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空軍飛行員培養:從「雙學士」到「雙學籍」

2021-02-19 空軍新聞

  北國的春天,乍暖還寒。

  3月底,當記者走進遼西某機場時,已是傍晚十分,隨時一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一天的緊張飛行結束了。年輕的「雙學士」飛行教官許承澤和他帶教的「雙學籍」飛行學員劉聖亮一同走下飛機,期間還不時交流著剛剛的飛行訓練。


  記者上前跟他們打了招呼,許承澤拍著自己的「小徒弟」自豪地對記者講到:「這就咱們空軍首批『雙學籍』學員,北航的高材生,畢業之後就有兩個學籍,怎麼樣?羨慕吧!「

雙學士飛行員的「前世今生」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記者跟著當天飛行訓練的空軍航空大學某團飛行二大隊的飛行員們一同乘坐大巴來到機場。下了車,所有人員便列隊集合,代理大隊長李大偉給所有參訓人員下達開飛前任務。


  2003年,作為空軍首批地方大學生「雙學士」飛行員,來自甘肅武威的李大偉攜筆從戎,從蘭州交通大學畢業後取得學士學位後招飛進入空軍,完成初教機和高教機階段訓練後獲得軍事學學位。

  飛行間隙,記者特地來到飛行員休息室,採訪了這個地地道道的西北漢子。簡單的幾句寒暄,記者便發現他骨子裡透著一種豪爽,他說:「我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飛行員,當年我在西北老家,每當看見飛機在天上飛,年少的我仰著頭追著飛機一直跑,直到跑不動為止。」

  當記者問起他如何看待「雙學士」和「雙學籍」學員培養時,他意味深長的說:「『雙學籍』飛行學員培養的指向性強,起步高,他們這些名校出來的學員自學能力很強,求飛欲望也很高,如果年輕20歲,我也想到清華、北大、北航這樣的高校深造一下。」

  記者了解到,經過70年的發展建設,空軍飛行人才培養,經歷了速成培訓、短期培訓和學歷教育的發展歷程。隨著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持續深入和現代化戰略空軍的建設發展,空軍積極探索推進飛行基礎教育訓練改革,著力建立與空軍轉型建設相適應的高素質飛行人才的培養模式,從源頭上保障空軍戰鬥力的不斷提升。


  世紀之初,空軍對招飛制度進行重大改革,首次從軍校優秀畢業學員中選拔培養飛行員。2000年7月,從全軍19所院校5000餘名應屆本科畢業生中,經過嚴格政審和體檢,挑選出31名學員組成了一支特殊的隊伍—全軍首批大學生飛行學員。他們在不經過預校學習的前提下,直接到航校進行飛行訓練,2002年6月,21名學員拿到了翱翔藍天的「綠卡」,成為具有工學學士和軍事學學士雙重學位的複合型飛行員,他們的成才率比同期的普通班飛行學員高出15個百分點。隨後,空軍又將大學生飛行學員招收範圍擴大至地方大學本科畢業生和地方大二學生。

「4+1」模式培養雙學士飛行員 

  2004年6月,空軍將三所院校合併組建成空軍航空大學。這所大學成為空軍飛行人才生成的惟一源頭。基礎全面合訓,空地專業分流,航理集中教育,空軍航空大學不僅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強強聯合,而且讓空軍飛行人才培養的車輪駛入了「快車道」。


  組建當年,空軍航空大學就從新入學的飛行學員中遴選180名尖子學員實行「4+1」培養模式。其中的「4」,包括 2年的基礎教育,1年半的專業學習和半年初教機飛行訓練;那個「1」,就是指1年的高教機飛行訓練。

  這是空軍首次按照「本科專業+軍事飛行」模式培養飛行人才,開啟了飛行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的新階段。4年後,這批學員如期畢業,在航空大學拿到工學學士學位,又過1年,他們在飛行學院完成高教機訓練,又拿到了軍事學學士學位。

  飛行員的培養不像普通大學生那麼簡單,培養一個成熟的飛行人才至少需要8至10年的時間。他們對首批按照「4+1」模式培養的飛行人才進行質量跟蹤調研時發現,這批學員在高教團和訓練基地改裝飛行時,綜合素質明顯高於未經過該模式培養的普通學員,厚重的文化和專業基礎,不僅受到了部隊的認可,而且表現出了極強的發展後勁。從2008年開始,空軍飛行人才培養全部實行「4+1」模式。

  長期以來,空軍飛行員僅有「航空飛行與指揮」一個專業,「4+1」培養模式實施後也只增加了「飛行器系統與工程」這個專業。一個個體一個專業尚可,但一個群體一個專業,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更難以適應建設現代化戰略空軍的要求。


