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錯誤使用戶外裝備,你的心不會痛嗎?

2021-02-12 兩步路

想必大多數老鐵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初入戶外,看到大家都是裝備齊全,一看就是大神模樣,自己雖是小白,但外表看起來不能落下,能力沒那麼快達到,裝備得先走起,行,先買裝備!

玩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好像買多了還是買錯了?咋不太會用呢?都是咋玩得呀?看來玩戶外也得學學習學習啊!

是的,戶外需要一些學習,不僅僅是技能知識,還有咱花錢買的裝備,不會用或者用壞,那可得不償失啊!

所以,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講「戶外裝備的保養」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錯誤一:搭帳篷不拉防風繩

在外面看到太多的朋友搭帳篷時不拉防風繩,很多人都以為這東西可有可無,在沒風的日子裡可以不用。這是犯錯最多的一種。

風繩不僅僅是防風,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帳篷內外帳分開,把帳篷打飽滿。內外帳有效分離後,外帳凝結的水露就不會打溼內帳裡的睡袋和衣物。

錯誤二:直打地釘綁死風繩

直打地釘、綁風繩,經常見到很多人打地釘直著90度角就打下去了,不是說這種方法就一定錯,但更好的方法應該是以外角的45-60度角打下去,這樣在受力時能承受最大。

有些朋友拉風繩時,將風繩是綁死的,這種用法非常錯誤,且不說是否能將地釘打到最佳位置後拉緊風繩,即便能拉到最緊,但帳篷在使用時的晃動很多時候都會讓風繩變松,這樣風繩的作用就會逐漸失去平衡。

事實上,風繩上都會有一個三孔的滑片,有些是塑料的,有些是金屬的,作用都是一個,就是可以利用這個滑片將風繩抽緊。

另外再提一點:扎地釘時,打內帳時要先把它拉平。下面是帳繩上三孔滑片的使用方法。

帳繩上一般都會有這樣一個三孔的滑片,有些是塑料有些是金屬的,但原理和使用方法都是一樣。請將靠近末端繩尾的那一環繩抽出,這一環是用來套住帳釘的,不論你是哪種帳釘,都是用它來套緊的。

將帳釘以45-60度斜角打入地面後,將這一環套進釘中。(注意,用這種方法,你可以根據地面情況任意選擇帳釘的位置遠近)

然後,前手將帳繩前端拉緊,後手捏住三孔滑片將它向帳篷端推近。用力抽緊,抽得越緊越好。

鬆開手後,你會發現整根帳繩繃得很緊不會松(如圖示)。如果發現有鬆動的話照上面的方法再次抽緊即可。

錯誤三:使用登山杖不用腕帶

很多朋友手握登山杖,就象抓一根木棍或拐杖那樣的使用。事實上,登山杖在設計時有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它的腕帶。

在使用時將腕帶套於手腕處收緊到合適位置,行走時利用胳膊--手臂--手腕的慣性壓下腕帶來幫助自己,而不是僅僅靠手握的力量,那樣的話很快容易疲勞。

使用登山杖還有種常犯的錯誤:在調節長度時,很多人不是把最下面一節放到標準卡位才鎖緊,登山杖最下一節通常是圓錐形的,如果在標準卡位前鎖緊的話,杆體和鎖扣間會留有空隙,受力時容易造成折斷或鎖扣損壞,所以這節要放到杆體上標示的長度線位置,整體長度用上面幾節來調整。

錯誤四:未正確使用背包的背負

說起大包,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背到背上,系好腰帶、肩帶就行了,誰不會啊。可還是有很多人背著不舒服,拋開選錯背包的不談,僅說一下正確的調整和使用背包,怎麼能讓你更舒服些。

