他國幹預,為了疑幻疑真的「通俄門」,將川普調查到死去活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然而世人所見的是,這種幹預他人選舉勾當,美國幹得最多、最拿手。最新的例子,除了臺灣之外,正在進行中的英國保守黨黨魁之戰,也隱約有華府的黑手在晃動。 快評強調,美國介入臺灣2020選舉,目的是要讓這場選舉操控在自己手裡,確保屬意的人當選。今年3月,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即曾警告國民黨要注意,美國絕對不會缺席,會暗中支持所屬意的候選人和政黨,而國民黨不會得到美國的支持。近期美臺高層官員互動頻密,美艦又在臺海不斷活動,明顯是在操作局勢,目標都是要影響、甚至掌控2020大選結局。 快評最後指出,美國因素最終能起多大影響,還要看臺灣選民。幹預有風險,操作失當會有反效果。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昨天說,去年1124選舉時,就有境外的勢力介入,他不要講出是哪一方,而臺灣人民的腦袋都很清楚,是不會受到影響的。去年「九合一選舉」結果,的確印證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