  為此,空軍航空大學先後組成5個調研組,分赴作戰部隊、訓練基地、飛行學院、研究所、軍地高校等16個單位,主動向多個三代機航空兵師師長及畢業學員取經求教,著力搞清今後一二十年空軍建設對飛行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新需求。

  智慧凝聚共識,共識催生行動。2009年5月,一份名為《飛行人才學歷教育階段實施多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論證報告》上報空軍機關,隨後航空大學啟動了試點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方案按照「本科專業+軍事飛行」的飛行人才培養方式,努力拓寬專業口徑,夯實個人發展基礎,預留群體優化埠。在保證「能飛」的前提下,使飛行學員學到更多文化知識,形成一種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更加冷靜、從容、全面的應對飛行和作戰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既使學員中途停飛,也是一名專業素養很強的初級指揮型人才。


  2009年9月, 190名飛行學員按照飛行人才多專業培養模式進行培訓,與此同時,空軍在飛行學員現有「飛行器系統與工程」一個專業基礎上,開設電子對抗指揮與工程、兵器工程、雷達工程等多個與航空飛行密切相關的專業,全面採取多專業模式培養飛行學員。

  從2010年開始,空軍招飛生源質量逐年攀升,2013年的招收的飛行學員全部實現一本錄取。圍繞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對飛行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從2012年開始,空軍飛行人才培養在「4+1」多專業基礎上全面實施「合訓分流」組訓方式。飛行學員入學後前兩年完成通用知識教育,大二年級結束時組織實施篩選飛行,合格學員主要根據個人志願和學習訓練情況,自主選擇專業方向,在大四年級下學期統一進入初教機飛行訓練。這一方式不僅提升了學員軍事飛行職業的核心能力,而且實現優質生員向優質戰鬥力轉變。

探路「雙學籍」飛行員培養

  隨著新軍事變革的加速推進和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僅以「培養飛行技能」的飛行人才培養體系,已明顯表現出「訓有餘,育不足」的人才培養缺陷。


  2011年,32名飛行學員走進「清華園」,成為軍民融合培養飛行學員新模式的「探路者」。他們以優異成績完成了清華大學公共基礎課程、航天工程力學和航天航空工程專業課程學習,並在暑假期間進行了跳傘、射擊、野外生存拉練等軍事課目訓練。2014年年7月,他們回到空軍航空大學進行航空理論學習和飛行訓練。2015年6月,首批28名「清華班」飛行學員,拿到了加蓋空軍航空大學與清華大學兩枚印章的本科畢業證書。獨特的「雙印」畢業證,見證了空軍與清華大學走軍民融合之路、聯合培養高素質複合型飛行人才戰略,取得首個實質性成果,首批「清華班」學員超過93%的成才率,創空軍歷史最佳。

  2012年,空軍在與清華大學開展飛行人才聯合培養的基礎上,又與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開展聯合培養飛行人才。三校實行自主招生,開辦飛行國防生班,進一步創新了我軍軍事飛行人才培養模式。


  2013年7月,經習主席和軍委批准,充分發揮軍地高校教育資源優勢,創新軍民融合培養軍事人才模式,建立軍隊院校、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培養「雙學籍」飛行學員制度。明確海軍航空兵學院、空軍航空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首批聯合招收培養試點,為海、空軍和陸航部隊培養高端軍事飛行人才。
  與此同時,空軍按照人才成長需求和「寧少勿濫」原則,精減核心必修課程門數,積極選用適合學員實際的國家和軍隊精品教材,真正把最有價值的課程確定為核心課程,為飛行學員留出更廣闊的自主空間,提供更多的展示個體素質的舞臺,通過制度約束和積極引導,增強學員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充分調動和挖掘他們參與教育訓練的積極性,全面提高飛行人才「精英教育」的屬性,推動飛行人才由技術技能型向知識智能型轉變。

  日前,空軍首批「雙學籍」飛行學員已經順利完成首次放單飛!

飛行員培養渠道「向前延伸」 

  世界主要國家普遍重視飛行人才早期培養開發,軍隊招收的飛行學員入伍前大多具有飛行經歷。我國曾採取開辦滑翔班、建立飛行學員早期培養基地、試辦飛行少年軍校等形式培養飛行苗子,孕育和培養了許多堪當重任的高級將領和優秀飛行人才。2011年空軍依託航空大學等軍事院校的辦學優勢,在吉林省實驗中學等地方高中試辦飛行少年軍校(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的前身),在優秀初中畢業生中嚴格篩選培訓對象,將飛行員選拔培養向青少年階段延伸,不僅順應推進普通中學多樣化發展的改革方向,而且是遵循飛行人才成長規律、從源頭上提高軍隊飛行學員選拔質量的有效舉措。

  經過4年的探索實踐,2015年3月,國家正式頒布《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建設實施辦法》,該辦法確定從
  2015年起,在河北、山東、吉林等11個空軍招飛生源主要省份,依託優質高中建設16所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每年在全國招收1000餘名應屆初中畢業生。形成軍地合作、聯合培養、多元保障的培養模式,為志在空天的青少年提供圓夢之梯。

  結束語:從「雙學士」到「雙學籍」,再到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16年的探索實踐,多輪驅動的聯合培養,空軍飛行人才培養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一定能成為祖國天空中最耀眼的戰鷹!