腰帶,常見錯誤是把腰帶真的扣在腰部最軟的部位。腰帶雖是這麼叫,但系扣的位置應該是在人體髖骨突起的位置上,利用臀部的骨架來支撐背包的重量,如果繫到腰上,會很不舒服,並且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肩帶,這個問題比較深些。要把背包的背負系統調整後,使得肩帶圍在自己的肩膀部位最好,很多人在使用時達不到這種效果,在肩膀的後部有時會有一些空隙,有些還很大,這樣背負系統的作用也會減弱。

重心調節帶,位於你肩帶上部與背部頂部連接的一根可調節帶子,有時會用白色或其它不同顏色來標示出來。這根帶子是用來調節背包的重心位置的,抽緊時就可以把包裡的重量調整到靠近你整個身體的部位。

通常這根帶子會有高低兩個不同的日字環可供你選擇,可根據已經調節好的背負長度來選擇,當你背起包來扣好腰帶收緊肩帶好,要把這根帶子抽緊,這根帶子與你肩帶的夾角是20-30度時最為理想。

不使用重心調節帶,是很多新人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登山包正確背負方法

1、怎樣把背包背起來:不要把背包從地上直接舉起到肩膀的高度,背包很重時,直接上肩很容易傷到腰的。如果背包很重拎不動,就先放在大腿上。抓住背包的拎帶,先一肩膀滑入背帶,再另一肩膀。


2、調節背包:為了調節好背包,要先把所有的拉帶鬆開。拉緊各個拉帶的順序也很重要。一般的順序是:腰帶,腰帶中部一般要系在髖骨周圍。


肩部位置調節帶,拉緊肩部繃帶使襯墊緊靠肩部,但要避免過緊,以防所有負重由臀部轉移到肩。然後調節肩部繃帶上部的重心調節帶(鎖骨附近)。慢慢調節這兩個拉帶,變換背包在背部的位置,並使肩部繃帶順暢地緊靠你的肩膀。

一般說來調節後的調節拉帶和水平夾角應在20-30度之間,如果小於20度,就應該選擇背部長些的背包,反之大於30度就選擇短些的。

抽緊背包主體與腰帶之間的收緊帶,使包體緊密貼合背負系統。

胸帶的使用,可有效緩解肩部負重並防止背包滑落。

錯誤五:錯誤的存放裝備

這個錯誤是新驢剛開始用戶外裝備時常犯的,現在也還常見一些朋友犯這個錯,順便就寫下來給大家。

睡袋、帳篷,特別是自充氣墊,去完戶外使用回來後,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先將它們弄乾淨晾乾再存放。睡袋最好就是平攤放在那兒,象被子一樣,最好不要壓東西在上面。

或是如果有單獨的睡袋儲存袋,就放在這個裡面(通常羽絨睡袋會配一個)。不要收緊在壓縮袋裡,因為長時間的壓縮會影響睡袋的膨鬆性。

帳篷把內外帳面料疊放。不要收緊在壓縮袋裡,因為長時間的壓縮,在外帳和帳底部分會形成皺褶,對帳篷的壽命會有影響。

自充氣墊一定要擰開氣嘴,讓它處於充氣的自然狀態存放。如果在野外使用時你有用嘴補氣的習慣,回來後最好把氣嘴放開讓裡面的溼氣慢慢跑出來。

自充氣墊裡面的泡棉是它自充的材料,這種材料會疲勞,如果長時間壓縮存放,將來它就疲軟了。

正確的保養裝備,可以有效延長使用壽命。套用理財的一句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裡可以把『財』換成『裝備』。

錯誤六:錯誤的保養方法

這也是新驢最經常犯的錯誤,把髒的衝鋒衣、睡袋一股腦兒丟進洗衣機就完事了,殊不知這樣會縮減裝備的使用壽命。

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服裝的洗滌標識。每一種裝備,用的面料不同,它的成份可能就會不同。