作者:李開強 張宏偉 康凱 

中國空軍網

郵箱 | kj81cn@163.com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

相關焦點

  • 2018空軍招飛啟動啦!想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需過五關斬六將!
    1987年空軍自主招飛以來,空軍除了為國家培養選拔航天員外,還為其他軍種輸送了大批飛行骨幹人才,截至目前累計招收飛行學員3.5萬餘名,較好地滿足了國防建設飛行人才補充需要。高考成績優異者可推薦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軍地「雙學籍」聯合培養。考生可在招飛中心幹部入校宣傳時進行登記,或通過學校教務部門、區(縣)級教育招生部門等多種途徑進行報名。如未能現場領取到報名表,可下載報名表圖片版正反面列印填寫。
  • 這批空軍飛行員出身清華
    據解放軍報消息,近日,在西南某機場,3名空軍飛行員駕駛戰機,進行了一場激烈的「二對一」自由空戰。 這3名飛行員是來自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的司凡、牛申和鮑一鳴。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他們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空軍首批「清華班」飛行員。
  • 貴州高三畢業生,空軍招飛行員了!
    又到了每年的空軍招飛季志在藍天的你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了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空軍招飛的那些事助你在飛行員的夢想之路上走得更順利招飛對象● 普通高中應屆、往屆畢業生:男性,年齡不小於17周歲、不超過20周歲。
  • 清華聯合培養飛行學員10年了!首創飛行學員聯合培養途徑
    2011年,基於對軍隊院校與地方高校各自特點的分析,清華大學與空軍啟動了對聯合培養飛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實踐,首創飛行學員聯合培養途徑,採取「3+1,雙學位」模式。2013年,聯合培養飛行學員制度建立,「3+1、雙學籍、雙註冊」模式落實。「雙學籍」聯合培養飛行學員制度,開創了高等教育的歷史,也開創了飛行學員培養的歷史。飛行員由軍隊單一培養提升至軍民深度融合的聯合培養模式。
  • 空軍招飛首款卡通形象公布 以飛行員為原型
    從空軍招飛局獲悉,空軍招飛正式推出首款卡通形象——「飛飛」、「圓圓」,兩個卡通形象名稱源於「飛行員」,寓意報考空軍飛行學員「飛行圓夢」,向全社會展示了空軍飛行人員自信、開放、親民的良好形象。空軍招飛卡通形象:圓圓(曾小萌設計)據空軍招飛局領導介紹,「飛飛」和「圓圓」分別以空軍男、女飛行員為原型,外型上突出飛行人員著裝裝具進行設計。
  • 空軍新司令為何首在東北亮相
    這一天,新任空軍司令員丁來杭中將來到空軍航空大學,以一名老飛行員的身份,寄語空軍第59期飛行學員。丁來杭履新空軍司令員的消息,也在這次活動中首次對外發布。此前,擔他任北部戰區空軍司令員。主校區位於長春的空軍航空大學,地處北部戰區。小夥伴們更加好奇的是,空軍新司令員履新,首次亮相為何選擇這裡?不僅僅因為離得近吧。這就要從空軍航空大學的特殊背景說起。
  • 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2020級招生公告
    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單列招生計劃,不影響報考其他高中;已被當地高中錄取的考生,仍可根據個人意願,優先錄取到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並註冊學籍。     2.招生檢測免費。參加定選檢測食宿和交通費用由空軍承擔,考生不花一分錢。     3.享受優質資源。空軍派駐管理幹部,負責組織開展航空特色教育與訓練、配合學校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 揭秘臺灣空軍軍官學校:誕生了臺灣第一個女飛行員
    這所位於高雄市岡山區的學校,被稱為臺灣飛行員及空軍管理人才的「搖籃」,也是島內家喻戶曉的「雷虎小組」駐地。今天,「臺軍揭秘系列」欄目就來詳細介紹這所學校。追溯臺灣空軍軍官學校的歷史,最早源自於國民黨當局1928年在南京陸軍軍官學校創立的航空隊。
  • 中國空軍首發中英文版宣傳片【附2018招飛說明】
    近日,空軍發布2018年招收飛行學員簡章,新年度招飛工作全面展開。空軍飛行人員是國家的特殊人才和寶貴資源,是空軍戰鬥力的主體,其招收培養屬於國家行為。一種是軍事高等教育模式,在空軍航空大學和飛行學院培養4年,進行本科基礎教育和教練機飛行訓練。
  • 空軍發布2021年度招飛宣傳片
    培養模式和相關待遇——招收的高中生飛行學員入空軍航空大學後,實行3個月考察期,合格者取得學籍、軍籍。具體採取兩種培養模式:(一)軍事高等教育模式。在空軍航空大學和飛行學院培養4年,主要進行本科基礎教育和教練機飛行訓練。期間除享受軍校學員的待遇外,還享受飛行津貼、空勤夥食、特種裝具等待遇。
  • 架構師魏茨曼揭秘以色列空軍強大奧秘 飛行員真正意義上萬裡挑一
    是的,以色列空軍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以色列空軍有一支強大的飛行員軍隊,以色列飛行員被世界公認最出色並且仍保持著多項擊毀紀錄。話歸正題,以色列空軍之所以強大,在於其空軍飛行員整體素質全世界第一。此前,《國家利益》雜誌刊文揭秘了以色列空軍飛行員的一些秘密,是由以色列前總統埃澤爾.魏茨曼日記中公布的,值得關注的是,這位以色列前總統還是公認的以色列空軍架構師,他信奉應該由以色列社會精英階層來駕馭本國的飛機。
  • 何曉驍 ¦ 美海軍「復仇者計劃」加速飛行員培養過程
    「復仇者計劃」課程大約為期三個月,結合了現有的教學大綱,目標縮短培訓時間並加強對飛行員的培訓效果。與空軍「下一代飛行員訓練計劃」不同的是,海軍集成了混合現實系統,該系統將虛擬實境眼鏡與附加攝像頭等工具結合在一起,讓飛行員可以通過虛擬實境護目鏡中的攝像頭看到他們的手,操作座艙中的物理按鍵。
  • 2018年空軍招飛簡章發布!入校即享軍官待遇,畢業正連職...
    2018年空軍招飛正式啟動!你夢想成為飛行員嗎?機會來了!洛陽網見習記者 徐文波/攝省教育廳日前發布2018年空軍招飛簡章,大學生飛行學員入校即享受軍官待遇,畢業後獲得軍事學學士學位,定為正連職飛行軍官,授予空軍中尉軍銜。
  • 最全||2020廣東空軍招飛通知及相關知識
    學生需依次通過初選、複選、定選,並在高考提前批填報空軍航空大學,參加錄取。根據空軍2020年招飛宣傳介紹:◆ 被錄取的學生有兩種培養模式:一種是在空軍航空大學培養4年,另一種是經過遴選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3年,在空軍航空大學學習1年。◆ 學生從招飛開始到入軍校就讀,所有費用全免。
  • 培養一個戰鬥機飛行員要花多少錢?最多可達10個億!
    1986年,據空軍有關部門測算,將一名新服役的空軍士兵培養到能駕駛戰機作戰的狀態,殲-7戰鬥機需要200萬元,殲-8需要287萬元,轟-6則需要465萬元,而當時我國城鎮職工一年的平均工資只有762元,465萬就相當於6102人的全年工資,並且這還只是一個合格的飛行員,培養一名優秀的飛行員還需要更多。
  • 飛行員王建東沉著處置空中特情榮立一等功
    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王建東生死關頭臨危不懼成功處置低空特情榮立一等功解放軍報訊 特約記者範以書、記者李建文報導
  • 重磅 | 2018年空軍面向高中和軍校畢業生招收飛行學員(附條件和流程)
    同等條件下,依據高考成績從高到低排序錄取,總分相同的依次按數學、語文成績排序。本省上線生源不足、完不成計劃的,跨省調劑錄取。        2.「3+1」軍地聯合培養模式。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3年,在空軍航空大學學習1年。①選拔程序。根據教育部、公安部、軍委政治工作部下達的聯合培養計劃,空軍從招收的理科類高中生飛行學員中遴選確定預選對象,組織到空軍航空大學進行軍政訓練和體驗飛行,綜合擇優錄取高考成績優異、體驗飛行合格的學員,於9月上旬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培養。
  • 歷史丨林彌一郎從鬼子飛行員到新中國空軍之父的複雜心路
    從戰犯到戰俘,從中共航校的核心技術教官到日籍友人,林彌一郎走過了複雜的心路歷程。當年,也就是從1946年創立 「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時三年半,林彌一郎和筒井等日籍教官親手培訓了一批優秀飛行員。這批學員後來成了創建中國空軍部隊的骨幹。