是否可以機洗,是否可以加柔順劑,是否可以乾洗等等問題,其實都可以最簡單的看洗滌標識來解決。

1、清理帳篷底面,擦淨泥沙,如有汙染可用清水輕微擦洗。

2、涼曬帳篷內外帳,待其恢復乾燥後再收起來,如來不及將帳篷涼幹,切記一定不能久存,以免著色和黴變,一有條件,立即涼曬。

3、清理撐杆的泥沙。

4、檢查帳篷附件及完好程度。

5、不宜用洗滌用品清洗以免影響防水效果。

關於睡袋的保養要記住以下幾點:

1、平時不用時儘量不要裝在壓縮袋裡,最好是象掛衣服一樣掛在衣櫃裡,使用的時候再裝進壓縮袋裡。

2、棉睡袋的清洗:可以把睡袋的裡料翻到外面洗,把魔術扣貼上以免把睡袋面料掛毛,用中性洗劑即可,最後要用清水涮乾淨。記住要多涮幾次。

3、羽絨睡袋不要乾洗,會破壞羽絨的保暖性。羽絨睡袋嚴重推薦使用睡袋內膽,這樣可以減少洗滌的次數。髒了的話可以使用專用清潔劑將髒的部分進行處理。

最佳的洗滌方法:

1、採用中性洗衣粉,用水化開,水溫不得超過40度,將衣服浸泡不超過5分鐘;

2、用軟毛刷刷較髒的部位;

3、大量清水漂洗,一定要將洗滌成分祛除;

4、不要來擰乾衣服,也不要甩幹機,直接用衣架掛出,自然晾乾;

5、避免陽光暴曬;

6、不能高溫熨燙,儘量避免熨燙;

7、每次洗滌都會對衣物有一定的損傷,請避免頻繁洗滌。

宿營期間,背包要關緊,避免如黃鼠狼、老鼠等小型動物盜糧。入夜須使用背包套覆蓋背包,即使晴朗的天氣,露水依然會沾溼背包。

回來必須將背包清理乾淨,若太髒可用中性的清潔劑清洗背包再置於陰涼處風乾,但避免曝曬太久,因為紫外線會傷害尼龍布健行過程依然要注意基本的保養。

收藏背包須是陰涼、乾燥的環境,避免發黴損害背包布外層的防水鍍膜。

1、使用冷洗精浸泡2-3分鐘(不可泡太久,否則會破壞衣料的顏色),用清水衝洗後以大毛巾把水分吸乾,再平放待晾乾。

2、清水衝洗後,也可以摺疊好,置於洗衣袋中脫水,再平放待幹。

3、若使用柔軟精,不可直接滴於衣物上,應先用水把柔軟精稀釋,再把衣物置其中。

4、不宜與毛巾混同一起洗,否則毛屑會粘在衣服上。

5、請務必遵照洗滌標示說明清洗衣物,註明乾洗的衣料請不要擅自水洗,應送到乾洗店乾洗。

請點在看鼓勵小路↓↓

點擊閱讀原文,可參加【賽事嘉年華】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嗎?戶外裝備也有壽命.
    對於喜歡戶外運動的人來說,那些陪我們勇闖天涯的戶外裝備,究竟能陪我們多久?時間的長短,是由清潔保養的方法所決定的。
  • 【戶外裝備使用指南】:登山杖、護膝、水袋解密,你了解嗎?
    戶外徒步登山,有了好的裝備會讓你的行程更輕鬆,而且還能防止損傷情況發生。去戶外,這三件利器,你要了解一下。
  • 誰沒有一顆愛玩的心.林老師推薦的戶外裝備
    對於喜歡戶外出行的朋友來說,裝備是必不可少的,而每個人的需求也不盡相同,當然戶外艱苦的環境和複雜的需求對於個人的意志還有體力都有著極高的挑戰和考驗,顯然林老師徒有戶外浪的心,卻僅限於江浙滬。              不過很多時候戶外的設備並不局限於戶外野營之類的需求,現在我的一些裝備基本就是預備在戶外遇見緊急情況的時候使用。長期放在後背箱或者是出門的時候提前攜帶。
  • 戶外必備的露營裝備清單 菜鳥新手你GET了嗎?
    我們需要的是一張戶外必備的露營裝備清單,作為菜鳥新手的你快來get新技能吧。既然是露營那麼我們想到的第一件物品當然是帳篷。帳篷在野外就相當於房子,所以抗風、防雨的性能要強,而從舒適度來說雙人帳篷遠比單人帳篷要來的實在的多,因此雙層雙人帳篷為佳。睡袋睡袋有木乃伊式和信封式兩種,一般推薦木乃伊式睡袋,有著更好的保暖效果。
  • 喜歡上了這個戶外運動 溯溪活動需要哪些戶外裝備?
    排汗衣的特性是速幹,在離開水面後,可迅速乾燥,不會因為衣服上的水份把您的熱量帶走,而造成失溫。若是冬天或高海拔溪谷,則需要使用潛水衣。建議可考慮選購劃獨木舟用的救生衣,輕薄浮力強,也較不會造成行動不便,只是價位較高一些。護脛溪谷行進間即使再強的高手都有失足的可能,而最常撞擊到且最疼痛難耐的部位就是小腿脛骨,若能以護脛來保護,常可避免許多皮肉之痛及保護骨頭。
  • 雙11最值得購買的戶外裝備二,淘自然大神帶你裝逼帶你飛!
    【淘自然】雙11最值得購買的戶外裝備——第二篇 徒步鞋作者 蜘蛛 (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雙11大戰,戶外裝備也跟風打折,不少朋友想必已經心痒痒了吧,購物車還裝得下嗎?今天,蛛蛛就以一位玩UL戶外裝備多年,不論是在淘寶、天貓、京東還是海淘,已經燒掉了起碼1、2萬裝備的「過來人」(Bai jia zi)的身份,為大家點評一下今年天貓上雙11最值得購買的戶外裝備有哪些?推薦順序以一天一個商品,直到雙11當日截止,歡迎大家與我私下交流戶外裝備的各種使用知識和技巧,本人對此非常感興趣:微信號ZZoutgear
  • 99%驢友都會犯的10個錯誤,你躺槍了嗎?
    近幾年,戶外運動備受人們的歡迎驢友的裝備也日益先進但在戶外出行中關於戶外裝備,難免容易犯一些毛病特別是一些新驢們小編整理了99%驢友常犯的十大錯誤糾正一些不正確使用裝備的誤區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朋友們,去哪裡玩,你自己總得先做點兒功課吧?
  • 絕對受用的戶外裝備搭配方式
    28、強度很大的戶外運動,除了高幫,你還得對鞋底有點選擇,防滑和緩衝。29、防滑和緩衝還有個工具,叫登山杖。他可以讓你減少至少30%的氣力。30、登山杖如果不會用,它就不會讓你省力。31、叢林穿越,衣服要耐刮才是王道,千萬別穿太貴的衣服。
  • 好好保管你的戶外裝備,你不能不知道的居家收納技巧!
    經常出去戶外運動的驢友到一定程度的都知道,越來越多的戶外裝備,收納就成為一個很頭痛的問題,如何利用居家空間規劃出適合收納戶外裝備的小倉庫
  • 戶外登山裝備
    作者/編輯:祥雲近年來戶外登山活動在我國越來越普及,更多的人加入戶外徒步的行列,如何健康的安全的開展這項運動,顯得非常重要。我們經常在社會新聞中看到戶外越野比賽和登山活動中有死傷的新聞,產生這種悲劇有各種原因,而不正確的選擇和使用戶外裝備是主要原因之一。
  • 【頑酷裝備】戶外裝備及用品概述
    目前,這些裝備包括:帳篷、背包、睡袋、防潮墊或氣墊、登山繩、巖石釘、 安全帶、上升器、下降器、大小鐵鎖、繩套、冰鎬、巖石錘、小冰鎬、冰爪、雪杖、頭盔、踏雪板、 高山眼鏡、羽絨衣褲、防風衣褲、毛衣褲、手套、高山靴、襪子、防寒帽、冰錐、雪錐、炊具、爐具、 多功能水壺、吸管或淨水杯、指北針、望遠鏡、等高線地圖或其它資料、防水燈具、各種刀具、登山表、皮膚風衣、速乾衣、水袋包、防水袋等。
  • 【戶外課堂】戶外徒步登山裝備購買的一些建議及推薦
    今天,小編推薦的裝備分成兩個等級推薦給大家,以供新驢參考,老驢探討。以下推薦購買裝備分為:屌絲性價比級別、土豪級別。經常有人問:「戶外都需要什麼裝備?」這樣一個大的問題,通常,一年四季不同的路線需要的裝備並不同,會有一些差別,要看你具體要走的是哪個季節的哪條線才能給出具體建議。沒錯,不同的季節相同的線路,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線路用的裝備都稍有不同。
  • 【戶外知識】徒步登山,必帶哪些戶外基礎裝備?
    登山前,面對複雜的戶外裝備,究竟什麼要帶、哪些又是最要緊的基礎裝備?往往讓許多徒步小白瞬間頭大!這些徒步者最離不開的基礎裝備,你都帶了嗎?徒步登山,一雙好的徒步鞋會帶你走向更好的山野。作為戶外基礎裝備的必備品,徒步鞋直接影響著山友們的行走體驗。
  • 聰明的戶外裝備長啥樣?
    在ISPO這個一年一度最琳琅滿目的戶外品牌「秀場」中,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戶外裝備選擇困難症」。
  • 戶外背包太重?你背負的欲望太多,建議裝備斷舍離
    ▲圖片來源:張諾婭 這些就是2020年印第安群峰荒野徒步的所有裝備,總重3019克。回來之後張諾婭發現自己背包中有些裝備全程沒有使用過,於是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裝備清單。 戶外輕量化理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4年,著名的戶外愛好者George W.
  • 連裝備都不會挑還想去浪?
    在憂傷之餘,美騎君決定再整一篇做一些具體產品的推薦以作補充,不過這次推薦的裝備跟上次提及的就儘量不重複了,這次著重說說那些能讓你在長途騎行中無後顧之憂的裝備。身邊有朋友看了上一篇之後問了一個異常嚴峻的問題:「騎長途,臀(ju)部(hua)疼咋整?」
  • 戶外登山裝備購買的一些建議及使用經驗
    剛登山時,總想說裝備要一次買對、一次買齊,後來才知道沒有實際使用,是很難知道什麼裝備適合自己的,甚至還要走過不同的地形、參與不同的行程,並在不斷的測試調整中才能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裝備。登山這一年來,從認識、買裝備到實際測試煞費苦心,花了很多時間也花了一些冤枉錢。
  • 【戶外知識】長線裝備選購指南(中)——鞋包配件篇
    對於長線裝備,有一些理解,分享出來給大家做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長線走起來一般會比較虐,特別是重裝時,一個好的背負系統的登山包,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不然肩膀會很痛。如果背包感覺肩膀痛不舒服,一定要找隊伍裡面更專業的朋友幫忙調整,負重支撐點應該是腰部,而不是肩部。
  • 戶外徒步裝備的正確清洗方法
    戶外活動歸來,很多朋友還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但別忘了,陪你一起走過的那些裝備呀。你知道如何清潔和保養裝備嗎?今年就教你些實用乾貨!
  • 徒步登山,必帶哪些戶外基礎裝備
    戶外出行前,面對複雜多樣的戶外裝備,究竟要帶什麼?哪些又是最要緊的基礎裝備?這往往讓許多徒步小白瞬間頭大,面對各種裝備無從選擇!很多時候由於攜帶裝備不夠,或者裝備不對,而導致戶外之行有所遺憾。戶外徒步登山時,最離不開的基礎裝備都有哪些?你都帶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